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教育总结大全11篇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网络安全教育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三是充分利用展板、黑板报、橱窗、手抄报等途径为载体,紧紧围绕活动主题,营造网络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引导广大师生依法正确使用网络,提高网络道德观和法制观;

安全问题历来受教育机构重视,保证学生身心安全,是诸多学校进行教育时重点考虑的问题。中小学生具较强可塑性,对新知识和信息充满好奇。同时,该年龄段的学生在心理和身体上都不成熟,自控力、甄别能力低,这就更需要学校做好网络安全教育工作,指导学生安全上网,趋利避害。

近几年大容量的信息方便受众学习的同时,也常混杂着不适合青少年观看的信息,如暴力语言、低俗图片、视频等。要解决网络带来的安全问题,首先要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学校和教师则在网络安全教育中承担着主要角色。当下,我国的网络安全教育面临学校不重视、教育方式错误等问题,怎样正确引导学生面对网络,考量教师的水平,也是学校教育观念转变的体现。

一、中小学生网络接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的普及,无孔不入的网络闯入了中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不论是手机还是电脑,只要联上网,世界各地的信息皆在“屏幕之中”。中小学生的网络接触现状和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学生接触网络的机会增多,年龄也越来越小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普遍提升,电脑、手机等网络终端也飞入了寻常百姓家,这在20年前是不可想的。如今,电脑也不再是什么稀有品了,农村里许多家庭都已经安装,学生们放学回家就可以玩电脑,看视频。一旦开通手机的上网功能,中小学生便可畅通无阻的网上冲浪。

(二)上网多是休闲娱乐,学习不是主要目的

同学们对网络充满了好奇,网络知识也多半是从同学那里得来的,从学校获得的网络知识很少。大部分情况下,老师和家长是不太愿意让同学们进网吧,在他们的眼里,上网多是无益于学习的。这就是“堵”多过于“疏”。

(三)个人信息容易泄漏,隐私得不到有效保护

(四)网友见面多半是个坑,小女生上当几率大

中小学生的好奇心重,甄别能力弱,当遇到网友约见时,很少人会考虑会是骗局。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网友见面,多半是个坑。特别是一些单纯的女学生,经常被“劫财劫色”,身心遭受创伤,给自己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无尽的痛苦。

二、中小学网络安全教育现状

(一)观念滞后,网络安全教育缺乏重视

在网络新时代,威胁安全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变化,信息也能威胁安全,如充斥屏幕的犯罪信息。当中小学生以单纯的想法去度量网络上的虚假信息和诈骗、犯罪信息时候,对学生的身心危害及其巨大。所以,安全教育的外延已经大大发生改变。除了外延的拓展,安全教育的内涵也有所改变:即保证学生的安全不再只是保证身体上的安全,还包括心理安全。心理安全在当下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怎样与学生对话,了解学生的思想,分析其行为产生的原因。

网络安全教育伴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所产生,是通过传统的教育方式让学生认清网络,教会学生分辨网络中良莠不齐的信息,不在网络上受到危害。但是,目前学校对网络的危害认识还不充分,对网络安全教育不够重视。这就导致了网络安全教育的落后,学生不能得到网络中丰富而有用的信息。

(二)缺少专门的网络安全教育者和教育组织

网络安全教育属于安全教育的一个分支,在组织机构方面可以沿用传统的机构。但是,网络的特点决定了网络教育不同于传统教育,它是对虚拟空间内看不见的信息进行甄别。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有熟悉网络特点的人担任教育者,才能在教育过程中用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

就目前中小学安全管理处的人员设置看,都是一些有一定教龄的教师代为管理的。因为他们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总结了很多安全教育方面的经验。没错,这些老师在传统安全教育中的确能发挥青年教师难以有的作用。但是,年长也意味着思想的保守,对新信息、新知识、新技术存在某种程度的排斥。他们不了解网络,不知道网络会怎样危害学生的安全。因此,这种缺少专门网络安全教育者的现象也是我国中小学安全教育的一个现状,制约着网络安全教育的发展。

