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普法教育案例

普法教育伴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不但有力地推进了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而且为整个社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生普法教育案例,希望大家喜欢。

一、加强领导,完善普法工作保障

1.建立机构,明确职责。2007年,市教育局制发《关于成立宁波市教育系统“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甬教政〔2007〕165号),成立了以市教育局局长黄士力为组长,分管副局长沈剑光为副组长,各有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五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市教育系统的普法教育工作。

2.制定规划,定期总结。根据《宁波市教育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2006-2010)》(甬教政〔2006〕403号),明确了“五五”普法工作的目标和步骤,并在此基础上做到每年制定普法计划,年终进行总结。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也都能结合各地校实际,制订相应的“五五”普法教育工作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法制教育活动。

3.强化保障,完善机制。按照《宁波市“五五”普法规划》要求,市教育局从经费、人员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以适应新形势下普法工作的要求。2006年11月28日市教育局局长办公会议纪要中明确指出,“五五”普法对于推进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法治宁波”建设乃至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给予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根据此次办公会议精神,市教育局每年下拨“五五普法”专项经费5万元,保证我市教育系统“五五”普法工作的有效运行。

二、突出重点,提高普法工作实效

1.案例一:

2.学生谈感想、讲身边的事情

3.请学生指出所知的违法行为

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许多的时候是由于我们的不知法,不懂法而造成的犯法犯罪的,学习有关的法律知识就非常的必要。

4.国家的有关的规定

我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一年龄段称为完全负刑事责任时期。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抢劫、贩卖毒品、防火、爆炸、偷渡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一年龄段成为相对负刑事责任时期。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一年龄段称为减轻刑事责任时期。不满十四周岁的人,一律不负刑事责任。这一年龄段称为绝对无刑事责任时期。同时刑法还明文规定,因不满十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一)法是如何解释的这个问题,有无数种说法,汉语中的法字。古代写作。左旁的水字是公平的意思。右旁的来自“神明裁判”故事里的一头刚直的独角神兽。传说当两方打官司时,审判官便把拉出来,它的角去顶撞谁,谁就是不直者,谁就败诉。律字是“均布”既“不偏不倚的意思。由此可知,在我国法律一词的本来含义就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保证的“公平、公正”,它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规定公民权利和义务,对社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

(二)法制,有广义和狭义之解,广义的法制,指国家的法律和制度的总和。狭义的法制,指全体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职人员和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严格按照法律办事。社会主义法制是按照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意志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律和制度,它是立法、执法、守法和监督法律实施几个方面的统一。中心环节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公职人员和全体公民都要严格地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以确立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实现统治和进行建设所必须的法律秩序。

(三)法律体系:我国的法律可概括为两大类,一类是宪法和法律,另一类从属于宪法和法律的规范性文件。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一切法律的立法基础。它经过严格的立法程序,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就其内容和制定机关而言,可分为基本法律和其它法律,基本法律是指刑法、民法、诉讼法律、行政法律、经济法律。其它法律是指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如森林法、商标法、海关法、食品卫生法。

规范性文件

(1)行政法规,由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

(2)行政规章,由国务院各部委、各委员会制定。

(3)地方性法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较大的市人大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低触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性法规只在制定机关的管辖范围内生效。

(4)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5)特别行政区的法规。

(四)什么是违法与犯罪

首先违法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禁止做的及不允许做的或是应当做的而不去做的行为。犯罪是指触犯《刑法》,严重危害社会,依照〈〈刑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

其次根据我们的办案实践,违法行为主要表现在违法治安管理的行为,触犯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犯罪触犯的是〈〈刑法〉〉。

第三,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对违法的处罚种类有治安警告、治安罚款、治安拘留。按照〈〈刑法〉〉对犯罪分子处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从以上我给大家介绍的有关法律常识和案例分析,违法不等于犯罪,犯罪必定违法,无论是违法与犯罪,同学们都不能触犯,要从点滴做起,从遵守校纪、校规入手,做学法守法的好学生、好公民,禁止对老师的教育置若罔闻,否则就可能走上犯罪道路。

面对不法侵害只要控制得住就行,那是1999年夏天的一个晚上,四合乡安墩村一户姓田的人家菜地里被一个小偷偷走两斤辣椒,一斤西红柿,被姓田的发现,他邀了四五个人,悄悄地将其逮住,对其殴打并致死。后姓田的依法被逮捕并刑事附带民事赔偿。从这个案例来看,小偷偷东西是违法的,他应该受到处理。但不应该被打,他所触犯的是国家的法律,你没有权利对他殴打并致死,生命是至高无上的。任何人都没有剥夺生命的权利。即使判处死刑,也要经严格的司法程序,并报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六)、遇到什么情况拔打110。

