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文书》课程教学大纲

5、又成为总论的演绎和具体说明。使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渗透。4、在引导学生学好法律文书写作知识和要领的基础上,切实注意指导学生实际的操作和演练。根据本课程安排的写作练习,要求学生学会实际运用,并逐步达到会写常用的法律文书的基本要求。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建议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两个方面,即系统讲授课程的知识和指导学生实际进行写作演练两方面,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1、本课程的教学应以学生学习文字教材的基本内容为主,系统、全面地学习法律文书的总论知识和各种具体法律文书的写作知识和要领。地方电大应在组织学生收听收看音像教材的基础上,聘请一定的熟悉法律文书的教师进行必要的面授辅导。辅导

6、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导时,必须根据教学大纲的知识层次要求,以文字教材为基本内容进行辅导,并应注意对学生的写作练习给以足够的重视和必要的指导,要避免单纯的重复文字教材的内容,而忽视对学生写作练习的指导。2、在有条件的地方,应在教学点的统一组织和辅导教师指导下,以参加司法实践的形式,进行一次实际的法律文书写作练习;条件不允许的地方,可以进行课堂上的写作练习。3、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司法实际部门的不同,分别安排三至四次法律文书的写作练习,除最后一次可以参加司法实践的形式进行练习外,一般以提供一定的案件实例素材,要求学生写作相应的法律文书。案件实例素材,附于文体分论的各主要章节之后。五、课程教学要求

7、的层次根据本课程的内容特点,学生对课程内容所应达到的学习层次,可分为记忆和了解、领会和掌握、能用会写三个层次。对于一般原理和概念、功能,要求达到“记忆和了解”;对于简单而较次要的法律文书的写作知识,要求达到“领会和掌握”;对于重要的法律文书的写作知识,要求达到“能用会写”。第二部分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一、学时分配本课程的课内学时为54学时,包括指导学生写作练习的学时。3学分。各部分内容学时分配如下表:序号教学内容课内学时录像学时录音学时1第一章法律文书总论642第二章公安机关的法律文书713第三章检察机关的法律文书814第四章人民法院的法律文书(上)61.55第五章人民法院的法律文书(下)6

8、6第六章监狱的法律文书41.57第七章律师实务文书68第八章仲裁文书、公证文书49第九章笔录310第十章法庭演说词4、媒体的选择与使用1、本课程的教学媒体包括文字教材和音像教材。2、文字教材是本课程教学与考核的基本依据,它全面、系统地讲授法律文书基本写作原理(总论部分)和各种法律文书的写作知识(文体分论部分),总论部分主要包括法律文书的总的概念、特点和写作的基本要求,文体分论部分包括各种法律文书的具体概念、功能、结构、内容及写作方法。3、文字教材分为主教材和参考资料。主教材应采取“合一式”,将课程教学内容和自学指导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参考资料应选取有关实际文书,以增强学生对文书制作的感性认识。

10、作业。平时作业成绩计入课程考核的总成绩之中,占总成绩的15%。无平时作业成绩者不得参加课程结业考试。在组织学生参加司法实践活动的练习写作这一重要环节中,辅导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司法实践经验,以有效地指导学生的法律文书写作练习。3、课程结业考试:在学完本课程的内容后,应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课程结业考试。命题时应适当安排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两部分内容。课程结业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5%。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总论教学内容第一节法律文书的概念、类别一、法律文书的概念二、法律文书的类别第二节法律文书的沿革一、中国古代法律文书的产生和演变二、中国现代法律文书的发展变化第三节法律文书的主要特点(标题前

11、带者,为本课的教学重点章节,下同)、主旨的鲜明性二、材料的客观性三、内容的法定性四、形式的程式性五、解释的单一性六、实施的强制性第四节法律文书的作用一、具体实施法律的重要手段二、生动宣传法律的现实教材三、记录法律活动的文字载体四、考核法律人材的重要内容五、保存法律事务的文书档案第五节法律文书写作的基本要求一、依法制作,突出主旨二、遵循格式,写全事项三、叙事清楚,材料真实1、事实要素,齐全完备2、关键情节,具体叙述3、因果关系,交代清楚4、争执焦点,抓准记清5、财物数量,记叙确切6、叙述事实,平实有序7、材料选择,真实典型8、列举证据,确凿可信四、据法说理,分析有力1、认定事实,以实为证2、分析

