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民法典新规背后的意义?立法专家权威解读法治中国澎湃新闻

中新社北京1月1日消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1月1日正式施行,这是中国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也被称作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一系列关乎中国民众婚姻、居住、网络生活,甚至是如何起名的新规也正式施行。如何看待这些新规?如何理解这些改变背后的意义?

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委员、全程参与民法典立法的权威专家孙宪忠接受中新社“中国焦点面对面”专访,进行权威解读。

访谈实录摘编如下:

中新社记者:中国现在已有现行法律300多部,涉及民事商事的法律也有20多部,为什么还要再立一部民法典?

孙宪忠:简单说有三方面的价值。

第一是因为以前20多个法律显得很零散,不成系统。世界各国差不多都有民法典,而我们是碎片化的法律。民法典立法的第一个好处就是把这些法律编在一起,使得法律内在的系统比较协调。

第二是提升法律本身的时代性。这(部)法律是人类进入到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时代的法律,而以前的法律对这些问题很少照顾到。我们现在制定的民法典,其中规定数据资产的问题,尤其现代化信息化社会条件下隐私保护的问题等,实际上就适应了现代化的要求。

第三是要弥补原来法律立法的短板。我们过去有些法律,像民法通则是计划经济时代制定的,它在投资制度、人民权利制度很多方面都跟市场经济体制、跟人民权利的基本要求不相符合,甚至连《合同法》都有这样的缺陷。通过这次新的立法,把这些制度短板都给弥补了。

所以民法典可以说从思想性、技术性、体系方面都实现了极大的飞跃和更新,这就是它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王珊珊摄

中新社记者: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民法典非常重要,您之前多次引用拿破仑的话说,他一生的功绩并不在于打了多少胜仗,而是他为法国制定了民法典。为什么这么讲?

孙宪忠:这是法制史上一段佳话。

法国民法典编撰之前,法国有50多个省,民法领域的法律体系有400多个。所以当时伏尔泰说,你(骑马出行)上马的地方是一个法律体系,下马的地方就(是)另一个法律体系,换法律比换马还频繁还复杂。法律体系不统一,国家经济怎么发展?这个话对拿破仑有很大的刺激。拿破仑执政以后,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民法典搞出来,推进社会进步。他用系统性的法律,实现了法国市场规则的统一。

虽然在法国民法典之前也有法律,但是没有像法国民法典影响这么大。从现在来看,我们从(这个)法典也还能学到很多东西。

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委员、全程参与民法典立法的权威专家孙宪忠接受中新社“中国焦点面对面”专访,进行权威解读。中新社记者张兴龙摄

中新社记者: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这部民法典为什么重要?

孙宪忠:民法这个词,(一听)就像是跟老百姓有关系,它确实是这样。我们每个人一出生,就是一个民事主体,一辈子都要从事民事生活。

首先你一出生,就有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你是别人的子女,跟父母之间有法律上的关系。你上学或者进幼儿园的时候,可能是跟学校有法律上的关系。等以后开始工作,你跟就业单位有法律上的关系。你自己要创业,可能会有创业性的权利。结婚了,又有夫妻关系,有家庭的关系,如果又有了自己的子女,接着就又有子女方面的家庭关系了。

所以,人一辈子可以不参加政治活动,比如说不参加投票,不(参加)选举,但是你离不开民法,民法里所有的关系是你自然而然就加入了。所以对老百姓而言,它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2020年2月14日,四川成都,一对新人正在高新区婚姻登记处办理结婚登记。(资料图)中新社记者刘忠俊摄

2020年12月15日,山西太原,市民从一封顶楼盘前经过。中新社记者张云摄

孙宪忠:我们有时在网络上看到一些名字,会自然而然想到某个人,这个网名就特定化了,就等于是他法律上的姓名一样。网络名字确定化以后,又跟它所代表、体现的社会价值有关,所以我们把它作为个人姓名权中的一个特殊类型加以保护,是很有意义的。这是我们民法典中的亮点之一。

为什么没有把它再写的更细一点?立法的时候我们也进行了讨论,结果大家很难达成一致的意见。所以就把这些问题留到将来的法律规定。

虚拟财产,情况更复杂。首先,虚拟财产中间有一部分可能是财产,但是有一部分可能不是财产。财产是现实的一种存在,比如“花呗”,它就是真实的财产,但是有些人玩游戏,一个大刀长矛(游戏装备)可能就不是资产,只是玩(游戏)的时候积攒的成绩而已,这个不能消费,它可能只是一种精神上的爱好。所以还要更加细致地区分。

