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观察家姜洋:明确三大关键点为期货市场功能发挥提供法治保障

姜洋,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2001年起担任了5年上海期货交易所总经理,从2006年开始,在证监会领导成员中分管过10年期货市场工作,曾先后两次推动《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的修改,两次参与期货法的起草工作。

□《期货和衍生品法》明确规定“期货结算机构作为中央对手方,是结算参与人共同对手方,进行净额结算,为期货交易提供集中履约保障”。这从供给侧为期货市场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持,有利于期货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有利于防范市场风险。

□《期货和衍生品法》明确了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的法律地位;肯定了中国多年来期货市场监管探索的创新成果;将我国期货市场借鉴国际经验,立足国情的实践内容进行了制度化安排;消除了我国期货市场全面国际化后,期货监测监控机构可能遇到的国际法律风险和诉讼的隐患。

明确“交易者”概念,有利于体现期货市场功能特点

期货市场功能是发现价格和套期保值,交易是一种零和博弈,它的设计者把产品的交易成本设计得比证券市场低很多,就是鼓励交易者频繁交易,利用交易产生的充足流动性来促进期货市场功能发挥

《期货和衍生品法》为期货交易者单独设立了一章,头一条就是“期货交易者是指依照本法从事期货交易,承担交易结果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这种表述不同于我国现行金融法律法规一般采用“投资者”来表述交易主体的方式。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中称市场交易主体为“投资者”;《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则交叉使用“投资者”“客户”和“参与者”来称呼交易主体。

《期货和衍生品法》把期货市场的交易主体统一规范为“交易者”,而不是使用习惯上的“投资者”“客户”“参与者”等概念,把握住了交易者提供流动性是决定期货市场生死存亡这一特点。

从理论上看,交易者创造的流动性是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前提。投机者是期货市场的主要交易者,是流动性的主要贡献者。投机者推动价格发现,提供风险管理机会。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荣誉主席利奥·梅拉梅德在其所著的《逃向期货》中提到,“一张期货合约是一个风险管理工具,就像一张保险单。投机者们提供流动性,使得把买卖双方集聚起来的竞争性市场机器处于润滑状态。失去投机者,套期保值者将缺乏把他们所面对的风险进行转移的对象。”流动性产生于交易主体的交易行为,期货市场的高杠杆,吸引许多投机者成为频繁的交易者。投机者提供源源不断的流动性交易,为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贡献了可能性。这种流动性与证券市场进行投资活动需要的流动性有着本质的区别。依靠投机者提供的流动性,实现价格发现、完成套期保值,是期货市场存在的社会意义。证券市场的流动性是为了解决投资者的市场进退问题,以便更好地吸引发行市场投资者,从而增强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

尽管期货市场上也有部分交易者从交易中实现了风险管理或投机价差收益,但二者都不能称为投资者。用“投资者”概念不能涵盖期货市场交易主体;“客户”概念则是相对于期货公司提供中介服务而言,无法囊括交易所自营会员、其他直接入场交易的主体。同时,交易者表述的是正在参与交易的主体,而期货公司有许多客户处于无交易状态,属于潜在的交易者,他们提供不了流动性,不能称为交易者;“参与者”概念过于宽泛,包括了没有参与期货交易,但为期货市场服务的保证金存管银行、会计所、律师所、交割库等中介服务机构,这些机构没有直接进行交易,没有提供流动性,仅仅是为流动性的产生提供支持。因此,《期货和衍生品法》使用“交易者”概念,非常明确地向社会传递了交易者创造的流动性是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前提条件这一特点。《期货和衍生品法》在第一章总则中,开宗明义规定,交易中要“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

明确中央对手方制度,有利于加持市场信用,防范风险

为了使期货这种高风险交易能够正常进行,期货交易所采取以自己为中央对手方的方式,来抵消期货交易对手方的风险,从而建立起市场的信用机制。这种制度机制解决了交易对手之间的不信任。交易所通过为交易双方的信用加持,成为市场所有交易者的共同对手方

期货市场最大的风险在结算环节。健康的市场需要有防控风险制度安排,中央对手方制度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保障。发达国家期货市场在法律层面都有中央对手方制度安排。我国在《期货和衍生品法》中明确规定“期货结算机构作为中央对手方,是结算参与人共同对手方,进行净额结算,为期货交易提供集中履约保障”。这从供给侧为期货市场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持,有利于期货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有利于防范市场风险。