(三)教育方式错误,收效甚微

中小学生处于人生的青少年阶段,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当他们知道网络渠道可以方便快捷地帮助他们实现愿望后,便“沉迷”于其中。而此时,家长和学校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下认为上网是不务正业,对其行为加以禁止。这就让正处身心成长关键期的学生,容易出现反叛等行为,如逃课上网,手机看网络小说、打游戏等,这样的例子在中小学中不胜枚举。

目前,网络安全教育家长和老师往往是采取限制乃至禁止使用网络等方法。这源于家长和社会对网络功能认识的不全面。大多数人认为,网络是用来玩乐和游戏的,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与学校严肃教育和学习相悖。因此,上网总会受到家长和老师的干涉。以教师为代表的学校在遇到这样

的情况时,往往是收走学生的网络终端工具,然后告诉家长,学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惩罚。这种教育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感,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常常是屡禁不止。更有中小学的教育者在提到网络安全问题时,或者危言耸听,夸大网络犯罪、网络诈骗等信息,又或者小看网络安全问题,对出现的网络犯罪现象讳莫如深,觉得告诉学生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恐惧感。

三、中小学网络安全教育的措施

(一)改变观念,提高认识

(二)变堵为疏,发挥主体作用

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总结1在宣传周期间,我校根据中央网信办通知要求,通过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学校教职员工、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提高网络安全技能,营造网络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保障用户合法权益,号召大家共同来维护国家网络安全。切实做好了全省教育系统倡导的“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现将我校宣传活动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责任到人

学校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由教务处牵头,信息技术教研组落实,成立了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宣传周活动方案(详见附件),确保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有序有效开展。

二、宣传周系列活动

2.开展网络安全主题班会课

3.利用多种手段进行宣传

三、后记

本次首届网络安全周宣传活动是与时俱进、具有积极意义的活动,特别对于正值青春期的高中生来讲,学会如何防范如病毒木马传播、黑客攻击破坏、网络盗窃诈骗、有害信息蔓延、网络游戏成瘾等更是具有积极意义。我校通过此次“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加强了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提升了学生们的网络安全意识和基本技能,构筑出了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在增强学生们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技能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总结2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要求,提升全民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和技能,共建清朗网络空间,横县总工会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网络安全环境,做到早计划、早组织、早部署、早安排,扎实地组织了一系列宣传活动。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2、以点带面,积极动员

通过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和“上门上户”的方式,积极扩大宣传的覆盖面。活动期间,我单位向全县各基层工会发放通知,号召全县工会系统积极参与“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的宣传活动,以确保国家网络安全宣传活动覆盖到各乡镇、社区。与此同时,我单位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工会志愿者进社区、进村屯,通过上门服务的方式向基层干部和群众发放国家网络安全宣传资料,征求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广泛动员群众强化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深刻认识学习网络安全知识对构建和谐横县、平安横县的重要意义。

3、形式多样,全面促进宣传活动

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总结3根据平度市区教体局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工作的安排平度经济开发区厦门路小学积极行动,切实做到了宣传教育此项活动,现把一周来开展的活动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平度经济开发区厦门来小学在接到上级文件后,立即召开校委会研讨“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强调当前校内校外网络系统很发达,有些内容对教师、学生的身心是有害的。要求全校师生自觉抵制网络危害,远离网络违法犯罪陷阱,带动全社会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要求各班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安全宣传活动,积极倡导师生文明上网、安全上网、绿色上网,大力宣传涉网案件防范基本知识,使广大师生成为积极参与活动、主动教育宣传、坚决抵制恶习、养成良好上网习惯的网络安全践行者。为了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厦门路小学成立了以宿成山校长为组长的厦门路小学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领导小组,要求各办公室、各班切实行动起来,加强校园网络安全以及文明上网。

二、大力宣传,营造全员参与的氛围

为了加强“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的大力开展,厦门路小学积极动员。组织教师集体学习教体局网络宣传周活动方案,特别是要求各班主任结合学校的要求做好在班内的宣传,并通过本班学生向家长宣传。要求做到每班至少开展一次网络安全主题班会,办一次网络安全手抄报,观看一次网络安全宣传视频,写一份网络安全观后感,等,形成全校大力宣传网络安全活动。

