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宪法学》简答练习题

【导语】中国教育在线成人自考频道根据《全国各类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校招生复习考试大纲》收集整理了“自考《宪法学》简答练习题”以供广大考生参考,具体如下:

自考《宪法学》简答练习题

1.为什么说宪法是地区的根本法

(1)宪法规定了一个地区最根本性问题;(2)宪法有着更为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简述宪法和宪政的关系。

第一:宪法是一国宪政运动的结果,又是一国宪政的规范形式和依据。宪法是对社会既存的民主事实的法律确认,宪政运动是宪法产生的前提,宪法是宪政运动的结果。第二:宪政是宪法的实施。宪法确认了民主事实,将民主事实制度化和法律化,这样一部宪法的有效实施,即意味着实行了宪政。

3.我国宪法的结构是怎样的

序言+正文(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地区机构,国旗、国徽、首都)。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反分裂地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代表大会选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5.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人民主权原则;(2)基本人权原则;(3)法治原则;(4)权力制约原则或民主集中制原则。

6.宪法的修改方式有哪些

(1)全面修改;(2)部分修改;(3)无形修改。

7.美国宪法的修改程序是怎样的

美国是联邦制地区,修改宪法的程序较为特殊一些。根据美国宪法第5条规定,宪法修正案的通过有以下四种程序:(1)宪法修正案须由国会两院各以2/3以上的议员(出席议会的议员总数)通过,并交由3/4州议会批准。(2)宪法修正案须由国会两院各以2/3以上的议员(出席议会的议员总数)通过,并交由3/4制宪议会批准。(3)由2/3州议会申请提出修正案,国会应即召开修宪大会讨论该修正案,通过后提交经3/4州议会批准。(4)由2/3州议会申请提出修正案,国会应即召开修宪大会讨论该修正案,通过后提交经3/4州制宪会议批准。

8.宪法的解释方法有哪些

(1)由最高地区权力机关或立法机关解释宪法。(2)由普通法院解释宪法。(3)由宪法法院或宪法委员会解释宪法。

(1)违宪审查与宪法保障:宪法保障制度即保障宪法实施的制度,是与宪法实施相联系的,在含义上最为广泛的一个概念,它在内容上包括了一切保障宪法实施的措施,而宪法审查制度只是宪法保障制度的一个方面。

(2)违宪审查和宪法监督:在我国,宪法监督具有两种含义,一是作为制度形态和严格意义上的宪法监督,这一意义上的宪法监督与违宪审查的含义相同;二是作为政治意义上的宪法监督,这一意义上的宪法监督并不具有严格的制度形态。

(3)违宪审查司法审查:由于每个地区的政治体制、历史传统、政治理念及法律制度等具体国情不同,违宪审查制度在不同的地区表现为不同的体制,某些地区中,司法审查制度仅为违宪审查制度的一种类型;在实行司法审查制度的地区,在宪法意义上,司法审查制度就是违宪审查制度。

(4)违宪审查和宪法诉讼:两者之间存在两个方面的联系与区别:1)在大陆法系地区,由宪法法院进行的宪法诉讼,其功能之一是进行违宪审查,除此之外,宪法诉讼还解决其他宪法争议;2)在违宪审查中,在有些地区有普通法院(如美国)或者特设机关(如德国的联邦宪法法院)通过诉讼的方式审查法律、法规或者行政命令是否违反宪法,通常把这种方式称为“宪法诉讼”。可见,在这一意义上,宪法诉讼是违宪审查的一种具体的审查方式,其与违宪审查并不是想同等的概念,因有些地区并不通过诉讼的方式进行违宪审查。

10、宪法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

经济条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

政治条件:资产阶级掌握地区政权,实现对社会的统治,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思想条件: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平等与人权等宪政思想观念的提出深入人心。

法律条件:法律部门划分的出现、法律部门的增多与法律体系的完善。

11、英国宪法性法律主要包括哪些

《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改革法》

12、当代宪法有何发展趋势

(1)重视人权保障,扩大公民权利。(2)重视宪法实施保障,维护宪法权威。(3)重视国际协作,维护世界和平。(4)社、资宪法共存,既相互斗争,又相借鉴。(5)成文宪法取代不成文宪法是趋势。

