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雾霾治理环境中的绿化废弃物处理研究论文(精选7篇)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基于雾霾治理环境中的绿化废弃物处理研究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从雾霾治理角度,研究了园林绿化废弃物处理问题。以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绿化管护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堆肥处理技术、废弃物覆盖技术对废弃物进行了试验性应用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堆肥处理技术能够将废弃物降解掉66%,但是完全使用绿化废弃物为原料会使生产出肥料的C/N偏高,不能到標准肥料所要求的标准,考虑在堆肥处理过程中掺入校园餐厨垃圾等来调节堆肥C/N;废弃物覆盖能够有效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防尘滞尘,缓慢的分解释放营养成分增强土壤肥力,厚重的覆盖通过物理压制作用抑制杂草生长,具有提升林下景观效果等重要作用。

关键词:雾霾;绿化;废弃物;堆肥;覆盖

中图分类号:X703

1、引言

2、雾霾的成因及治理问题

近些年,因雾霾的发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雾霾天气多发生在京津冀地区,以“石家庄-邢台-邯郸”一线最为严重。在开展雾霾污染治理方面,各地制定了详细的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对于雾霾治理的研究在多方面也有了逐步成效,如李华威等的基于雾霾防治的景观生态规划的探索;王志磊等的园林植物防治雾霾的应用研究;朱春阳等的城市带状绿地结构类型与温湿效应的关系[4];王会霞等的城市绿化植物叶片表面特征对滞尘能力的影响[5]。

3、园林绿化及废弃物处理对雾霾的影响

3.1园林绿化缓解雾霾

各位园林业专家于2014年11月23日在北京西郊宾馆召开了一场名为“园林绿化与雾霾防治”的现代园林论坛。在会中由赵梁军教授做了题为《创新发展‘低碳减霾园林’的思考》的报告,提出“空气是最重要的公共资源,清洁的空气是国民的最大福祉。”由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李新宇做了关于“各种植物对大气中不同颗粒物的吸收”的报告——《城市绿地对大气细颗粒物防控功能的定量化研究》。

3.2园林绿化废弃物处理

园林绿化废弃物主要是指在园林绿化管护过程中,因植物生长受季节变化产生的落叶,绿地生长的杂草、受景观要求和确保植物正常生长产生的修剪植物枝叶以及植物保护使用过后的草绳、树木支撑等,其主要成份是大量的木质纤维素和有机成分。

4、基于雾霾治理环境中的绿化废弃物处理

因雾霾天频发,增强了人们保护环境意识。园林绿化废弃物焚烧、填埋处理不适应当下社会发展的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对废弃物处理进行无害化、资源再利用处理是发展之需,是必然趋势。园林绿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包括加工成肥料,培育成植物、菌类的栽培基质等[11];加工成园林覆盖物,可以增加土壤养分,并缓慢释放,保持土壤水分含量,抑制病害,助降解土壤中的污染物,还可以改善粘土和沙土的理化性质,提高土壤微生物含量,增强土壤肥力,使园林绿化的养护变得更为简单、方便[12]。

4.1堆肥处理技术

4.2废弃物覆盖技术

为使绿化不见裸露土壤,考虑绿地美观,对地表进行保护,所用有机的、无机的一类物质称为园林覆盖物。绿化中废弃的树枝树皮、松针松皮、果壳等植物材料是主要的有机覆盖物,覆盖在林下、乔灌木树池下。卵石、砂砾不易腐烂,管理费用低,是最常用的无机覆盖物,但其会影响覆盖土壤的通透性,影响植物生长。

园林绿化废弃物可以用作覆盖材料直接覆盖,也可以经过堆肥处理后再进行覆盖。容易形成腐烂的草坪碎屑、枯叶等园林废弃物不适合用作覆盖,不易分解的松树皮、碎木片、果壳类园林废弃物适合用作覆盖物。一般用于覆盖铺设草坪的林地和树下径部在1~2m2范围内,覆盖厚度一般不会超过10cm;在覆盖层次上,一般在下层的2~5cm内以养分丰富的细粒径为好,在上层的5~8cm以养分含量少、粒径大于20mm的为好[12]。覆盖裸露地面对于治理灰土扬尘是最有效、最简易的方法,简单的覆盖不仅可以节约资源又能将园林绿化废弃物就地处理,变废为宝。还可以将用于覆盖的废弃物通过染色,处理成各种颜色,起到较好的绿化景观效果。

园林绿化废弃物覆盖不仅仅是解决了灰土扬尘问题,通过覆盖还避免了阳光直接照射在裸露的土壤上,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保持了土壤的湿润;通过覆盖能够有效地控制杂草的生长和蔓延;通过覆盖能够保持地温,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降低越冬苗木发生冻害的可能性;覆盖的有机废弃物能够降低因雨水冲刷带来的水土流失,还通过缓慢的分解释放营养成分,经雨水冲刷渗透到土壤中,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增加,增强土壤肥力。

