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法律冲突的良性解决机制

法官在案件审理中不得不经常面对法律冲突,而且有责任、有义务解决好。但由于法院没有司法审查权,他们不得不战战兢兢的“暗渡陈仓”。

毋庸置疑,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由于立法的日益增多,加之立法主体的多元,法律规范(包括法律、法规和规章等)之间冲突、抵触、不一致、不协调的现象比较严重,它影响着国家法治的统一,动摇着法律在人们心中的权威地位。

2000年3月通过的《立法法》为这一问题提供了解决的途径和机制,即允许有关国家机关或者公民、组织在认为法规和宪法、法律相抵触时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申请处理。但《立法法》实施至今,公民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提出审查法律、法规是否违宪、违法的申请并不常见。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在哪里,如何充分发挥现有机制的功能,如何设计出新的富有成效的机制来解决法律冲突,这些都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法律冲突现象原因之剖析

法律冲突的现象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不是中国法治之特有。不过,各国法治发展的历史长短不同、立法技术优劣不同、法治发达程度不同都一定程度地影响着法律冲突现象严重与否。

就我国而言,立法主体的多元性是法律冲突的首要原因。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及其各部委、省或直辖市的人大及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及人民政府、省会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人民政府、经济特区的权力机关及人民政府,都行使着范围不同、等级不同的立法权限。不同立法机关在立法时只考虑部门利益、地方利益,对同一事项作出不同立法,是产生法律冲突的重要原因。

其次,新旧体制转型,社会关系变化急剧,必然产生新旧法律的矛盾。与此同时,我国有关法律文件的清理、修改、补充等规定并未形成制度,实际工作远远落后于现实需要。在李慧娟事件中,《河南省种子条例》落后于《种子法》就是一个明证。

从现实来看,法律冲突现象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一是法律、法规与宪法的规定和精神相冲突,即法律法规“违宪”;二是下位法的法律规则与上位法的法律规则相抵触,或者下位法的法律规则与上位法的基本原则、精神相抵触,即法规、规章“违法”;三是同阶位的法律相互矛盾和不一致,即法律法规“矛盾”。显然,不同的法律冲突类型应采取不同的解决方式。

当法官遭遇法律冲突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他们似乎可以不太关心法律冲突与否。法官在案件审理诉讼中却不得不经常面对这些冲突,而且有责任、有义务必须把它解决好。法官对于法律冲突的解决主要有三种情形:

第一,“不做不说”的法官。对于法律违宪的冲突问题,法官既不审查也不发言,他们知道法律没有赋予自己这样的权力。法官们即使知道哪些法律条文违背宪法精神,他们也不愿意以公民的身份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起违宪的审查,毕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们缺乏提起违宪申请的动力。

第三,“只做不说”的法官。大多数聪明的法官面对违法性的法律冲突问题,他们会选择秘密的“地下通道”。他们也对相互冲突的法律进行实质性的审查,但是在判决书中对于违法性的法规只字不提,或者最多是说一句“不能适用”就完事大吉。这类法官在司法实践中最为常见,因此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法律冲突现象如此严重,人民法院仍一如既往地审理案件,而极少有国家机关、组织、团体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违法审查的申请。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法官不去选择首先由制定机关或其上级机关将违背法律的法规撤销,然后再进行案件的审理。

由于法院没有违法违宪的司法审查权,法官还在战战兢兢地“暗渡陈仓”,法律冲突呼唤良性解决机制。

由最高院行使违法审查权

在国外,对于法律的合宪性审查权,有的归属于议会中的专门机构,有的归属于宪法法院,有的归属于普通法院;对于法规、规章及以下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权,则通常归属于普通法院或行政法院。法院对法规、规章的审查,既可以仅决定其是否在具体案件中适用,也可以对其合法性做出确认,或者确认其违法并用判决将其撤销或宣布其无效。在我国,人民法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在此宪政体制下,法律冲突机制的解决可作如下考虑:

违宪审查权专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于违宪审查而言,应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下设专门从事违宪审查的委员会,凡是涉及违宪审查的法律冲突问题,全部由该委员会进行审查。此委员会的组成应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人员、最高人民法院工作人员以及著名的法学家成员共同组成,其中法学家应该占有至少三分之一以上的比例。

对于违法和矛盾审查而言,可以考虑违法审查权由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即最高院有权审查法律之下的法规、规章的违法性、矛盾性问题。毕竟,最高人民法院是全国人民的法院,不是哪个地方的法院,因此可以审查法律之下的包括国务院规章在内的法规、规章的违法性、不协调问题。

