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教学法案例分析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培养语文综合素养的前提和保障,是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必要手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归纳教学法案例分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这里所说的“归纳法”教学,是指“讲一种现象,然后再给出其理论解释”的教学方法。比如讲“闪电”,先是给出“闪电”这一现象,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出解释。与“归纳法”相反的教学方法是“演绎法”,即先学习某些电学理论,然后再用这些理论来解释闪电等诸多有关电现象。在两种教学方法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归纳法”在实施新课标理念方面的优势:因为是先给现象,后给解释。学生在教学中互动性强,兴趣高涨,思维活跃。所以“归纳法”教学可以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形成一种对知识的主动探求,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从而有效地开展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的自主性学习。

下面笔者就以“浮力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课为例,谈谈对“归纳教学法”的一些尝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问题驱动

1.教师出示两个等大的小球:一个为白色乒乓球,一个为黑色铁球。

设问1.1把两个小球浸没在水中,会看到什么现象?(学生回答)

实验一实验演示,验证学生的回答。

设问1.2为什么乒乓球会浮上来,铁球会沉下去?

学生猜想1.1乒乓球更轻,铁球更重。

学生猜想1.2轻的物体都会浮上来,重的物体都会沉下去!

教师将学生的猜想稍作整理后写在黑板上。

教师:刚才有的同学说了乒乓球会上浮的原因是乒乓球更轻,铁球更重则下沉;有的同学交流讨论后还总结出了“轻的物体都会浮上来,重的物体都会沉下去”这一“规律”。

设问1.3是不是“重的物体一定会沉下去,轻的物体一定会浮上来?”

2.学生实验

教师:下面注意你们桌上的小铁块和木块,你们用弹簧秤分别称一下它们的重量后都浸在水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实验二学生实验后笑着否定了猜想1.1和猜想1.2。

教师:同学们通过实验否定了上述自己的猜想。物体“浮起来”还是“沉下去”与物体的重量无关。实际上,一个完全不会游泳的人跳到深水里会怎样(学生笑着回答)?但根据你们语文课本上的“死海不死”知识,他跳到“死海”里却是另一番情景了。(后记:学生对语文这一不同学科的知识迁移很有兴趣)。

出示课件“死海不死”,引导学生观看课本插图。

教师:为什么人在“死海”中“不死”及“为什么乒乓球会浮上来,铁球会沉下去?”这就是我们本章所要讨论的话题──“浮力阿基米德原理”。

二、引导学生定性研究浮力

指导学生做“称重法测浮力”实验。

实验三学生做“称重法测浮力”实验,教师指导。

设问2.1刚才同学们实验时有两种不同的测试步骤:先在空气中测铁球重量和先在水中测铁球重量。这两种做法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后果?

引导学生思考,解决学生实验中存在的错误。

设问2.2铁球在空气中和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变化说明了什么?你能试着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猜想2.1在水中的铁球受到了一个向上的力。

学生猜想2.2在水中的铁球变轻了。

引导学生由g=mg=ρgv证明猜想2.2的不正确性;请出支持猜想2.1的同学来说明理由。

用受力分析来引导归纳浮力的定义,再由此引导出f浮=g-f′。用平衡力的知识,明确浮力的作用点和方向。教师由f浮=g-f′引出的实验是用弹簧秤两次称重量法求浮力,给出“称重法”求浮力的定义。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CaseMethodsofTeaching)是由哈佛大学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兰代尔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方法采用真实的情景和事件作为案例,将学生带入一个特定的真实环境,通过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方向互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中的理论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性。案例教学法早期被广泛应用于法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教学中,后被逐步推广到多种学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国对案例法的引入较晚,到20世纪80年代才有部分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案例教学法。经过30多年的研究与探索,案例教学法已经被广泛推广到多种学科的教学中。