5、绿化废弃物再利用的效益

园林废弃物的恰当处理,可以为社会带来一定的经济、生态和环境效益[15],避免废弃物填埋、焚烧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及难闻气味。

以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校园占地面积42hm2,绿化面积22hm2,种植近万株乔灌木,修剪草坪产生的碎草屑每月以50g/m2计算,10000m2每月产生的碎草屑500kg,全校每月产生的碎草屑1.1万kg;每月清除杂草200kg/万m2;每年修剪乔灌木类树木产生的枝叶和秋冬落叶,经统计折算为15~25cm的落叶树木,1万kg/100株计算,每年产生的废弃物100万kg。初步统计全校每年产生的绿化废弃物总量在115~120万kg之间,依据情况,将碎草屑、杂草、枯树叶等容易降解的废弃物采用蚯蚓堆肥处理技术,按照废弃物初始含水量为60%的适宜条件下,厌氧降解阶段有机质降解率达到38.77%计算[16],可以顶替约合2.5t的有机肥料。将修剪的树木枝干加工处理成2~5cm的薄片小段,每年生产量大约在150~250m3左右,能过满足覆盖2000m2左右的裸露地面。

将这些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树木的枯枝落叶的堆肥量可达到15%~60%;收集不易分解的树皮、果壳类,加工处理树木枝干,用作园林绿化覆盖物,可以满足校园绿化裸露土地覆盖和景观装饰。既节约了运输成本,又减少了养护投入肥料和材料的开支,还能够减少枯枝落叶填埋、焚烧量,在一定程度上为减弱雾霾效应、提高空气质量作出贡献,是一劳多得的管护策略。资源化的处理使废弃物对社会环境的影响无害,为社会处理污染减量。

6、结语

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是当下社会治理雾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将园林绿化废弃物看待为一种潜在的物质资源,通过科学的处理和合理利用,使废弃物不以污染源的形式污染环境,而是转化为有机肥料、可再生的园林覆盖物循环到环境中去,降低环境污染,降低资源投入。绿化废弃物的处理在实际应用当中还存在收集不到位、处理不合理等问题,还需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去改善。

[关键词]雾霾治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鞍山市地处东北老工业基地,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的迅速发展,粗放型经济模式引起了能源消耗的加剧,引起雾霾污染等诸多环境问题,必须建立确保公众能够在雾霾污染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1、完善公众参与的法律法规

2、赋予公众对实施雾霾治理的监督权

3、加强信息公开,引导公众参与

公民享有对雾霾治理的知情权、环境参与权和环境监督权,保障公民享有优良大气质量的诉求。鞍山市在治理雾霾过程中应加强政府主导作用,公开雾霾治理进展及信息,提高公民积极参与雾霾治理的活动中,具体有如下两个方面:第一,健全和拓宽雾霾治理工作的信息共享渠道,环保部门要把空气质量、环境统计、行政处罚、排污收费等向社会和公众公布公开,建立监测网络和信息共享系统,实时视频监控,并定期在报纸、电视、电台等主要媒体上发布阶段空气质量信息,民众可以随时随地观看政府对于雾霾工作的治理进度,保证公众具有充分的知情权,同时能够保证他们的参与力度和监督力度;第二,建立信息收集渠道,让民众将雾霾治理工作中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更多渠道反馈给政府,通过集思广益,能够增加政府治理雾霾天气的办法,更好地提高工作的效率。

4、树立公众环保意识

5、倡导公众低碳生活

公众既是雾霾污染部分成因的制造者,又是雾霾污染的受害者,因此大气雾霾污染的治理离不开公众的日常生活。要想改善雾霾,使之得到有效好转,公民也应该改变原有的不良生活方式,坚持低碳生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绿色交通。近年来,鞍山市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据数据统计,2000年鞍山市城区机动车保有量为4.4万辆,到2011年增长到17.1万辆,截至2016年全市拥有各类汽车接近60万辆。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机动车所排放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总颗粒物等污染物排放量也在大幅攀升。公民出行应尽量选择排量小、污染小车型的私家车,并减少私家车的使用次数,尽量搭乘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为了方便公众出行,改善空气质量,我市将逐年淘汰黄标车数量。第二,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增加植被覆盖率可以减少空气中尘埃的数量。第三,节约用电。减少煤炭的燃烧,购买带有“能源之星”标识的家用和办公用设备,减少或尽量不使用空调、冰箱等高耗能家电。第四,减少燃放烟花爆竹和控制农作物秸秆燃烧。

