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跨年演讲:激荡四十年中国经济的四个动力

12月30日,“预见2018”吴晓波年终秀在无锡灵山梵宫举行,财经作家吴晓波发表了跨年演讲,创业家&i黑马受邀参加。吴晓波以一个写作者,以及和中国一起成长的亲历者,深入解读改革开放史(1978-2018),回溯了让中国发生巨变的激荡四十年。

口述:吴晓波整理:朱丹编辑:王根旺

在过去四十年里,西方学者们多次认为中国就要垮了。“但直到今天的年终秀,中国经济还是没有垮。那么问题来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独特性是什么?我们究竟做对了什么?”

吴晓波认为,中国经济变革有四大动力:一、制度创新,中国的制度创新不是顶层设计的结果,所有的改革都是从违法开始的;二、容忍非均衡,中国从集体贫穷到让容忍一种非均衡的发生,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三、巨国效应,中国的人口红利让很多企业形成了巨大优势;四、技术破壁,技术革命不可逆,是一种新动力。

此外,吴晓波还携手吴伯凡、沈晓卫、刘加隆、管清友四位专家,从人、技术、资本、经济四大维度进行了的预测。

以下为吴晓波演讲节选,经创业家&i黑马精编,未经其本人审阅:

人生有各种各样的相遇方式,有一种叫偶遇,人生的拐角处,突然遇到你;有一种叫奔赴,虽千里万里,你一定要找到那个人。还有一种是等待,我在这片草地下、这片星空下,一定要等你出现。第四种相遇就是年终秀,此时此刻在灵山·梵宫遇见大家,非常感恩。

这是我的第三场年终秀,前两场都在上海举办的。年终秀的常规节目是两个预见:预见过去的一年以及预见即将到来的一年。今年的年终秀有点特殊,因为我们处在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我是一个写作者,也和中国一起成长的亲历者。今天我们让一起回顾一下改变中国命运的改革开放四十年——1978到2018。

激荡四十年

1978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全占球1.8%,当时的中国是一个极其贫穷和微不足道的国家。今年中国是全球的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占到全球14.8%。

1978年,中国人均GDP只有384美元,在全球200多个国家排在倒数第七位。今年中国人均GDP将达到9281美元,这个数字代表中国是一个如假包换的中等收入国家。

再来看恩格尔系数,1978年,老百姓赚100元钱有60元钱是拿来买食品。今年中国老百姓每月39%的收入用于购买食品,61%用于购买提高美好生活的商品。

1978年,中国高楼没有超过200米,今天全世界10幢最高的大楼中有8幢在中国。

1978年,中国没有一家私营企业,全都是国营企业且在世界五百强中微不足道。2017年,世界五百强企业中,中国企业数量已经达到了115家,其中有超过25家是民营企业。

1978年,全中国人民一样穷。中产阶层在1978年是一个要被镇压和被鄙视的名词。今天中国中产阶级数量从0增加到2.3亿人口。这是除美国以外,比所有发达国家的人口都要多。

此外,目前全世界70%奢侈品被中国年轻人消费掉的,而且这些消费者的平均年龄是39岁。美国购买奢侈品消费者的年龄要比中国老15岁,而美国网民平均年龄比中国大5岁。在这个意义来谈,中国要比美国年轻10岁。

水大鱼大?

为了今天的年终秀,我专门翻了TIME(创业家&i黑马注:《时代周刊》)。

40年前邓小平带领中国摆脱了阶级斗争,被TIME定义为当年的年代人物。

通过这一本西方的杂志,我们就会发觉中国的变化并非一天发生。如果静态来观察,我们发现所有的变化都非常陌生。中国“这只船”这么大,但每天都面对着巨大的不确定性。

改革开发四十周年来中国的每一条街道、每一个家庭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个变化是如何发生的呢?怎么解释?几乎所有的历史学家都无法作答。

1990年代初,在费正清去世之前,他写了《中国简史》这本书。在这本书中他说“对不起,我错了。”在经过50年的阅历和观察后,费正清认为中国的现代化的发展不是一个冲击反应的结果,而是自身内在的基因变革和发展冲动的结果。因此,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具有自身的内在性和动力源。但很可惜,他写完这本书6个月后就去世了。他很不负责任,中国的动力源是什么?内在动力和需求是什么?他没来得及的解释,那时中国还不像今天这样发展的让人恐惧。

