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上热搜,荣登顶流,他的爆火不只靠段子

冲上热搜,荣登顶流,他的爆火不只靠段子

美日韩剧资深鉴赏员,电影专业老司机

作者|绫波丽

B站张三表情包

他坐过牢,K过粉,还偷看过小姑娘洗澡。

上到和市长吵架,下到把热干面扣在公交车司机头上。

往南跑到过越南,进行跨国犯罪,往北藏过深山老林,饿的时候吃光了全部的蟑螂......

B站张三的故事

如果以上故事你都听过,那么恭喜你。

你大概率已经沉迷学习不能自拔,顺便还获得了“高级的快乐”。

“我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希望能够不断享受高级的快乐。越能体现人性尊严的快乐,越是一种高级的快乐。”

说这句话的人就是他,B站罗翔说刑法的罗翔。

高端的知识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讲解方式,罗翔的视频就是如此:

黑西装,蓝背景,讲段子。

他还没入住B站就火出了圈,被网友称作“一部行走的中国《刑法》”。

今年的3月9日,罗老师受邀成为Up主,第一天就破了一个纪录:

涨粉最快纪录。

千万数据就表明一句话:罗老师的刑法课,真的太上头了。

>>>一个会讲段子的刑法老师

谁能想到,在娱乐至死的年代里,一个讲刑法的老师,竟然成为了B站顶流。

这就要从经典案例,粪坑案说起。

罗老师一战成名。

故事讲的是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一个冬天。

一个妇女干部,骑车到半山腰碰到了歹徒。

歹徒想要强暴她,这个妇女明显是打不过的,附近也没人。

于是她就假装同意,不过她说不能在这里,去个平坦的地方吧。

歹徒跟着这个妇女来到一个平坦的冰面,而旁边恰好有一个粪坑。

谁知在歹徒脱衣服的时候,妇女一下子把他推进了粪坑里。

歹徒爬上来,就被跺下去,爬上来就被跺下去……

循环往复3次,这个歹徒最后在粪坑里给淹死了。

请问这个妇女算不算正当防卫?

这个案件引发不少争论,有不少网友说:“第一脚是正当防卫,但第二脚、第三脚就不是了吧?这是事后防卫。”

注:事后防卫是指对已经结束的不法侵害行为实施防卫,不符合正当防卫的条件,造成危害后果构成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罗老师一针见血:

大家千万不要站在事后的角度去判断,你要站什么角度?

——事前一般人的角度,而不是事后的理性人角度。

要将自己当成受害者,当成一般人,不要站在神的位置,用上帝视角俯瞰众生。

什么是一般人?

就是砸砖头的时候注意不要将粪溅到自己身上。

这踩第四脚没关系,如果有砖头,砸他。

一战成名的罗老师,在B站的名气越来越高。

各种鬼畜剪辑也出来了。

甚至有网友专门为张三开了一档栏目“张三传奇的一生”,专门收集罗老师讲的关于的张三的故事。

我强奸了我自己,算不算犯法?

在二次元找老婆有错吗?

罗老师,我想开个妓院犯法吗?

想强暴活人结果强暴了死人怎么办?

这一些列的视频,都被大家争相传阅。

他的话简单易懂,践行了他在课上说的:

“法律人不能成为精致的技术主义者,而是应该成为一个具有朴素良心的人。”

但别看罗老师这么会讲段子,他可是正儿八经的刑法学人。

他毕业于北大的法学院,现任中国政法大学的教授。

为人师,传道授业解惑,有学生描述他讲课的课堂:

“这么说吧,阶梯教室的每一寸地板都贴满了条用来占位,窗台上也坐满了人。”

图片来自知乎@不要问名字

只要评选最受本科生欢迎的老师,他一定榜上有名。

罗老师一开口,略微塑料的湖南普通话,和技术性变嗓(为讲清案例,罗老师会扮女声饰演各种人),让不少非法学专业的网友,都慕名而来。

法学界郭德纲,并非浪得虚名。

每一次他写的都是“做法治之光”。

这是他做为一个法律者的信仰。

>>>一个有温度的刑法老师

“刑这个字本身就不好看,刑这个字怎么写的呢?拿人开刀呀,把开刀的依据合法化就叫刑法。”

刑法是冰冷的,但法律人应该有温度。

最开始,绫波丽被刑法课吸引无非是因为劲爆的标题,但真正让我在内的500w网友持续追捧的;