6、实施绿色供暖

在冬季燃煤供暖方面,加重了城市空气污染。针对此情况,鞍山市政府和供暖企业共投入46.99亿元,积极采取解决处理措施,通过大规模利用鞍钢余热资源代替燃煤锅炉、燃煤锅炉改造、锅炉拆小并大等措施,近两年每年减少燃煤100余万吨,减排24万吨二氧化碳。其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等显着减少,各项排放指标远低于新《环保法》的标准,逐渐走上“绿色供暖”之路。

7、加大非政府组织工作机制

一些非政府组织具有更加亲民的效应,通过提高他们参与雾霾治理工作的力度,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政府治理雾霾天气的决心,而且一些非政府组织还能够创造更好的舆论氛围,使得政府的治理工作能够更加顺利地展开,为此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利用非政府组织建立政府的公信力度,对于非政府组织来讲,他们自身比政府更能够接近人民群众,非政府组织作为政府和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能够更加有力地协调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冲突,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取得公众的信任,从而为政府树立更好的正面形象;第二,非政府组织通过定期组织一些环保活动,能够让群众通过亲身实践,更好地了解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因此能够起到更好的宣传保护环境的效果,同样在治理雾霾天气中也能获得一定的收效。

参考文献:

[1]孙华臣,卢华.中东部地区雾霾天气的成因及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13(6).

[2]王新,何茜.雾霾天气治理的国外经验及其借鉴[J].城市理论前沿,2014(4):14-17.

[3]孙乐,王绍伟.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公众参与研究[J].北方环境,2013(9).

[4]吴萍.雾霾成因、危害、公众反应及治理对策的探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4(3):453-454.

[5]韩志明,刘璎.雾霾治理中的公民参与困境及其对策[J].阅江学刊,2015,4(2).

[6]张颖.秦皇岛雾霾治理工作中的公众参与探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1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环境的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很多省份因为重工业的发展,导致雾霾污染问题严重,不仅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危害,而且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近年来,雾霾污染问题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由此引起了国家和政府的重视。国家和政府为了治理雾霾污染,已经采取了很多具体措施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雾霾污染问题依然严重,传统的治理措施已经无法起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雾霾污染;雾霾;治理措施;国家和政府;

1.我国雾霾治理存在的问题

1.1针对雾霾治理的法律体系不完善

1.2雾霾污染治理主体单一

目前,我国的雾霾污染治理主体是政府,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公益组织贡献了一部分力量,缺乏广泛的主体参与,这就导致雾霾治理力度无法实现质的提升。政府采取的治理措施大致是:制定雾霾管制制度,通过直接控制的模式,对污染大气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打击。这种模式只能取得一定程度的治理效果,因为我国的雾霾污染问题复杂,政府无法掌握全部的雾霾信息,所采取的措施没有针对性,治理成本提高的同时,也无法遏制雾霾污染的扩散。由此看出,单凭政府的力量无法对雾霾的治理产生良好的效果。

1.3雾霾污染治理没有形成区域合作

不同的行政区域存在不同的雾霾污染问题,采取的治理措施也有所不同,但是相邻行政区域产生雾霾污染问题的原因大同小异,污染源也会在区域间相互转移,但是目前雾霾污染的治理没有形成区域合作,被雾霾污染的行政区域各自采取治理措施,所以雾霾污染治理效果不明显。采取区域合作的方式,有利于各行政区域互相取长补短,综合力用资金、技术和人力等资源进行治理,区域统一治理雾霾污染,避免上述问题干扰雾霾污染治理的效果。

1.4雾霾污染信息透明度不高

目前,我国很多行政区域对雾霾污染的信息公开透明度不够,对雾霾污染的治理产生了不良影响:很多普通公众对于雾霾污染产生的原因、预防及治理方面的认识不多,公开雾霾污染信息,可以提高普通公众的环保意识,调动全民参与积极性;专家学者需要大量的数据对雾霾污染问题进行研究,才能提出有效的预防及治理措施,雾霾污染的信息公开透明度不够,导致专家学者的研究受到极大限制,影响了雾霾污染的治理;环保部门和机构需要根据当前雾霾污染问题做出有效治理方案,所以雾霾污染的信息显得至关重要。

2.雾霾污染治理措施

2.1完善环保法律体系

雾霾污染的治理需要依靠法律制度的保障,我国目前的环保法律制度不完善是我国雾霾污染治理效果不明显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政府需要尽快制定新的雾霾治理的法律,改变当前环保法律不适应我国雾霾污染治理的'现状,提高我国预防和惩治雾霾污染行为的力度,实现依法治霾,构建一个治理雾霾污染的完整法律体系,为我国雾霾污染治理提供强大的制度保障。

