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的真细!公安民警有权直接扣划银行账户内的资金吗?法院

先说答案:有,但有条件。并且这个权力的实现,不完全合理。

一、公安机关是否具有直接扣划的执法权

我们从法律条文来看,公安机关确实属于具有执法权的单位主体,并且这种执法权限的范围还十分的广,即包括了直接查封、冻结、扣押、搜查、勘验等等的权力,也包括了扣划银行账户内的资金的权力。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央行联合两高一部发布的《关于查询、冻结、扣划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银行存款的通知》以及《关于对冻结、扣划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在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的执法活动加强监督的通知》等法律规定或司法解释中就可以找到公安具有扣划执法权的依据。

二、公安机关什么情况下可以直接扣划?

在刑事诉讼的侦查活动中,每个构成犯罪的案件都应当立案,但并不是每个构成犯罪的案件都可以破案。这就导致部分较为特殊的刑事案件,特别是在电信诈骗类的案件中。办案单位只是冻结了银行卡内的资金,但找不到真正实施诈骗的犯罪分子。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地保障电信诈骗被害人的合法权利。于是,在2016年银监会和公安部就联名发布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冻结资金返还若干规定》,其中第四条就规定了:“公安机关负责查清被害人资金流向,及时通知被害人,并作出资金返还决定,实施返还。”于是,公安机关在遇到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类的案件,主要也就是电信诈骗类案件的时候,就具有了直接扣划银行卡内涉案资金的权利。

最后,顺带提示大家一下,同样根据《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冻结资金返还若干规定》第八条的规定,即使公安机关扣划并返还了被害人资金,冻结账户返还后剩余资金在原冻结期内的还会继续冻结,公安机关也可以根据办案需要继续续冻,如果以后查清还有新的被害人的话,公安机关还能继续启动新的返还程序。所以,不用抱着“等等就解冻了”“扣划完就解冻了”这样的想法了,法律规定都放这了。

三、公安机关直接扣划银行账户内的资金合理吗?划错了怎么办?

虽然刚刚郭律师带大家分析并得出了“公安机关有权直接扣划银行账户内资金的权力”的结论,那难道公安机关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当然,现在确实有一点这种趋势。虽然大家经常开玩笑说“公检法是一家”,但其实三个司法机关之间还是存在着不少的相互制约的。而如果公安机关可以直接划扣,显然就失去了检察院和法院监督纠错的机会。这样一来,在银行卡冻结的这类案件中,“冻友”们就要以个人的身份直接面对公安机关决定。所以,这当然是不合理的!这么一说大家是不是也觉得有些不合理了?但从法律的视角下来看的话不合理的点在哪儿呢?

继续阅读前郭律师先做个温馨提示吧:以下内容大家看看就算了,在新法出台或现状未改之前,大家就当“饭后图个乐”吧。毕竟,理论在现实面前,那就是个秀才遇上兵的问题。当然,如果你还愿意为人人向往的美好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设,而与这些“当兵的”据理力争,并且还愿意为之而付出律师费的话,解冻小分队也可以为您提供法律支持(手动添加“狗头”表情保命)。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前面我们详细分析的时候,好像法律与法律之间存在了一些冲突。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来看,只有法院判决后才能执行。而根据《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冻结资金返还若干规定》来看,公安机关并不必然需要等到法院判决之后才能解除。而《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冻结资金返还若干规定》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针对的是违法犯罪案件,也就是刑事案件。这样一来就存在了明显的冲突。

两法之间产生了冲突应该听谁的?别着急,立法者们早就想到了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在我国,法律之间发生冲突的时候,可以沿用的冲突解决规则有好几种,其中最直接的就是看法律的效力所处的位阶,也就是“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我国将法律的效力划分为五个位阶:第一位阶是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效力;第二位阶是基本法,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审议通过的法律;第三位阶是普通法,是指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审议通过的法律。第四位阶是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的法律规范;最后一个位阶是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这俩级别一样,包括了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

根据法律的效力位阶规则来看,《刑事诉讼法》是全国人大制定的,也是我国的基本大法之一,其效力位阶仅次于《宪法》。而《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冻结资金返还若干规定》是由央行和公安部联名发布的,其效力位阶是最低级别的行政规章。从法律效力位阶的角度看,毫无疑问应当听《刑事诉讼法》的。

但是,别急。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另一句话“特别法优于一般法”,也就是说在法律适用这个问题上,如果一般法没有规定,但是特别法规定了,就应当以特别法为准。而显然这里的特别法就是指《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冻结资金返还若干规定》。但这样一来,大家会发现,这和法律效力位阶的规则又产生了冲突。

不急不急,也有办法。当然,因为篇幅有限,具体郭律师就不展开了。简而言之,在我们今天分析的这个问题中,当“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这两个原则相冲突时,如果上位法无明确规定,下位法有具体规定,但与上位法原则、基本规则相冲突时,此时上位法一般法优先。回归到我们的场景中,刑事诉讼法规定了一切犯罪都必须经过审判,而犯罪都没有确定,如何确定资金是否应当被扣划呢?显然这是一个悖论。

因此,两者遇到冲突的时候,应当毫无疑问地以《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为准。公安机关通过绕开检察院和法院发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冻结资金返还若干规定》窃取扣划权力的行为,本质上就是一个违反《刑事诉讼法》的行为。

据理力争之下,公安机关当然不应当直接扣划并返还“冻友”们卡内的涉案资金,这也是为什么解冻小分队目前手里还有一个2022年的案件,公安机关都发布公告要返还并扣划卡内资金给报案人,但至今仍然没有被办案机关扣划走的核心法律观点之一。