是罗老师每个案例背后包含的微渺的公平和正义。

他的视频,与其说是传递法律知识,不如说是传递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

1988年的邓宝驹案件。

邓宝驹很厉害,30多岁就当上深圳宝安区农村信用合作社主任。

短短3年内贪污公款2.3亿,光二奶就包了8个。

每每这时,罗老师都会有一句来自灵魂的质问:

“一天能挣8、9w,你发自内心的想一想,你想不想被包养,我都想。”

讲解视频:1988年邓宝驹案

那,这种贪污犯应该判什么罪,处以几年刑法?

死刑?

遗憾的是,邓宝驹连贪污罪都算不上,因为农村信用合作社主任并不属于国家工作人员。

如果你是律师,你会为这种人辩护吗?

“当然辩护。犯罪固然可恨,但比犯罪更可怕的是绝对权力。谁掌握了刑法谁就是强者,这样很容易造成强者对弱者的剥削。”

刑法是在惩罚他还是在保护他?

刑法是个双刃剑,即砍向犯罪者也要砍向公权力机关。

虽然不爽,但这就是公平和正义。

如果你是被告人,那你也一定想律师尽心尽力为你的合法权益辩护。

他在视频中谈论关于13岁小孩儿杀人案件时。

除了专业的法律知识讲解,还将自己童年的恶劣行为说给大众听。

只是为了告诉大家,每个人内心都有幽暗面,与其给青少年做普法教育,不如多进行道德教育。

道德高度决定了青少年可以明白是非对错,而不是在杀人以后冷静地说自己还不到14岁。

“普法教育,法条只是解释的手段,价值传递才是本质。”

一个与司法考试无关紧要的哲学思考,他却一再强调。

他从逻辑上、精神上、类比上来证明,正义的客观存在。

但无论用什么方法论,他也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同学相信:“正义是存在。”

如果不相信世界上有公平和正义,那就不要从事法律工作。

因为法律人会比大多数人接触过更多的恶,学刑法更甚。

他说:“法律学多了,慢慢慢慢就会丧失了人性。”

因为法律约束的是人类最低的道德底线。

知法犯法者更可怕。

就像在罗老师的故事里,当过国际罪犯的张三,自始至终也不过就是一个小市民。

会在面馆吃饭的时候,吃出一只苍蝇。

会跟朋友吵架,会和自己的媳妇闹不和。

很多时候张三更像生活中的你我他,既是受害者也有着内心的阴暗面。

而这些,法律人也不例外。

只有守住了内心的阴暗面,相信正义是存在的,才是懂法的意义。

>>>相信即存在

随着罗老师的爆红,也有网友吐槽说:

“真正要考司法的人,不会去看他的网课视频,一堂课下来大家只会记得他的段子。”

也确实有不少网友是因为劲爆的题目,和猎奇心理才去看视频的。

但无论出于什么目的看视频,大家也一定都知道,只看罗老师在B站上被剪辑过的视频,是过不了司法考试的。

但做为非法学专业的我们,能收获到,是对法律的敬畏和对正义的朴素向往。

罗老师在入住B站发布第一个视频时,引用了牛顿的一段话:

“也许我只是一个在海滩拾贝的拾贝者,想借助这个平台能够让同学们看到海边那些贝壳的美丽,更重要是希望同学们能看到贝壳后面的大海是那么广袤和美丽。”