2.2多方主体参与治霾

雾霾污染治理不能单靠政府的力量,还需要企业与个人的参与。政府作为预防和惩治雾霾污染行为的主体和公共物品的提供者,还需要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其中。企业应该大力发展生态经济,遵守环保法,尽量使用环保材料,为减少大气污染贡献一份力量;个人作为新鲜空气的使用者,需要承担一定的环保责任,树立环保理念,积极参与到生态建设中,绿色生活、绿色出行,减少空气污染物质的排放。三者共同行动起来,各自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才能提高环保力度,减少雾霾污染,实现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2.3区域协同合作治霾

雾霾的污染具有扩散性,容易形成区域性污染,所以,只是依靠一个区域进行雾霾污染治理是不能全面应对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所以,各区域实行区域合作,建立雾霾污染治理圈,既实施针对性的地区雾霾污染治理措施,还需要考虑其他区域的大气污染问题,实行有利于治理整体雾霾污染的措施,建立共同的防治与应急措施,各行政区域进行资源互补,通力合作,防治一体,更好的治理雾霾污染。

2.4监控信息透明化

3.结语

雾霾污染对于个人的身心健康和经济的发展有着严重的不良影响,加大雾霾污染治理力度,不但能提高人的健康水平和促进企业的发展,还能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因此,我国需要建立一个长效的雾霾污染治理机制,健全环保法律,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实行区域合作,进行有效的雾霾污染治理。

参考文献

[1]陈蕃,葛磊.我国雾霾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1):6219-6220.

[2]郝增华,杨宪敏,刘旭日等.邯郸雾霾治理及环保措施研究[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8(4):57-59.

[3]戎晓坤.大气污染治理形势及其存在问题和建议[J].环球市场,2016,(34):87.

1、经济发展方式对城市雾霾天气的影响

经济发展方式是指国家或地区关于生产要素的分配、投入、组合和使用的方式,按照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可以分为外延粗放型和内涵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对环境的影响以及资源的利用效率是不同的。

粗放型为主的经济发展方式中,经济发展主要依托于资源和能源的大量消耗基础上。在社会发展初期阶段,由于资金技术等制约,导致对煤、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不能高效的开采和使用。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以烟尘和二氧化硫为主的大量污染物。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加上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过度开采,造成全国大中城市的悬浮微粒和烟尘严重超过国家标准。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人们往往选择粗放型的经济发展,过分重视眼前的经济效益,期望迅速积累经济资本,而忽略了快速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忽略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形成了严重的雾霾天气,对城市人民的健康安全造成重大损害。

集约型为主的经济发展方式则是一种高层次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这种经济发展方式以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率,它强调对劳动者素质的培养,生产要素的投资,新技术的投入,以期望提高资金、设备、原料的利用率。这种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也是同样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但它强调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以技术进步来换取对环境的保护,对城市的大气环境影响小。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对经济增长速度和环境影响程度是不同的。目前我国城市经济发展情主要还是以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为主,也是造成城市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我国城市只有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的规模扩张式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化为集约型的效率提高为主的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有效地从根源治理雾霾。

2、经济发展方式对城市雾霾的成因分析

2.1城市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是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能源的生产和消耗始终是城市污染源中最为突出和严重的。雾霾天气的直接原因是化石资源的过度消耗。从2014年各地区的主要能源生产情况来看,原油、煤炭等化石资源主要集中于陕西、河北、山东等地,由于技术限制和生产要素的缺陷,煤炭和原油的开采还属于高污染高排放工业,因此也导致了上述地区日益严重的雾霾现象。中国“多煤、少油、贫气”的资源条件,造成了我国对煤炭资源的过度依赖,低门槛的资源开发和利用在成就能源大国和保障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在能源结构的转变过程中,天然气也是重要的能源之一。石油与天然气的开采和加工属于高污染过程,尤其对于新疆盆地环境容量有限,自净能力相对较差,石油与天然气的开发造成的污染物和有害气体不易排出,对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影响巨大。天然气能源生产重地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雾霾天气,且近年来日趋严重。

从能源消耗角度来看,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2009年到2014年,我国的能源消耗总量已经从33.6万吨标准煤增长至42.6万吨标准煤。目前,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也严重不合理。首先,化石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中占有比例大约80%,占据主导地位。其次,高能耗和工业部门的能源消耗比重不断上升。世界范围内,受到雾霾影响严重的国家中,雾霾污染主要集中在工业化阶段的中后期,如果要从根源上治理雾霾,我国必须及时转变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加大对生产要素和技术的投资,将高能耗的粗放式经济发展向集约式的,可持续发展的低污染低能耗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2较低的能源利用率加重城市雾霾天气状况