三、举办系列活动:

1、举办“共筑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工作会议一次,参与人员全体教师。

组织形式:工作安排。

2、组织全体教师观看网络安全视频一次,参与人员全体教师。

组织形式:观看视频。

3、举办“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主题班会一次,参与人员各班班主任、学生,组织形式:讲解网络安全知识,观看网络安全视频。

4、举办“共筑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签名、宣誓仪式一次,参与人员全体师生。

组织形式:学生签名、宣誓。

5、各班开展“睁开眼睛看网络”宣传活动,组织形式:各班组织学生观看走廊大厅的漫画。

6、发放网络安全宣传材料。

7、组织学生参与网络答题。

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总结4为了给我校广大师生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升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我校围绕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活动主题,开展了网络安全公益短片展播,网络安全宣传手册发放、网络安全知识竞答、校内网络安全攻防比赛、网络安全技术讲座等系列活动,一项项活动展示了我校对普及网络安全知识的重视,筑牢网络安全防线、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理念深入人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网络安全教育活动在学校引起热烈反响。现将此次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总结如下:

一、精心组织,多部门协作

根据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的通知》要求,我校认真制定了《开展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暨新疆师范大学第二届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方案》,由党委宣传部、网信办、团委、学生处、保卫处、各学院共同组织举办网络安全教育活动、协调配合完成校园各类活动。

二、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一)开展校园网络安全宣传活动

3、三校区LED屏滚动诸如“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等标语;

4、在三校区食堂放置的电视上循环播放网络安全公益短片

5、网络安全宣传手册发放。

宣传手册涵盖国家政策、网络安全常识等内容,三校区共发放宣传手册3000余份。

由信息管理中心和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自主命题,通过校园网在线答题方式,引导师生主动学习网络安全知识,对于前五十名成绩优异的师生,给予奖励。

(三)开展网络安全攻防大赛

为选拨网络安全人才、提高学生对网络安全的学习兴趣,为期两天的网络安全攻防大赛,取得良好成效。

三、效果明显、深入人心

通过本次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全校师生对网络安全有了更多的认识,了解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构筑出了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在增强师生们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技能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本次网络安全宣传周的活动,使得每位师生更扎实的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一、活动目的

1、下发宣传手册

为了使学生更进一步明确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懂得更多的网络安全防范知识和自我保护知识。我院组织各系部印发近千余张的网络安全宣传知识资料发放到学生手中,基本做到人手一份;教学楼楼道宣传栏做了关于网络安全方面的专栏内容,提高了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为首届网络安全宣传周开了一个好头。

2、组织知识竞赛

除了系部举办网络安全主题班会、发放网络安全材料以外,个别系部还在此次网络安全宣传周后期组织进行了“网络安全”有奖知识竞赛。竞赛中,各专业学生展示了高超的知识能力和竞赛水平,广大学生对网络安全知识掌握的较为扎实,能快速准确的判断出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

二、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

(一)存在问题

按照通知要求,大部分学生参加了网上竞赛答题活动,但由于网络不稳定,网站经常瘫痪等原因,部分学生未能顺利完成网上答题,或许有些可惜,同时也希望官方加强网站运行稳定度,让更多学生参与进答题活动。

(二)今后努力方向

一、引言

目前,大学生依赖网络程度越来越高,无论是学习、娱乐或是购物等方面,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5年人均周上网时长达26.2个小时,相当于每天上网3.75小时,[1]其中学生群体、特别是大学生成为贡献上网时长的主力军。如果不能很好地对网络环境进行改善,增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可能会造成大学生经济财产损失,个人信息泄露等损害;同时,也对高校管理造成风险。

二、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现状调查

(一)调查对象、内容与方法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中国民航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四所高校共480名在校大学生,内容为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和高校间开展的网络安全意识程度,方法为网上问卷和实地考察。调查问卷采取选择题的形式,共计十二题,分别调查了大学生上网情况、自身网络安全意识及学校网络安全教育情况。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上网情况