2、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案例分析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具有知识点离散、实际应用性强等特点,因此在课程讲解过程中要特别注重知识点与实际案例的结合。案例法能够直观、生动地将多个知识点结合在一起,很好地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中出现的知识点讲解与实际应用相脱离的问题。将案列教学法应用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能够很好地将离散的知识点融会贯通于整个课程的讲解中,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掌握知识的能力。

2.1案例的选择

案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所选案例质量的好坏。案例的选择是案例教学法在课程讲授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案例选择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1案例应具有实用性

案例教学法的主要目的就是将案例有效地引入到教学过程中,从而使课程中的各知识点能够很好地与实际案例相结合,以促进教学。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为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进行案例选择时要注重案例的实用性,使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2.1.2案例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增加案例的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热情。

2.1.3案例的选择具有综合性

在课程的讲解过程中,要选择一些有一定难度、深度和综合性的案例,这些案例能够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系统地研究、分析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2.1.4选择一些反面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应选择一些反面案例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点,认真思考,找出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加深其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

2.2具体案例

2.3案例的实施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案例教学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案例讲解。在课堂上利用已经准备好的案例,将所需讲授的知识点融入案例中,使学生明确应掌握哪些知识点。这一步主要强调教师的讲授作用;第二步是案例分析,主要侧重于案例的讨论,其目的在于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应使用的知识点。这一过程强调学生的参与,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2.4案例的评述

案列的评述指教师根据案例的特点,总结在案例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将知识点串连在一起,突出知识点中的重点和难点,并保证知识的完整性。

3、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案例的选择应大小适当,能够覆盖所需讲授的所有章节为宜;尽量选择详尽仿真的素材,让学生有模拟现实的感觉;教师在准备案例时,要根据实际要求不断变化案例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

其次,虽然案例教学法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但是针对一些原理性、概念性相对要求较高的知识点,不能进行系统的、融会贯通的讲解。因此,案列法在实际应用与教学中,要根据课程内容,将传统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结合起来。

最后,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素质,使其把握课程的进程与整体水平,更好地将案例教学法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