粗放型的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能源利用率较低。单位GDP能耗受国家或地区的能源消费构成、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技术管理水平和自然条件影响,能够直接反应国家对能源的利用程度、经济结构和能源效用效率的变化。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的8.6%,但能源消耗占世界的19.3%,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由表2可以看出,我国的单位GDP能耗自2005年以来逐步降低,但是最近几年的降低幅度有所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以传统的、旧的经济增长方向来寻求降低能耗的能力在逐渐降低,也就是我们应该将能源利用率低的、高投入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以集约型为主的效率提高型经济发展方式。

2.3城市工业污染排放是城市雾霾天气形成的源头

3、城市雾霾天气治理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策略建议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局势来看,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是造成城市雾霾产生和日益严重的根本性原因。因此,在城市雾霾的控制和治理过程中,必须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根本方法,将粗放型的资源投入发展方式向集约型的效率提升发展方式转变。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城市雾霾天气治理的唯一选择。资源投入驱动型的增长无法持久,从长期看将会导致经济增长的缓慢并最终导致崩溃。我国目前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资本积累获得的,而非通过技术进步获得的。这种方式使得经济增长率很高,但是资源利用效率却不高。所以,经济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是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动产业结果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治理雾霾天气的根本途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的经济发展方式决定着整个社会对待经济发展的动力和目的。在城市雾霾现象已经刻不容缓的时刻,城市必须转变原有对环境影响巨大的经济发展方式,采取创新驱动,依靠技术革新和效率提升的经济发展方式,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积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鼓励将高新技术产业转化为高效生产力,确保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并驾齐驱,从根本、源头上控制雾霾天气的发展。

(2)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新型工业化路线。我国城市雾霾的根源性因素就是在工业化进程中,过分强调了经济发展,而忽视了在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对环境造成的重大影响。我国雾霾严重地区多处于经济发达地区,也说明了城市应该及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原有的工业化发展思维,坚持新型工业化路线,加大对科学技术的投入,加强其他产业与工业化产业的有机结合和相互配合,使经济发展更多的建立在生产效率提升的基础上,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排放。

(3)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谋求经济发展。在进行城市经济建设的同时,稳步推进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以积极的行动和有效的措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以合理的经济发展方式改善自然环境,谋求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创造金山银山,又要保存绿水青山,在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专注于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大对环境保护治理的投入,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这样的经济发展方式才是目前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正确方式。

参考文献:

[1]李伟娜.中国城市雾霾治理的内在机理与路径选择研究[J]理论探讨,2016(1).

[2]茹少峰,雷振宇.我国城市雾霾天气治理中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4(2):90~93.

[3]王雨田,李卫东.城市中雾霾的形成机理及其对策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3):30~32.

[4]张孝德,梁洁.从伦敦到北京:中英雾霾治理的比较与反思[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4(3):51~63.

[5]任保平,宋文月.我国城市雾霾天气形成与治理的经济机制探讨[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77~84.

[6]马丽梅,张晓.中国雾霾污染的空间效应及经济、能源结构影响[J].中国工业经济,2014(4):19~31.

摘要:化石能源的消耗,一方面为工业生产、交通行驶等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另一方面,其不合理使用和排放已经成为污染我国大气环境的重要污染源。当前阶段,雾霾问题在中国大气环境问题中“愈演愈烈”,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交通出行以及工业生产等产生了阻碍作用。笔者基于社会责任的视角,阐述了雾霾治理审计模式的构建,并进一步提出了实施雾霾治理审计模式的各阶段路径。

关键字:社会责任视角;雾霾治理;审计模式;构建;实现路径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实现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人们生产和生活方面上对化石资源的需求增多。粗放式、低水平的工业发展模式,加剧了化石能源的不合理浪费,并且在排放“三废”之前没有经过科学化的方式进行统一处理。化石能源的消耗和排放,是导致雾霾出现的根源。要想缓解雾霾问题,减轻雾霾对人们、社会以及国家带来的经济损失,就要从源头加紧治理。雾霾治理,离不开社会各个成员的努力,但是政府自身需要履行的社会职能会起很大的推动作用。从我国雾霾问题的实际情况出发,构建合理的雾霾治理审计模式,并且指明各个阶段的实现路径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基于社会责任视角下雾霾治理审计模式的构建

1.审计的目标

审计的目标是构建雾霾治理审计模式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确保我国雾霾治理审计模式能够落实到位、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雾霾治理审计模式中审计目标的制定要始终坚持以绩效型受托责任制度为导向,审计目标的制定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一是审计导致雾霾产生的各个环节;二是制定出治理雾霾的应急预案并且评价治理方案的合理性。各级政府要制定出治理雾霾的专门法律条文,完善整体的环保体系,建立一个符合实际情况的行之有效的环境保护体系,加大对雾霾治理的效力,优化产业结构的增长方式。