13、1949年《共同纲领》有什么历史意义

(1)它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动员人民起来迅速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历史任务,朝着社会主义共同前进的政治基础和战斗纲领。(2)它对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维护公民权利和自由,恢复国民经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保障作用。、(3)它为我国正式宪法实施和制定积累经验,创造了条件。

14、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范围是怎样的

答: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15、我国多党合作中包括哪些民主党派

答: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16、试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主要职能的具体内容。

(1)政治协商:是对地区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行政权问题在决策之前进行协商和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2)民主监督:是对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地区机关及工作人员的工作,通过建议和批评进行监督。(3)参政议政:是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会民意进行协商讨论。

17、试述当前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宪法第6条确立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另外,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非公有制经济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宪法第6条规定,“地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2)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宪法第6条规定:“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地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分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是指按照社会成员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报酬,它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地区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管理等各种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形成有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8、地区形式包含内容与地区性质的关系

答:地区形式包括政权组织形式和地区结构形式;关系:地区性质决定地区形式;地区形式是地区性质的体现和反映,对地区性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1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它的内容

答:发展过程:1954年全国人大正式成立---1957左倾干扰,不能正常开展工作--1966-1975,人大制度名存实亡----1978年后健全与发展了人大制度;主要内容:指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地区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情况下,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依照法定程序,首先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人民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再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组织对它负责、受它监督的各级其它地区机关,组成统一协调的地区政权体系,共同行使地区权力。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一种特殊政治体制。

20.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答:(从简)P14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长期坚持的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项重要政策,也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恰当政治途径和形式。(1)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部分,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都是中央领导下的一级地方地区机关,都受上级地区机关的领导;(2)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3)自治机关有权依照法律规定行使自治权(4)各民族一律平等。(5)各民族都有使用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6)自治机关有权管理本地方的财政、经济,安排和管理各项建设事业以及发展本地方的文化建设,地区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7)自治机关有权依照地区的军事制度和当地的实际需要,经国务院批准,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

21.简述我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地区的历史必然性。

答:(1)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确定地区结构形式时,首先要考虑到无产阶级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2)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中央集权地区,各民族始终在统一地区生活。特别是在反帝反封建和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中,各民族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形成不可分离的关系。(3)我国民族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历史情况(4)只有在统一地区里,才能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5)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依然威胁着我国,只有加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才能发展和巩固革命建设成果。

