关于《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政府关于修订天津市南开区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等10个应急预案的通知》的政策解读 文字解读

关于《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政府关于修订天津市南开区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等10个应急预案的通知》的政策解读

10个政策解读详情如下:

关于《天津市南开区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的政策解读

一、修订背景和过程

二、框架体系

三、本预案特点

《预案》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准确界定了适用范围。根据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特点,明确了《预案》适用于我区负责处置的一般危险化学品事故,协助处置的较大以上危险化学品事故或跨区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对工作。二是科学设置了应急体系。设置了区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指挥部、现场指挥机构,细化了工作职责,解决了事故发生后“由谁来指挥”的问题。三是细化完善了工作流程。明确了事故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先期处置、应急响应、信息发布、善后处置、调查评估等工作流程,解决了事故发生后“如何应对处置”的问题。四是充实加强了保障措施。对应急救援队伍、资金、医疗、物资装备等十四个方面保障措施进行了明确加强,为高效开展事故应急救援提供了坚实保障。

关于《天津市南开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政策解读

一、制定该预案的依据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天津市气象条例》、《天津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天津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天津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天津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天津市南开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二、制定该预案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建立健全分工明确、协同高效、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科学防灾,依法防灾,全民防灾,全面提升气象灾害防范和应对能力,最大限度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南开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支撑。

三、该预案的修订过程是怎样的?

四、该预案的主要内容包括什么?

《天津市南开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分为总则,组织体系,监测与预警,预警准备、信息报告与先期处置,应急响应,后期处置,应急保障,宣传教育、培训,预案管理和附则十个部分。

(一)总则。包括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和工作原则等内容。

(二)组织体系。细化完善了天津市南开区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的组成及职责、办事机构及职责、区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及职责、现场指挥部、基层应急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应急机构的工作职责以及专家组组成等内容。

(三)监测与预警。包括监测预报和预警信号(预警信号分级、预警信号发布、预警信号调整与解除)等内容。

(五)应急响应。包括响应分级、指挥协调措施、分灾种响应、现场处置、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新闻报道与公布、响应调整和应急结束等内容。

(六)后期处置。包括灾情报告与评估、救济救灾、医疗卫生、设施恢复、灾害保险和征用补偿等内容。

(七)应急保障。重点明确了机制保障、队伍保障、资金保障、物资保障、通信保障和法制保障等方面内容。

(九)预案管理。包括了预案编制、应急演练、预案修订和解释说明等具体内容。

(十)附则。明确了预案执行中的责任与奖惩措施与预案有效期。

五、此次预案修订的特点是什么?

(二)突出“预防为主”,把气象灾害应对关口前移到防御准备阶段,强化日常风险管理,全面提升综合防灾和应急处置能力。

关于《天津市南开区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的政策解读

一、《天津市南开区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修订的背景和依据是什么?

二、《应急预案》修订的目的是什么?

此次修订预案工作是为了建立健全本区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机制,防范化解核与辐射安全风险,进一步提升有效应对能力,及时妥善处置突发核与辐射事故,最大程度控制、减轻或消除事故及其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护环境,维护社会正常秩序。

三、《应急预案》处置工作原则是什么?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指挥、分级响应,快速反应、科学决策。

四、《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应急预案》内容包括总则、组织体系、预防与预警、应急处置、后期处置、应急保障和附则共七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总则”,对编制本规范性文件的目的、政策法规依据、适用范围、核与辐射事故的分级以及工作原则进行介绍。

第二部分是“组织体系”,对核与辐射事故的应急指挥机构、办事机构、专家机构、现场指挥部以及区辐射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进行介绍。

第三部分是“预防与预警”,对核与辐射事故的监测预报和预警级别与发布进行介绍。

第四部分是“应急处置”,对核与辐射事故发生后的信息报告、先期处置、分级响应、外区域发生核与辐射事故影响本区的响应、人员防护和应急终止进行介绍。

第五部分是“后期处置”,对核与辐射事故结束后的善后处置、调查评估和信息发布进行介绍。

第七部分是“附则”,对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管理以及与应急预案相配套的宣传教育、培训与演练和监督检查进行介绍。

五、《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应急预案》主要适用于本区可能发生的或在本区外发生,可能对本区造成环境和公众健康影响的核与辐射事故的应急处置。

六、最新的《应急预案》和之前的相比有哪些变化呢?