从理论上看,中央对手方制度有其逻辑性和合理性。期货市场是“以小博大”的“零和博弈”交易。低保证金,高杠杆率,资金、货物不是即时交付,交易能否最终履约主要依赖对手方的信用,而对其信用状况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费时费力、成本高,这使交易者长期暴露于对手方违约风险之下。为了使这种高风险交易能够正常进行,期货交易所(结算所)采取以自己为中央对手方的方式,来抵消期货交易对手方的风险,从而建立起市场的信用机制。这种制度机制解决了交易对手之间的不信任。交易所(结算所)通过为交易双方的信用加持,成为市场所有交易者的共同对手方。

历史上看,从建立交易所(结算所)单纯依赖交易所会员信用,到利用交易所(结算所)自身信用来确保合约履行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由交易所作为所有买方的卖方和所有卖方的买方,以合约当事人身份直接承担合约义务的方式能够给市场交易安全提供最有力的保障。建立中央对手方制度后,交易者从此不再担心付了钱拿不到货,或者交了货拿不到钱的问题,从而促进了期货市场的发展壮大和功能发挥。因此,中央对手方制度诞生100多年来逐渐被世界上许多期货市场所采用。在发达国家期货市场上,中央对手方都有明确的法律地位。期货交易所(或结算机构)作为中央对手方,承担交易的担保履约职能。中央对手方制度中包含的合约更替、担保交易、多边净额清算等核心内容,涉及多个民事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变动。这些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以及中央对手方结算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必须在法律上有明确的界定,否则交易所(结算所)会面临巨大的法律风险。

明确市场监测监控机构的地位,有利于提高监管质量

期货市场的监管重点是打击市场操纵、防止价格扭曲、杜绝内幕交易和市场欺诈等。要实现这些监管目标,拥有得心应手的监管工具是一个重要条件

期货市场的主要功能是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监管的主要目标是围绕保障功能的实现来进行。期货市场的监管重点是打击市场操纵、防止价格扭曲、杜绝内幕交易和市场欺诈等。要实现这些监管目标,拥有得心应手的监管工具是一个重要条件。对此,在我国已经存在10多年的期货市场监控中心是一个非常好的监管工具,多年来为防范期货市场风险和提高监管质量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期货和衍生品法》中对这个制度和机构进行了明确。在监督管理一章中规定,“国务院期货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期货市场监测监控制度,通过专门机构加强保证金安全存管监控”。这一条款,肯定了中国多年来期货市场监管探索的创新成果,将我国期货市场借鉴国际经验、立足国情的实践内容进行了制度化安排,消除了我国期货市场全面国际化后,期货监测监控机构可能遇到的国际法律风险和诉讼的隐患。

多年来,期货市场监控中心利用信息技术,通过交易的各个环节,收集了全市场资金、交易结算,中介机构财务、业务,交易商场外交易等数据,构建起了跨市场、跨机构、跨场内外衍生品交易的“大数据”平台。它在保护交易者资金安全、及时发现市场风险隐患、提前捕捉市场操纵苗头、发出风险预警报告等方面,为监管机构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及时化解市场风险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处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2020年国际原油市场动荡、2022年伦敦金属交易所“镍期货”等几次输入性风险过程中,这个机构为交易所和证监会保护市场资金安全、防范结算风险、打击市场操纵提供了有力的数据分析支持,有效防止了国际期货市场风险对国内的冲击,保障了中国期货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随着我国期货市场国际化进程加快,这个机构在监管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保护客户资金安全、防范市场操纵、打击市场违法违规行为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实现了期货市场“看得见、说得清、管得住”的监管工作目标。它是期货市场的“电子眼”“CT机”,监管机构须臾不可离。该机构已经成为监管机构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重要抓手,是我国期货市场监管制度的一大特色。