2.审计的主体

3.审计的客体

在雾霾治理审计模式中,上述笔者已经阐述了审计的主体,那么,必然存在着审计的客体。所谓的雾霾治理审计的客体,实质上就是雾霾治理审计的对象。具体分为以下两大方面:雾霾治理审计的内容以及雾霾治理监督的范围。在统一的雾霾治理审计模式中,涉及到的审计的内容相当广泛,包括环境大气保护的法律法规的制定,以及政府、环境保护部门等对雾霾治理措施开展情况的监督和引导,以及对大气可能造成污染的某些企业和工厂,等等。

4.审计的内容

二、落实雾霾治理审计模式的各阶段实现路径

1.审计准备阶段

审计准备阶段各方面开展的工作是雾霾治理审计模式落实的根基和基础,在准备阶段各方面工作都到位了,有助于促进雾霾治理审计模式的进一步开展。在审计准备阶段,要对审计内容的重点以及主体、客体等作出详细的规划,并且要求审计人员具备足够、专业的知识储备。笔者建议,在此阶段最好建立起审计项目组,确定、规划好审计内容的重点以及基本内容,各个地区由于导致雾霾发生的诱因不同,这就决定了审计的内容会有所差异。例如,北京市地区雾霾产生的污染源是机动车废气的排放,而石家庄雾霾产生的根源则是煤炭的燃烧,天津、上海雾霾产生的污染源则是扬尘和流动源,等等。简言之,不同地区要结合导致雾霾的原因来确定审计的内容。

2.审计执行阶段

3.审计报告阶段

4.审计问责与救济阶段

结语:

雾霾治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国家审计机关严格监督和考核。在雾霾治理审计模式中,审计单位和被审计单位都赋予了一定的权利,并且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雾霾治理审计模式涉及到的各个部门都能各司其职、各尽其能,自觉承担起社会责任,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治理雾霾的任务。

[1]钟廷勇,李佩,黄妹灵,田亚军.基于雾霾治理的环境审计问题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0:49-50.

[2]高广阔,韩颖,吴世昌.基于全过程管理的雾霾综合防治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5,09:34-39.

[3]管亚梅,张桐.基于雾霾治理视角的碳审计指标构建与检验[J].经济与管理,2016,02:48-54.

[4]马佳,张洪珍.基于雾霾背景下对政府环境审计外包的探讨[A].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4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4:6.

[5]陈静,郭一瑰.社会责任视角下雾霾治理审计模式[J].审计月刊,2015,10:8-10.

关键词:雾霾;全民行动;持久战

目前,空气质量不断降低,产生雾霾频率增高,是很严重的环境问题。我国许多气象台也会为大家预报雾霾天气。因其有2大安全隐患:

(1)雾霾导致空气压强降低,不断变湿,致使人体不易排汗,长期待在雾霾环境下,容易诱发一系列疾病,如:心血管疾病、排气系统疾病、心脏疾病、脑部疾病、传染病等。

(2)因为可见度低,经常产生交通问题,如车辆追尾,危及生活交通运行。除此之外,雾霾会导致空气质量不断降低,破坏大自然生态系统,极大地影响了交通运输、电力、农业生产等方面。

1、雾霾天气产生的原因

一是气候,二是人类活动。城市人口高度集中,生产生活密度加大,大量排放可吸入颗粒,一旦大自然无法处理过多的可吸入颗粒时,可吸入颗粒会累积,此时,再结合气候条件的影响,便会产生雾霾。

2、雾霾天气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云南和东北的冬天对人民生活影响为例,可直观地看出加强环境保护对雾霾的重要性。目前的东北地区,沙漠化严重,大面积草原退化,森林因砍伐过度数量急减,大气污染程度高。雾霾天,出行的市民都戴上了口罩,脚步匆忙,不愿在室外多加停留。在城区主干道,大部分车辆都亮起了急行灯,由于雾霾天气道路可见度很低,此外,高速路上交通事故也频频发生。大多数的中小学和幼儿园都因天气恶劣放假。一层灰色雾霾笼罩着整个城市,阻挡了太阳的光线,只能见到方圆500m的人和建筑物。对比同一时期的云南,仍然能看到色彩分明的蓝天白云,阳光温暖可人,正风和日丽美如画。人们生活与夏天无异,由于重视保护旅游环境,轻工业发展,PM2.5年均值为30,优于国家水平,昆明离雾霾还很远。希望城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兼顾环境保护,不能只专注于眼前利益,却失去了最核心的竞争力。

3、应对雾霾天气的策略分析

3.1“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

保护环境,每个人都应该负起责任。大力倡导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国家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首先全民建立环保意识,从每一件小事开始。如城市尽可能少开私家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少用一次性物品等,尽可能地减少人为产生雾霾的因素。