与之前的《应急预案》相比,今年新修订的《应急预案》,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调整:

一是为与《天津市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预案》保持一致,不再单独设置“指导思想”一节,将原稿中“指导思想”进行合并删除。

二是为与《天津市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预案》保持一致,针对“现场指挥部”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分工进行了细化。

三是为与《天津市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预案》保持一致,将原稿中“应急结束”修改为“应急终止”,并针对核与辐射事故四个等级,对宣布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响应终止的主体进行了明确。

关于《天津市南开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政策解读

一、《天津市南开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修订的背景和依据是什么?

《应急预案》自2016年印发以来,在指导南开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突发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化,已不适应当前工作,亟需修订。为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结合南开区实际,及时衔接、对表对标《天津市南开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天津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内容,进行了此次《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

此次修订预案工作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南开区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有效处置各类突发环境事件,规范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环境安全。

(1)以人为本,快速反应。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处置过程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首要任务,快速启动应急预案,各环节高效衔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危害。

(2)明确职责,分级响应。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明确各部门及各街道在突发环境事件应对过程中的职责,推动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建立健全分级响应、条块结合、属地管理的应急体系,建立联动协调机制,充分动员和发挥各部门及各街道作用。

(3)科学处置,整合资源。采用先进的监测、监控、预警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并充分发挥环境应急专家的参谋作用,为突发环境事件预警和处置提供技术支持。用好现有环境监测网络和环境应急物资信息,充分发挥专业和企业救援力量作用。

《应急预案》内容包括总则、组织体系、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后期处置、应急保障、宣传、培训与演练和附则共八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总则”,对编制本规范性文件的目的、政策法规依据、适用范围、突发环境事件的分级以及工作原则进行介绍。

第二部分是“组织体系”,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指挥机构、办事机构、专家机构、现场指挥部以及南开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进行介绍。

第三部分是“监测与预警”,对突发环境事件的监测预报和预警级别与发布进行介绍。

第四部分是“应急处置”,对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的信息报告、先期处置、分级响应、响应升级和响应终止进行介绍。

第五部分是“后期处置”,对宣布应急终止后的善后处置、调查评估和信息发布进行介绍。

第七部分是“宣传、培训与演练”,对环境应急宣传教育工作、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培训与演练进行介绍。

第八部分是“附则”,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责任与奖惩进行界定,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进行介绍。

本预案适用于本区行政区域内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的应急响应工作。本预案所称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由于污染物排放或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等因素,导致污染物等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突然造成或可能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危及公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或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或造成重大社会影响,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

一是为与《天津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保持一致,不再单独设置“指导思想”一节,将原稿中“指导思想”进行合并删除。

三是为与《天津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保持一致,将原稿中“指挥协调机制”精简修改为“现场指挥机构”,并对照《南开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对现场指挥部的设置、职责及要求进行明确与细化。

关于《南开区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政策解读

一、为什么要继续修订《应急预案》呢?

《南开区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自2015年颁布以来,2018年修订了一次,为保护南开区金融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2021年区应急管理局重新修订了《南开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22年天津市金融工作管理局重新制定了《天津市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根据区总体应急预案和市金融突发应急预案要求,为迅速有效处置我区金融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地防范和减少金融突发事件对经济社会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保护社会公众合法权益,建立统一领导、职责明确,协调配合、运转有序,反应迅速、处置有效的金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体系,维护全区经济、金融和社会稳定,区金融局修订本次应急预案。

二、今年的《应急预案》和去年的有哪些变化呢?

与去年的《应急预案》相比,今年新修订的《应急预案》,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调整:

一是明确了成员单位工作要求和职责。指出了应急指挥部主要职责、办公室职责、小组职责、成员单位职责。成员单位构成可视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

三、今年的《应急预案》有什么特点呢?