22、地区象征的主要内容及含义

答:(1)国旗:国旗旗面红色代表革命,旗上五颗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2)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含义:表现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和必胜的斗争精神(3)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国徽中的天安门是我国五四运动的发源地,也是新中国成立的场所。天安门图案体现了我国各族人民的革命传统和新的民族精神,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THE END
1.法律解释的概念与种类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法律解释是由有权机关根据宪法和法定程序作出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正式解释。根据《立法法》和《人大决议》的规定,法律解释主要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三种类型?。每种解释类型都有不同的主体?和作用。立法解释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的,人大常委会主要职权包括对宪法和法律条文的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7562551412381887&wfr=spider&for=pc
2.法律的正式解释包括律师普法法律的正式解释包括2020-12-22 1,830 普法内容正式解释是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对有关法律条文所进行的解释,这种解释具有法律效力,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四十八条法律解释草案经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由法律委员会根据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进行审议、修改,提出法律解释草案表决https://www.110ask.com/tuwen/11103684666970796759.html
3.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问题研究具体说来,广义的法律解释包括三项内容:其一是在有可适用的法律规范情况下确定法律规范意义内容的作业,即狭义的法律解释 ;其二是在没有可适用的法律规范情况下的漏洞补充;其三是在法律规定因过于抽象一般而不确定情况下的价值补充[⑦b]。 以上七种定义从总体上反映了中国学者对法律解释概念的认识。虽然学者们都把法律http://www.iolaw.org.cn/global/en/new.aspx?id=13739
4.智能法律检索:提高法律查询效率代码实现法规检索2.1. 基本概念解释 法律检索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数据源:包括法律法规、法律案例、裁判文书等法律相关数据。 索引:对数据源进行索引,以便快速检索。 检索算法:根据用户输入的关键词,对数据源进行检索和排序。 用户界面:提供给用户进行关键词输入和检索结果展示的界面。 https://blog.csdn.net/universsky2015/article/details/131448254
5.法理学知识点背诵合集(下)1.立法是国家的一项专门活动。现代国家的职能主要包括立法职能、行政职能、司法职能等,其中立法职能是国家最为重要、最为根本的职能,是其他职能的基础和前提。 2.立法的主体是特定的国家机关。法律制定活动是特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进行的一项专门活动。法律制定只能由特定的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来进行。 https://www.scwanxue.cn/kyzx/zhinan/1023.html
6.全国法硕联考历年真题解析(8)当代中国法的非正式渊源包括习惯、案例、公平和正义的观念和权威性的法学著作等。案例不同于判决书,案例属于法律的非正式渊源但是判决书不是法的正式或非正式渊源。 6.在法律解释中,扩充解释是指( ) A、在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比立法原意广时,做出比字面含义为窄的解释http://www.yuloo.com/news/219170.shtml
7.法律草案的说明应当包括哪些?根据我国《立法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提出法律案,应当同时提出法律草案文本及其说明,并提供必要的参阅资料。修改法律的,还应当提交修改前后的对照文本。法律草案的说明应当包括制定或者修改法律的必要性、可行性和主要内容,以及起草过程中对重大分歧意见的协调处理情况。 https://www.plfrog.com/review/137221.html
8.三校名师:2006年司法考试测试卷一及答案d.法律解释的方法并不是单独使用的,尤其是在解释有争议的法律问题时 6、下列关于人权与法的关系不正确的表述是: a.人权指出了立法与执法所应坚持的最低的人道主义标准和要求b.人权标准有利于实现法律的有效性,促进法律的自我完善c.人权的法律保护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国内法的保护d.人权无国界 7、下列法律文件不https://www.diyifanwen.com/kaoshizhuanti/sifakaoshishitiku/0761713085930716_649.htm
9.狭义的法律解释方法中的先后顺序为什么确定文义可能包括的范围应当作为法律解释的第一个步骤?这主要是考虑到如下几点:一方面,确定法律可能文义的范围是成文法国家适用法律的前提,适用法律必须首先要解释法律的文义。确定可能的文义范围才能为法院判决的准确性提供依据,从而维护法律适用的权威性、统一性。首先确定法律可能文义的范围也限制了法官的恣意性。http://www.law-lib.com/flsz/sz_view.asp?no=2334
10.第十一章第三节法律解释的方法目的解释是法律解释者按照法律的目的,以确定法律文本的内容和意义。这里的目的不仅法律的一半目的,还包括其他具体的法律目的。 目的解释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能够弥补法律文本中的明显错误,另一个能够消除法律文本中的歧义和异议。 目的解释的局限性,体现在使用的机会较少。是文义解释的一种辅助工具,只有当https://www.jianshu.com/p/3581388253f8
11.2010年4月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自考试题B.行政法规是我国主要的行政法法源 C.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行政判例也是我国行政法的法源 D.法律解释不是我国行政法的法源 7.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派出机关的行政法性质是( ) A.地方一级政权 B.独立的行政主体 C.职能性行政机关 D.专业性行政机关 8.质询体现为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对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某些行政管理https://www.hbzkw.com/exam/20120225155511.html
12.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释义在我国,立法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依据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修改、补充、废止和解释法律、法规的活动。广义上的立法,还包括由最高国家立法机关授权其他国家机关制定法规的活动,以及上级立法机关对下级立法机关制定法律、法规进行监督的活动。我国立法活动的主要特征是:(1)立法必须由特定的国家机关主持;(2)立法必须反映http://www.taiwan.cn/flfg/flshy/200803/t20080325_6126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