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布置案例分析作业,引导学生做好预习
二、实施案例分析教学法
三、注意事项
运用“案例分析”教学法开展卫生法规教学活动,很好地解决了教学过程中的理论联系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有些问题也要引起我们教师的高度重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案例典型,难易适度
2教师耐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3评估教学质量,改进教学不足
“案例分析”教学法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教师也要注意评估和反馈教学质量,让我们的教学工作在高效中进行。在评估教学质量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即学生是否完成了学习任务;对新知识,学生是否已理解、掌握,并能熟练应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同学间相互协作能力是否得到锻炼和提高。学生反馈的信息,经过教师处理后,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在课堂或课后给予解决。对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往后的授课中,教师逐步给予改进。
4教学留有余地,鼓励学生自学
“案例分析”教学法给我们的卫生法规教学提供了科学的教学方法,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我们卫生法规授课教师唯有认真研究其科学性、实用性,设计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案例,让学生带着案例去学习,在学习中掌握知识,提高他们运用卫生法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的教学才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关键词】卫生士官案例教学法心电诊断学心电图
心电图一直是卫生士官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不仅学员难学,而且教员难教,但心电图在基层部队平战时的卫勤保障中却举足轻重,必须掌握。随着心电图机等医疗设备的不断配发基层部队,对处在部队一线卫生士官的心电图诊断能力和处置能力要求则越来越高,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关键亦是心电图的基础知识,所以,在校期间应对卫生士官心电图打好坚实的基础。近几年来,我教研室不断进行课堂改革,借鉴国内先进的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1.2方法
1.2.1选用教材两组均选用全军卫生士官统编教材《心电诊断学》。
1.2.2授课方法由同一任课教员授课,对照组以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即教师口头表达,画心脏的平面图、传导图等讲解[3],最后进行小结和布置作业;试验组采用案例式教学法,即在课前先给学员临床心电图案例资料,提出数个问题,由学员带着问题看图思考、分析案例中的心电图,遇到困难可以在网络课程中随时向教员提问,教员及时回答,最后得出诊断。然后由教员在课堂上组织讨论、总结案例特点、分析产生原理。
1.2.3授课内容包括正常心电图、异常心电图、心律失常等知识。
图1患者入院时的心电图
图2患者心悸发生时心电图
2结果
两组学员理论考试成绩试验组与对照组考试成绩比较,χ2=7.87;P
3讨论
3.1案例教学法教学效果显著
从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试验组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在心电图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学可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2培养心电图快速阅图和诊断的能力
快速阅图和诊断是卫生士官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通过案例教学,学员可以先掌握典型心电图的感性认识,然后经过课堂讨论和教员解析,使学员能够理清整个阅图的思路,变感性认识为理性认识,为进一步转化为为快速阅图、快速准确诊断的能力奠定基础。
3.3案例教学法的优点
20世纪初,哈佛大学创造了案例教学法。即围绕一定培训的目的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员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通常为书面形式),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方法。案例教学法侧重于理论联系实际,着重培养学员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员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学员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员在学习中的注意力,增强教学效果,因此特别适用于卫生士官临床诊断技能的培养。
3.4案例教学法反思
3.4.1因为案例教学法在卫生士官教学中尚处于起步阶段,一些教员对案例教学法理解的不深不透,所选案例不典型或难度过大等情况均可以使学员对学习心电图的兴趣降低,所以应该组织教员系统学习,集体备课,集大家的智慧设计案例教学,才能收到更加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吴淑华,邱琼华,陈碧瑕等.心电图案例教学法应用实践[J].青岛医药卫生,2011(02):160-161.
[2]禄颖,吴莹,贺娟.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内经》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中医,2012(02):59-60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卫生士官《计算机应用》课程应用
案例教学法(CaseTeachingMethod)由美国哈佛大学首创,它作为适用于管理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已在很多学科得到了广泛应用[1-2]。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并对案例所提供的客观事实及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然后做出判断和决策。案例教学方法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充分体现了学员主体、教员主导的现代教学理念[3]。该方法的正确运用,有利于学员形成独特而有效的思维模式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发扬团队协作的精神。《计算机应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基础文化课,实践证明:在卫生士官《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案例选择
案例选择是案例教法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案例教学方法中,案例是教学主线,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案例选择原则如下。
1.案例选择要与“实情”相符
案例选择的难易程度要适中,过难会使学生无从下手,产生畏惧,出现厌学情绪,只能等待知识的灌输;而过易则会使学员出现自负,阻碍其对新知识的探索,不利于学员思维能力的培养,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高质量案例要符合学员认知能力,难易适中,符合维果斯基就近发展区理论[4],能够满足各层次学员的实际需要。
2.案例选择要具有“目的性”
选择案例要基于教材、课程标准和教学实施计划。《计算机应用》课程涉猎知识点多,且较为零散,因此案例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选择,合理组织知识点,同时突出重点和难点,减少学员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从而调动其学习的兴趣,让学员在案例完成过程中真正体会到“学有所用”四个字的分量之所在。
3.案例选择要贴近“实际”
4.选择案例要注意“案例”和“举例”的区别
在案例教法中,“案例”是主线,整个教学围绕案例进行展开,以此培养学员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而“举例”在整个教学中居于次要地位,主要通过列举实例来说明疑难问题。“案例”是组织学员进行自主学习、培养能力的一种手段,而举例则是辅助教员说明问题的一种手段。
二、案例组织
三、案例教法实施
实施案例教法要基于实情将现代教学理念和传统教学理念进行有机的结合,通过采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使学员达到学得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在卫生士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中,根据课程的具体内容和案例的难易程度主要采用了“案例展示”―“引导学员观察和分析”―“学员尝试(自主或协作)”―“教员讲授”―“学员参与点评总结”等方法完成。
总之,案例教学法是现代教学理念的重要体现,在卫生士官《计算机应用》课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够使理论与实际联系更加紧密,有利于调动学员学习的兴趣,激发学员探索新知识的热情,培养学员善于观察、深入分析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该教学方法的正确运用有效增强了教学效果,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1]张英涛,王或,孙福川.案例教学的医学伦理学再造[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3):33-34.