《应急预案》共分六个部分。明确按照突发性金融风险事件影响程度或波及范围,分级启动响应措施。第一部分是总则。主要内容为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和工作原则等。第二部分是组织体系。包括成立突发性金融风险事件应急处置专项工作组,负责突发性金融风险事件应急处置的部署、协调和推动工作。工作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应急处置工作的具体落实和协调指导。第三部分是监测预警。要求有关部门建立金融突发事件监测预警体系,做好风险监测研判预警工作。第四部分是应急处置。主要规定了发生突发事件的处置流程。第五部分应急保障。主要为《预案》启动响应后的落实与执行,包括安全保障,通信、文电、技术、人力资源保障,社会监督、舆论引导、宣传教育、经费保障等内容。第六部分是附则。明确了《预案》的管理工作。

关于《天津市南开区粮食应急预案》的政策解读

《预案》主要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总则。第一部分是总则,明确了编制目的、制定依据、等级划分、工作原则和适用范围等内容。第二部分是组织体系,明确了天津市南开区粮食应急指挥部的组成及职责、办事机构及职责,区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及职责、应急处置小组及职责。第三部分是监测预警,包括市场监测和应急预警。第四部分是应急处置,包括信息报告、响应启动、分级响应、舆情引导和应急结束。第五部分是后期处置,包括总结评估、资金监管、能力恢复等内容。第六部分是应急保障,包括粮食储备、应急网点、交通运输、通信保障、资金保障、培训演练。第七部分是附则,明确了奖惩机制、预案解释、预案管理等内容。

一是职责明确,统一部署,分工协作。本《预案》对粮食应急指挥部及其成员单位职责,做出了清晰明确的要求。启动应急预案后,在粮食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各个成员单位分别根据预案划分职责进行工作部署,当粮食应急响应启动后,各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协作,科学有序开展粮食应急处置工作。

二是重在事前准备。通过发现隐患并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达到预防和避免事故的目的。本《预案》设立“市场监测”和“应急报告”,其目的是提高动态监测、实时预警能力,推进风险防控工作科学化、精细化,对各种可能的风险及其原因做到综合评估、科学施策,力争把风险化解在源头。在保障区级储备粮足量储备的条件下,建立“储、调、运、供”四位一体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为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做好充分保障。

关于《天津市南开区重要生活必需品供给应急预案》的政策解读

一、起草背景和过程

《南开区生活必需品应急预案》自2016年印发实施以来,有效指导我区在极端气候、非洲猪瘟、新冠疫情等突发事件期间以及春节等节假日时期的重要生活必需品供应保障工作,做到全力保供稳价,守好人民群众的“菜篮子”,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

随着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持续推进,我区机构改革落地落实,为适应新时期重要生活必需品应急供给工作形势,建立“统与分”“防与救”相衔接,运转高效、职责分工匹配的重要生活必需供应应急指挥和保障体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管理办法》《天津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天津市重要生活必需品供给应急预案》《天津市南开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要求,区商务局组织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经充分征求意见、专家评审和合法性审核,各方面意见达成一致,经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以区政府办公室文件印发实施。

二、重点说明内容

(一)完善预案名称

(二)完善预案内容

此次预案修订后共分为八个部分内容,分别为总则、组织体系、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保障机制、善后处置、预案管理、附则。

第二部分为组织体系。细化完善了区指挥部及办公室的工作职责,根据机构改革后全区有关部门职责调整,明确了各成员单位任务分工,突出以实践为导向,坚持统筹兼顾,形成全区各部门协同联动、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

第四部分为应急处置。主要细化了重要生活必需品应急供应的响应链条,对不同级别的重要生活必需品市场异常波动开展相适应、相匹配的指挥协调和处置措施,以市场供应和政府储备为抓手,双管齐下,筑牢民生防线。

第五部分为保障机制。重点明确了储备企业,商品储备、投放和运输,市场秩序,通讯联络以及资金保障等7方面措施,突出平战结合,一体推进。

第六部分为善后处置。主要明确了调查评估、能力恢复和费用清算等工作。

第八部分为附则。主要是奖励与责任及预案实施。

关于《天津市南开区大型文化节庆活动应急预案》的政策解读

一、修订的背景和过程

近几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等作出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强调全面加强党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加快构建“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国家应急能力体系,推动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随着应急管理工作不断深化,新时代、新形势的新要求,亟需建立健全《南开区大型文化节庆活动应急预案》。

2021年6月7日《天津市南开区大型文化节庆活动应急预案》的编写列入工作计划。2021年8月13日完成草案稿一稿。2022年1月25日完成草案稿二稿,2022年3月1日完成草案稿三稿。2021年8月23日,发到区各成员单位征求第一次意见建议,共3家单位提出了修改意见;2022年2月23日在南开区文化和旅游局官方网站上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未收到反馈意见;2022年3月4日,发到区各成员单位征求第二次意见建议,区委宣传部及区财政局共2家单位提出了修改意见,均按照各单位提出的意见完成修改。2022年3月14日请局内部法律顾问协同外聘法律顾问对草案稿做法律审核,2023年3月22日通过区司法局审核。

