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格拉底从容赴死看法律信仰

“逃监是毁坏国家和法律的行为,如果法庭的判决不生效力、被人随意废弃,那么国家还能存在吗?逃监是蔑视法律的行为,是践踏自己立下的契约,是最下贱的奴才干的勾当。如果我含冤而死,这不是法律的原因,而是由于恶人的蓄意。如果我无耻逃亡,以错还错、以恶报恶,毁伤的不仅是法律,而且是我自己、我的朋友和我的国家。”这是古希腊哲学家在临刑前对弟子们所说的话。

苏格拉底出生在古希腊的雅典,他自学成才,喜欢探讨各类稀奇古怪的知识。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在雅典的市政广场上与人辩论,这成为当时雅典的一景,来自古希腊各地的演讲家和政治人物常常被他驳得体无完肤;他把自己比喻成“牛虻”,时刻叮咬着雅典,批评自己所看不惯的事情;这也因此得罪了很多人。很多青年人追随苏格拉底探讨各类知识,其中就有大哲学家柏拉图。

公元前399年,鞣皮匠阿奈斯特、演讲家莱康、诗人美莱特斯对苏格拉底提出了不敬重城邦神、宣扬新神和蛊惑青年两项指控。雅典城邦组成了一个500人的陪审团对苏格拉底进行审判。审判中,苏格拉底没有听从弟子赫尔摩奇尼斯讨好陪审团的建议,而是口若悬河,宣称因为承认自己是无知的,所以是天底下最具智慧的人。这激怒了陪审团,陪审团先是以280:220的比例,决定他有罪,又以360:140的比例判处了他死刑。

被投入监狱后,朋友和弟子们买通了狱警,并准备了马车,对苏格拉底说:“既然法律和判决是不公正的,我们何必还要遵守?”劝说苏格拉底逃监,但他拒绝了,并说出了上面的话。第二天那个有阳光的下午,苏格拉底当着众弟子的面,喝下了毒酒,从容赴死。这就是苏格拉底的伟大,值得我们敬仰,他原本可以逃走,却选择了服从虽然生效但不公正的判决,他以自己的死成全了国家法律和司法审判的“活”,捍卫了其尊严,对建立西方国家的法律信仰和司法权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法律必须被信仰

苏格拉底的死间接引发了后来“恶法非法”和“恶法亦法”的争论,本文不准备对此进行探讨,也不准备对西方司法审判及陪审制度的不足和缺陷进行评判,笔者想说的是对法律的信仰。

THE END
1.法律必须被信仰”的再审视首页 河南法院 新闻中心 典型案例 法苑文化 法律法规 当前位置: 河南高院在《人民法院报》 无此文件〖关闭窗口〗最高人民法院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法院网 人民法院报 中国裁判文书网 河南省人民政府网 大河网 华东政法大学 您是第 655664790 位访客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东段282号 邮编:450008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http://www.hncourt.gov.cn/public/detail.php?id=110647
2.浅议“法律必须被信仰”"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这是伯尔曼的呼唤,语出《法律与宗教》。此言既出,流传甚广,影响颇深。其主张法律与宗教不应分离,且应被信仰。两者互为支撑,法律赋予宗教社会性,宗教则给予法律神圣性。不惟此,法律易于僵死,宗教则易于狂言。 年久月深,越来越多的人被这种浩然的法律权威所感染。时至今日,http://www.jszf.org/fxgg/201306/t20130603_1120.html
3.为什么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爱问知识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出自哈罗德。J。伯尔曼在1971年出版的演讲集《法律与宗教》。https://iask.sina.com.cn/b/1H4x1qaLWboT.html
4.法律必须被信仰法律必须被信仰 □ 王巧玲 只有当人们对法律抱有信心,不把法律视为畏途,对法律有爱,而不是只有怕时,法律才会变得崇高。人们对它才会有信仰,法律也才会有权威。 近几年,我国恶性案件不断发生,如山西挖眼事件,云南禄劝县杀死一家6口特大杀人案,北京男子摔死婴儿案等,这些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如此恶劣,对法律如此的不https://paper.dzwww.com/dzrb/content/20140514/Articel09004MT.htm
5.为什么“法律必须被信仰”——法律与宗教关系解读美国法学家伯尔曼说过一句话:“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许多人都知道这句话,都认同这句话。有人据此论证,若要建设一个法治社会,必须建立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使法律成为人们的信仰。有人甚至认为,中国的落后,就在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没有对法律的信仰,而过于注重道德、政治、权力的作用,法律在调整中国http://www.pacilution.com/ShowArticle.asp?ArticleID=658
6.“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是法学家()的名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是法学家()的名言。 A.理查德·A·波斯纳B.哈罗德·J·伯尔曼C.罗纳德·德沃金D.罗斯科·庞德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 你可能喜欢 《细则》规定,毕业论文摘要的字数一般为300字左右,摘要应高度概括该研究工作的内容、目的及其重要性,说明其研究方法,并总结研究成果、结论及意义https://m.ppkao.com/wangke/daan/aeb2724c70bd4aa2bec9fabd800944ed
7.法律只有被信仰才能被遵守,而公民对法律的信仰建立在法律是否符合更多“法律只有被信仰才能被遵守,而公民对法律的信仰建立在法律是否符合统治阶级需要的基础上()”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有位法学家曾经说过:“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等于形同虚设。”这句话表明,一个人只有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信任和信仰法律,才会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由此可见 https://www.xuesai.cn/souti/2B171194.html
8.抢夺方向盘事件屡屡发生,为什么他们不知道这是在犯法呢?著名法学家伯尔曼曾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但其实还有重要的一条,那就是法律必须被感知,才能被信仰。也就是说,信仰的前提是民众能够感知法律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普法是十分重要的。 200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12月4日作为全国法制宣传日。自此,12月4日前后,一年一度的法制宣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121476
9.必备法谚合集(4.2621.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 ——— 伯尔曼:《法律与宗教》5.2 《法律与宗教》一书中采取了四种不同的视角,“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这句话的翻译、理解不同,在国内法学界曾引起过一番争议,故也将此段英文原文分享。 伯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76412723937748
10.《法律与宗教》读书会讲稿(法律与宗教)书评针对当时美国“流行的法律与宗教概念出现断裂,社会已陷入混乱之中:法律失去其原有的神圣性,而宗教却又被视为纯粹的伪善。”问题,他呼吁对“法律”与“宗教”的概念重新厘清,关系重新界定,以找到人类应对危机的方法。(四)阅读中可能的困难l 本书在中国出版时,作者写道:“我非常高兴且荣幸地将此书呈献于中国读者。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4139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