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的价值与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提升

[摘要]中央明确要求领导干部要具备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思维来解决改革发展中的矛盾,处理工作中的问题。领导干部能理解行政法的价值则是法治思维确立的前提。

[关键词]行政法价值法治思维行政法律规范

法的价值论

1、法治最大的艺术是什么?

法治最大的艺术是平衡的艺术,它要平衡法的价值之间的冲突。法律有哪些价值呢?换句话说:法律追求什么东西呢?法律追求自由、正义、平等、效率、安全、文明等价值。在法律所有的價值当中,有三大价值称为法律的基本价值。即:自由、正义和秩序。在自由、正义、秩序这三大法的价值当中有一个基本的排位。当然这种排位不是绝对的,是根据法理得出的一般的位置顺序。换句话说因时空、因时事其基本位置顺序会变化。一般认为,自由是法律追求的最高价值,因为自由是人的天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第一追求。正义是法律追求的第二位的价值,正义这种法的价值形态比较复杂。一个很直观的判断,如果一个社会的某些制度构建是倾向弱者的,则此种制度设计显示了社会的正义。秩序是法律追求的基础性价值。显而易见,一个社会只有在稳定的秩序架构下社会的治理才成为可能。

2、法律的基本价值的位阶

在一般情况下,自由大于正义,正义大于秩序。此种排序叫法的价值位阶原则。解决法的价值冲突还有其它两大原则:即个案平衡原则、比例原则。

3、行政法的诸价值之间可能存在着冲突和矛盾,主要表现为秩序与自由、效率与公平(正义)的冲突

一是自由与秩序价值的冲突。我们应当坚持的观点是:自由是一定的秩序为前提的,自由永远是相对的,自由是和限制联系在一起的。举例说明,《宪法》规定,公民都有游行示威的自由,但是这种游行示威的自由必然造成对政府秩序的危害,这里就出现了公民的自由和政府秩序维护之间的冲突。所以如何平衡两者的冲突是法的价值选择必须面对的问题。美国越战时期著名的“焚烧国旗案”正是公民游行示威的自由与美国政府秩序维护两者之间冲突的一个经典案例。

二是效率与公平(正义)价值的冲突。行政执法很大程度上是追求社会的效率,以期达到社会秩序的有序。比如,行政执法当中的“钓鱼执法”显然造成了对公平的挑战。

4、法律对于自由限制的原则

自由虽然是法律追求的最高的价值。但是自由要接受限制,但是法律对自由的限制也不能是无节操的,它要接受正义和秩序的规制。法律对自由的限制要遵循三大基本原则。第一个叫伤害原则。第二个叫道德主义原则。第三个叫法律家长主义原则。

伤害原则:意为个体行使权利的时候不得伤害到别人的权力,否则此个体将不再享有权利。

道德主义原则:个体没有伤害别人的权利,但是伤害了社会的善良风俗和公序良俗。

法律家长主义原则:用最质朴的话来表述就是,法律把所有的人都视为孩子,而自己是家长,作为家长就应该管着自己的孩子,让自己的孩子免受不当的伤害。

5、解决不同的法的价值要遵循的三大原则

法律价值的冲突的解决,一般来说有:价值位阶原则、个案平衡原则,比例原则等。有时,基于复杂的现实情况,上述不同的法的价值原则会共同使用。

(1)价值位阶原则

是指在不同位阶的法的价值发生冲突时,排名靠前的价值要优先适用而排除排名靠后的价值。比如,“美国焚烧国旗案”就是此原则的一个具体实践。而且“美国焚烧国旗案”中法官适用此原则作出的判决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判决之一。endprint

(2)个案平衡原则

是指处在同一位阶上的法的价值发生冲突时,要综合考虑此时、此地、不同的当事人的具体情况,让具体案件的解决充分考虑到多方面的情形,比如是否符合善良风俗,是否符合老百姓的习俗,以及社会的可接受度等。这样案件的执行也会少了许多阻力。

(3)比例原则:行政执法的目的与手段符合一定的比例,不夸张。在行政相对人可接受的范围内执法,避免出现“用大炮打小鸟”和“杀鸡用牛刀”的情形。

依法行政中应该具备的法治思维

1、法治思维的概念

也称为法律思维,是指以合法性为出发点,以法律追求的自由、公平、正义为目标,按照法律的逻辑和法律价值观来思考问题这样的一种思维模式。

这种思维模式的特点:它强调合法性,就是执法者怎么做,可以动脑经,可以去发明可以去创造,但是底线就是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

2、领导干部应当具备以下几种法治思维

从法的概念、法的理念、法的逻辑、法的精神可以衍生出十多种法治思维,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应当重点把握以下几种法治思维。

