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商研究》2024年第6期要目法学著作立法方法论

2.《民法典》绿色原则司法适用中法益的冲突与协调

李嵩誉(19)

【网络与信息法】

3.平台反垄断事前规制模式的反思与制度启示

郭传凯(35)

4.网络慈善平台筹资行为法律规制的困境及其纾解

董祥宇(52)

5.数字产品非歧视待遇规则的塑造及中国回应

殷敏(68)

【法学争鸣】

6.刑事一体化理念下轻罪治理模式的反思与重构

郭航(84)

7.论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出路:从个体化利用到集体化利用

尤佳(100)

【法学论坛】

8.基因隐私权保护的共同体困境及其破解

曹晟旻(116)

9.方法论视角下实质论据的司法运用

杨铜铜(134)

10.税法上行政批准条款的秩序统一与体系进阶

叶金育(151)

11.董事职务懈怠行为的法律责任

南玉梅(167)

【创新型国家与知识产权法】

12.著作人身权的优位主义

曹博(182)

作者:娄义鹏(贵州民族大学法学院)

内容提要:刑事和解制度在适用过程中暴露出被“滥用”“替用”和“弃用”等困境,其主要原因是制度依托的理念比较抽象、特有的价值未能彰显、施行的规则过于粗疏。刑事和解制度能够保障合意的自愿性和规范性,满足基层社会治理的现实需要,补足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合理性短板,其价值需要重新审视。应当借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次修订的契机,将刑事和解制度从特别程序调整到普通程序,并借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平台,将刑事和解制度作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补充。为此,需要从扩大适用范围、丰富参与主体、优化和解方式和疏通救济渠道4个方面对刑事和解制度加以完善,充分体现制度价值。

关键词:刑事和解制度;认罪认罚从宽;当事人合意

作者:李嵩誉(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内容提要:绿色原则作为保护环境公益的限制性原则嵌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弥补了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保护生态环境义务规范的缺失,但在司法适用中往往形成环境公益与物权、债权、继承权等私人权益之间的冲突。冲突产生的理论根源在于绿色原则的功能定位与私法原则功能之间存在着固有的结构性张力,实践诱因在于一些司法裁判者误把私人权益中蕴含的个别环境要素作为环境公益进行保护。对环境公益进行识别、定位,发现真正的环境公益是协调法益冲突的必要前提。协调环境公益与私人权益之间的冲突,需要运用比例原则,在运用环境公益对私人权益进行限制时应当进行适当性、必要性和均衡性审查;当私人权益在合法情况下让位于环境公益时,私人权益的损失理应得到适当补偿;私人权益的损失补偿既要规定补偿所要求的条件,也要确定合理的补偿标准。

关键词:绿色原则;环境公益;比例原则;利益补偿

作者:郭传凯(山东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特定平台企业;平台反垄断;事前规制模式

作者:董祥宇(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浙江农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

关键词:网络慈善平台;筹资行为;信任理论

作者:殷敏(上海政法学院)

关键词:数字贸易;非歧视待遇规则;国际规制;数字产品

作者:郭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内容提要:要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机制,健全社会治理体系,轻罪治理模式的完善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虽然当前轻罪治理的立法扩大化维护了社会稳定,催生了刑事诉讼制度变革,但是也暴露了立法数量与案件数量同步增长的新问题。分析治理效果偏离立法初衷、诉讼程序“直筒化”及轻重犯罪处遇同质化的现实困境,可以发现理念上“重司法出罪轻立法出罪”的内生悖论、立法时忽视二元违法行为制裁体系、实践中“零容忍”治安执法策略及绩效考核压力是其内在成因。有必要反思当前的轻罪治理模式,重塑“刑事一体化”的协同治理理念、形成“立法克制入刑”与“司法分流处理”的功能互补,方能实现轻罪治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功能。

关键词:轻罪;轻罪立法;轻罪治理;刑事一体化

作者:尤佳(安徽大学法学院)