二、把握的主要原则

《南开区大型文化节庆活动应急预案》的编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重点把握了以下原则:一是坚持“两个维护”,强化党对应急工作的领导,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建立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二是坚持“两个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完善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分级响应机制。三是坚持底线思维,细化各部门防范风险的责任和要求,严格落实企事业单位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四是坚持问题导向,重点强调了预警的分级响应措施和启动应急响应后的指挥协调措施,提高预案实操性。

三、主要内容

《南开区大型文化节庆活动应急预案》共8条。

第一条是制定本规范性文件的目的、政策法规依据、适用范围及工作原则。第二条是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分工。第三条是监测措施与预警、预警级别及预警信息发布、调整和解除。第四条是应急信息报告、前期处置、分级响应机制、指挥协调。第五条善后处理、总结评估。第六条经费保障、物资装备保障、通讯保障及工作纪律保障。第七条宣传培训及演练。第八条为附则。

四、重点内容

1.明确了编制目的。建立健全大型文化节庆活动事故的应急响应工作机制,提高应急救援快速反应和协调能力,正确、快速和有效处置大型文化节庆活动中发生的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危害和影响,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2.确定了工作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决策。坚持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坚持快速反应,协同处置。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及时获取充分而准确的信息,果断决策,快速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少危害和影响。

3.建立了风险防控与预警机制。《预案》明确了举办大型文化节庆活动前,活动的主办方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管控措施和应急预案,并做好应对突发事故的准备。行业部门要履行监管职责,依法严格对活动主办方的风险管控措施和应急预案进行审查,发现风险隐患,要求主办方整改,对存在重大隐患的文化活动,依法叫停,活动举办时,要到场协调。

预警级别根据大型文化节庆活动突发事件即将造成的危害程度、发展情况、紧迫性、危害程度等因素,由高到低划分为特别红色预警(I级)、橙色预警(Ⅱ级)、黄色预警(Ⅲ级)、蓝色预警(IV级)四个预警级别。应急响应级别按发生的大型文化节庆活动突发事件等级进行分级,分为Ⅰ级(特别重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三级。

较大以上级别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与信息发布工作,由区指挥部组织的领导下组织开展。

关于《天津市南开区大型体育活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政策解读

一、今年为什么仍然要修订《应急预案》呢?

1.《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由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包括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等。

2.专项应急预案是政府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事件,或者针对重要目标物保护、重大活动保障、应急资源保障等重要专项工作而预先制定的涉及多个部门职责的工作方案,由有关部门牵头制订,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印发实施。

二、《应急预案》制定依据是什么呢?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4.《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

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6.《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

7.《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8.《关于进一步加强体育赛事活动监督管理的意见》

9.《关于健全和完善体育总局系统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应急管理机制的实施意见》

10.《关于进一步加强体育赛事活动安全监管服务的意见》

11.《社会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编制及实施导则》

12.《第一批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目录公告》

13.《南开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三、今年的《南开区大型体育活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主要内容有什么呢?

预案主要分为总则,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预警与预防机制,应急响应,后期处置,保障措施,宣传、培训和演练及附则等八个部分。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细化完善了天津市南开区大型体育活动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指挥部的组成及职责、办事机构及职责,并基于机构改革后全区有关部门的职责调整,明确了区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及职责、运行管理机构及职责、现场指挥部设立组成及职责,细化了专家组及职责,突出以实践为导向,切实加强各部门协同联动、密切衔接的工作机制。

3.预警与预防机制。包括信息监测、预警预防、预警级别、预警行动、预警支持系统和预警变更解除等。明确了组织大型体育活动的主办单位、区指挥部有关成员单位、活动主办和承办单位为有关信息监测、采集与上报单位。明确了预警信息发布、预警级别、预警信息内容、预警行动以及预警调整与解除的具体工作举措,实施关口前移,突出事前防范。

4.应急响应。包括信息报告、先期处置、响应分级、响应措施、信息发布和应急结束等。主要进一步完善了信息报告程序、响应分级和报告内容;结合突发事件的实际情况,突出先期处置工作中的工作重点和内容;细化了区指挥部统一领导下的响应措施,明确了信息发布渠道与应急响应结束指令的发布单位。

