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自考00167劳动法真题自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A.瑞士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2.下列属于非典型劳动合同的是

A.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B.非全日制劳动合同

C.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D.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3.2014年5月31日,彭某与单位协商解除了劳动合同。2020年12月彭某要求单位支付所欠绩效工资未果。2021年4月23日,彭某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支付其在职期间的绩效工资。对此案例说法正确的是

A.因彭某向单位主张权利,仲裁时效中断

B.彭某主张的绩效工资属于劳动报酬,不受仲裁时效限制

C.彭某应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申请仲裁,其申请已超过仲裁时效

D.单位主张彭某通过协议放弃了申请仲裁的权利,不得再申请仲载,该主张正确

4.我国《劳动法》规定就业年龄为年满

A.14周岁

B.15周岁

C.16周岁

D.18周岁

5.符合劳动合同法竟业限制的表述是

A.劳动者都有签订竞业限制协议的义务

B.违反竞业限制协议以泄露用人单位商业秘密为前提

C.竞业限制着重于限制劳动者从事与原用人单位具有竞争的工作

D.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协议,原用人单位可以要求解除劳动者与新用人单位劳动合同

A.9月1日

B.9月7日

C.9月20日

D.10月20日

7.无权处理劳动争议的机构是

A.劳动争议调解组织

B.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C.劳动行政主管部门

D.市场监管局

8.关于试用期的表述,错误的是

A.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B.试用期条款不属于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

C.试用期内,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D.同一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9.关于劳务派遣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劳务派遣单位注册资本不得低于50万元

B.劳务派遣单位不得以非全日制用工形式招用被派遣劳动者

C.用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10%

D.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依法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2年以上固定期限书面劳动合同

A.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

B.出租汽车司机

C.推销人员

D.公司前台接待人员

11.最低工资标准方案的批准机关是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B.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C.国务院

D.中华全国总工会

12.劳动者无需缴费的社会保险项目是

A.养老保险

B.工伤保险

C.失业保险

D.医疗保险

A.22小时

B.30小时

C.36小时

D.48小时

A.集体合同双方首席代表在合同上签字之日

B.集体合同文本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之日

C.集体合同由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备案之日

D.劳动行政主管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15日内未提出异议之日

15.吴某凭一张假文凭和某公司签订了3年的劳动合同,后吴某无法胜任工作。经核实,公司证明吴某伪造文凭,决定与他解除劳动合同,并且以吴某欺诈为由拒绝支付其工资,双方发生争议。对此案例说法正确的是

A.劳动合同无效,公司无需支付工资

B.劳动合同无效,但公司仍需支付给吴某原合同约定的岗位工资

C.公司无需支付工资,同时可以要求吴某承担劳动合同欺诈的赔偿责任

D.劳动合同无效,但公司应依法向吴某支付与其所从事的工作相适应的劳动报酬

16.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是

A.职工李某患职业病

B.职工温某违反计划生育,生育4孩

C.职工赵某因违反交通规则被行政处罚

D.职工汤某医疗期满后,无法从事任何工作

17.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提起诉讼。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人民法院应当

A.不予受理,告知先行劳动仲裁

B.按照劳动纠纷处理

C.驳回起诉

D.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

18.秦某已怀孕7个月,其单位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做法是

A.不再安排秦某加班

B.不再安排秦某夜班劳动

C.安排秦某从事体力劳动强度为二级的工作

19.下列情形不能认定为工伤的是

A.在抗洪抢险中受伤

B.在宴请客户中醉酒死亡

C.在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

D.在下班途中发生非本人主要责任交通事故受伤

A.不定时工作制,不执行有关加点的规定

C.某公司要求25名未休年休假的员工放弃休假,支付其二倍工资的决定是合法的

D.邹某在单位工作两年内公休日共加班136小时,从未安排补休和支付加班费,应当补发加班工资并安排补休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2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纠纷,属于劳动争议的有

A.二者之间因劳动关系是否解除发生的纠纷

B.二者之间因住房制度改革产生的公有住房转让纠纷

C.二者之间解除劳动关系后,因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发生的纠纷

D.二者之间解除劳动关系后,劳动者因请求用人单位返还保证金发生的纠纷

22.我国劳动法中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原则体现在

A.《劳动合同法》等法律规定了用人单位必须履行的劳动义务

B.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劳动者应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在各个劳动环节中的具体权利

C.在特定情形下,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利益保护出现冲突时,应注重保护劳动者的利益

D.劳动法律、法规在就业、解除劳动合同等方面对不同的特殊劳动者群体分别作了不同的保护规定

23.就业权是劳动基本权的核心,主要包括

A.就业自由

B.就业平等

C.就业促进

D.解雇保护

24.劳动合同当事人的先合同义务有

A.用人单位必须尊重劳动者的个人隐私权

B.用人单位如实向劳动者说明岗位用人要求、职业危害等情况

C.劳动者如实向用人单位提供学历、就业状况、工作经历等证明

D.订立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劳动者谋取不正当利益

25.关于劳动合同终止的说法,正确的有

A.劳动合同终止不包括劳动合同解除

B.劳动合同当事人不得约定劳动合同终止条件

C.劳动合同终止,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D.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用人单位有权终止劳动合同

26.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

A.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

B.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C.劳动者在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

D.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造成严重影响

A.未成年工

B.哺乳期女工

C.从事矿山井下作业

D.企业中的长途运输人员

28.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说法,错误的有

A.对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得解除

B.对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解除条件

C.劳动者连续工作满十年的,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D.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9.我国工会的法律地位表现为

