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H”转“A”后股权激励将如何转变财经

第1页:定期检验第2页:案例链接第3页:互动视点

在香港发行H股的企业,特别是金融企业,几乎都有一个成熟的并被国际资本市场认可的股权长期激励计划。实施股权激励制度对改善一家上市企业的经营及树立市场形象,以及赢得投资者的信心是十分有益的。但随着H股回归A股市场日益升温,关于这些企业回归后,他们在运用这个“经营管理的助推器”时,基于A股的状况将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香港引进内地企业赴港以H股形式上市已经有超过10年的历史,截至目前,共有117家登陆H股市场。2006年中期以来,随着中国股市股改的完成,A股市场逐步走向成熟,且受到愈来愈多的资金青睐,这使很多大型优质的H股上市国企纷纷打起“回娘家”的主意,而大唐发电、广深铁路、中国人寿和平安保险更是已经成功登陆A股。而据有关报道,交通银行,中移动,中海油,首都机场,中国铝业,潍柴动力等优秀企业也正筹措回归A股市场。

华信惠悦对2006年H股市场高管薪酬的调研显示,几乎所有拥有长期激励计划的内地公司都选用了“股票增值权“的形式,也就是公司用现金的方式向行权人支付的股价超过行权价的部分收益的一种工具。之所以普遍采用这一方式,主要是由于我国旧的《公司法》对职工持股限制以及外汇出入境的管制,这导致基于真实股票的权益支付的激励工具,例如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等,操作起来十分复杂,因此并没有被广泛采用。

定期检验,让计划时时“保鲜”

激励人员范围的确定要考虑成本因素

股权激励计划的范围向组织内部渗透,有利于组织中的激励文化培养以及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但对于由此带来的成本增加,公司是否能够承受?特别是将绩效指标作为行权解锁条件时,激励计划的成本问题会反过来影响行权条件的达成。因此,公司在计划设计时,应当提前对此影响做出测算。

注重激励和约束的配合

根据现在已推出的长期激励计划,有的计划比较重视约束机制,但忽略了实际激励效果,也就是说有些公司的长期激励计划,画的饼比较诱人,但要吃上很难。很多公司把计划做得很复杂,限制严格,作为薪酬的一个部分的长期激励计划收益要冲破重重关卡才能实现。当计划参加者发现有些绩效指标的达成难度太大,根本无法由此获得计划收益,反而会降低他们实现绩效目标的决心,致使计划的激励效果大打折扣,甚至会起到反效果。

(本文作者为华信惠悦咨询公司上海分公司高级顾问)

1

2

3

下一页

■互动视点

以双向思维看待H股回归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股权激励机制的设计原则和实施步骤,本栏目特别邀请华信惠悦上海咨询公司副总经理、首席顾问孟楠与华信惠悦咨询上海有限公司高级顾问张瑾琨进行面对面的深入访谈。

上海证券报:针对H股上市公司准备回归A股的企业群体,目前实施股权激励机制的整体情况如何?

因为H股上市的企业只能以虚拟股票,即股票增值权的方式激励员工,具有相当的局限性。从员工角度看,员工不能持有真实的股票,接受程度有一定影响;从公司角度看,员工的实际收益还是由日后公司内部埋单,造成公司的实际成本增加。而回归A股之后,员工可以得到公司的真实股票作为激励,令员工与公司的长期利益关系更为密切,而此时市场则可以替公司给员工实际的股权激励所得利益埋单,对公司的长期发展具有良性影响。

上海证券报:随着H股企业重回A股市场,以真实性股票激励机制取代原有的股票增值权形式,是否会出现企业担心的股权稀释现象?

张瑾琨(华信惠悦咨询上海有限公司高级顾问):我们应该从双向思维来看待这个问题,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有些上市企业想从A股进入H股,而有些会想由H股重返A股,都存在一定的可能性,因为每个市场都有各自的特点,比如此前的美国次级债问题的爆发对H股市场影响很大,而对于A股市场影响甚微。而目前开放大陆居民可以投资港股又为H股带来了更大的发展契机,因此,选择在哪个市场,完全取决于企业自己。

孟楠:其实,国外有些企业会同时使用股票增值权和真实性股票来激励员工,当真实性股票达到一定数量之后,企业如果担心股权被稀释程度太大,就可以转而使用股票增值权的激励机制。这是一个企业对整个股权激励计划的认识问题,可能在计划中会考虑到多种不同工具的转换使用。目前,A股的成长性比较好,可能以此为基础的激励计划对员工的激励作用会相对明显。

上海证券报:请从实际操作的流程角度介绍一下咨询公司在操作整个股权激励机制项目设计实施的标准步骤。

上海证券报:那么,在与企业进行计划沟通时是否存在障碍?咨询公司用什么方式排除这类困难?

上海证券报:对比海外市场,目前国内企业对长期激励机制的认知水平在哪个层面?

孟楠:目前国内企业对长期股权激励机制要强调激励性和约束性并重的认知与处于海外成熟市场的企业基本一致,但目前国内运用的激励手段比较单一,综合效果不大,主要是因为长期股权激励机制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还在一个探索的过程中。其次,这方面的法律法规限制也较为严格。

上海证券报:一般而言,长期股权激励占企业总股本的比例多少?

孟楠:对国企来说,首次授予的股权激励占比不能超过整个总股本的1%,民企这个比例相对高一些。

张瑾琨:而海外上市的企业平均为3%-5%,而在国内,国企和民企的平均值为6.6%左右。

上海证券报:目前仍有一些持观望态度或者等待态度而暂不考虑引入股权激励机制的企业,在您看来,他们的顾虑有哪些?