2.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情况

3.高校网络安全教育情况

在“大学生在校期间受过哪些形式的网络安全教育”的调查中,数据显示,开设讲座的形式占据主流,主要原因是开设讲座覆盖面广,一次可以容纳大量学生,专业性强,且对于学生具有一定强制性,但学生愿意接受讲座的意向不强,更多人希望通过主题班会、网络宣传、自主学习等方式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整体来看现阶段高校网络安全教育方法较为单调,学生主动性不强,网络安全教育模式有待提高。

三、大数据背景下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探究

(一)多方面入手,扩大网络教育范围

大数据背景下,海量的数据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众多问题。这就需要网络安全教育从多角度入手,全面扩大网络安全教育范围,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网络安全意识教育主要从四个角度进行,包括网络法治意识教育、网络道德意识教育、网络安全防范技能教育以及网络心理健康意识教育四部分。[2](P.94-96)

网络法治意识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网络法律意识,大学生应掌握网络安全法律法规,能够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利益,不做违反网络安全法律的行为。

网络道德意识教育从道德角度入手,要求大学生应具备网络安全责任心与道德心,在网络上自己的行为不只同自己有关,还会影响到其他人,一个安全和谐的网络环境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网络安全防范技能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防范能力,使大学生掌握网络安全基础知识和防御手段,能运用常用网络安全工具进行分析和防御。

(二)因材施教,实行多层次网络安全意识教育

对于大学生而言,课堂是获取知识最多的地方,因此必须重视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在课堂中所起到的作用。数据显示不同学校、专业、年级的网络安全意识都有所不同,因此在各高校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时要做到“因材施教”。例如,对于网络安全意识较弱的人文社科类学校或专业,可以进行普及式的网络安全教育,如将网络安全教育纳入必修或选修课、定期举行全校范围的网络安全讲解活动等;对于一些刚入学的大一新生要格外重视,对其进行网络使用的正确引导,以免走向歧途;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网络自由创业、投资群体,一些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使用网络开创自己的事业,对于这些已踏入社会但经验不足的大学生来说,网络安全意识教育更加重要,学校对于这些学生应当进行更为系统专业的网络安全意识教育。

(三)根源做起,增强网络监管体制

(四)高校联合,提高网络安全教育互动性

现阶段,大多数大学生并不满足于单一的照本宣科讲课模式,高校应着眼于采取更多元丰富的网络安全教育形式来促进学生接受网络安全教育的互动程度,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提高网络安全意识的活动中来,譬如课外举办网络安全知识竞赛、有关网络安全主体的辩论赛和班会等等。调查显示各高校之间的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拥有较大差异,因此可以就此方面将高校联合起来,成立诸如“网络安全意识联合会”的学生组织进行互帮互助,互相学习,比如建立网上论坛、举办线上线下活动、开宣讲会等,同时还要注重法律意识的培养,这方面可以以诸如开展法律讲座、交流法律知识、观看经典案例的方式进行。这样做一方面可行性较高,一方面这种由学生自发进行活动比学校施加的教育更深入浅出,学生间所交流的经验也是提高网络安全意识重要的一部分,增添了趣味性和互动性。

四、总结

大数据背景意味着每个人身边都充斥着海量的数据信息,人们通过网络的方式与这些庞大的数据进行接触,如果没有一定的网络安全意识,自身的人身财产安全将会在大数据背景下岌岌可危。多年来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一直是高校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现阶段相比于其他网络环境较发达国家,我国的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还处于实践阶段,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不可一蹴而就,在进行的过程中必须同时具备完整性、针对性、深入性,使之能够真正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而并非一朝一夕的泛泛之谈。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5.

一、指导思想

学习宣传网络强国战略思想,大力培育有高度的安全意识、有文明的网络素养、有守法的行为习惯、有必备的防护技能的新一代“四有中国好网民”,增强学院广大师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提升基本防护技能,营造安全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共同维护国家网络安全。

2.活动主题: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三、活动内容

(一)举办全院大学生网络安全知识竞赛

9月19日至10月31日,各系部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网络安全知识竞赛”,通过网络答题方式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网络安全知识兴趣,提升网络安全防护技能。

竞赛网址:xx

请各系部于9月27日前将学生参赛情况报送到学生工作处(团委)。

牵头部门:学生工作处(团委)

