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饶俊华牟敏)11月17日,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务区(以下简称法务区)在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揭牌,标志着法务区建设迈出了实质性、关键性的第一步,将为营造良好的经济秩序和营商环境,推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而发挥作用。
法务区占地面积6900余平方米,共有6大功能板块,分别为商事争端解决中心(法律服务中心)、乌鲁木齐仲裁委(乌鲁木齐国际仲裁院)、中国(新疆)自贸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巡回审判点、四级法院跨域立案服务区、外国法律查明中心及检察综合服务中心,有的功能板块又包含多个法律服务功能,我们一起来看看都能提供哪些法律服务?
商事争端解决中心(法律服务中心):8个功能室“一站式”解决商事争端
商事争端解决中心(法律服务中心)在法务区2楼,是法务区重要功能板块,设有涉外律师服务室、商事调解室、仲裁工作室、司法鉴定服务室、涉外公证服务室、专家论证室、新疆律协国际业务工作部、公共会议室8个功能室。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乌鲁木齐市司法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包新功介绍,商事争端解决中心(法律服务中心)的8个功能室可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涵盖从商业纠纷的仲裁裁决到法律咨询、纠纷调解,从专业的司法鉴定与涉外公证服务到权威的专家论证支持,以及国际业务拓展指引等“一站式”、全方位、多层次的商事法律服务,以专业且高效的服务体系,保障市场主体在复杂的商业环境中合法权益得到充分维护与伸张。
其中,涉外律师服务室由乌鲁木齐市律师协会牵头成立,汇聚了具有丰富的涉外法律事务处理经验的律师,为企业在国际贸易、投资、并购等领域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帮助企业规避法律风险,维护合法权益。
“目前,我们涉外律师库已有47名律师。”包新功说,这些涉外律师通晓多国语言,可以更好地为“走出去,请进来”做好法律服务。
商事调解室承担的是诉前商事纠纷,只要是涉及自贸区企业的以及6个功能区块的商事纠纷都可以分流到这里解决,在商事纠纷发生时,将有专业调解员通过沟通、协商等方式,帮助双方在此处达成和解,避免纠纷的进一步升级,在减轻审判压力同时,能够更快捷、高效地解决纠纷。
乌鲁木齐仲裁委(乌鲁木齐国际仲裁院):提供“一站式”仲裁服务
乌鲁木齐仲裁委(乌鲁木齐国际仲裁院)在法务区三楼,设有立案部、发展部、审理部、审查部、综合部5个部门,内设接待窗口、立案大厅、洽谈室、仲裁庭、合议室、调解室、专家咨询室等。
乌鲁木齐仲裁委员会秘书长方强介绍,乌鲁木齐仲裁委员会成立于2000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务区成立,通过程序申请乌鲁木齐国际仲裁院,也是全疆唯一一家本土国际仲裁机构。商事主体产生矛盾之后,可以通过国际仲裁庭进行调解、裁决,乌鲁木齐国际仲裁院将为全疆乃至周边国家以及更多国家的商事主体提供法律服务。
“随着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成立和发展,中欧(中亚)班列的持续壮大,越来越多的主体参与到国际商事贸易中,涉外法治工作总体布局也不断拓展。”方强说,乌鲁木齐国际仲裁院地处新疆首府,区位优势明显,将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务区建设目标,提供高质量、高水准、高效率的法律服务,助力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务区服务“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共通共建将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务区打造成为优质的法律服务产业示范区、完善的法律服务生态圈,一流法治服务创新高地。
“此前我们也有过国际仲裁的经验。”方强说,在成立之前,乌鲁木齐仲裁委员会就审结了3起涉外案件,目前,乌鲁木齐国际仲裁院已经立案1起涉外案件。
乌鲁木齐仲裁委(乌鲁木齐国际仲裁院)设置的立案部、发展部、审理部、审查部、综合部5个部门,共聘有352名仲裁员,仲裁员队伍覆盖国内多个省市,均为各专业领域内的知名教授、高级工程师、资深法官、律师和在仲裁、经济管理等工作中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们,为当事人提供专业的仲裁服务。
司法服务集群:法院、检察院等多部门协同服务
在法务区五楼,有中国(新疆)自贸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巡回审判点(以下简称巡回审判点)、四级法院跨域立案服务区、外国法律查明中心、检察综合服务中心四大功能板块,形成多功能协同的司法服务集群。
记者看到,巡回审判点分别设有立案办公室、巡回审判法庭、调解室、云法庭等功能室。
“这几间功能室开辟了乌鲁木齐涉自贸商事案件快速立案、快速审理、快速执行便捷通道,将实现涉自贸商事案件就地立案、就地审理、高效执行,公正便捷低成本化解自贸区内商事争议和国际商事争端。“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副院长崔文举介绍,该院在市委的领导、自治区高院指导下,锚定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高地的定位目标,立足两级法院实际,兼顾中外法务区建设经验,努力构建法务区自贸审判实体化运行的“四梁八柱”,初步形成与首府城市相适应的自贸审判制度机制体系。制定了《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巡回审判点工作细则(试行)》,指导辖区内新市区法院入驻巡回审判点,促成巡回审判点实质运行、规范运行、高质量运行。推动在全区率先设立乌鲁木齐片区自贸法庭,充分利用法务区优秀法律服务资源、专业人才集聚的优势,开辟全区自贸审判现代化新格局,为高标准、高起点建设自贸试验区注入强大法治动能。
据了解,四级法院跨域立案服务区功能板块,将充分利用近年来人民法院跨域立案改革创新经验,实现当事人“跑一次就能顺利立案”的目标,让人民法院涉外审判现代化最新成果惠及各类中外经营主体。外国法律查明中心功能板块,则依托丰富的外国法律数据库特别是中亚五国的法律与案例数据、专业研究团队,精准匹配外国法律条文及案例参考,着力解决外国法律查明这一瓶颈,助力打造国际商事争端解决西部法治高地。
检察综合服务中心设立高新、水磨沟、米东、经开4个功能区块检察官工作室,同时,市检察院办案团队入驻其中开展工作。
“服务保障自贸试验区建设,是检察履职的应有之义。市检察院在全区检察机关率先出台14条服务保障工作意见,明确依法打击自贸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内各类刑事犯罪,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高质效开展民事、行政诉讼法律监督工作,深化公益诉讼检察履职,助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乌鲁木齐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副检察长刘岳介绍,在法务区设立检察综合服务中心,可为整合优质法律资源奠定良好基础,也有先例可循。10月9日,首批13名检察人员组成5个检察官办案组进驻法务区,在检察服务中心开展来访群众接待、法律咨询服务等工作。目前,检察官办案团队已对自贸区内各类市场主体包括涉外企业等的入驻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后续将通过调研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充分了解企业法治需求。
刘岳说,检察机关还将在法务区涉外法律服务中发挥作用。下一步,我们将在依法履职前提下探索创新,把落实检察服务自贸措施和“检察护企”“检护民生”专项活动结合起来,将检察综合服务中心建成服务大局的创新型平台、展现检察形象的开放型窗口,打造高效履职的学习型集体,积极探索涉外法律服务,为开展国际国内交流、跨国和跨省(区)司法合作等工作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