内容提要:宅基地制度改革以农民个体化利用作为盘活宅基地的路径,遭遇了宅基地使用权身份性限制的法律瓶颈。但宅基地使用权的身份性是宅基地承载集体土地政治、保障、治理功能的抓手,为实现土地财产价值而摒除或变相摒除宅基地使用权身份性的方案均不具有可行性。在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进程中,应秉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的改革方法,转换以宅基地使用权变革实现土地财产价值的思路,由宅基地上的另一种权利即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土地财产价值,具体路径为由宅基地的个体化利用转向集体化利用。相较于个体化利用,集体化利用可全面实现政治、保障、治理等其他土地功能。在规范协同上,完善农民个体的宅基地使用权到期规则是实现集体化利用的关键。

关键词:宅基地使用权身份性;宅基地“三权分置”;宅基地个体化利用;宅基地集体化利用

作者:曹晟旻(中国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内容提要:单个家族内部或若干关联家族的不同成员,通过基因信息的传递或交互而组成整体,当单个成员享有的基因隐私权与其他人的权利发生冲突时,传统隐私权理论难以有效应对,导致基因隐私权保护陷入共同体困境。该共同体有纵横之分,已超越家庭和族群的范畴而扩展为规模更大的基因共同体。从主体、客体和主体间视角出发,基因隐私权保护陷入共同体困境的原因可概括为基因隐私触及共同体内的利益冲突、基因信息在共同体成员间归属不明以及基因共同体影响权利的个体化保护,其分别使该共同体困境表现出对峙、模糊和关联效应。要想破解基因隐私权保护的共同体困境,就应在基因隐私利益的整体考量、基因科技伦理的法律表达和基因信息传递的权利调控上着手改进。现代生物医学科技使人在基因隐私权纠纷中感到不知所措,但问题的根源仍在于人本身,更准确地说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构和相处模式。

关键词:基因;隐私权;共同体;现代科技

作者:杨铜铜(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实质论据;裁判理由;裁判依据;司法论证;法律方法论

作者:叶金育(西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行政批准条款;税收法定;纳税人主义;法秩序统一;备案审查

作者:南玉梅(武汉大学法学院)

内容提要:董事义务与董事责任的规范对称是合理追责董事职务行为的立法基础。董事职务懈怠行为的追责正当性源自董事责任的行为债务属性。行为债务属性决定董事责任的成立不以特定结果为要件,而是要求董事在执行职务时不得违反董事义务本身。因此,仅依照相应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是无法判断董事是否尽职尽责的。为了还原董事责任作为尽职尽责的工作要求,董事责任成立条款内应当增设董事“怠于履行职务”(职务懈怠行为)作为追责事由,一方面回应董事义务的内涵变化对董事责任成立的影响,另一方面弥补董事职务懈怠导致的公司损害,让董事责任条款真正发挥作为约束董事职务行为之标尺的作用。

关键词:董事责任;行为债务;职务懈怠;董事义务

作者:曹博(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关键词:著作人身权;著作人格权;作者精神权利;著作财产权;作者尊严;创作自主