(二)开展网络安全教育专题活动

1.网站和宣传橱窗宣传

牵头部门:宣传部

2.学院电子大屏幕播放

宣传周期间,利用学院电子大屏幕,播放宣传周的官方海报、视频、口号标语等,积极营造网络安全文化氛围。

牵头部门:现代教育中心

宣传周期间,利用“青春威职”,面向全院师生进行网络安全信息推送。

4.校园广播宣传

宣传周期间,校园广播站广播有关网络安全的常识,提高师生网络安全意识。

5.开展网络安全教育主题日(9.20)活动

(1)集中活动。在步行街利用宣传展板、散发宣传折页和网络安全小知识等形式,向全院师生宣传网络安全信息。

(三)开展网络安全宣传体验活动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举办宣传周活动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组织师生积极参与宣传教育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活动形成声势。

二、积极参与网络安全知识竞赛,了解网络安全教育。

认真计划并组织学生参与网络安全知识竞赛,深刻了解网络安全教育活动的必要性。各学校在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期间,组织学生进行了多种形式的网络安全知识的学习,并积极开展了网络安全知识竞赛。竞赛的题目就是生活中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通过竞赛这种方式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网络安全,从而更好的将安全的网络技术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

2网络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2.1加强网络安全教育

2.2加大网络安全管理力度

在现今的网络信息化时代,对网络系统进行严格的安全管理,对于维护网络信息安全,促进网络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实际的网络安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要将管理工作与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紧密联系,从实际管理要求出发,对系统中存在的网络安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并探索相应的管理手段,进而有效地提高网络安全管理质量。对于企业,有关的技术管理部门应该对某些保密级别高的台式电脑实行严格的网络安全管理,配置必要的干扰机以及屏蔽仪等安全防护设备,并推行安全口令,口令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更换。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对某些台式机的网络接口实施关闭管理。不仅如此,有关的管理部门还应该经常对网络安全进行临时检测,如果发现存在人为的安全问题,要对操作者进行适当的惩处,以引起操作人员对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视,并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执行相应的安全管理。

2.3健全网络安全制度

一、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学校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把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了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成立了由张玉光校长为组长,韩杰强、韩文斌、马明俊为副组长,信息人员及各班级班主任为成员的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该工作的实施与管理。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确保使用网络和提供信息服务的安全。

二、精心组织,部署落实为切实抓好这次活动,我校特制定了《**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方案》,明确了活动目的,落实责任分工,突出宣传的思想性和实效性,全体师生,人人参与。

(一)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1、营造网络安全宣传氛围

在宣传活动期间悬挂横挂,内容为“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

2、开办网络安全宣传专栏。

3、每班办一期“网络安全宣传”黑板报。

5、校园主题日活动

6、学校组织校委会成员召开了一次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专题会议。

7、为学生和教师发放了网络安全宣传彩页260份,宣传网络安全法律法规。

8、组织学生利用“班班通”设备,认真观看了网络安全教育宣传短片。

(二)开展了一次网络安全清理清查活动,对学校网络设备、网络接入点、上网计算机的管理情况建立信息台账。完善管理措施,全面提升网络安全管控能力。

1、网络安全知识进课堂,利用信息技术课,向学生宣传网络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网络安全意识。

一、关于安全教育定义的研究

一般说来,关于高校安全教育有着统一规范的定义,所以关于安全教育的定义研究是非常少的。如古月娟、白海琦认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是指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以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与法律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大学生在校期间以及步入社会面临的安全问题为主要内容,以已涉及大学生的安全问题为典型案例,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安全防范知识、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使在校大学生系统地掌握安全知识和防范能力。”这一点黄维平、韦帮得也是认同的。而王能武认为“高校安全教育是指高等学校为维护大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提高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技能,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各种安全教育与管理的规章制度,并对大学生进行国家法律法规、学校安全规章和纪律、安全知识与防范技能的教育与管理活动。”总的说来,高校安全教育定义研究侧重点不同,但这些研究主要认为高效安全教育是指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为了确保在校大学生生活环境、心理环境等的安全而运用一些教育方法而实行的教育措施。