THE END
1.法律原则的优点和独特功能法律原则的优点之一在于其能够指导律师进行辩护和法官作出判决。这些原则不仅仅提供了行动的方向,同时也构成了对法律实践的约束,是法律得以有效实施的基本条件。法律原则的独特功能包括:1. 指引作用:法律对个人行为起到引导作用,其中确定性指引通常与义务性规范相关,而选择性指引则通常与权利性规范相关。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215467262064877548.html
2.法律法规确保司法独立的三项基本原则确保司法独立的三项基本原则 在现代社会中,司法独立是维护法律公正、保障人民权益的基石。为了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即“不允许任何组织或个人以任何方式对审判人员进行威胁、诫导或者利诱;不允许任何组织或个人利用财力、物力等手段干涉案件处理结果;不允许任何组织或https://www.wemvhjgm.cn/ke-pu-dong-tai/358839.html
3.秩序法是国家内部一切行为规范的综合,在有限的物质基础上,确保统治者意志的忠实贯彻。大到对国家体系制度的构建,小到对国民权力与义务的界定,从方方面面来保证统治者的地位和国家的稳定与发展。法肯定了统治者的地位,是统治者意志的体现。 如何保证法的贯彻与实施,律作为一种为刑罚出现了,律是什么,律是令,令天下守法https://www.jianshu.com/p/923b17ddadeb
4.唐律的慎刑思想及其传承“犯罪之人,皆有条制。断狱之法,须凭正文。若不具引,或致乖谬。”唐朝除了律典之外,还有一些单行法规,如皇帝的制敕,但唐朝的制敕往往是针对某事、人而作出的规定,特殊性明显,一般性不足。唐律认为,制敕虽有存在的必要,但司法官不得擅自扩大适用范围,广泛运用。“事有时宜,故人主权断制敕,量情处分。不为永https://www.qinfeng.gov.cn/info/1064/232288.htm
5.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有1、立法准则的功能,民法基本原则的立法准则功能,是指民法基本原则在民事立法中的指导作用和约束力。 2、行为准则和审判准则的功能,民法的行为准则功能和审判准则功能,是指民法基本原则在民事活动和民事审判中的指导作用和约束力。 3、弥补民事法律规范缺陷的功能,弥补民事法律规范缺陷的功能,是指民法基本原则在民事法律http://m.qicaisi.com/bk-715425.shtml
6."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的提供了三大检索功能,分别是:简单检索高级此功能启用时间另行通知。 A. 本人有效身份证 B. 学校开具的书面证明 C. 学生证 D. 有效身份证件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新版外留证优化》(通话记录[2023]第74号)中规定()检票终端(含门式闸机、柱式闸机和手持终端)增加新版永居证识读和号码规则校验功能,读取永居证时,需显示姓名的,显示不超过30个https://www.shuashuati.com/ti/1611dcd3177e4e4dbcdc7bb0e32fda0a.html
7.社会保险法知识问答(全文)社会保险法知识问答 1什么是社会保险? 答: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按照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原则,多渠道筹集资金,对参保者在遭遇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风险情况下提供物质帮助(包括现金补贴和服务),使其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免除或减少经济损失的制度安排。 https://www.99xueshu.com/w/pg3mby4vvx43.html
8.煤矿安全知识问答题3,《矿山安全法》在安全生产中职工应尽的义务是什么 答:1)必须遵守有关矿山安全的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2)必须遵守劳动纪律.3)及时报告和处理险情,积极抢救事故. 4,煤矿三大规程的内容是什么 答:煤矿三大规程是指:《煤矿安全规程》,《技术作业规程》和《工种操作规程》. https://www.mkaq.org/html/2010/10/25/64447.shtml
9.保险的三大功能分别是保险的三大功能 保险的三大功能是风险转移、风险分散和资金积累。1.风险转移:保险公司承担被保险人的风险,当被保险人遭受损失时,保险公司会根据保险合同的约定进行赔付。通过购买保险,个人或企业可以将潜在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减轻自身的经济负担。2.风险分散:保险公司通过收集大量的保费,将这些保费汇集起来形成保险https://www.shenlanbao.com/wenda/topics/780564
10.亚士创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招股意向书股票频道根据《证券法》的规定,股票依法发行后,发行人经营与收益的变化,由发 行人自行负责,由此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 投资者若对本招股意向书及其摘要存在任何疑问,应咨询自己的股票经纪 人、律师、会计师或其他专业顾问。 1-1-2 亚士创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招股意向书 重大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7091100000289_32.shtml
11.中国建设科技有限公司人才培训中心业内新闻它的要求是要将规划与设计转化为“横向到边”的专业技术全面整合平台,整体统筹建筑、景观、地下空间、交通等等;同时转化为“纵向到底”的全过程技术总体协调平台,统筹协调从谋划、实施到管理、运营的全流程。最后,城市规划有实施属性,具有解决社会发展重大问题,落实城市建设重要项目的基本功能。http://www.zjypxzx.com/c/2021-12-15/494995.shtml
12.2014年自考政治学概论各章节练习题A.历史研究法 B.比较研究法 C.制度研究法 D.结构功能研究法 E.跨学科研究法 三、名词解释 1.政治 2.伦理政治观 3.神学政治观 4.法学政治观 5.实证主义政治学 6.行为主义政治学 四、简答 1.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主要内容?P6-8 2.《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P26-28 3.古希腊伦理政治学与中世纪政治观的主https://www.51test.net/show/3884344.html
13.工程合同的质保金是什么意思,质保金的主要功能专家导读 其1、指质量保修金,其2、指质量保证金。功能:项目工程质保金是指为落实项目工程在缺陷责任期内的维修责任,建设单位(业主)与施工企业在项目工程建设承包合同中约定,从应付的工程款中预留,用以保证施工企业在缺陷责任期内对已通过竣(交)工验收的项目工程出现的缺陷进行维修的资金。 https://mip.64365.com/zs/705631.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