张瑾琨:每个公司所处的市场竞争环境不同,股权激励计划实施得如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家企业管理水平的优劣,但并不是唯一的标准。而且实施股权激励也需要公司具备相应的基础,比如透明的治理结构、完善的管理体系及优良的薪酬体系。有了这三个稳固的前提,才比较适合施行长期股权激励计划。

THE END
1.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目前,许多公司的经营管理层成为了实际控制人,导致公司被管理层牢牢控制,股东大会自身的职能性下降。在这样的情况下实施股权激励发挥不了预想的效果,股权激励的决策受到管理层控制,这样会导致公司的管理者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损害投资者以及中小股东的利益,不利于公司的长期发展。同时在公司的内部缺乏监督机制,致使公司权利https://www.gwyoo.com/haowen/289130.html
2.浅谈管理层的股权激励我国实施股权激励的局限性 在我国,实施股权激励有很多的局限性,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公司治理不完善,国有股一股独大 在“内部人控制”的情况下引入股权激励制度,必然出现经营者为自己定薪定股,损害公司和股东利益的情况。国有企业,包括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的突出表现是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这种结https://www.chinaacc.com/new/287/293/341/2006/5/sh00844103560020-0.htm
3.薪酬激励理论因此,在设计和实施薪酬激励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局限性和挑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结论 薪酬激励理论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重要理论之一,对于提高员工绩效和组织绩效具有重要意义。薪酬激励的设计应当遵循公平、激励、灵活和可持续的原则,实施方法可以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金和提成以及股权激励等。薪酬激励https://www.jiangshitai.com/article/6794.html
4.*ST东凌:2017年年度报告(更新后)股股东。2015年6月3日,股权激励计划第一期共有31名激励对象在行权日向公司董事会提交了行权申请,合计申请行权的股票期权数量178.5万份。行权后,公司总股本由40,767万股增至40,945.5万股。东凌实业持有本公司股份为163,981,654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0.05%,为公司控股股东。2015年9月28日,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353,448http://basic.10jqka.com.cn/api/stockph/pubInfo/14657873/
5.股权激励方案实操班课程大纲激励授权培训举例说明委托代理理论与股权激励局限性; 案例说明人力资本理论与股权激励原则性; 成功股权激励的主要模式及其案例分析。 第二天 虚拟股分红方案的设计针对不同类型企业讲解案例,并与学员一起从案例库中找到1-2个近似案例学习借鉴; 给到案例模型,学员根据自己企业情况完成初始方案; https://www.consulting-china.cn/traning/8921.html
6.创业企业股权激励:创始人如何做到激励人心如何做好员工激励,是当下创业企业创始人普遍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和创业企业管理向精细化转型的背景下,创始人如何有效地激励员工,通过激励起来的员工帮助企业共渡难关或实现弯道超车,既是创始人面临的重点,也是难点。 在众多的员工激励措施中,股权激励往往是创始人们最容易想到并采取的激励措https://www.junhe.com/legal-updates/1849
7.股权激励的方法分析10篇(全文)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 股票期权激励在股权激励方式中所占的比例曾一度高达75%以上, 而此时又正遇到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牛市, 由于期权的巨大杠杆作用使得因实施股权激励而受益的大量高管人员获得了与其业绩水平极为不相称的超额收益。在股市的狂热中, 股票期权往往超出了激励员工的积极性的作用, 其中发生了多起管理层靠https://www.99xueshu.com/w/ikeyfzmjn638.html
8.基于内生视角的股权激励实施效果检验——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新证据Ownership and Performanc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9,53(3):353-384.⑨D.Palia.The Endogeneity of Managerial Compensation in Firm Valuation:A Solution.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01,14(3):735-764.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从内生视角评估股权激励效果,但由于方法的局限性,样本选择偏误未https://sdsdwkxb.cnu.edu.cn/gkll/2017n/2021d6q_598578f464bf498a99caca1c40a71b37/44a527bf0bc547e19473d0d9f2e60e85.htm
9.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实施效果及方案优化研究第六部分为海康威视股权激励方案评价及优化建议,结合股权激励方案本身和实施效果,分别挖掘出其股权激励方案的可取之处与不足,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进而完善该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第七部分为结论,重点总结了案例公司股权激励方案实施的合理性和局限性,进而为未来股权激励计划的良好实施奠定了基础。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173-1022070186.nh.html
10.员工股权激励的效应评估与改进措施.ppt措施04员工股权激励与其他激励机制的结合05员工股权激励的风险防范与应对06员工股权激励的国际经验与借鉴单击添加章节标题PART1员工股权激励的效应评估PART2激励效应的体现增强企业凝聚力提升公司业绩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降低员工离职率激励效果的量化评估方法员工满意度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员工对股权激励的满意程度,评估激励https://m.taodocs.com/p-1061377079.html
11.股权激励现状(精选十篇)从所属板块来看, 2013年153家公布股权激励方案的上市公司中, 中小板和创业板各有59家, 数量一致, 合计占当年公布股权激励方案上市公司总数的77%, 而深市和沪市主板股权激励的比例只有23%。从上述构成比例来看, 民营企业是实施股权激励的主要部分, 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积极性较高, 而国有企业和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6kf1zq1.html
12.股权激励对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公司研究论文从以上分析,本文得出两个结论:1)拒绝假设一,即广东省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公司财务绩效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2)公司规模、股权集中度对公司财务绩效无影响,财务杠杆与公司财务绩效负相关。 4.结论 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广东省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财务绩效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这可能和样本选取的局限性以及变量选取的差异性有关。https://www.lunwendata.com/thesis/2015/72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