12、事理,以法为据3、引证法律,明确具体五、语言精确,朴实庄重1、表义精确,解释单一2、文字精练,言简意赅3、文风朴实,格调庄重4、语言规范,语句规整5、褒贬恰切,爱憎分明6、语言诸忌,力求避免教学重点法律文书的特点,法律文书写作的基本要求。教学要求1、从总体上了解法律文书的性质、概念、特点、学习的基本内容和范围2、从宏观上了解并掌握法律文书共同的写作基本要求,为今后学习各种法律文书的具体写作知识和要领打下基础。第二章公安机关的法律文书一一侦查文书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侦查文书的概念、功能二、侦查文书的分类第二节立案、破案文书一、受理刑事案件登记表1、概念、功能2、项目、内容和填写方法注:下列章节

13、中的各种表格均讲授上列两项内容。为节省篇幅,只列表格名称,不再重述具体讲授内容。二、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1、概念、功能2、结构、内容和写作方法注:下列章节中的各种文书均讲授上列两项内容。为节省篇幅,只列文种题目,不再重述具体讲授内容。三、刑事案件破案报告书第三节强制措施文书一、呈请拘传报告书和拘传证二、取保候审决定书和保证书三、监视居住决定书和委托书四、呈请拘留报告书和拘留证五、提请批准逮捕书和逮捕证六、通缉令第四节延长羁押期限文书一、呈请批准延长侦查羁押期限意见书二、呈请批准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意见书第五节侦查终结文书一、起诉意见书二、撤销案件通知书第六节补充侦查、复议复核文书一、补充侦查报告

14、书二、要求复议意见书三、提请复核意见书教学重点立案报告书,呈请拘留报告书,提请批准逮捕书,通缉令,起诉意见书,提请复核意见书。教学要求1、全面了解公安机关侦查文书的基本内容。2、了解并掌握常用的侦查文书的概念、功能、结构、写作内容和方法,并达到能用会写的要求第三章检察机关的检察文书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检察文书的概念、功能二、检察文书的分类第二节刑事案件立案、侦查文书一、立案决定书二、补充立案决定书三、批准延长侦查羁押期限决定书第三节强制措施文书一、批准逮捕决定书二、不批准逮捕决定书三、逮捕决定书四、应当逮捕犯罪嫌疑人意见书第四节刑事案件起诉、出庭文书一、起诉书二、不起诉决定书三、公诉意见书第五

15、节刑事、民事(行政)法律监督文书一、纠正违法通知书二、通知立案书三、刑事抗诉书四、民事抗诉书五、行政抗诉书六、提请抗诉报告书第六节复议、复核案文书一、复议决定书二、复核决定书三、批准聘请律师通知书四、批准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决定书五、刑事赔偿决定书教学重点立案决定书,批准逮捕决定书,起诉书,不起诉决定书,公诉意见书,刑事抗诉书、民事抗诉书,行政抗诉书教学要求1、全面了解检察文书的基本内容。2、了解并掌握常用的检察文书的概念、功能、结构、写作内容和方法,并达到能用会写的要求。第四章人民法院的法律文书一一裁判文书(上)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刑事裁判文书的概念、功能二、刑事裁判文书的分类第二节刑事判决

16、书一、第一审刑事判决书二、第二审刑事判决书三、再审刑事判诀书第三节刑事裁定书一、第一审刑事裁定书二、第二审刑事裁定书教学重点第一审刑事判决书,第二审刑事判决书,第一审刑事裁定书。教学要求1、全面了解法院刑事裁判文书的内容。2、了解并掌握法院主要的刑事裁判文书的概念、功能、结构、写作内容和方法,并达到能用会写的要求第五章人民法院的民事、行政法律文书一一裁判文书(下)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民事裁判文书、行政裁判文书的概念、功能二、民事裁判文书、行政裁判文书的分类第二节民事裁判文书一、第一审民事判决书二、第二审民事判决书三、再审民事判决书四、民事调解书五、民事决定书六、民事裁定书第三节行政裁判文书一

17、、行政判决书二、行政裁定书教学重点第一审民事判决书,民事调解书,民事裁定书,行政判决书。教学要求1、全面了解法院民事、行政裁判文书的基本内容。2、了解并掌握主要的民事、行政裁制文书的概念、功能、结构、写作内容和方法,并达到能用会写的要求第六章监狱法律文书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监狱(含劳改单位)法律文书的概念、功能二、监狱法律文书的分类第二节监狱常用法律文书一、罪犯入监登记表二、提请减刑、假释意见书三、监狱起诉意见书四、对死缓罪犯提请执行死刑意见书五、对罪犯刑事判决提请复查函六、罪犯奖惩审批表七、罪犯评审鉴定表八、罪犯保外就医审批表九、罪犯出监鉴定表教学重点提请减刑、假释意见书,监狱起诉意见书,