[2]ChunlinGuan,ZhejiangUniversityofFinance&Economics.ACaseStudyofaChineseAdultLearnerofEnglishandItsImplicationsforOurEnglishTeaching[J].USChinaForeignLanguage,2005,(3)2:39-44.
[3]于洪珍.进行启发式和创造性教学:教好一门课的教学研究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2,(3):96-98.
【摘要】思想品德是整个初中教育教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思想的教育是对人的思想、认知、行为等正确的引导,学生只有具备了正确、健康的思想才能正确地学习和生活,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模式主要以单调的说教、思想矫正或灌输为主,不仅无法收到良好效果,也会影响学生配合的积极性。本文分析了合作学习策略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合作学习;实践策略
思想品德教育是对学生思想的引导、道德素养的熏陶、善恶认知能力的培养,初中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青春时期,也是思想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必须加强这一时期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道德水准,引导他们朝着健康方向成长,具备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思想意识,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素质教育教学目标,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诚信合作、相互监督
诚信是人的基本思想素质,也是支持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一大基本道德准则,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心理成长期,是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时期,教师必须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利用思想品德课程教育引导学生,使学生意识到诚信做人的重要性,这其中可以启动合作监督的教学模式,也就是通过同学的力量,调动全体学生相互监督各自的为人处世、言行举止,形成一种遵守诚信的文化氛围。
在同桌间的互助合作监督下,每一名学生都会自觉规范自身行为,心中树立起诚信做人的标尺,让诚信之美洋溢在整个班级、整个校园中,培养并提高学生的整体思想道德素质。
二、成立小组,合作竞争
合作与竞争从表面上看来是完全对立的关系,事实上双方却是辩证的统一关系,因为没有竞争就没有合作,失去了竞争的合作也失去了意义,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合作学习模式也是一样,合作学习中可以添加竞争元素,这样往往能够更加加剧学生间的合作互助精神,这样人人就都会为了在竞争中获得胜利而主动寻求合作,积极合作以便更好地应对残酷的竞争。
例如:教师要优化合作学习模式,针对每一个知识项目对学生进行分组,形成小组团队,小组团队成员间是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小组内部他们相互竞争力争做小组中课堂表现最优秀、科目学习成绩最佳的学生,小组外部,他们又是合作的关系,共同努力配合试图超过其他小组。
这一竞争、合作教学模式非常适合用在“学会负责”这一单元的学习,因为从这一单元的标题能够看出是在教育每一名学生对待工作、学习、生活等要有一份责任心、责任感,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对一个集体负责。教师可以通过“合作竞争”的方法,将学生科学分成小组,并明确组内不同成员需要承担的职责和任务,并形成组内成员学习成绩对比以及小组间学习成绩对比的双重考核模式,这样就能够使得每一名学生意识到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会带着一份责任心、责任感,以小组的集体荣誉以及个人荣誉为目标努力学习,承担自身的学习行为与后果,真正切身体会到什么才是“学会负责”这一单元主题,通过这种“成立小组、合作竞争”式的教学模式,学生能够更加具备责任意识,形成积极的责任心、责任感,养成良好的处事习惯,在未来的生活中也会带着一份责任意识去工作、生活。
三、合作探究、抛砖引玉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体系中不仅仅包括思想道德教育,也涵盖法律常识教育,这是因为道德与法律常常是密不可分的,在思想道德课程方面教师可以用情感、道德等去引导、教育,然而,对于法律知识却需要专业化、理性化的教育和培训,因为法律知识通常都是规定性的、严谨的,教师要明确法律常识的这一特点,通常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但是,此时教师则必须要注意方法和策略,要确保学生一方面能够通过合作获得真知,另一方面感受合作探究的乐趣。
例如:在学习“崇尚法律”这一单元时,为了培养学生积极的法律意识,提高学生的守法、护法能力,教师可以采取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成立小组、集中进行合作探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空间,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如:扰乱治安管理秩序的违法案例、欺诈等方面的犯罪案例等等,让学生立足于这些案例进行合作分析、集中探究,探讨案例中各个行为主体需要承担的责任、所触犯的法律法规制度等等,学生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根据自己的分析等最终能够得出结论,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法律意识,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更加遵纪守法。
这就是合作探究模式带来的良好学习效果,使学生在快乐、愉悦的状态下掌握知识,提高技能,获得积极的思想认知。
四、总结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合作与竞争在生活与学习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初中思想品德在中学的学习体系中是一门重要科目,教师必须善于利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积极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带来积极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良峰.师生互动研究——课堂师生互动的心理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中学思想政治对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从目前的教学效果来看,中学生的思想品质显然没有都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目前初中政治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难点
三、解决初中政治教育教学难点的有效措施
四、结束语
总之,要真正达到《政治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就应兼顾教材中的图片和文本,兼顾正文和辅助材料,兼顾教材事例和课外生活典型实例及社会时事,兼顾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从而推动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
作者:王晶晶单位: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洪翔中学
[1]王喆.探析初中政治教学改革中的困惑及解决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6,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