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的悖论》读书笔记(3) 继续记录一下读书的心得。严格来说,这本《全球化的悖论》并不是经济学著作,而是经济学史著作。它描述了经济学的发展历程。研究... 

继续记录一下读书的心得。严格来说,这本《全球化的悖论》并不是经济学著作,而是经济学史著作。它描述了经济学的发展历程。研究这门学问的发展历程是非常有趣的,其有趣的程度远远高于经济学本身。接下来我们不妨花一点笔墨,聊聊经济学这门学科。

扫视一遍这六个奖项,觉得还挺有意思。其中,物理学和化学都属于不折不扣的硬科学,有着严格的实证性和可证伪性作为基础。如果某个学者拿了物理学奖或者化学奖,那么他必然要在该领域取得突出成就,并且这项成就要获得科学共同体的普遍认同。也就是说,要有靠得住的科研成果,和大范围的认同。医院与生物学奖,虽然说也算是自然科学,但这两个学科的可靠程度跟物理化学比起来,差的还很远。如果说物理化学都是硬科学,那么医学和生物学顶多算是软科学。生命现象太复杂,以至于到今天我们依然无法说得清楚。这两个学科内的很多实验,是无法重复的;很多现象是无法解释的。在学科内部,分歧远远多于共识。比方说近期就有一个医学上的争论,讨论中国古代医学中说的“三焦”究竟是否真的存在。证实其存在的最有效办法,就是把它找出来。如果真的能找出来,那么拿一个诺奖也是应该的。但无论如何,我们还是相信科技进步的力量,今天的分歧会催生明天的共识。所以,取得成就的科学家,拿了诺奖大家也是心服口服。

如果说医学与生物学还算是软科学,那么诺贝尔奖中的文学奖,则彻底堕入了个人主义。文学的欣赏和评价是主观的,而非客观的。这就导致一个严重的麻烦,那就是不同的人评价同一部作品,结果肯定不一样。这就好像股票市场里,基金经理们都在看财报做策略,而散户们都在四处打听内幕消息,所以他们对同一只股票的评价必然不同。股票市场里,基金经理和散户都可以用钱来投票,最终在K线图上达成共识。但这种共识机制在评文学奖的时候,实在无法发挥作用。同一部文学作品,也许专家们会很欣赏,但民众则毫无兴趣。举例而言,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就是一部充满争议的作品。喜欢它的人说它是开创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先河,但以我为代表的不喜欢它的人,则啃完了半本书还没搞清楚作者究竟想说什么。我当时一边看一边想,为啥书里这么多人物,从爷爷到孙子都叫同一个名字呢?就这么点事,如果我来写肯定在十页纸之内就说明白了,作者却唧唧歪歪写了那么厚一大本,却依然说的不清不楚。我对这本书的负面评价并不影响它获得诺贝尔奖,这说明至少评审组的专家们是看懂了的。

和平奖更加充满了主观性,但提现的不是个人的主观性,而是意识形态层面的主观性。这个就不多说了,免得犯忌讳。

经济学是一门宏大的学科,内部分支众多。有研究宏观的,例如研究制度设计、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等等;也有研究微观的,例如企业财务,投资方法,消费行为等等。我个人认为,研究微观的和具体的问题的分支,可靠程度较高,例如研究人的消费行为、人的投资行为等等。而研究宏观的和国家层面的分支,可靠性明显不足,例如用什么样的关税政策才能促进经济发展,用什么样的财政政策才能挽救经济危机等等。

翻看一下诺奖的历史,也许受争议最大的,就是经济学奖了吧?

问题来了,经济学能做实验吗?久居象牙塔的教授和学生们的第一反应也许是否定的:不能,因为经济学是社会学科,做实验成本巨大,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但是,如果我们翻看一下经济学史的著作,例如这本《全球化的悖论》,就会发现人类的经济学史就是经济学中各派理论的实验报告大汇编。任何一个国家,其政府总要搞经济建设,也就必须要找一套经济学理论作为指导。如果实验成功了,则会繁荣富强国泰民安,万一实验失败了,则是民不聊生饿殍遍野。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学从不做实验,直接来真的。