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是罗纳德·科斯(创业家&i黑马注:制度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去世前的最后四年写了《变革中国》这本书。在这本书中他有三个结论:一、197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二战以后人类历史上最为成功的经济改革运动;二、中国的经济总量在未来十几年内超过美国是一个大概率事件;三、中国经济的发展无法用西方的制度经济学来解释,中国改革的成功是人类行为的意外后果。

布热津斯基(创业家&i黑马注:美国著名地缘战略理论家)曾经对中国讲过一句话——“西方人关于中国的认识有一半是无法理解的,另外一半我理解了,但对不起,我理解错了。”这是一个美国最杰出的战略头脑对中国的看法。

这些聪明的大脑对中国的发展都有一个巨大的不确定性和模糊的认知。在过去四十年里,起码五次西方学者们认为中国就要垮了。但直到今天的年终秀,中国经济还是没有垮。那么问题来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独特性是什么?我们究竟做对了什么?

我问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老师,我说我在写一本关于2008年到2018年中国十年的经济史,如果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这十年的话会是哪个词?周老师说是“水大鱼大”。上个礼拜周其仁在演讲中提了一个有趣的设问——今天中国变成了全球的第二大经济体,“水大鱼大”。

水是指经济环境、制度环境;鱼是企业。他问如果说“水”不好、中国的经济很差、中国不适合办企业,那么115家世界五百强怎么来的?如果说“水”很好,那么为什么那么“鱼”非正常死掉呢?今天很多的企业家在改革开放40年里在这个国家赚了很多的钱,但他们移民了。2016年,美国的投资移民签了800个人,很多是咱们中国人。他们为什么要移民?他们为什么认为中国不安全呢?这个焦虑是从何而来?这个问题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仍是一个问号。

中国经济的四个动力

第一,制度创新。这四十年变革,是无数多的产业制度、宏观制度不断被创新,不断被重新设计的结果。制度变革,一定是这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源。

但是为什么那么多“鱼”会非正常死亡?最大的原因是,中国的制度创新不是顶层设计的结果。中国的制度创新,是建立在一句非常可笑的话上,“所有的改革都是从违法开始的”。

1990年代中期,我到温州去做调研,替中央写调查报告。当地有一个叫陈定模(创业家&i黑马注:1984年任龙港镇委书记)的人,在温州螯江圈了一块地宣布说:我要做中国第一个农民城。然后他拿了一张图纸,到温州到处卖给大家,我卖给你房间,你花5万元可以圈一块地,随你造楼。然后楼造完,前面一条马路,这边归你修,对面归人家修。我去调研时,他已经做了5年。

我离开时,陈定模请我喝酒,跟我讲了一句话,他说:吴先生,你知道吗,中国改革开放,所有改革都是从违法开始的,所以你必须要支持我。我当时听到这句话非常震撼,后来我把这句话写进了《激荡三十年》。

回过头来看,你会想中国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的放权让利改革,税收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金融企业改革,哪一项是顶层设计的结果?哪一项改革不是基层老百姓、地方政府不断突破现有法律的结果?所以中国的制度创新,先天的带有违法的特点。

第二,容忍非均衡。如果时光回到70年代中期,你会发觉,这个国家其实也其乐融融的,每天敲锣打鼓,每天喊口子,每天饿肚子,每个人都一样穷。1978年以后发生了什么?每个人的心都变得很躁动。有的人开始听邓丽君的歌,有的人要考大学,有的人到南方开始倒卖盒带。一个集体主义、平均主义的国家彻底被弄翻了。如果用一句很经典的话叫什么?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就是开始容忍一种非均衡的发生。

但是你会问,1978年以来是哪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是那些智商最高的,学历最高的人?不是。因为当年这一波人在政府里,在军队里,在高校里,在国有企业里,大家都挺安逸的,没有离开。谁先富起来的?是那些不识字的,犯了前科的,农民,“投机倒把”分子。所以,容忍非均衡的结果,不是最优秀的先起来了,而是那些最想致富的人先致富了。