18、对死缓罪犯提请执行死刑意见书。教学要求1、全面了解监狱法律文书的基本内容。2、了解并掌握监狱常用的法律文书的概念、功能、结构、写作内容和方法,并达到能用会写的要求第七章律师实务文书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律师实务文书的概念、功能二、律师实务文书的分类第二节诉状类文书一、民事、行政起诉状二、民事、行政上诉状三、民事、行政答辨状四、民事、刑事自诉反诉状五、民事再审申请书六、刑事自诉状七、刑事上诉状八、申诉书第三节其他常用法律文书一、申请书二、委托书三、遗嘱(代书)教学重点民事、行政起诉状,民事、行政答辨状,刑事自诉状,刑事上诉状。教学要求1、全面了解律师实务文书的基本内容。2、了解并掌握常用的律师实务文书的概念、功能、结构、写作

THE END
1.科学界定生效裁判在刑事诉讼中的性质–重庆长安网所谓的“免证”只是相对的,只有准确理解和把握“生效裁判所确认的事实”的法律性质,才是确保刑事诉讼目标顺利实现的前提和保障。 生效裁判应允许当事人反驳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10条规定了民事诉讼中的7类免证事实,同时规定了例外情形,即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反驳、足以推翻的部分事实除外https://www.pacq.gov.cn/?p=193655
2.律师法律文书110网律师(三)按文书性质和用途分为:侦查类、起诉类、裁判类、执行类、报告类、笔录类、命令、决定类、公告、布告类、公函、通知类、票证类等。 (四)按写作和表达方法分为:拟制类(或称制作类,即用文字直接叙述)、表格类、填空类、笔录类。 三、法律文书的性质和特征 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678729.html
3.生效法律文书范文(精选10篇)通常尚未生效的法律文书结尾部分会有上诉权告知内容(超过上诉期未予上诉的一审判决、裁定需要出具生效证明),已生效的法律文书会有“终审”、“即发生法律效力”等字样,这里不再赘述。 二、生效法律文书的性质 根据所解决的民事争议的方式不同,生效法律文书可分为确认型、给付型和变更型。这种划分实际是来源于民事诉讼https://www.360wenmi.com/f/fileuy6349ya.html
4.《法律文书写作》大学出版社.pdf《法律文书写作》大学出版社.pdf,第 1 页第一章 法律 文 书概 述 第一节 法律文书的概念、性质及种类 一、法律文书 的概念 法律文书是法律主体为规范行为、实现权利、履行义务或行使职 权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制作和使用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书 面表述材料 的总称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801/125554351.shtm
5.论《物权法》第28条中“法律文书”的涵义与类型/王明华我国《物权法》自2007 年10 月1 日实施以来遇到了许多具体问题,其中关于《物权法》第 28条中“法律文书”的涵义与类型在实践中争议较大,上述两个案例清晰地展现了此类争议。实践中的问题主要包括: 从法律文书的形式来看,引起物权变动的法律文书是否包括调解书、裁定书?从法律文书的性质来看,引起物权变动的法律文书http://www.law-lib.com/lw/lw_view.asp?no=23402
6.柏国平:浅谈构建公正高效权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事执行制度这种观点的不足之处是不合实际地否认了民事执行权的独立存在,否认了民事执行机构在行使着民事执行权。如果民事执行依据是仲裁文书或外国法院判决,则依此理论无法解释此时的权力性质,而且执行法院判决和执行生效行政法律文书的性质和特点并无本质区别,因而民事执行权性质并不依附于民事强制执行依据。 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8/10/id/327914.shtml
7.企业印章论文范文12篇(全文)关键词:企业印章,法律风险,防范对策 企业印章作为企业身份和权利的证明, 系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行使职权的重要凭证和工具, 企业印章是企业最具权威的象征物件, 具有法定的“证明力”。依据中国传统习惯, 印章是公司合同、公文、介绍信、证明信等具有法律文书性质的文件生效的凭证, 它的使用管理关系着企业正常经营管理https://www.99xueshu.com/w/ikeysfyihvk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