A.唯一性

B.独立性

C.永续性

D.大都具有法人资格

30.有权确认劳动合同无效的机关有

A.人民法院

B.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

C.劳动争议调解机构

D.劳动行政管理部门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1.劳动法

32.集体合同

33.失业保险

34.非全日制用工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35.简述劳动者的基本义务。

36.简述实行生育保险制度的意义。

37.简述劳动安全卫生法律制度的特征。

五、论述题:本题15分。

38.试述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39.王某系某公司职工,已在该单位工作10年,因身体不适去医院就诊,被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冠心病,并住院治疗。出院后,诊断证明书建议:休息两周。王某向单位邮寄请假条及病情材料,单位以王某为慢性病不需要休息为由未予批准,王某自此之后未去上班。单位通知其上班无果后,以其旷工为由解除与王某的劳动关系,王某仲裁后又诉至法院,要求单位支付违法解除赔偿金。

问:(1)单位不批准王某出院后请假休息的决定是否合理合法王某是否应该享有医疗期待遇

(2)医疗期内单位是否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王某是否可以要求单位支付赔偿金为什么

(3)若单位欲与王某解除劳动合同,需符合什么条件

问:(1)因周某受到的伤害属于工伤,甲公司能否与周某终止劳动合同为什么

THE END
1.法律的意义和价值行业资讯评价作用:法律作为一种评价准则,可以帮助人们判断、衡量他人行为合法与否,为社会提供了一种明确的是非观念和评价标准。 预测作用:法律具有可预测性,人们可以通过法律预测自己或者他人的行为是否合法,以及在法律上是否有效,从而做出相应的决策。 强制作用: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制裁,确保法律的权威性和http://www.anlihk.com/detail/id/103/
2.TOP100我国《行政强制法》的法律地位价值取向和制度逻辑内容提要:《行政强制法》是规范政府共同行为的一部重要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支架性法律,其出台是我国行政法治建设历程中的又一个里程碑。本文从法律地位、价值取向和制度逻辑三方面结合的视角,依次探讨了《行政强制法》的地位、所涉重要关系、行政强制的界定、原则、设定、种类、程序、执行体制和法律责任等http://clsjp.chinalaw.org.cn/portal/article/index/id/11101.html
3.宪法知识200问2.习近平总书记是怎样论述宪法的性质、地位和权威的? 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宪法集中体现了党和人民的统一意志和共同愿望,是国家意志的最高表现形式。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http://www.xxzbb.gov.cn/ztzl/lwpf/201812/t20181211_1006038.html
4.自考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练习题(一)新浪教育30. 近代意义上的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它集中表现各种()的对比关系。 A.政治权力 B.经济力量 C.阶级斗争 D.政治力量 31. 宪法的制定与修改都要经过区别于()的特别程序。 A.普通法律 B.一般法律 C.特别法律 D.基本法律 32. 我国的政体是 https://edu.sina.com.cn/zikao/2007-04-27/144780400.html
5.个人独资企业法律特征有哪些内容?导读:个人独资企业法律特征的内容有,对于独资企业的法律地位是不具有法人的资格,是属于非法人企业;而且个人独资企业,也是归个人独自的经营,同样也是归个人进行控制和归个人所有。 个人独资企业法律特征有哪些内容? 一、个人独资企业法律特征有哪些内容? 个人独资企业的法律特征有:独资企业的法律地位集中表现是其不具有独立https://www.64365.com/zs/1339372.aspx
6.05年10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总结(一)一、法的渊源:(法律渊源) 指那些来源不同(制定法与非制定法、立法机关制定与政府制定,等等),因而具有法的不同效力意义和作用的法的外在表现形式,又称“法的形式”。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渊源主要包括:(8种) ①宪法;②法律;③行政法规;④政府规章、地方性法规;⑤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⑥特别行政区制定的法律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855.html
7.教育法律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从教师与学校的关系看教师的法律地位。教师与学校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任命制、聘任制等形式。西方许多国家表现为一种雇佣关系。我国传统上实行任命制。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教师任用制度改革。《教师法》第十七条明确规定: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 https://slxy.neau.edu.cn/info/1166/1136.htm
8.工会基础知识问答,助你快速了解工会5. 中国工会的法律地位表现为什么? 答:中国工会的法律地位表现为工会的法定权利与义务以及工会的法人资格等。其中,从法定权利来说, 工会的代表权是工会的各项权利的前提, 工会的维护权、 参与权、 平等协商权、 监督权是实质内容。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重大现实意义是什么? https://www.youmaigroup.cn/nd.jsp?id=176
9.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教育法规知识问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简称《教育法》)是国家全面调整各类教育关系、规范我国教育工作行为的基本法律。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教育法》是《宪法》之下的国家基本法律,与《刑法》、《民法》等基本法律处于同等的法律地位,是我国建国以来制定的第一部教育根本大法。该法于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https://www.ntce.com/2015/13990.html
10.2019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公告及考试国歌法 国歌的名称 国歌的法律地位 维护国歌尊严 禁止奏唱国歌的场合 国歌的宣传教育 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国歌的法定时点 英雄烈士保护法 英雄烈士的法律地位 烈士纪念日 鼓励和支持英雄烈士事迹创作生产和宣传推广 广播电台电视台广泛宣传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的法定义务 广播电视行政部门保护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的法定职责 http://www.wzbtv.cn/news/rd/info_wap_42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