你会发现,过去的四十年中国改革开放发展过程中,一个人能不能成为优秀的人,跟你出生在什么家庭,没有关系;跟你智商高不高,没有关系;跟你所在区域资源丰富不丰富,没有关系。只跟它有关系——欲望,你愿不愿意富起来,你敢不敢为了致富而冒险。

与此同时,我们国家开始把平均主义的大平台彻底打翻,国家提出来“东南沿海优先发展战略”。然后我们对外企进行了“超国民待遇”。与此同时,我们这个国家有了很多的区,叫特区、开发区、实验区、自贸区、自由港。这就是一些允许被先富起来的地区和区域。在这些区域中的人和企业,就获得了优先发展机会。

第三,巨国效应。这个词是我跟管清友(创业家&i黑马注:经济学家)聊出来的。他说中国发展(快)是因为什么?是因为我们在座各位脑袋比欧美人更聪明?我们是比他们更勤奋,但更重要的是什么?我们处在一个非常大的国家。

我写《激荡三十年》时,曾经用过一个例子,1978年月底,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柯达胶卷全球总裁看《人民日报》以后,就飞到香港,他在香港遥望对岸就心潮澎湃,自己终于找到一个要发大财的地方,那个地方有10亿人口,每一个人买一个胶卷的话,就是10亿胶卷。买两个就是20亿胶卷。

我们这四十年的发展跟巨国效应有巨大关系。在1978年的时候,这个国家只有不到18%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里,今天多少呢?将近60%。在1990年的时候,中国还没有所谓的中产阶层,今天有2.3亿。

今天中国有两家互联网公司,一个叫阿里,一个叫腾讯,(2017年)交替成为亚洲市值最高的公司。马云和马化腾的智商比硅谷、伦敦、巴黎、东京同时代的60后、70后更聪明?好象也不是。随着互联网人口增加,中国一定会出现一个到两个亚洲市值最高的公司,无非他可能叫马云、叫李云、叫张云。但是一定会出现这个人,为什么?因为我们有太多互联网人口。

第四,技术破壁。任何一个国家不断进步迭代(都依靠)两种能力。第一种是制度变革。但是有一件事情挺可惜,就是制度是可逆的。现在很多民营企业家抱怨说,政策像个旋转门,门开进去以后,转着转着自己又回来了。(制度还)有天花板,这个天花板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这就是制度的可逆性。

回过头来看,这四十年来,中国发展是一轮接一轮浪潮的结果,在1980年代,中国的制造业发展是(基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大转移的结果。随着欧美国家劳动力人口(成本)的提高,能源价格的上涨,白领人口的增加,没有人愿意做工厂,怎么办?好,把大量的工厂腾挪到亚洲地区。恰恰这个时候,中国打开了国门。

到了90年代中期,中国劳动力成本也开始提高,制造业开始出现饱和,这个时候出现了互联网。互联网经济,中国赶上工业革命的末班车,同时赶上了互联网革命的头班车。从1990年代中后期以后,互联网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冲击波,它改变了人和消费的关系,人和商品的关系,人和服务的关系,人和金融的关系。从去年开始,它又改变了人和资本的关系。

所有这些变化,好象老天爷在帮你。所以,如果讲一句开玩笑话,1978年以来,如果有个“上帝”的话,他可能是我们“中国人”。我们真的非常非常的幸运,生活在一个商业好的时代。

所以,我们经历了恍如隔世的四十年,我记得十年前在写《激荡三十年》的时候,曾写过这句话:当这个时代到来的时候锐不可当,万物肆意生长,尘埃与曙光升腾。江河汇聚成川,无名山丘崛起为峰,天地一时无比开阔。

这就是我们刚刚经历的四十年。

需要致敬的四类人

这四十年中,我们需要向一些人致敬。向哪些人致敬?