THE END
1.案例分析方法有哪些(案例分析方法)1、案例分析法,又称案例研究法,由哈佛大学于1880年开发,后被哈佛商学院用于培训高级经理和管理精英,逐渐发展为今天的“案例分析法”。 2、哈佛大学的“案例分析法”最初是作为一种教育技术用于高级管理人员和商业政策的教育实践中,后来被许多公司借鉴,成为公司培养有效员工的重要方法。 3、用这种方法培训员工,可以明https://edu.iask.sina.com.cn/jy/iuqX2gujWv.html
2.案例分析的内涵?案例分析的内涵? 一般而言,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案例的基本结构包括案例标题、案例背景、案例事件和过程、对案例事件的反思等四个部分。另外,有些案例还有附录,主要是将一些有关案例主题的补充材料如对具体问题的访谈记录、能够反映案例主题的数据和表格甚至学生的作业等放在案例叙述之后作为附录。 1、案例标题。任何教学http://www.ynmeijia.com/jjzx/253155.html
3.案例分析技巧的运用与实践探究在商业策略和管理决策中,案例分析是评估问题、识别模式并制定解决方案的有效方法。通过深入研究具体的事例,企业和管理者可以从历史数据、市场趋势以及公司战略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从而为未来的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首先,选择合适的案例是关键。在进行案例分析时,我们需要选取那些能够代表特定情况或行业的典型事例。这些案https://www.02p86kx68.cn/ka-fei-jian-kang/644960.html
4.探究教育实践中的案例分析方法与策略案例选择的重要性 在进行教育学案例分析题时,首先需要从众多可能的案例中选取合适的对象。这个过程对于整个分析工作至关重要,因为不同的案例会带来不同的挑战和机遇。一个好的案例应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同时又能够反映出某些特定的教育问题或现象。在选择案例时,研究者https://www.topnu.cn/gong-ying-xin-xi/795965.html
5.非形式逻辑(04)因果关系和推理推出关系和因果关系区别@2 结构形式 @3 注意:必须确认复杂现象的一部分( a、b、c)是某些情况( A、B、C)引起的,而且剩余部 分(d)不可能是这些情况( A、B、C)引起的。 3 案例分析 因果关系 1自 1997 年以来,中国香港陷入比较严重的经济衰退;就在这一年,中国香港开始实行“一国两制”。有人声称:是“一国两制”造成了中国香港https://blog.csdn.net/vviccc/article/details/106959911
6.案例分析题及答案我来帮你解开那些复杂的谜团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案例分析题,这些题目往往需要我们深入理解问题,运用知识和逻辑来找出最合适的答案。今天,我就来帮你解开那些复杂的谜团,让你轻松应对任何案例分析题。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案例分析?它是一种重要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手段,它通过具体的事实或事件,对某个现象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揭https://www.p1c523n5ij.cn/chan-qu-zhi-shi/632061.html
7.教育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指把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案例,交给受训学员研究分析,培养学员们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及执行业务能力的培训方法,具体说来: 1.培训对象:新进员工、管理者、经营干部、后备人员等阶层员工均适用 2.培训目标:提高学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使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出色地解决各类问题 http://www.sn.qdedu.net/newsInfo.aspx?pkId=609044
8.民法案例分析方法初探2、它是对法律关系三要素的全面考察,而不仅仅对法律关系的某一特定内容,即请求权的考察。采用法律关系分析方法,可以高屋建瓴地分析各种法律关系。一种法律关系中,可能有多个权利,而不仅仅包括请求权。 3、法律关系的分析方法是法学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框架。其不仅是一种案例分析的方法,而且适用法字研究和民法体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4/05/id/115909.shtml
9.案例分析法(职场管理分析工具)1、对5W2H分析法的学习,可以熟练讲述具体内容 2、具备5W2H的分析问题思维方式 3、工作中思路条理化,在决策和执行性的活动措施弥补考虑问题的疏漏 目录 1、5W2H简介 2、5W2H原理分析 3、运用5W2H设计新产品 4、工作任务分配案例 5、案例分析练习 5W2H由来 https://www.wuxiaoyun.com/law/4675.html
10.跨文化交际案例及分析8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增长学生对他国文化的了解,提高意识兴趣和好奇心,还可以促使我们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跨文化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西方优秀的电影情节进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对电影情节案例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三、案例分析法的优势https://www.ifabiao.com/haowen/47108.html
11.行政强制法—案例分析(2)行政强制案例分析法 0.053页 0.043页 0.052页 0.047页 0.052页 0.054页 0.040页 0.090页 0.036页 0.019页 0.022页 0.042页 0.041页 0.016页 查看更多 未登录 经销商调研表 0.012页 顾客价值 0.05页 价格变更申请表 0.02页 目标市场特征调查分析及策略制定 https://doc.mbalib.com/view/63e3e1d0ebc8ad350799016e9aaeeac9.html
12.偏离份额分析法LTD知识百科增长黑武器偏离-份额分析法(Shift-Share Analysis,简称SS分析法)偏离- 份额分析法(Shift - share Analysis)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Daniel (1942) 和Creamer ( 1943)相继提出,后经Per2loff,Dunn,Lampard, Muth (1960)等学者总结并逐步完善, 20世纪80年代初由Dunn集各家之所长,总结成现在普遍采用的形式。 https://ltd.com/article/5372111260692482
13.集成学习(7)集成学习之投票法原理与案例分析回归投票法:预测结果是所有模型预测结果的平均值。 分类投票法:预测结果是所有模型种出现最多的预测结果。 分类投票法又可以被划分为硬投票与软投票: 硬投票:预测结果是所有投票结果最多出现的类。 软投票:预测结果是所有投票结果中概率加和最大的类。 2. 投票法的原理分析 投票法是一种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的集https://www.jianshu.com/p/40e59cce22e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