二、关于安全教育内容的研究

关于安全教育的内容的提法很多,很多研究者将安全教育内容分成不同的点,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一)高校安全教育内容分为三点

古月娟、白海琦在提出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大学生文化安全教育。即认为大学生安全教育主要包括网络安全、心理健康安全和文化安全。

(二)高校安全教育内容分为四点

张玉华、袁成龙提及高校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为:“国家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心理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教育”相比狭隘的高校安全教育,张玉华、袁成龙已拓宽了安全教育的内容,也把国家安全教育放在了重要位置,体现了对国家安全的重视,也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爱国意识。另外,孙光辉也将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分为四点:“社会注意荣辱观教育、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教育、安全防范知识和技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现代社会科技发达,交通事业的进步,交通事故也越来越多,交通安全教育与消防安全教育也越来越重要所以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高校安全教育内容分为五点

姬学民认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为:“基础知识教育即有关安全的基础知识的教育、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教育、进行遵纪守法的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法纪法规是为规范人们的行为,打击不法分子制定的。教育大学生学法、知法、懂得依法办事。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通过法纪法规学习,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律教育有利于大学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所以安全教育中应该包含对大学生法律知识的教育。

(四)高校安全教育内容分为六点

李晓明认为:“自我保护能力的教育、心理安全教育、网络安全和道德教育、消防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规章制度教育。”各高校近几年都非常重视制度建设,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在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保障学生的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总有学生违反了这些规章制度,从而造成了一些安全问题,因此,对学生的规章制度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杨绪霞,薛刚认为,高等安全教育包括国家安全教育、人身财产安全防范教育、网络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和心理安全教育。二者都将安全教育的内容划分的更细更全面。三、关于目前高校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的研究

袁健认为目前高校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安全教育的内容不够,学生安全教育形式单一且缺乏创新。大学生安全教育运行机制不完善且没有形成制度化和规范化。内容不够全面且教育形式单一,导致了高校安全教育的一系列问题。张玉华、袁成龙也认为,目前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大学生安全教育运行机制不完善,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实施只是走过场,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不够完整。谭汝媚认为当前高校对安全教育重视不够,体制不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大学生减灾和避灾自救能力相对匮乏,网络安全问题突出。宋江浩认为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网络化发展趋势给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带来问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相对薄弱;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给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带来问题,校园外来人口增多,校园住宿条件等都会影响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给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带来问题,校外人员参观、访问等也给高校安全教育带来问题;高校扩招给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带来的问题,在校生人数众多,层次多样,使得校园也更加复杂,安全教育的问题也就更多;交通安全、性安全等也影响校园安全问题。王能武对上述观点也是认同的。

研究者罗列了很多高校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其中目前高校对于安全教育的重视不够是导致一些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高校只有在对安全教育有了足够重视的情况下才能搞好安全教育;另外,研究者也看到了由于社会问题而引发的一些新问题如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安全教育、性安全教育等,有利于高校从新的角度去认识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四、关于高校安全教育对策研究

高菲提出高校安全教育的对策为: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法制意识;加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袁健认为切实提高对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大学生安全教育必须步入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建立健全大学生安全教育运行机制;采用多种途径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张玉华、袁成龙认为提高大学生对安全教育的认识;加强大学生对安全教育的组织领导;建立大学生安全教育运行机制;做好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三进”工作即安全教育进宿舍进课堂进校园网络。

研究者对于高校安全教育建议主要针对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提出,宏观方面与微观方面都有涉及,但是具体可行性意见却不够。以后的研究可能会针对时展所出现的安全教育的新问题,进行非安全教育定义,而是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安全教育措施的研究,而且这些研究也会越来越重视其实用性。

此次活动,让同学们对网络有了一个更清楚更全面的认识,这些都有利于大家做到安全上网和健康上网,争取在上网的过程中能真正的有所学习,有所收获,通过这一次活动的举办,各位同学也一定会做到绿色上网,远离网络中不安全的因素,提高自身对网络陷阱的警醒程度。

网络是由我们大家共同构成的,每个人都是网络世界的主角。人类创造了网络,网络也改变了人类生活,网络是人类文明的产物,网络能很好的开拓我们的视野,但是,网络虽美,要注意陷阱,安全文明上网,应该从我做起,这样才能还网络一个安全洁净的天空。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网络安全课程教学的现状