第一个需要致敬的叫做农民工。今天有一个词叫鄙视链,一个阶层一个阶层的鄙视,农民工可能处在鄙视链的最底端。但是如果你要让我致敬的话,我第一个致敬的是农民工,2.3亿的农民工。他们在改革开放的时候,通过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我们的粮食问题,但是他们要进入到城市的时候,发觉这个国家有很多制度(限制他们),然后他们退回去,洗脚上岸办了中国乡镇企业,然后中国城市化以后,他们又以“不真实”的身份进入到城市里面,付出他们的劳动。今天他们仍然是中国城市化建设的主力军。

年底了,千万不要克扣他们的工资。

第二个需要致敬的人——企业家,他们站在鄙视链最高端。在1978年以前,大家在这个270度环屏上看到的每一个人都是不存在的,1978年以前中国没有一个私营企业,今天多少?2000万。今天中国是一个拥有2000万私营企业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也是所谓的中国特色经济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他们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同时改变了这个国家。很多人觉得,这一波人血管里流的血液都是金色的。这是一群热爱金钱的人,但是当企业做到一定地步的时候,企业家所赚的每一分钱其实跟自己日常消费已经没有关系。你在相当的意义上承担着社会责任,你解决了几十个、几千个、几万个、几十万个人的就业,这些就业者的背后就是几十万的家庭。(他们)这些不确定的冒险,改变了中国一个一个产业,改变了一个一个城市的面貌。

这些人的出现,以及容忍这些人出现的制度环境,是我们第二个需要致敬的。

有一个词叫做“地方政府公司主义”,这个词是张五常(创业家&i黑马注:中国香港经济学家)在他的《中国经济制度》书中提出来的。去过欧美国家的人会发现,只要有知名度的人去,当地的市长、州长都能够接待你,花半个小时聊一聊。中国的县长县委书记、市长市委书记却忙得跟狗一样。然后所有的市长、市委书记就是董事长,所有的县长、市长都是总经理。他们跟我们做企业一样背着KPI,我们有营业收入、净利润,他们背着GDP,有财政收入。所以张五常说,中国每一个地方的地方长官都把自己所在的地方当做公司来经营。这就是所谓地方政府公司主义。

大家看到这个很瘦的老头叫谢高华(创业家&i黑马注:1982年4月至1984年12月任义乌县委书记),我最后一次见他是15年前,在他的衢州老家,他曾经在浙江中部的一个县——义乌,当过县委书记书记。今天的义乌是全世界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你在中国地图上看,说要找一个地方,它能够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你肯定不会想到义乌,那个地方交通不好,旁边也没什么产业基础,它就是金华中部一个特别小的县城。为什么义乌能成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没有什么道理!

1980年代初,就是这个老头,在全中国所有的县里面第一个允许老百姓在马路边摆摊卖东西。然后下雨、下雪,摆摊的老百姓很可怜,怎么办?搭棚子。这个棚搭完以后,就是中国的第一个小商品交易市场。

中国有成千上万的谢高华,就是这一些人决定性改变了一个地区的经济面貌。他们手上有比欧美国家市长、州长大得多的权力,但同时他们需要比这些欧美的市长和州长承担更大责任。对谢高华来讲,允许农民在马路边摆摊这件事情本身就是违法的,他是需要拎着乌纱帽去干这些事情。

所以,我们要致敬这些拿着自己的前途去赌改革的地方干部。

第四个需要致敬的人——创业者。今天中国每天有多少个企业创立?一万个。中国每天有一万个企业创业,今年诞生了360万家新注册企业。但是很遗憾,他们中的95%会在18个月里死掉。中国是一个年轻人创业非常多的国家,同时也是创业失败率非常高的国家。

一切尚未命名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每个人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我跟这个时代有什么关系?我有没有辜负这个时代,这个时代有没有辜负我?

在《激荡十年,水大鱼大》这本书中我写了这句话:这个时代从不辜负人,它只是磨炼我们,磨炼每一个试图改变自己命运的平凡人。有人叹息青春散场,历史已经结束了,要写回忆录了。但是更多的人开始吟唱世界如此之新,一切尚未命名。