更进一步来说,根据两高一部以及央行联名发布的《关于查询、冻结、扣划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银行存款的通知》的规定中,也规定:“冻结的款项,不属于赃款的,冻结期间应计付利息,在扣划时其利息应付给债权单位;属于赃款的,冻结期间不计付利息,如冻结有误,解除冻结时应补计冻结期间利息。”也就是说,办案机关如果扣划错了,不仅应当给我们还回来被扣划走的本金,甚至利息都应当给我们补上。

结语

法治社会的建设每时每刻地都在探索、在进步,立法、司法、执法以及各个办案单位之间也时不时会出现BUG。但不论如何,郭律师衷心地希望办案人员在办理具体案件的时候,也能够充分地考虑到“冻友”们合法合理的诉求,尽量让每一个当事人都能感受到法律的温度。

THE END
1.法律的位阶按照宪法和立法法规定的立法体制,法律的位阶分为七级,从高到低分别是根本法、基本法、普通法、行政法规、省级地方法规和行政规章、地级市的地方性法规和省级政府规章、地级市的政府规章。第一位阶: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效力。1、宪法是制定下位法律规范的依据,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6425525319670332&wfr=spider&for=pc
2.我国授权立法的法律位阶探析依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我国授权立法包括授权国务院立法和授权经济特区立法两种类型。两者授权特性、目的、内容等都不尽相同,将两者统一界定所得到的结论难免会出现矛盾之处。因此本文将两类授权立法独立成章,分别确定其法律位阶,这两部分为并列关系。最终得到的结论为:授权国务院立法的法律位阶为行政法规,授权经济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613-1022460477.htm
3.法,法的价值位阶排序是什么律师普法法,法的价值位阶排序是什么2020-01-26 6,729 普法内容当法的价值发生冲突时首先适用位阶基本原则,从高到低依次是:自由,正义,秩序。法律位阶,是指由立法体制决定的,不同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在法律渊源体系所处的效力位置和等级。比如,我国法律位阶,从高到低可分为:宪法、基本法、普通法、法规、行政https://www.110ask.com/tuwen/1767080138506367688.html
4.下列关于我国法律规范效力位阶高低的说法中,错误的有:多选题 下列关于我国法律规范效力位阶高低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A 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规章 B 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法律 C 规章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 D 法律的效力高于宪法 --- 正确答案:ABCD --- [华图教育题目解析]:解析: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法规https://m.dongguan.huatu.com/tiku/2260469.html
5.我国法律体系关于法律的效力位阶 这就要先看上面提到的法的三个层次,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如何区分呢,其实很简单。 第一层级(法律):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以上讲到的全是,以“法”字结尾,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头,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http://www.chinalaw.gov.cn/cohttps://zhuanlan.zhihu.com/p/28290045
6.《中国法学》2022年总目录&各期目录《中国法学》论公开的个人信息处理的法律规制 程啸3-82 职场智能监控下的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 ——以目的原则为中心 田野3-102 个人信息处理者过错推定责任研究 王道发 5-103 □宪法学理论与方法 法律位阶判断标准的反思与运用 王锴2-5 论基本权利私人间效力的范式转型 http://www.fxcxw.org.cn/dyna/content.php?id=25011
7.法的价值位阶怎么规定的当法的价值发生冲突时首先适用位阶基本原则,从高到低依次是:自由,正义,秩序。法律位阶,是指由立法体制决定的,不同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在法律渊源体系所处的效力位置和等级。比如,我国法律位阶,从高到低可分为:宪法、基本法、普通法、法规、行政规章。所以在不同位阶的法的价值发生冲突时,高位阶的法律https://m.boolaw.com/mip/chosen/95ccaaa0.html
8.新行政处罚法规定“两人执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我国《行政这就是说,新行政处罚法自我宣告,我国所有的行政处罚都必须“两人执法”。这样会带来两个新问题:其一,法律位阶冲突问题。我国《行政处罚法》是全国人大制定的,属于基本法。我国《人民警察法》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属于普通法律,位阶比基本法低。但是,新行政诉讼法是人大常委会修正的,修订的内容是否能自动获得基本https://www.fx361.com/page/2022/0204/16517200.shtml
9.再论全国人大法律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的位阶判断法信造成分歧的主要原因在于,各方对全国人大法律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是否处于同一位阶、如何选择法律适用规则、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否同一机关存在不同看法。其中,全国人大法律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的位阶判断对着结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中,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与全国人大的法律规定不一致的情况http://faxin.cn/lib/Flwx/FlqkContent.aspx?gid=F113562
10.再论全国人大法律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之间的位阶判断第三部分试图从一般意义的位阶判断理论上寻找答案,通过对国内学界关于位阶判断的主要学说进行总结分析,揭示现有一般学说在解释力和应对实际问题能力方面存在的局限性;第四部分,回归法律位阶理论的本源,指出位阶判断的实质标准应该是规范问是否存在效力理由关系,并对这一标准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体现及法律适用中的具体运用https://www.docin.com/p-1179131458.html
11.刑法在法律体系的地位逻辑当然上述刑法在我国法律体系地位的观点被一些学者认为法律存在位阶效力的高低之分。对这样理解,笔者认为所谓体系是由众多要素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而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各个构成要素之间地位也是平等的,不存在地位优劣之说,也不存在所谓的位阶之说。法律效力位阶只能在整个法律渊源中进行或者是在各个部门法的内部https://www.gwyoo.com/lunwen/faxuelunwen/xinfalunwen/201910/707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