3.2加强保护环境

随着我国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增长的城市人口,对城市自然资源的消耗也加快增长,虽然城市的经济文化生产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大自然自我循环的能力有限,过快地城市化发展会对其产生极大的挑战和冲击,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城市生态建设与城市经济竞争力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城市的和谐发展,不能牺牲有限的资源与自然环境来推动城市化。

3.3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如果要牺牲生态环境来提高经济的发展,就是在走令大自然毁灭的不归路。所以,要结合城市化建设和环境保护共同发展。好的环境资源才能吸引投资和提高生产力,保护环境资源才能可持续发展,保持长远的竞争力。

3.4加强环境保护力度

政府工作是否安排得当是治理雾霾行动的关键,之所以会产生雾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政府的眼光不够长远,不够重视保护环境。所以应尽快建立完善的治理工作,如开展实时监测空气质量,做好空气污染预报工作和防护,及时处理和反思严重雾霾情况。

3.5开展PM2.5监测和监督

4、结语

雾霾天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经济发展,雾霾的治理应该全社会共同努力,环境保护的工作利及全世界和子孙后代,不仅要发展全民行动,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政府和环保机构如何坚持进行工作是重中之重。重视高GDP的城市建设方式已是过去式,政府工作的重心更应转移到如何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1、张秋兰,马回,郑颖.国外雾霾治理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鄱阳湖学刊,2014(2)

2、段振东.内部行政问责的合理性基础及制度完善[J].学术探索,2013(12)

3、杨小阳,白志鹏.雾霾天气的成因及其法律层面应对状况与操作层面政策建议[J].中国能源,2013(4)

一、在“消化呼吸系统”学习中引入雾霾危害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理论知识告诉我们,人体的生命活动是一种以物质为基础的高级运动形式,其最基本的表现是新陈代谢。所谓新陈代谢是指机体与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以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实现的,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也就终结。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摄取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机体与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呼吸是人体的一个基本生命指征。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分别由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活动摄取到体内。

雾霾天气时空中浮游大量尘粒、烟粒以及细菌和病毒等有害物,一旦被人体吸入,就会刺激并破坏呼吸道黏膜,使鼻腔变得干燥,呼吸道黏膜的防御能力下降,细菌进入呼吸道,容易造成上呼吸道感染。10μm直径的颗粒物通常沉积在上呼吸道,而2μm以下的可深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细颗粒物进入人体肺泡后,直接影响肺的通气功能,使机体处于缺氧状态,特别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这些过敏原,就会刺激呼吸道,出现咳嗽、闷气、呼吸不畅等哮喘症状。

和成人相比,儿童的身高决定了其受汽车尾气以及马路粉尘的影响更大,这是因为儿童的呼吸带正好处于尾气高度附近,同时,儿童单位体重的呼吸暴露量比成人高,导致其易感性更高,再加上儿童的身体各器官没有发育完全,尾气、雾霾等污染气体侵袭造成的伤害更大。学生学习了消化和呼吸的过程,理解了雾霾对消化呼吸的损伤原理,从理论和实践中明白环保的重要性,明白自己作为社会的一员,应该避免吸烟,爱护一草一木,主动加入到植树造林的队伍中,通过每个人的努力,增加绿化面积,积极向父母家人宣传控制车辆废气的排放,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等,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二、在“胚胎生殖”学习中引入雾霾危害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理论知识告诉我们,人类复杂的生殖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指第1~8周的胚胎期,卵细胞受精以后即开始分裂分化形成胚泡,先形成的细胞团为桑椹胚,然后形成囊胚,并植入子宫内膜中吸收母体的营养,各器官系统的发育初具雏形,从外形上看已初具人形;第二阶段是指第9~38周的胎儿期,此时各器官系统逐渐发育成形,并建立了各系统的生理功能。胚胎在母体子宫内发育,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在胚胎形成和发育过程中,由于胚胎发育紊乱而出现的形态结构异常称先天性畸形。多数先天性畸形都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发生的,环境因素约占10%,环境致畸因子通过引起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而导致先天性畸形。在生产高度发展,生活环境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的今天,人类先天性畸形的发生有明显的增长趋势。

先天性畸形一旦发生,会给个人、家庭、国家、社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治疗也十分困难,故预防其发生至关重要。雾霾中PM2.5细颗粒,不光是粉尘,还有烟尘,包括汽车尾气、工业排放的废气等,这些物质都含有很多环境污染毒素,学术统称为环境污染雌激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吸收侵入人体。环境污染雌激素可以直接对生成精子的各种细胞产生危害,容易造成精子发生障碍或异常,从而导致精子畸形率提高,造成新生儿缺陷。尤其是对青春期的男孩,可引起性腺功能障碍、青春期发育延迟等病症。