5.后期处置。包括善后处置、调查评估和恢复重建等。结合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区总体预案的内容,结合工作实际,完善了善后处置、调查评估、恢复重建等具体工作举措,做到统筹兼顾。

6.保障措施。结合我区实际,重点明确了应急队伍保障、交通运输保障、医疗卫生保障、治安保障、物资保障等方面内容,建立平战结合、一体推进、特色鲜明的应急保障体系。

8.附则。包括责任与奖惩、预案管理、预案解释和名词解释等。明确了预案执行中的责任与奖惩措施,规范了本预案的解释主体、修订情形以及预案评审发布和备案的相应内容和预案的时效。

关于《天津市南开区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的政策解读

一、预案制定的背景和依据

为适应应急管理工作的需要,进一步健全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统筹协调、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按照区应急办下发的《区应急委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应急预案管理推进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的通知》工作要求,区住建委根据《天津市南开区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天津市南开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行业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对《天津市南开区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进行了编制修订。

二、预案制定的目的和意义

南开区作为天津市中心城区的核心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电力在国民经济生产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一旦发生大面积停电事件,将对社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和损失。机构改革以来,我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初步形成,《天津市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的印发实施,将对我区大面积停电事件应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新时期、新形势下,提高大面积停电事件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预案制定主要依据的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3.《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

4.《天津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

5.《天津市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

6.《天津市重要用户供用电安全管理办法》

7.《天津市南开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四、预案制定主要采取的调研形式

1.文献检索

2.问卷调查

针对不同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在本调研方法所涉及中的分工和职责,设计不同的调查问卷,按照工作职责范围开展调研,收集预案编修所需文件、信息和数据。

3.走访座谈

4.实地踏勘。

五、预案主要内容

预案起草后共8部分内容,分别是总则、组织体系、监测预警、应急响应、后期处置、保障措施、宣教培训和应急演练、附则。

第一部分为总则。明确了指导思想、工作目的、编制依据、工作原则、适用范围和事件分级。明确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一指挥、专业处置,快速响应、协同应对的工作原则。按照《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以减供电力负荷和居民停电用户为主要指标,并视危害程度、次生衍生灾害、社会影响及稳定等综合因素,大面积停电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个等级。

第二部分为组织体系。明确了区级层面领导机构、办事机构和成员单位,各街道指挥机构,现场指挥部和各工作组,电网企业,应急专家组职责。规定了南开区人民政府设立南开区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指挥部作为市指挥部分部,统一组织、指挥、协调本区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第四部分为应急响应。明确了信息报告与通报的实施主体、职责分工、程序和内容,强调了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电网企业信息报告工作流程、信息处理的原则和要求。明确了应急响应分级、指挥协调措施、处置措施、扩大响应、新闻报道与发布和响应终止的工作要求。处置措施主要围绕抢修电网并恢复运行、防范次生衍生事故、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加强信息发布、组织事态评估等方面开展,强调了区级层面应对工作内容。

第五部分为后期处置。明确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响应终止后开展善后处置、调查评估、恢复重建等工作,明确了实施主体及工作要求。

第七部分为宣教培训和应急演练。明确了宣传教育、培训和应急演练等工作要求。

主办单位: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网站标识码:1201040001

主办单位: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040001

系统检测到您正在使用ie8以下内核的浏览器,不能实现完美体验,请更换或升级浏览器访问!