我们期待着未来立法对这些问题做进一步的发展。虽然我们已经进入到(数字)社会,但这些领域的问题,现在真的还不好给它总结出来一套系统的规则。但法律能够先把它规定出来,这就不错,揭示了一个未来。

2016年12月1日,山西太原,民众正在使用手机支付。(资料图)中新社记者张云摄

中新社记者:还有一个非常现实的、让我们觉得“未来已经到来”的例子。大家现在生活中普遍是“十步一刷脸,五步一扫码”,请问(在提供便利的同时)涉及的个人隐私保护问题,民法典有没有规定?

孙宪忠:民法典有规定。民法典规定跟现在已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初审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是有密切关联的。我们已经进入到信息化社会,而信息化社会像一个“双刃剑”,一方面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另一方面也加大了个人信息被侵害的可能。这是以前没有遇见过的,两个问题都要考虑到。

比如说“扫脸”。我看一个资料说,有些人去上厕所都要“扫脸”,这就很没有必要,这涉及到个人信息的过度收集问题。另外就是信息的不当使用,甚至出卖转卖等,对一般老百姓而言有很大的风险。

所以在个人信息收集、掌管、使用环节,一定要加大保护。民法典对这些情况有仔细考虑。但是实事求是地说,民法典只是解决个人信息被侵害以后在法律上救济的问题,针对更多个人信息的保护,还是要等待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

未来我们还要建立大数据社会,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都规定,利用个人信息需要消除个人特征,这样就不是个人信息,这个问题就基本上解决了。

中新社记者: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很多法律有一些条款可能很难用得到,大家称它是“僵尸条款”,民法典中有没有“僵尸条款”?

孙宪忠:从我的分析和研究来看,民法典中不应该有“僵尸条款”。“僵尸条款”在刑法中有可能存在,可能设置一种罪,在国外出现过,但在中国没有出现,所以这个条文就一直没有被用过。但是民法跟刑法不一样,最大的区别就是刑法是由检察院、法院、公安机关来用,一般老百姓是不用的;民法中有很多规范是行为性的规范,不是法院、检察院或者是政府去用的,而是老百姓自己去用,这恰恰就是民法的特点,因为民法常常是当事人自己积极主动去适用法律。所以民法中有可能有法院、检察院没有用的条款,老百姓自己就用了,所以不能说有“僵尸条款”。

中新社记者:从您表达中能看出来,您对民法典特别有感情。我们也想知道,您作为全程的参与者,在民法典(制定过程中)有哪些特别难忘的瞬间?

孙宪忠:我在做人大代表以后,连续几年提出编撰民法典的议案,后来中央决定编纂民法典,我看到这个文件,应该是十八届四中全会在(2014年)10月23日做的决定,心情特别激动。因为我的议案在中间也发挥了作用。

再就是民法典立法过程中,我当时还不是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委员,只是一般代表,被邀请去参加常委会讨论。我当时发言很激动,看到(草案)很多地方是自己设计的,很多条文都很熟悉。

还有一次就是(2020年)5月28日15时15分民法典通过的时候,大家都站立起来鼓掌。

我们重庆团的代表都过来都跟我握手。后来从大会堂出来,还有很多人看见我,包括最高法院的同志、检察院的同志,(也)过来跟我握手。

这几个环节到现在都忘不了,想起来还是很激动,很高兴。

(原题为《中国焦点面对面:民法典“已来”,新规如何影响未来?》)