1.教学方法陈旧

传统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模式简单,主要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教学实践性不强,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不高,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学习能力不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程的教学质量。高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和实践型人才的地方,这种教学方法严重违背了高职院校的教学理念和办学宗旨,因而改革迫在眉睫。

2.教材内容未跟上时展

高职院校办学核心是工学结合、实践为主,根据市场定位,努力培养出高素质、全能型人才。但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网络安全课程的教材多是围绕算法理念、网络知识等编排的,没有和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相结合,也没有进行教材分类,实践部分较少,且实践教学活动开展频次也不高。导致学生的知识和社会需求脱节,难以做到学以致用,而且大多数理论难度高、层次深,和学生生活不贴合,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学习时容易出现问题,造成了专业现在冷门的现状。

3.实训课程的基础设备不足

高职院校网络安全课程应当是理论课时短,实训课时长,这就需要大量的经费进行基础条件和硬件设备的建设,但是因为实训空间等条件有限,学生的实训也仅限于狭小的教室,且缺少相应的操作设备,学生只能通过教师的示范进行观察,这容易造成学生领悟不足,使其今后难以适应工作岗位要求,造成的后果是人才和岗位匹配低下。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网络安全课程改革的措施

1.提高课程实践性

2.研发新教材更新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要根据网络现状和学生学习特点研发新教材。制定“互联网+”背景下课程标准,根据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宗旨,依据一定的原则及学生学习特点更新教学内容。将“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总结理论”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学校领导、骨干教师、学科教师要明确自身职责,为编写与时俱进的新教材贡献个人力量。对于教材中的网络安全概述、加密技术、数字建设技术、防火墙技术、无限区域网技术等要作为重点教学内容,巩固学生理论基础,划分好重点和难点。另外,实训要遵循实践大于理论课时的原则,参考不同出版社的教材编写出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教材。高职院校要培养出一批“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技能教师,且要在日常引导本校教师和企业工作人员做好交流工作,共同商讨教学内容,及时改进实训中的不足,选择符合学生专业能力和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进行教学。教师还应积极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及新媒体运用能力,利用互联网及时获取新的网络安全信息,做好自己的知识储备工作,加强自己的研究力度,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最新的知识。

3.加强学生的安全法律、道德、防范意识教育

4.提供安全的网络学习环境

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力不足,自控能力差,且自我探究能力不强,因而需要学校为学生建立一个牢固、安全、稳定的网络实训环境,让学生在实训中积极主动学习,相互探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首先,学校应该对实训环境积极投入资金和人力,加大建设力度,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加深学生对网络安全知识的理解程度。另外,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将实训环境的建成、步骤、环境因素和基础理论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自觉练习。学校也可以组织校内一线教师和网络企业家共同建设虚拟实训环境及实验室,引导学生在虚拟实训环境中主动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其次,学校要创设积极的课堂学习环境,教师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管,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打造良好学风,促使校园网络安全监督机制的建成。教师也可以根自身经验,研究开发新的学习网站,为学生开辟便捷的网络学习途径,使学生在安全的学习环境中学习。

5.完善线上、线下网络安全知识教学

结语

网络安全课程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之一,其对于学生未来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需要高职院校、教师积极根据学生学习现状和未来岗位需求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高职院校要提升实训教学环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助力于学生理论应用能力的提升。此外,教师要立足于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网络安全问题的应对能力。

[1]杨琳.“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网络安全课程改革探析[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31(5):73-75.

[2]刘怡然.大数据视域下高职院校《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9(24):16-17.

[3]高铭泽.高职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9):159.

[4]史兆洋,申永刚.“互联网+”和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研究[J].科教文汇,2019(35):118-120.

