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许可法立法宗旨是什么?

这可以概括为最直接的立法目的,也反映了行政许可立法的必要性。所谓行政许可设定权,就是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从事某些特定的活动,需要事先经行政机关批准的权力。过去,行政许可的设定权不够明确,设定主体比较混乱,致使行政许可事项不断增加,加大了经济发展成本,甚至阻碍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妨碍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为了从源头上解决行政审批过多过滥的问题,本法在立法宗旨上,开宗明义,要规范行政许可的设定。本法在规范行政许可的设定上,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1、规范行政许可的设定范围,明确了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主要事项;

2、规范设定行政许可的主体,严格限制和减少设定主体。根据本法的规定,享有行政许可设定权的,只有法律、行政法规(包括国务院的决定)地方性法规以及省级人民政府规章。

过去曾大量设定行政许可的部门规章,被取消了设定权;对省级人民政府设定行政许可,也作了严格的限制。除了法律、行政法规(包括国务院的决定)地方性法规和省级人民政府规章外,其他规范性文件,一律不得设定行政许可。凡是设定了行政许可的,一律无效,并予以撤销。这对从源头上治理行政审批过多过滥的现象具有重要意义。行政许可的实施,就是指行政机关按照法定的程序,批准或者不批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行政许可申请的活动以及对被许可人的监督和管理等。过去由于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没有统一立法,行政许可的办理,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有很大的差异。有些审批程序不公开、不公平,成为腐败的温床;有些审批程序非常繁琐,不利于老百姓办事。行政许可立法,一方面要减少行政审批,另一方面要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实施行政许可,要做到公正、公开,公布许可条件,禁止暗箱操作;一个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涉及机关内部几道环节的,应当“一个窗口”对外;依法需要几个部门许可的,要集中统一办理,尽量减少多头审批;决定行政许可,行政机关应当听取当事人的意见,不予许可的要说明理由等。

二、实现保护公民利益和维护公共利益的统一

这可以理解为行政许可立法的间接目的,即在规范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的过程中,所要达到的目的。它体现了行政许可法的价值取向。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2、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不同公民的权利和自由的有机组合、和谐相处的状态构成了社会发展和稳定所必须的秩序。维护这种秩序,成为社会成员的一种共同利益和要求。当某一个个体的权利和自由超越一定的界线,不断膨胀和扩大时,就会影响或损害他人的权利和自由,进而损害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因此对权利和自由的行使要有一定的限制和监督,这就是行政管理的任务之一。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并不脱离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单独存在,而是通过具体的权利和自由体现出来。对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的维护,也是从根本上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行政许可立法致力于在保护公民权利与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方面,寻找最佳结合点。如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一方面要坚持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接受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监督;另一方面,行政机关要对被许可人从事许可活动实施有效监督,对违法从事许可活动的个人和组织,依法给予处理。需要指出的是,公共利益在本质上是非人格化的利益,是不特定多数人的利益。它与部门利益、单位利益和小集体的利益是有本质区别的。实践中,有的假借公共利益之名,行谋取部门利益、小集体利益之实,这是应当予以警惕和注意的。

THE END
1.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怎样开展立法工作的?立法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主要的经常性的工作。我国在立法工作中始终注意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以宪法为依据。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在制定法律时,严格按照宪法的原则和精神,努力使制定的法律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国家的整http://www.sipac.gov.cn/yqrdzx/zskrdzs/202412/547d1c4ac66641418a4c67f77411d9b6.shtml
2.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人大制度问答我国的立法体制是就中央与地方立法权限划分看,大致分为三类:一是一级立法体制,即立法权由中央统一行使,地方不享有立法权。实行单一制而国家又不很大,一般实行一级立法体制,如日本、比利时、挪威等国家。二是两级立法体制,即立法权由中央和地方共同行使。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2MjY1MDc4Ng==&mid=2247509437&idx=2&sn=496e1d3c2e8745946293055b7d30b915&chksm=fc64ae70cb13276641c47731b831e37103882b605d163511d4b64c889eee7c6daae0f0d26bcd&scene=27
3.我国立法宗旨是什么?我国立法宗旨是什么? 1小时前 我国立法的宗旨主要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第一条,即为了规范立法活动,健全国家立法制度,提高立法质量,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保障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规范立法活动 规范立法活动是我国立法的重要宗旨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659609367002774245.html
4.商法理念及其在商事立法和司法中的适用商法研究为有效回应商 法的上述基本理念《商事通则》的制定应首先明确以保护商 人合法营利、强化商人自治、防范交易风险、强化商人社会责 任、维护商事交易秩序为立法宗旨,在体系设计、结构编排和具 体规则的确定上均应以商法理念为指引。惟其如此《商事通 则》才能成为统率商事单行法、协调相邻部门法,符合我国市场 经济建设http://www.commerciallaw.com.cn/index.php/home/business/info/id/730.html
5.我国网络与数据安全及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以国家总体安全观这四部法律,它们的立法宗旨,都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保护个人信息权益。它们适用的范围,特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引入了域外效力制度,所以立法宗旨非常明确,适用范围也有其自己的一些特点。 http://www.chinaaet.com/article/3000137603
6.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王大泉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总则部分共十三个条款,集中规定了法律的立法宗旨与依据、职业教育定义与法律适用范围、性质定位、实施原则、管理体制等重大问题,反映了法律的指导思想、宗旨目的,确定了法律具体条文和实施中需要遵循的原则要求。 1.关于立法宗旨与依据 第一条为了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促进就业创业,建设教https://yfzx.nyist.edu.cn/info/1044/1406.htm
7.现代司法理念的基本概念与主要构件现代司法理念的基本概念与主要构件 近年来,有关现代司法理念的论述,渐成法学界尤其是应用法学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同志多次反复强调“要树立现代司法理念,确保司法公正”,充分表明了司法界高层关于树立现代司法理念对维护司法公正重要性的认知程度。那末,何为现代司法理念?它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却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5/06/id/164647.shtml
8.法律好书推荐《法理学第二版大学生法律专业马工程法学教材高等二、法律实施是实现立法宗旨和目的的必然要求和 重要保证 397 第二节 法律执行 398 一、法律执行的概念 398 二、法律执行的基本原则 399 三、行政执法与行政责任 401 第三节 法律适用 403 一、法律适用的概念 403 二、法律适用的主要特点 403 三、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 405 https://www.jianshu.com/p/fd5fdbc1f768
9.犯罪学与刑法学的科际界限关于犯罪概念的界定,不同学科有不同的表述。总括起来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犯罪狭义的概念即刑法学概念,是指危害社会,违反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广义概念即犯罪学与社会学的犯罪概念,强调的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包括触犯刑律受刑罚处罚的行为,还包括触犯刑法因责任年龄和责任能力而不受刑罚处罚的人、一般违法、不良行为http://www.zgfzxxh.com/xhlw/201007/t20100729_392849_1.shtml
10.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建议中国的反洗钱立法宗旨和立法目的应该为:为打击洗钱犯罪,防范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等严重犯罪的违法所得及所产生的收益流入经济领域,维持金融市场和金融秩序的稳定,保障政治、经济和社会秩序,依据有关法律和国际公约,制定中国的反洗钱法。建议中国对洗钱应该界定为: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http://ifb.cass.cn/newpc/sndt/xshd/200311/t20031124_523751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