成年男性则多表现为内分泌紊乱,精子活力下降、数量减少、质量降低,造成男性不育症的概率提高。雾霾同样对女性生殖器官卵巢、卵子的发育和女性内分泌功能等方面造成危害,不孕不育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第三位疾病,仅次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作为医药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知道雾霾对人类胚胎生殖的危害,应学以致用,从我做起,加强宣传,为环保贡献一份力量。

三、在“人体调节”学习中带入雾霾危害

人类是生物进化的产物,人体中各种化学元素的平均含量与地壳中各种元素的含量相近。然而自然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外环境中各种变化形成刺激不断地作用于人体,而人体能不断地作出反应,以适应环境并改造环境,使人体与环境取得平衡统一。当环境发生改变时,机体或其部分组织的机能与结构也将随着发生相应的改变以求与所在环境保持动力平衡,机体的这种能力称为适应性。然而,当环境的异常变化超出人体调节限度时,就会破坏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造成人体病理性的变化,影响人体的健康。

THE END
1.法则之门揭秘法律基本知识的奥秘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跨国公司合作日益频繁,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国际争议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了解国际私 法即解决不同国家之间冲突中的适用法律问题,以及国际商事律师如何协助企业处理这些复杂的情况,对于任何参与全球经济活动的人来说都是非常必要且宝贵的技能之一。 https://www.qmso18vkw.cn/jun-lei-zi-xun/248885.html
2.刑讯逼供与合理诱导的区别是什么证据审查刑事证据(一)从观念层面矫正刑讯逼供产生的思想根源 首先要清除刑讯逼供产生的历史根源。要使公安司法工作人员认识到,刑讯逼供是封建司法特权的产物,是与封建纠问式诉讼有罪推定相伴生的一种副产品。刑讯逼供是违反现代刑事诉讼所奉行的无罪推定的基本理念的。犯罪嫌疑人在被法院宣判有罪前,从法律上讲,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都是https://www.471.cn/falvzhishi/194418.html
3.中国文化概论第一章2.法律产生的社会根源 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伴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 3.法律产生的一般规律性 一,法律和国家同时产生 二,同习惯到习惯法,再由习惯法到制定法 三,不断地从个别调整上升为一般调整 四,从权利、义务的合一到权利、义务的严格区分 五,从法律与宗教、道德的浑然一体到法律取得相对https://www.360wenmi.com/f/filecpv5qkmf.html
4.的经济根源B.从存在形态看,国家先于法律产生C.法起源时就有别于道德依据马克思主义法学观,下列关于法起源的表述,正确的是( )A.私有制是法律起源的经济根源 B.从存在形态看,国家先于法律产生C.法起源时就有别于道德、家教等规范 D.从一般调整到个别调整及法起源的基本规律https://www.koolearn.com/shiti/dx-st-7257.html
5.“小三”现象折射的法律问题关于台商在大陆找小三引发的相关法律一、 现象与产生的根源 近年来中国大陆“包二奶”、“找小三”现象严重,包括台商在内许多外商,在中国大陆包二奶已经成众所周知的秘密,“包二奶”一词是广东一带的俗称用语,也就是台湾民众较熟悉的“养小老婆”,上海称“养金丝雀”。 令台湾社会不安的是,“小三”们不再像过去那样躲躲闪闪,而是纷纷高调挑战社会https://china.findlaw.cn/lawyers/article/d118925.html
6.浅谈行政滥用职权的监督制约三、产生根源 行政滥用职权产生的根源错综复杂。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立法不够完善健全 我国的立法建设与有着几百年的立法历史的西方国家相比实在太短,在许多领域和方面,仍存在一些法律空白。 从方便执法和限制权力滥用的角度讲,法律法规应当尽可能缩小自由裁量权,我国的《刑法》、《民法》、《行政处https://www.fwsir.com/fl/html/fl_20061124195628_6393.html
7.社区自查自纠整改报告(精选15篇)3. 挖掘问题根源:通过自查,我会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根源,并且深入分析背后的逻辑和动机,以便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4. 提出改正措施:针对发现的问题,我将制定具体可行的改正措施,并且制定明确的时间表和计划,以确保改正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5. 严格自律执行:我将全力以赴地执行所制定的改正措施,并且严格要求自己http://www.ycd999.cn/detail_content.php?db=gzbg&id=2358
8.民营上市公司第二类代理问题2025年高会考试辅导免费论文本文分析了民营上市公司第二类代理问题产生的根源、表现,并提出治理措施。 一、民营上市公司第二类代理问题产生根源——所有权与控制权特征分析 所有权是重要的公司治理机制,对股东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并由此产生不同的代理问题。以下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因所有权和控制权特征所引发的第二类代理问题。http://www.kjlww.com/m/article-31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