THE END
1.从“法制”到“法治”,了解中国的法治建设之路这一修改从宪法上完成了从“法制”到“法治”的根本转型,反映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历史性的跨越和进步。 “法制”到“法治”的进步,字面变化的背后,是人们认识法律职能的一种本质上的飞跃;是我党在治国理政上完成的一次伟大的历史跨越;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MTIyNjM0Mg==&mid=2247501573&idx=1&sn=9cd03c9324ff6b61767bb290a5cf6184&chksm=e81acb1eede023af0a281ae5905ad16e52ca002f7c8dae8585713879bf616cb1c711824ef80f&scene=27
2.处罚只是管理的手段,而不是管理的目的!处罚只是管理的手段,而不是管理的目的! 【案例】我是一家300人左右的企业HR。在我们公司,员工的薪酬结构拆分为固定工资和绩效工资,其中固定工资占总薪酬的70%,绩效工资占比30%。如果员工未达到公司规定的任务,就要扣除相应的绩效。最近,有位同事工作表现太差,常常迟到早退,上班玩游戏,业绩也不达标,部门领导对其意见http://www.czjchr.com/h-nd-419.html
3.李德顺如何认识法律的价值——有关价值思维方式的一个经典命题所谓“规范”实际就是应用于实践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有些规范具有价值目标性质,有些则属于价值工具或手段。不论目标还是手段,也不论是隐含的还是显见的,它们都是依据某种价值准则来规定、限制和引导人们的行为,以达到维护社会结构和秩序的要求。也就是说,法律的规范体系实际上来自社会的价值关系体系,是对现实社会的http://www.marxistjuris.com/show.asp?id=857
4.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造型这个概念具有广泛含义,但在本学习领域中是指运用绘画以及泥塑、拓印、拼贴等手工制作的手段和方法,表现视觉形象的活动。造型是表现的基础,表现是通过造型的过程和结果而实现的。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不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要根据不同类型、不同程度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与不同的学习需求,采用有针对性https://yun.nxeduyun.com/index.php?r=space/school/theme/content/view&id=794545
5.第二章恩典之约2、这约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圣经指出纯法律关系之目的必须实现 很明显圣经也提到了这约广义的意义,就如包括许多与生命之约无分的人,甚至在有些人身上这约的应许永远不能实现。以实马利和以扫是在此约之中;以利的两个邪恶的儿子也包括在此约之中。在他们的罪中死去之背叛的以色列人,也是属于这约的百姓,甚至被http://31team.org/book/export/html/1589
6.圣愚规则下的极端行为(理解俄国)书评他们的赤裸没有被看作是性感诱惑的手段,而是高度虔诚精神的象征。与穿用并不引人注目的衣装的普通流浪汉不一样,圣愚们穿的是不同一般的、稀奇古怪的衣服。他们的穿着方式虽不统一,但是在人群中很为特殊,十分显眼。他们的服装明显地破旧肮脏常常挂满小铃、绳头、零碎物体,和其他吸引注意的玩意儿。裸体也好,着衣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4620080/
7.求问法律的目的在于扬善还是惩恶怎么辩论辩论吧求问法律的目的在于扬善还是惩恶怎么辩论 送TA礼物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12-18 21:06回复 甘杯 世事洞明 9 扬善可能要比惩恶好说的多,因为法律的最终目的是保障(人民权利啊,社会稳定啊什么的),惩罚只是形式或者说手段。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12-19 00:34 回复 https://tieba.baidu.com/p/6399592767
8.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历史现实与法理不难看出,台湾主要政党明显是在扭曲和颠倒目标与手段之间的正常逻辑关系,在搁置、放弃、拒绝和反对中国大陆统一目标的同时,把和平手段异化抬高为和平目的,即“和平手段目的化”,究其实质,就是想达到海峡两岸和平分裂的目的。 3.相辅相成 “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与和平统一,二者之间不仅不是相互矛盾、完全对立的,反https://www.crntt.com/crn-webapp/touch/detail.jsp?docid=106855706
9.宪法诉讼中的立法事实审查这种法律要以一定的事实状态为前提,其合宪性才被承认,因此为了对该事实状态作出判断,即对支持法律的合理的事实基础作出判断,就要对该法律的立法目的以及为达成立法目的所采用的手段的合理性(只要具有合理性就认为合宪)进行判断。支持立法的事实,不仅包括支持立法目的合理性以及与立法目的密切关联的立法必要性的事实,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974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