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宪法和法律B、社会道德C、社会习惯D、风俗和礼仪
64.我国宪法规定“*******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
民民主转正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规定确定了我国的()
A.国体B.政体C.政党制度D.社会制度
65.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A、人民群众B、中国***
C、人民代表大会D、司法机关
66.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体系中,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
A、国务院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央军事委员会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67.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下列哪个机关行使()
A、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D、人民政府
68.依我国刑法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
A、刑事责任B、民事责任C、经济责任D、社会责任
69.婚姻自由的内容是指()
A、恋爱自由和订婚自由B、结婚自由和同居自由
2020年6月22日单独考试招生报考学生复习参考使用
C、订婚自由和结婚自由D、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
70.下列纠纷中,可以依照《*******仲裁法》申请仲裁的是()。
A、婚姻纠纷B、合同纠纷C、监护纠纷D、继承纠纷
71.人类社会经历的第一个法律制度是(),这一个时期是人类由无法律向
有法律过渡的时期。
A、奴隶制法律B、封建制法律
C、资本主义法律D、社会主义法律
72.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是()。
A、法律适用B、法律遵守C、法律制定D、法律执行
73.()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
A、立法B、守法C、司法D、执法
7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的是()。
A、法律B、宪法C、行政法规D、地方法规
75.司法的基本要求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确B、合法C、有效D、及时
76.()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A、党的领导B、人民当家做主C、依法治国D、以德治国
77.我国()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
中体现。
A、法律B、法规C、宪法D、制度
78.我国宪法的()原则,强调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并且这一原则在
宪法中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A、党的领导原则B、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C、人民主权原则D、民主集中制原则
79.()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
和最高实现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政协制度D、人民民主专政
80.我国现行有效法律已有260多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并不
断发展。这一法律体系是以()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
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
A、宪法B、法律C、行政法规D、地方法规
81.我国制定的()是民法典的开篇之作,在民法典中起统领性作用。
A、民法通则B、民法总则C、民法原则D、民法规则
82.我国刑法规定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相适应等基本原则。
A、定罪处罚B、罪刑法定C、法律适用D、罪刑相适应
83.()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人民民主专政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84.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两种方式是()
A、德治和法治B、公平和正义
C、德治和人治D、法治和人治
85.()是底线的道德,也是道德的保障
A、法律B、文化
C、政治D、经济
86.我国法治思维中的公平正义不包括()
A.权力公平B.机会公平C.规则公平D.救济公平
87.我国法治思维中的人权的法律保障不包括()
A.经济保障B.立法保障C.行政保护D.司法保障
88.我国兵役法规定,每年12月31日以前,()的男性公民,应当被征
集服现役。
A.年满18周岁B.年满16周岁C.大学毕业D.高中毕业
89.依照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政治权利不包括()
A.选举权B.表达权C.立法权利D.民主管理权
90.()是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的核心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
国家的前提条件。
A.尊重法律权威B.坚持党的领导
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D.坚持改革开放
91.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每个从业人员都应当遵守职业道德。职业道
德的基本要求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和()
A.奉献社会B.爱护公物C.尊老爱幼D.男女平等
92.社会主义道德以()为重点
A、团结友善B、诚实守信C、勤奋自强D、敬业奉献
93.道德是以()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
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A.真假B.善恶C.是非D.美丑
94.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是()。
A.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矛盾B.人的自我意识
C.社会分工的不同D.社会关系
95.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A.社会关系B.人的自我意识
C.生产实践D.人类的自我进化
96.()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是人类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
A.劳动B.自然C.宗教D.合作
97.道德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归根到底根源于()。
A.社会经济关系B.在法律上的反映
C.全体人民的意愿D.统治阶级的意志
98.()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
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A.道德的认识功能B.道德的规范功能
C.道德的调节功能D.道德的导向功能
99.在道德的历史发展中出现了多种历史类型,其中出现最早的是()。
A.原始社会的道德B.奴隶社会的道德
C.封建社会的道德D.资本主义的道德
100.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
A、文明礼貌B、助人为乐C、遵纪守法D、保护环境
101.我们在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时,应当遵守的原则是()
A、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B、只有集体利益,没有个人利益
C、先集体后个人,先他人后自己D、以自我为中心,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
102、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
A、慎独B、勤劳勇敢C、艰苦朴素D、为人民服务
103、人们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一系列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
定的道德倾向和特征称为()
A、道德观B、道德品质C、道德理想D、道德行为
104.《诗经》提出“夙夜在公”的道德要求,《尚书》也有“以公灭私,民其允
怀”的思想,两者都体现了**传统美德中的()的基本精神。
A.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B.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
C.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D.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
105.孔子强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墨子提出“兼相爱,交相利”,
体现的是**传统美德中()的基本精神。
A.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B.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
106.中国革命道德萌芽于()前后,发端于中国***成立以后蓬勃发展
的伟大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经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社会
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发展,逐渐形成并不断发扬光大。
A.义和团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五四运动D.一二九运动
107.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
A.集体主义B.为人民服务C.****D.爱国主义
108.()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
A.爱国主义B.集体主义C.为人民服务D.遵纪守法
109.下列不属于公共生活的特征的是()。
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B.活动内容的开放性
C.交往对象的复杂性D.活动方式的一致性
110.下列不属于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的是()。
A.文明礼貌B.助人为乐C.爱护公物D.勤俭持家
111.“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体现了职业道德中()的要求。
A.爱岗敬业B.诚实守信C.办事公道D.奉献社会
112.敲门时应有节奏的敲()下。
A、3B、4C、5D、6
A、喂B、您好C、干什么D、找谁
114.自信从()而来
A、优秀的专业能力B、对自己正确的评估和自信
B、良好的个人素质D、雄厚的家庭背景
115()是人际交往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A、尊重B、道德C、礼仪D、相互理解
116.道德不是依靠()维系的
A、内心信念B、传统习惯C、金钱物质D、社会舆论
117.文明礼仪蕴含在()中
A、情景B、内心C、细节D、交往
118.“不学礼,无以立”的古训是()
A、孟子B、荀子C、孔子
119.与他人在正式场合交谈时要严肃认真,还要注意语言的()
A、准确规范B、慢条斯理C、声音洪亮
120.客人来访时,我们要为客人打开房门。当房门向外开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