THE END
1.(2024.12.08)宪法宣传周宣讲稿: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在法治轨道上要深刻认识法治轨道的重大意义,确保改革和现代化的正确方向,确保“破”与“立”的辩证统一。处理好改革和法治的关系,需要坚持立法先行、以立法引领改革,坚持立法决策和改革决策相统一,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以法治回应系统性改革需求,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https://www.bitouwk.com/artpage/aid/cd66
2.英语多文体范文7篇(全文)在语言的运用方面, 文体学强调一点, 即必须适合特定场合的要求, 场合主要是社会场合。本文以公开演讲为例, 前布什总统对朝鲜核试验的声明 (如词汇选择、修辞选择) , 让学生了解演讲者演讲词在语言方面的文体特点, 并使他们学会如何针对不同的情况, 用适当的文体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9s8lasna.html
3.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3.4.3 辞类(祝酒辞、演讲词、朗诵词、呈辞等) 3.4.4 案类(迎接、学习、旅游、培训、商务等) 3.4.5 宣类(新闻/报道、广告、招聘启事、征文启事等) 3.4.6 规类(法律、规章、合同等) 3.5 命题/话题作文基础知识及样例分析 3.5.1 命题/话题作文类型 3.5.2 题源分析 3.5.3 材料真实、情感真挚 3.5.4 表https://baike.sogou.com/v69831530.htm
4.Contents/premium.mdatmaster·Newslab2020/Contents·GitHub同为澎湃新闻旗下的媒体,为何SixthTone能有比较大的空间呢?该经验是否可被复制? 自媒体发展的政治管控与资本因素? 路透社对于东航空难的匿名消息源如何保证真实性? 如何理解疫情后的年轻人在意识形态上的分裂,如“神兔二象性”? 593 SOPA新闻奖 2022/6/19 https://github.com/Newslab2020/Contents/blob/master/premium.md
5.国旗下讲话弘扬宪法精神坚定法治信仰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根本大法。宪法是母法,就像家里的母亲一样。所有的法律都必须根据宪法产生,不得违背宪法,违背宪法的法律是无效的。宪法是爱法,就像母亲保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使我们的人格、人生、财产受到保护。宪法是国法,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OTY1NTA1Nw==&mid=2247641731&idx=1&sn=e95a0796a38a7178b4708ec93eff67a6&chksm=91551e49fe6c37c5337751ddc354a0cd4f856fae98c488a9dae9fa36e37707fafe4b221d105a&scene=27
6.“宁可卖大厦,也要办厦大!”而是他筹办厦门大学的演讲词 演讲词中这样写道 “今日国势危如累卵 所赖以维持者 唯此方兴之教育与未死之人心耳” “民心不死 国脉尚存 以四万万之民族 决无甘居人下之理 今日不达 尚有来日 及身不达 尚有子孙 如精卫之填海 愚公之移山 终有贯彻目的之日” https://www.sznews.com/news/content/2021-04/07/content_24109902.htm
7.如何向大模型ChatGPT提出问题以获得优质回答:基于AIGC和深度学习的实践例如,如果您需要生成一篇新闻文章的摘要,您可以使用提示公式:“生成这篇新闻文章的摘要”。类似地,如果您需要生成一篇产品评论,您可以使用提示公式:“生成对这款新智能手机的评论”。标准提示还可以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如角色提示和种子词提示,以提高输出质量。https://blog.csdn.net/LANHYGPU/article/details/130623996
8.发表涉南海问题演讲坚决捍卫主权,反对非法仲裁新闻频道外交部发言人针对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在第21届香格里拉对话会上的演讲做出回应。马科斯在演讲中阐述了菲律宾对于南海问题的法律依据观点,强调《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南海仲裁裁决确认了菲律宾的权利,并将其视为南海政策基础。中国方面对此表示,菲律宾的言论忽视了历史与事实,错误地宣传了其海上立场,并对海上情况进行了扭曲描述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40603/46631749.html
9.新闻速递开学典礼由香港城市大学课程总监乔木女士主持,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代理院长金正本教授、EMBA中文项目主任郝刚教授、项目副主任廖少毅教授、课程副主任严明萍副教授依次发表演讲,致辞新生。 香港城市大学EMBA校友会主席汪丹先生、校友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居大功先生为新生介绍了香港城市大学EMBA中文校友会,香港城市大学市场营销学系http://embachinese.cb.cityu.edu.hk/Home/Index/pc_get_sdxq/new_id/549
10.新闻时事演讲(精选8篇)时事新闻演讲稿 (一)不说远的,就说近来各地发生的几起酒后或醉酒驾车撞死人的事故吧。成都那起醉酒驾车酿成4死1重伤的惊天血案,司机孙伟铭只是成都某技术公司一名普通员工,开的也不是名车。广州中山一路“5·15”造成3人死亡的特大车祸,醉酒驾车的司机梁某是一个普通人。嘉兴中院近来审理了一起案件,从安徽老家https://www.360wenmi.com/f/file6b61u33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