THE END
1.法律解释的概念与种类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法律解释是由有权机关根据宪法和法定程序作出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正式解释。根据《立法法》和《人大决议》的规定,法律解释主要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三种类型?。每种解释类型都有不同的主体?和作用。立法解释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的,人大常委会主要职权包括对宪法和法律条文的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7562551412381887&wfr=spider&for=pc
2.法律的正式解释包括律师普法法律的正式解释包括2020-12-22 1,830 普法内容正式解释是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对有关法律条文所进行的解释,这种解释具有法律效力,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四十八条法律解释草案经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由法律委员会根据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进行审议、修改,提出法律解释草案表决https://www.110ask.com/tuwen/11103684666970796759.html
3.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问题研究具体说来,广义的法律解释包括三项内容:其一是在有可适用的法律规范情况下确定法律规范意义内容的作业,即狭义的法律解释 ;其二是在没有可适用的法律规范情况下的漏洞补充;其三是在法律规定因过于抽象一般而不确定情况下的价值补充[⑦b]。 以上七种定义从总体上反映了中国学者对法律解释概念的认识。虽然学者们都把法律http://www.iolaw.org.cn/global/en/new.aspx?id=13739
4.智能法律检索:提高法律查询效率代码实现法规检索2.1. 基本概念解释 法律检索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数据源:包括法律法规、法律案例、裁判文书等法律相关数据。 索引:对数据源进行索引,以便快速检索。 检索算法:根据用户输入的关键词,对数据源进行检索和排序。 用户界面:提供给用户进行关键词输入和检索结果展示的界面。 https://blog.csdn.net/universsky2015/article/details/131448254
5.法理学知识点背诵合集(下)1.立法是国家的一项专门活动。现代国家的职能主要包括立法职能、行政职能、司法职能等,其中立法职能是国家最为重要、最为根本的职能,是其他职能的基础和前提。 2.立法的主体是特定的国家机关。法律制定活动是特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进行的一项专门活动。法律制定只能由特定的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来进行。 https://www.scwanxue.cn/kyzx/zhinan/1023.html
6.全国法硕联考历年真题解析(8)当代中国法的非正式渊源包括习惯、案例、公平和正义的观念和权威性的法学著作等。案例不同于判决书,案例属于法律的非正式渊源但是判决书不是法的正式或非正式渊源。 6.在法律解释中,扩充解释是指( ) A、在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比立法原意广时,做出比字面含义为窄的解释http://www.yuloo.com/news/219170.shtml
7.法律草案的说明应当包括哪些?根据我国《立法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提出法律案,应当同时提出法律草案文本及其说明,并提供必要的参阅资料。修改法律的,还应当提交修改前后的对照文本。法律草案的说明应当包括制定或者修改法律的必要性、可行性和主要内容,以及起草过程中对重大分歧意见的协调处理情况。 https://www.plfrog.com/review/137221.html
8.三校名师:2006年司法考试测试卷一及答案d.法律解释的方法并不是单独使用的,尤其是在解释有争议的法律问题时 6、下列关于人权与法的关系不正确的表述是: a.人权指出了立法与执法所应坚持的最低的人道主义标准和要求b.人权标准有利于实现法律的有效性,促进法律的自我完善c.人权的法律保护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国内法的保护d.人权无国界 7、下列法律文件不https://www.diyifanwen.com/kaoshizhuanti/sifakaoshishitiku/0761713085930716_649.htm
9.狭义的法律解释方法中的先后顺序为什么确定文义可能包括的范围应当作为法律解释的第一个步骤?这主要是考虑到如下几点:一方面,确定法律可能文义的范围是成文法国家适用法律的前提,适用法律必须首先要解释法律的文义。确定可能的文义范围才能为法院判决的准确性提供依据,从而维护法律适用的权威性、统一性。首先确定法律可能文义的范围也限制了法官的恣意性。http://www.law-lib.com/flsz/sz_view.asp?no=2334
10.第十一章第三节法律解释的方法目的解释是法律解释者按照法律的目的,以确定法律文本的内容和意义。这里的目的不仅法律的一半目的,还包括其他具体的法律目的。 目的解释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能够弥补法律文本中的明显错误,另一个能够消除法律文本中的歧义和异议。 目的解释的局限性,体现在使用的机会较少。是文义解释的一种辅助工具,只有当https://www.jianshu.com/p/3581388253f8
11.2010年4月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自考试题B.行政法规是我国主要的行政法法源 C.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行政判例也是我国行政法的法源 D.法律解释不是我国行政法的法源 7.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派出机关的行政法性质是( ) A.地方一级政权 B.独立的行政主体 C.职能性行政机关 D.专业性行政机关 8.质询体现为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对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某些行政管理https://www.hbzkw.com/exam/20120225155511.html
12.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释义在我国,立法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依据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修改、补充、废止和解释法律、法规的活动。广义上的立法,还包括由最高国家立法机关授权其他国家机关制定法规的活动,以及上级立法机关对下级立法机关制定法律、法规进行监督的活动。我国立法活动的主要特征是:(1)立法必须由特定的国家机关主持;(2)立法必须反映http://www.taiwan.cn/flfg/flshy/200803/t20080325_6126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