看了他的视频以后,能对法律心存敬畏,能相信公平和正义是存在的。

THE END
1.五个一行动青书·检读行走在正道点击此处听原文↑↑↑朗读者说《法治的细节》这本温情十足的法学随笔,是普法“红人”罗翔老师用法律的思维去自省、用具体的案例教人体悟法治观念、用抽象的哲理引人思考法治要义的一本佳作。读这本书就好像跟“一米九的法律男神”聊了个天,在书里他没有读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OTcwNzIyMw==&mid=2650681127&idx=1&sn=813a13533ce157423813553806ee2a75&chksm=895e0af795df1b8dbc32896c5dbcc564dcd82584c3b348fe6bc8821a6cd36897353882e1ba6b&scene=27
2.精准营销案例有哪些(解读品牌如何深入消费者内心实现营销)在视频中罗老师亲自出了一套防骗试卷,让何同学作答,此外,支付宝还在 APP 内上线了罗老师的这套防骗试卷,搜索「罗翔密卷」即可作答。 罗翔老师因为其矜矜业业的普法精神,在年轻人中拥有极高的好感度,他的视频课程在B站广为流传之后,也确实帮助不少年轻人普及了法律盲区,此次小课堂由他来讲授,在年轻人群体中拥有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135235-1.html
3.“理性而不失温度,感性而不失高度”:罗翔贴近生活的普法课堂相反他认为真正的知识一定要走出书斋,要影响每一个愿意思考的灵魂。因此他走上了普法的剧场,并深受大众的欢迎。《人民日报》称其:“理性而不失温度,感性而不失高度。”而《中国新闻周刊》对罗翔同样也不吝溢美之言:“外皮是喜感的口音,搞笑的见证;内核则是在多年的实践和思辨中寻求真理,催人上进,成为内容的一股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2786746/
4.法律的温度法律的温度 最近在抖音刷视频时,比较喜欢看罗翔老师讲的法律案例,即有趣又生动,又有惩恶扬善的爽感,并且作为一名法律人,掌握法律的武器却又自控自律。 是我们普通人自己想达到的理想对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邻居家的孩子,非常喜欢罗翔老师说的:法益作为入罪的基础,伦理作为出罪的依据。https://www.jianshu.com/p/9434aac31c4a
5.罗老师讲述《我不是药神》真实案例,法律也是有温度的【面相】徐峥命盘分析,一个自损气运的精明人 和日本闺蜜看我不是药神(二)思慧夜店跳舞,细节满满,全是心疼。 "成熟与境界:从接受错误到心态开阔" 罗翔:“在失去的所有人里,我最怀念我自己” 你都发现过哪些法律法规或规定的漏洞? 徐峥新片《逆行人生》欢笑中的悲伤与坚韧(上)https://xbeibeix.com/video/BV1WY411J7FZ
6.读《圆圈正义》有感对于法律人而言,既要恪守法律的强制力和约束力,又要坚守法治的人文情怀和人道主义,做一个有温度的法律人,通过每一个案件体现法律的克制和仁慈,体现法律的善良和宽容,体现法律正义对人类的终极关爱。在工作过程中,既要依法,不能有法外之情,但也要体现法治的人文关怀和人道主义,做一个有温度的法律人。http://zjyz.jsjc.gov.cn/wenhua/202206/t20220616_1399259.shtml
7.《圆圈正义罗翔经典之作分享求学经历与人生心路有厚度更有温度中国新说唱杨和苏微博推荐,B站粉丝逾2000万的罗翔教授讲解法律义理、评说热点案件、分享求学感悟。得到APP创办人罗振宇强烈推荐,政法学院学子人手,全专业新生推荐阅读。 作者:罗翔出版社:中国法治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08月 手机专享价 ¥ 当当价降价通知 http://product.dangdang.com/27925275.html
8.//@律政猩爱:法律人心中应当常保持温度,来自为茜茜祈祷//@律政小可爱:法律人心中应当常保持温度,有温度就不会过于功利,就温度就会体谅他人,有温度就更能感知每一个案件背后的人间冷暖 @牯岭街少女 那个衣衫褴褛的老太太对着26岁的罗翔说:「你就不用陪我上去了,别影响你的前途。」 长图 长图 长图 长图 转发 评论 ?1494314 2021-6https://weibo.com/6232148894/KwNaHgDMs
9.罗翔老师的热度为什么一直都居高不下?“法律学多了,人就慢慢丧失人性了”,罗翔称,法律学习千万不要陷入技术主义者,法律永远不能超过社会常识的限制,千万不要带着法律人的傲慢,这种傲慢在我看来其实只是不学无术的一种体现。此前,《人民日报》曾对罗翔评论道:“理性而不失温度,感性而不失高度,这不仅是罗翔老师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868456514564068067.html
10.规则教育心得体会前段时间,一条“小孩故意把孕妇推倒”的新闻刷屏。问他为什么这么做,小孩竟然回答:“我看电视上孕妇摔倒会流产,所以我想看看她会不会流产。”多么可怕! 正因为没人管好孩子,孩子越来越任性,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们尚且没有正确的规则、道德、法律意识,对于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其实是不清楚的。凭着“好玩”二字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xdth/20230309142149_6622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