THE END
1.宝鸡市体育局专题专栏宪法宣传周谈宪法,习近平这些话掷地有声宪法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才能具有持久生命力。 ——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 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完善宪法,就是要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要用科学有效、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保证宪法实施,加强宪法监督,维护宪法http://tyj.baoji.gov.cn/art/2024/12/5/art_1435_1816464.html
2.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问答(第39期)五、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 ——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 39.如何理解让法治成为全民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2021年1月7日,以弘扬民法典精神为主题的深圳民法公园正式开园,这是继2018年宪法公园建成后,深圳市大力推进法治文化建设结出的又一喜人硕果。“加大全面普法力度,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2OTI1NDg5OQ==&mid=2247559209&idx=1&sn=cd46ddfecbe15adec61f1f0cece1a615&chksm=cfacb4117872c0396c4de7e5756dceb7da37edd1b60c3763d4e3c6bc325c3f3f31f01277f08e&scene=27
3.法律的生命力和权威在于实施,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判断题)。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法律的生命力和权威在于实施,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判断题)。A.正确B.错误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制作自己的https://www.shuashuati.com/ti/e308f3cf8c614fe2be0efb299622bca9.html?fm=bdbdsce69088bd486bb9bd6a248e6aa059357
4.“两学一做”知识竞赛活动基本知识复习题及答案之二(共904题)72.法律的生命力和权威在于什么?答: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第92页)73.什么是法治的生命线?答:公正。(《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第94页)74.什么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答:公正司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https://www.wm114.cn/wen/181/360922.html
5.江苏自考27786《公共关系学》教材大纲江苏自学考试教材大纲(2)前者是一种组织同社会之间的公开关系,后者是一种个人同组织中个别成员公众之间隐蔽的私人关系。(3)前者运用的是社会承认的科学工作方法和沟通手段,后者运用违反法律和道德的见不得人的手段。(4)前者是一门科学,起着促进社会协调运行的功能,后者是一种违背社会规范的行为,起着危害经济建设与腐蚀社会风气的作用。https://www.js-zk.com/jszxksjcdg/25594.html
6.法治文化(精选十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表明各高校应该按照法律规范制定学校管理章程并依法实施管理。 (7)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 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高校法治文化建设仅有完善的章程、校纪校规等是不够的, 关键在于对其的执行。为提升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 高校应设计一套提升规章制度执行力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h8u051s.html
7.贵州纪检监察调研法规参考2020第5期党章党规党纪和宪法法律法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所有党员、干部的行为规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必须加强对党章党规党纪和宪法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纪检监察机关要做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https://jwjcs.gztvu.com/info/1090/2162.htm
8.司法视角下的正义公正和公平因此,可以肯定地说,正义在今天仍然有其生命力。 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我们曾经对西方精神文明持有不同程度的偏见,特别是常常以建设有中国特色为由不加区分地拒绝和排斥。正义,也长期作为西方资产阶级法学的观念不被接受。然而可喜的是,正义原则作为法律的核心和基本原则,在建设法治国家进程中的作用,逐渐为我国认识到并https://www.lawtime.cn/info/lunwen/falixue/2006102642121.html
9.民主与法制杂志电子版只有执法者严格实施法律,法律才能产生实际效力,生成现实的法律秩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应该是保证法律严格实施,做到‘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行政机关是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主体,要带头严格执法,维护公共http://e.mzyfz.com/mag/paper_50983_26598.html
10.金成波:论党内法规实施体系的构建法律体系和法治体系最大的差别在于,前者是静态的制度体系,后者是立体的、动态的、有机完整的体系,包括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其中,“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首次提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写入了我国法治建设史上具有标志性的、划时代意义的十八https://iplr.whu.edu.cn/info/1031/6355.htm
11.思修题库总结7.道德和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由当时的统治者决定的。() 标准答案:错 8.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最根本的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标准答案:对 9.法律的公布和实施有力地传播和实施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 标准答案:对 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34188878
12.谈谈我对依法治国新十六字方针的认识和体会2.严格执法强调的是法律的权威性问题。法律实施过程 中,执法承担着相当大的任务,而执法不严是法律实施中的主要问题。严格执法关乎法律权威并决定着法律的生命力。如果执法不严、执法不公,该处罚的不处罚或者同事不同罚,社会就失去了起码的公平公正,很可能会引发大量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只有坚持严格执法,做到https://www.360docs.net/doc/733891827.html
13.坚决拥护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宪法修正案光明日报在新形势下,对我国现行宪法作出适当修改,体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十分及时必要,保证了宪法的进步性、长期性和稳定性,保持了宪法持久的生命力。可以说,这次宪法修改在历次修改完善的基础上又一次与时俱进、完善发展,有力维护和提升了宪法权威。宪法的权威在于宪法的本质,其本质是党的主张、https://news.gmw.cn/2018-03/14/content_279758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