(七)、在校园内有人向你要钱要物怎么办:同学们在本校内被人强要钱物的情况虽然比较少,但有些同学遇到过。向你施加威胁的有本校的学生,也有外校混进来的学生。本校的往往是那种沾染了不少恶习的,出了名的坏孩子,你认识他,或是半熟脸,你能从别人那里问出他是谁。他让你给钱,给他烟,或是你的其它物品,不然就说要打你,(这类事在你们学校,就发生过,而且我也处理过。)甚至还可能传说以后见一次大一次,他敢在学校内做这种事情就不怕老师吗,就不怕学校处理他吗是不是胆子太大了。我看,“同学们并不是他胆子大,而是他利用你胆小怕事,他觉得你不敢对抗他,不敢声张告诉老师,给了钱、物、免得以后找茬,受欺负,其实他心心里虚得很,只要到学校来读书的,没有不怕老师的学生。”有个现象可以说明这一点,那就是学校里的班干、“三好学生”就很少遇到这种威胁,因为“要钱物”的学生来学校读书都知道,这些学生和老师关系密切,是什么都敢跟老师说的。对此事如何解决呢

(1)应该大声拒绝,不行,我凭什么给你!要正气压住邪气,我跟老师说去。

(2)看看自己视野中有没有老师和正义感的同学、同时大呼,使他不敢轻举妄动,记住千万不要胆小,软弱在此是一文不值。也用不着和他动手,如果动手一是你显得不文明,二是你也容易吃亏。毕竟寡不敌众。在校外,时常有一些不三不四的社会青年,他们都是本地的流失生和已经毕业的人,他们和坏孩子相互勾结,狐假虎威专欺负软弱的同学,记住

(1)当你遇到这种情况时,.先要拒绝和不认识的人答话,

(2).如被强行栏下,要义正辞严说我没有钱,同时找机会迅速离开,

(3.)如果再不让我走,我就报警,他是不敢打你的,一旦打你,那就犯了抢劫罪,那可就要坐牢了。五月十二日晚上,经常到你们学校骚扰的陈玉峰,张健、程雪飞在文达学院附近拦周辉等人要钱时,没有要到钱,只打了两拳,踢了一脚,就这两下,断送了他们的前程,陈等三人被刑事拘留。法律是无情的,只要他敢打你,他就会受到法律的严惩。所以我说他们做坏事是不敢打你们的,你们应该理直气壮地面对。

THE END
1.2013年中学生法律知识竞赛内容(下)8、案例分析:某中学在大礼堂设固定梯到屋顶方便悬挂横幅…… 中山市第四届“地税杯”中学生法律知识竞赛内容(下)主要包括如下题型。(一)单选题1-93题; (二)多选题1-54题;(三)判断题1-140题; (四)地税相关题目40题 (五)简答题20题 ; (六)案例题16题(共363题)(一)单选题部分1.某派出所以扰乱公共https://www.wm114.cn/wen/159/316067.html
2.法制经典案例教案(20篇素材参考)二、分析案例 1、出示案例:《法律帮他找回爱》,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 2、请同学们设想:如果没有法律的保护,小建的生活会变得怎样。 3、分组交流:通过分析这个案例,我们有什么想说的。 4、全班进行交流。 三、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 1、小组讨论:为了保护我们少年儿童,我国制定了哪些法律法规,签署了哪些国际条约http://www.jiaoyubaba.com/jiaoan/75394.html
3.有关法律案例分析有关法律案例分析 法在我身边 字典上解释“法”为: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受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的总称,包括法律、法令、条例、命令、决定等。 “法”和我们的生活也息息相关,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会用法律来维护我们的正当权益。而若是触犯了法律,永远也逃不出法网。https://www.77cxw.com/fl/451632.html
4.中学生教育案例分析(精选10篇)中学生教育案例分析 一个学生偷了东西被抓,自己认为那不叫偷而是叫拿。班主任问也没有悔改之心,问:作为该同学的班主任应该如何面对这个学生?我的观点是这样的:可以从德育教育原则和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关入手。 1德育教育应该坚持: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https://www.360wenmi.com/f/fileu6x34t50.html
5.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二是通过深入宣传《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未成年保护法》、《民事诉讼法》等涉及“校园欺凌”行为相关法律法条。通过结合案例加以分析法条,讲述了校园欺凌者将承担哪些法律责任,让同学们直观地认识到未成年人不再是免于处罚的挡箭牌,进一步加深了学生们对“校园欺凌”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的认识,提高学生https://alk.12348.gov.cn/Detail?dbID=38&sysID=19328
6.中学生自杀法律案例分析(3页)理论/案例中学生自杀法律案例分析.docx 3页内容提供方:美丽花 大小:13.8 KB 字数:约1.92千字 发布时间:2020-04-13发布于湖南 浏览人气:58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中学生自杀法律案例分析.docx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https://m.book118.com/html/2019/1126/6215013105002125.shtm
7.班会活动方案:《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小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增强学生遵纪守法观念。 三、活动准备: 1、准备有关的法律知识材料。 2、收集有关遵纪守法的案例。 四、活动过程: 班主任讲话: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要和规章制度打交道,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也就是说,我们只有遵守一系列的规矩才能有条有理完善和谐。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如果全http://hhxx.mhedu.sh.cn/jyj/fcxcjy/227167.htm
8.青少年犯罪案例与分析8篇(全文)通过学校的法制教育使学生了解作为一个公民既有权利又有义务,了解法律的意义以及什么是犯罪,什么是违法,了解违法犯罪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要经常性地开展社会法制教育,要通过典型案例、新闻宣传、建立法制教育基地等措施,加大社会普法宣传教育力度,增强青少年的守法意识;家庭成员要遵纪守法,父母要作守法的模范,要通过良好的https://www.99xueshu.com/w/filemop9gtr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