由最高院行使违法审查权,既可以保障违法审查的严肃性,又可保障违法审查的专业性,同时又能保障全国法制的统一,此举可谓“一石三鸟”。尽管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对法规、规章没有违法审查权。但是,在司法审判中,法院往往以那种“只做不说”的方式行使着实际的违法审查权,这种方式是无声无息的。这种“只做不说”无声的宣判与“既说又做”的有声宣判相比,只是措辞的差别,实际效果并无不同,应该在法律上确认这些在司法实践中逐渐积淀下来的成功经验,以保障法律冲突解决机制的良性运行。

THE END
1.法律的意义和价值行业资讯法律的正义意义:正义是法律的理想或价值目标,法律通过分配权利义务,惩罚违法犯罪以保障正义,补偿受害者以恢复正义。 法律的效率意义:在当代,法律对生活的渗透无所不在,法律在保障平等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效率的实现。 法律的利益意义:法律通过平衡冲突进行社会控制,解决社会纠纷,平息社会矛盾,恢复社会常态,促进社http://www.anlihk.com/detail/id/103/
2.论民间法作用及与国家法冲突的协调张梅律师(一)民间法的灵活性决定了民间法的无可替代作用,他无时无刻都在调整规范人们的行为,国家构建法律就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使社会活动有序的进行,无论是日常交往、经济交易,还是解决纠纷,都有一定的标准和尺度进行评判,在与国家所倡导的根本价值观不冲突时可以适用。民间法无论是宗法、祖法都是历代传承下来的,调整人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864534.html
3.法律在促进多元化与和谐社会中的关键作用实用工具法律在调解社会矛盾、化解冲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公正司法、仲裁和调解等方式,法律可以有效地解决社会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法律还通过引导社会舆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式,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2、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工具,通过制定公正的法律制度,确保每个人在司法https://kanfawang.com/post/19463.html
4.论法律冲突的法理认识及解决索南永吉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交往与联系更加密切,由此产生的社会关系也更复杂化,为了解决随之可能出现的各种社会纠纷,我国立法数量也越来越多,导致法律冲突现象也更为普遍。法律冲突是法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社会中常见的现象。https://www.fx361.com/page/2018/0301/5045333.shtml
5.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大纲和复习知识点(4)熟悉系统集成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5)熟悉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职业道德要求; (6)了解信息安全知识与安全管理体系; (7)了解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知识; (8)了解信息系统服务管理、软件过程改进等相关体系; (9)熟练阅读和正确理解相关领域的英文资料。 https://blog.csdn.net/woaini886353/article/details/124361195
6.法律的冲突与协调(精选十篇)法律的冲突与协调 篇1 法律即自由, 但自由的实现离不开公平, 因为在对立、冲突中自由将不复存在。上个世纪以来, 日益凸显的社会矛盾便是明证。因此, “为了实现实质正义, 一些国家或地区在立法与司法上对契约自由进行了必要的限制。” (1) 自由在法律上体现为权利, 自由的冲突在法律上体现为权利的冲突。法律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wfa3ff8.html
7.欧盟知识产权保护与货物自由流动原则其次,权利用尽原则是解决上述冲突的核心原则,其含义是,一旦知识产权权利人同意将受保护的产品投放市场,就意味着附着在产品中的权利已经被用尽,权利人不得再援用其知识产权阻止产品在欧共体内部市场中自由流通。由于保障共同市场的统一、避免人为地造成市场的分割是欧共体的目标,因此权利用尽原则具有普遍的法律意义。 http://www.law-lib.com/flsz/sz_view.asp?no=1107
8.《法理学导论》笔记(法理学导论)书评第一编法律的本体第一章法律的概念第一节法律的定义一、法与法律1.法:应然法,隐藏在事物背后的客观法则或人类普遍理性要求2.法律:实然法,法律只是法的表现形式二、对法律不同的界说(一)法律命令说:1.主权者下达的以制裁为后盾的普遍命令;2.专制主义(二)法律规则说:1.第一性规则和第二性规则结合形成的规则体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773884/
9.公共秩序保留范文8篇(全文)公共秩序保留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消极的否定作用,当本国法院依照冲突规范指定应适用外国法,而其适用结果与本国公共秩序相抵触,便可排除外国法的适用;二是积极的肯定作用,内国法的某些规定,由于涉及国家或社会的重大利益、道德或法律的基本原则,因而是必须直接适用的,这就根本不考虑有关冲突规范是怎么规定的,从而https://www.99xueshu.com/w/ikeytjlycxi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