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明确L3出事故需要驾驶员负责?深圳:这个锅我不背!

关于深圳立法支持L3自动驾驶的事情越传越离谱,甚至成为了资本市场看多汽车电子赛道的信心支柱,我觉得有必要探讨一下真实性。

所谓的深圳为L3自动驾驶立法,实际上来自于深圳人大公示的《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该《条例》在去年发布,最近公示是因为过了三审。

在此前友媒的报道中,最重磅也最具争议的内容,在于摘录了一段对于“配备驾驶人的智能网联汽车发生事故后的责任划分方案”。

不过友媒解读成了这是对L3级自动驾驶责权归属问题的立法。

L3自动驾驶系统启用下发生事故,由厂商负责,这基本上已经成为了国际共识,奔驰、宝马、本田等国际厂商,以及国内的长安,都曾宣布过对自家L3系统启用下的事故负责。

因此这项《条例》中提出的发生交通事故后,由驾驶员承担责任,再酌情事后想生产者、销售者追偿,一下就引爆了大家的情绪。

L3如果出了事还是驾驶员负责,那还要啥L3?还叫个啥自动驾驶?和辅助驾驶有啥区别?这不是在支持L3,这压根是踩了L3自动驾驶一脚嘛。

别慌!这里可能存在误会。

坑L3自动驾驶的锅,深圳不背

实际上我在2021年报道该《条例》时就确认过,该条例针对的对象,仅仅是深圳市区域内展开的“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并不包括我们能买到的乘用车。

这里说的示范应用是指:取得深圳市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无人驾驶)道路测试通知书和临时行驶车号牌后,申请开展载人应用示范、城市环卫作业应用示范、载货及其它专项作业应用。(来自深圳市交通运输局)

例如深圳福田区有元戎启行的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和自动驾驶货车,坪山区有轻舟智航的RoboBus自动驾驶微循环巴士等。

由于中文博大精深,防止理解有偏差,我们也咨询了多位自动驾驶业内专家,得到的回复同样佐证了该《条例》是针对智能网联示范应用,和L3自动驾驶没有什么关系。

如此一来《条例》中关于智能网联汽车的违法追责设定就能够理解了,毕竟这里的“驾驶员”可是在上班,“驾驶位”就是他的工位,需要按照规定执行一系列的标准化动作,而这些规定实际上已经很大程度确保了车辆不会出现事故。

这种情况下如果出了事故,第一责任人必然是带薪开车的安全员/驾驶员。

这样的处理方案也是和海外是保持一致的,当年的Uber致死案,最终的判决也是以“过失杀人罪”,起诉了玩忽职守的安全员。

所以这条《条例》也是在警示我们,上班可不能摸鱼,特别是做安全员。

为什么要为智能网联示范立法?

为什么不为拥有4亿保有量的量产车立法,不为L3自动驾驶立法,深圳却要动用特区的立法权,先为规模小得多的示范项目出《条例》?

这个问题深圳市有关部门的领导也做出过回应:“深圳的创新不是破法,而是绕行”。

无论技术上怎么宣传,我们离实用性强、安全性高、价格合理的自动驾驶量产乘用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在限定区域限定场景内,为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落地铺路是很明智的选择。

这也符合深圳“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的基因。绕过阻碍,规范引导,让一部分场景下的自动驾驶能够先落地,先成熟,先用起来,就是《条例》的意义所在。

实际上如果缺乏监管,是非常危险的,特别是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和RoboBus无人驾驶巴士,现阶段已经进入公开道路试运营阶段,我们可能会是和AI博弈的“社会车辆”,可能是AI识别到的需要避让的行人,也可能是A的乘客。

如果没有规范的管理引导,没有明确的责任划分,没有保险做风险对冲,不仅厂家会畏手畏脚限制技术进步,消费者也会对自动驾驶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

同时,如果有嘴里ToC,心里只TOVC的厂家,缺乏法律法规的有效制约,对消费者而言也是非常危险的。

L3自动驾驶需要怎样的责任划分?

L3自动驾驶系统启用下,发生交通事故或交通违章,卖给你车的厂家负全部责任,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也是L3自动驾驶存在的意义所在。

这在我国的自动驾驶分级国标中也有明确体现。按照国标的驾驶自动化等级划分,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在系统启用状态下,用户的角色是“后援”,这个词的意思很明显,机器是主力。

目前美国、德国和日本等主要汽车市场都已经对L3级自动驾驶立法,对责任划分、保险、数据安全等方面做了明确指导。

国内目前并没有跟进,这也给了很多车企玩文字游戏的机会,张嘴就是“具备自动驾驶能力,法规一旦放开就能实现自动驾驶功能”。

这么厉害,到时候千万别把ODD设成60km/h时速以下、车道线清晰、有RTX信号覆盖、天气晴朗的高速公路路段啊,不然就挺尴尬的。

你的汽车电瓶只能用3年,老司机却能用8年,修车工告诉你如何做!

使用了20年的车,跑了30万公里如此完美车况!车主是怎么做到的?

混动汽车的电池坏了,还能当油车开吗?内行人一语道破,明白了!

车子要不要装挡泥板?为何买新车都没装?这才是4S店的高明之处

开车上高速跑长途,一定要检查车上这3个地方,真的是太重要了

气场超大G,五菱硬派SUV谍照曝光,网友:坐等量产!

女司机车开15万公里第一次换变速箱油,修理工说又长见识了!

为什么日产车的销量好,质量好?却称为“移动的棺材”这就是原因

奥迪打响“第一枪”!32.8万降至15.75万,2.0T+quattro四驱

THE END
1.法规编纂守护社会秩序的基石立法工作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如普遍性、明确性、合理性等。在制定100条法律法规时,我们要确保它们能够涵盖所有需要被规范的事项,同时要避免过于细致到具体,以保证其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此外,还需考虑到国际标准和国内实际,确保我们的法律体系具有先进性的同时又能适应国情。 https://www.jb9ykztqn.cn/jun-lei-cai-pu/196592.html
2.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怎样立法的?内参时评网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立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 立法是通过法定程序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法律化、制度化的重要政治活动。在我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立法权,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确保立法权牢牢掌握在人民手中,实现法为民所立。 http://nc-sp.org.cn/show-287395.html
3.为什么要制定《立法法》?立法制度 《立法法》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SBZ199905011.htm
4.施行15年的立法法为什么要修改?立法工作积累了许多经验做法,需要制度化、法律化,同时立法数量大增后,出现“打架”情况,对国家法制统一造成很大影响。https://www.gaodun.com/caiwu/768317.html
5.人大为什么要“主导”立法观点频道政府主导立法的工作模式导致了民众对法律的陌生与隔离,造成了法律作为一种公共产品,事实上是与社会不断的疏远和脱节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为什么要加强人大对立法工作的“主导”作用?如何“主导”立法,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https://opinion.caixin.com/2022-01-25/101834467.html
6.环保科普丨黄河保护为什么要专门立法?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是中国第二部流域法律,于2022年10月30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并公布,2023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公布一周年、实施半年之际,让我们再次通过科普视频深入了解这部法律,切实领悟如何以https://kepu.gmw.cn/eco/2023-11/01/content_36969497.htm
7.某国企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党课:突出强化政治属性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一、监察立法的目的——理解为什么要实施监察法 监察法的立法目的主要有四点: 一是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2017年11月份以来,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全国开始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其实这场改革从2016年就已经开始,在当年的11月份,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三省市设立各级监察委员会,从体制机制、制度建设上先行先试、https://www.wydbw.com/info/11/262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