THE END
1.读《法律的悖论》之感这个世界总是需要勇敢的人,为人类呼喊出第一声,敢于说真话的人,必然面临许多未知的风险,但能有这样的人真好。 “人类是有限的,理性是有瑕疵的。探讨和思考法律中的悖论,能够锻炼我们的思维,走出偏见与独断,接受多元与包容。” 一个一个的案例可以看到不一样的视角,带来不一样的思考。 https://www.jianshu.com/p/93bc5a9cfa3b
2.明法致知·阅世砺行读书分享会“优秀文笔奖”文书展示——《法律的悖论》读书心得 四班:吴毓秀 福建磊达律师事务所 滑动阅览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罗翔老师在书中引用了卢梭《社会契约论》中的这句话,在过去读卢梭时对这句话的理解是,这是卢梭对其所处社会时代人的生存状况作出的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Mzc5OTcwNw==&mid=2247503182&idx=2&sn=2cd868bf227b238913e96981df64e696&chksm=e9cc713adebbf82c671af716a1a27f5302f54815e310d47d8b1bddbef190915cb7df9eda5a67&scene=27
3.审计实验心得体会范文(通用9篇)此次培训学习主要心得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部审计八个方面值得关注 1、内审法律环境:依法审计 2、内审准则:向社会告知,约束审计人员 3、内审职业道德:诚信、客观、保密、胜任; 4、内审工作效率和效果评价 5、内审工作的风险管理 6、内审人员的持续职业发展 https://3g.yjbys.com/xindetihui/fanwen/1747156.html
4.读柏拉图《理想国》心得体会11篇(全文)读柏拉图《理想国》心得体会 第2篇 ——读《理想国》有感 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一生著述颇丰,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和《法律篇》中。《理想国》为柏拉图早期著作,与《法律篇》不同,它体现了柏拉图早期的思想。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2giva18x.html
5.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相辅相成的https://www.wydbw.com/info/8/210528.html
6.胜诉99分全本书评在线阅读3. 29年实战经验总结,以案件的实际走向给出适合方案。 4. 行文格式、版面编排、诉讼请求确定、事实提炼等真实案例模板。 5. 精准提升法律文书水平、论证技巧、流程优化等具体诉讼技能,帮助读者找到自己的节奏和方法,避免踩坑。 6. 50位学员分享课程学习心得:“青出于蓝”的办案心得和课后感悟。 http://product.dangdang.com/1901325066.html
7.学习逻辑学的心得体会(精选8篇)逻辑学的学习心得 刘秀萍 电信学院 月日 年摘要 从小学起我们就学习数学,到了初中高中我们就开始学习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这些被认为是我们生存所必须学习的基础学科,殊不知基础学科包括数学、逻辑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地理科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但我们却从未系统的学过逻辑学,虽然如此但逻https://www.360wenmi.com/f/filesrhm7ibx.html
8.《齐木楠子的养猫心得》八佾于庭^第3章^最新更新:202312“[无下限]实现了阿基里斯与乌龟悖论,就是将时间与空间无限分割,在最为微小的一个时间里,共同前进一个单位。” “简单来说,你可以无限接近我,但永远碰不到我,并且越靠近我,速度越慢。” 【但是咒力浓度够大的领域可以中和我的‘无限’。】 【咒术师的术式公开吗?有点麻烦啊。】 【领域是什么东西?不过既然咒https://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6992593&chapterid=3
9.2023年下半年读书,电影心得(陀陀,诺兰)但,这时,并非社会机制中罚的具象表现;这时的罚,是在潜逃法律而切断社会关系与人类疏离。这种违反人道的生活法则真正让主人公体会到,恐惧的战栗与无法对抗的压迫。陀陀令他自食其果,品尝返人道之下的悖论之罚。于是,他选择自首。但,真正的罪与罚还并未形成,他并未知罪。却是陀陀最璀璨的创作闪耀:在模糊的二元意向之https://m.douban.com/note/857385726/
10.对“芝诺悖论”的思考芝诺悖论心得体会芝诺(埃利亚) (Zeno of Elea)约公元前490年生于意大利半岛南部的埃利亚;约公元前425年卒。古希腊数学、哲学家。另以芝诺悖论著称,即提出的一系列关于运动的不可分性的哲学悖论。由于量子的发现,这些悖论已经得到完善的解决。 这些悖论由于被记录在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一书中而为后人所知。芝诺提出这些悖论是为了https://blog.csdn.net/lianjiangwei/article/details/81781759
11.悖论体会心得.docx文档介绍:悖论体会心得学好悖论针对你在职人员场中的日常生活有非常大的功效。悖论是具备很重 要的实际意义的?下面是我给你产生的悖论体会心得的内容,期待对您有协助。悖论体会心得一我教过一段时间悖论,一些创造性思维中也很有可能主动不 自觉地应用一些教师或是大型商场敌人、政冶对手……一个很有可能不清楚悖论https://m.taodocs.com/p-782464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