THE END
1.探索正义的边界法律学术之旅二、解锁法律之门 要想学好法律,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它的基础知识。这包括宪法、民法典、刑法等各个领域。宪法是国家基本制度和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机关职权范围和分工原则。而民法典则是私人关系的规范,涉及到合同、继承等方面。刑法则专注于惩治犯罪行为,为社会提供安全保障。 https://www.cjan6a6c.cn/ke-yan-cheng-guo/455247.html
2.法律法规遵循确保所有方面都符合相关法律和规定法律法规遵循确保所有方面都符合相关法律和规定 在撰写投资计划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时,遵守法律法规是至关重要的。这些文件不仅需要为潜在投资者提供一个清晰、详细的项目概述,还必须保证所提出的策略、目标以及预期回报都符合当地或国家的法律法规要求。 法律法规遵循的重要性https://www.jueisjdkx.cn/zhi-neng-yi-biao-zi-xun/867337.html
3.民法典背景下民商法发展空间与路径研究在超越法律计划外的漏洞情况下,法律补充一般更为谨慎,须坚守由整体法秩序及其法律原则所划定的界限。此外,民法典实施以来,最高人民法院频频发布司法解释和指导性案例,前所未有调动了法律适用的释法、“造法”功能,把民法典编纂中难以确定的大量的学术界、司法界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法条”,起到了积极助推民商法发展的http://legalinfo.moj.gov.cn/sfbzfpffzll/202412/t20241211_510991.html
4.《法学》2024年第11期《法学》与传统“电车难题”相比,自动驾驶汽车“电车难题”在伦理对象、选择时机以及利益关联方面存在特殊性,大大增加了法律规制的难度。无论是拯救多数人、综合评分、车内人员优先、车外人员优先等积极应对路径,还是不干预、随机选择、制动停车等不作为应对路径,抑或交给人类驾驶员选择等转移应对路径,都难以完美应对自动驾驶汽车http://fxcxw.mzyfz.com/html/153/2024-12/content-27718.html
5.关于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的意见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是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促进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积极推进我国涉外法律服务业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http://www.cnlawweb.net/law/egulation/2024120846338.html
6.[软工]可行性分析报告(GB856788)7.1 法律方面的可行性 本系统作为自行练习设计,没有签订任何合同,不存在合同责任;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或米老师提供的,也没有挪用别人的成果,不存在任何侵犯专利权、版权问题。 7.2 使用方面的可行性 使用可行性方面来看,所设计的机房收费系统不仅仅使用机房电脑,还可以用于使用校园网的学生个人笔记本电脑。对此,该系统https://blog.csdn.net/vop444/article/details/53309949
7.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法律依据.docx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环境保护、经济性和社会影响等方面的合法合规性。同时,还需密切关注和了解相关政策文件的更新和变化,确保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法律依据处于最新和有效状态。只有具备合法依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才能更好地指导计划、项目或政策的实施,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综https://m.renrendoc.com/paper/293136770.html
8.学生盐系统的系统架构学生盐系统系统分析7.1法律方面的可行性 本系统作为软件工程这门课程的课程设计,没有签订任何合同,不存在合同责任。所用的东西都是自己的或者公共的,也没有挪用别人的成果,不存在侵犯专利权版权等问题。 7.2使用方面的可行性 提高用户使用的可行性,适用更多用户,提高运行效率,减少选课时间,易操作,无需培训,按界面提示即可。使用本软件https://blog.51cto.com/u_12204/8330504
9.违法建筑处置法律问题研究桂晓宽立法是根本,只有完善立法才能使执法有序,使人民严格遵守法律,从根本上杜绝违法建筑。 4、宣传教育不到位 许多人在搭建违法建筑的时候完全不知道违法建筑的严重性,有的甚至不觉得自己搭建的房屋属于违法建筑,他们觉得通过自己的汗水和金钱搭建的房屋没有任何问题;这说明对违法建筑违法性及危害性的宣传还不到位,关于违法https://lawyers.66law.cn/s2e22638774951_i1350826.aspx
10.暴风科技: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的具体情况、计划、效益及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了仔细核查与甄别,在收益法预测 25 北京暴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暴风科技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之独立财务顾问报告 中对上述计划开发项目进行了审慎预测。但是,由于相关开发计划尚未实施,并 且上述开发计划是基于目前的政策、经济及市场行情作出,未来如果上述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6031400003251_93.shtml
11.全球治理视角下打击海上恐怖主义的法律机制问题初探三、构建全球治理视角下打击海上恐怖主义法律机制的可行性 采用全球治理机制解决海上恐怖主义最可能有效的方法表现为立法、国际组织机构和执法合作等方面的问题。兹分别说明之。 (一)立法的完善 主要表现为拓展立法的主体和立法的方式两个方面的建议。 1.拓展立法的主体 http://www.sass.cn/109006/42751.aspx
12.黄泷一“物权法定原则”的理论反思与制度完善已经实行物权类型封闭原则的国家并无改采物权自由创设的必要,同时物权自由创设本身包含的制度风险也削弱了其可行性。我国的民法体系、登记制度现状以及特殊国情决定了未来民法典应当维持物权法定原则,但物权法律渊源应当与民法法律渊源保持一致。立法机关应当对物权法定原则的规范表达进行完善,并对相关制度做出妥善安排。https://illss.gdufs.edu.cn/info/1024/9870.htm
13.软考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第4版)思维导图模板软件的生命周期通常包括:可行性分析与项目开发计划、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阶段。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可以简化为:系统规划(可行性分析与项目开发计划),系统分析(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系统实施(编码、测试),系统运行和维护等阶段。 https://www.processon.com/view/654c455f8f11b40fe56ece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