(1)合法性思维

合法性要求我们掌握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法律保留,一个是法律优先。

法律保留:对于一些重大事项的规定,只能由法律来作出规定,行政法规等其更低级别的规范性文件不能做出规定,纵然是其它低级别的规范性文件作出了规定也是无效的。这些重大事项的依据是保留在法律那儿的。有哪些重要的事项呢,比如说:国家主权的事项(国家机构的产生和履职程序),能由行政法规来规定吗?不能。比如对公民人身自由的限制和剥夺,行政法规都不能代为规定。前文所述孙志刚案件。它背后所反应的法理就是:国务院的一个行政法规违背法律保留,最后被撤销了。

从以上论述得出:法律保留解决的是行政机关在法律有明确规定的时候行政行为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法律优先解决的是在没有法律规定的情况之下,行政机关不得擅自行为。

(2)合理性思维

什么叫合理性呢?合理性思维是对行政行为更进一步的要求,行政行为的合法是最基本的要求,还要具备最基本的理性,符合公平正义的要求,或者说要符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合理性对于行政的要求有两个。

一是主观上的要求,也就是行政行为的作出要求动机要纯,目的要得当,否则就是滥用职权。

二是客观上要求符合比例原则。合理性思维对行政的要求客观上是要符合比例原则。比例原则有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个必要性。就是说行政机关不到万不得已不得动用强制手段,第二个叫适当性。行政手段要适当,要在一定的尺度、一定的频度、一定的幅度内进行,行政行为不能太夸张不能太过分。

(3)正当程序思维

对于正当程序思维,我们需要理解一个问题。正当程序和法律程序是一样的吗?或者说正当程序在一个法律程序中应该具备什么要素?

关于程序正义在一个法律程序中到底有哪些具体的要求呢?中西方的学者都做过很多的讨论,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质上,程序正义的内容、标准、要素在不同的法制(治)发展的过程中都没有绝对统一的标准。因此提出一种普遍使用一切社会的最高的、绝对的程序正义的要求是不可能的。但是程序正义的意义就在于我们可以提出一种适用于所有现代文明社会的最低限度的程序正义的要求,那么现在看来这种要求包括,程序的中立性、程序的参与性和程序的公开性。现代社会的法律程序基本都采用了这样的公开透明的法律程序的设计。

我们要怎么样来对待一个法律程序呢?

我们要确立一个观念,我们的目标虽然是为了实体的公正,也就是為了结果的公正。但是我们要坚持程序优先,因为我们的实体目标只有通过公正的程序才能去接近,而不是到达。我们要学会在程序中去解决矛盾。

所以我们在程序观念上要确立一条,坚持程序优先,也就是在实践当中你处理什么问题,要通过程序来解决,不能靠经验,靠臆断,哪怕这个程序,这个结果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准确,但是你只能这么办,因为我们找不到更好的办法,只能由别的程序来纠正它。

我们的司法审判也是这样的,法院一审判张三有罪,能说张三有罪吗,不能,因为还有二审,我们国家实行的是二审终审制,二审终审判决张三有罪,你能说张三有罪吗?张三不一定真的有罪,只是在程序中张三被认定为有罪,在司法实践中还会有冤假错案。现行的法律要求法院对一个人的定罪,证明标准要求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要形成完整的证据链,足以指控犯罪。刑事法律要求对于没有其它证据印证的言辞证据不予采信,要坚持疑罪从无,要求检察院要坚持存疑不起诉,我们要坚持非法证据的排除规则。一个冤假错案的发生足以摧毁人民对于法治的信仰。

(4)平等性的思维

现阶段的平等指的是:相对的平等、过程的平等、机会的均等。对行政机关而言的平等就是平等的对待行政相对人,不偏私。即:相同的情况相同的对待,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对待,此处不同的对待一定要有一个正当的理由。关于“平等”案例,在司法实践中有影响力的案例有:四川大学法学院学生诉一餐馆案例,四川大学法学院学生诉讼中国人民银行招聘案。这些案例的审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人们平等观念的确立。

结语

深刻理解行政法的价值有助于更好的确立法治思维。党员干部从理论上深入认识到行政机关的执法最终的落脚点是实现国家各项工作的法治化。法治思维是一种国家治理的理念,领导干部重视和运用法律规则和手段化解社会矛盾,才能带头使法治成为一种普遍的行为模式。

THE END
1.法律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法律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繁华落幕者 2023-12-05 13:34:05 免费咨询 一、法律的定义和起源法律是一种社会规则,它规定了人们的行为准则和义务,为社会提供了一个有序的运作环境。法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当时的社会需要一种共同的准则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于是就出现了法律。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逐渐演变成为一种https://aiqicha.baidu.com/qifuknowledge/detail?id=10132608924
2.民法典的三大核心理念公正合理与保护民法典的三大核心理念:公正、合理与保护 一、公正原则在民法典中的应用 在现代社会中,公平正义是法律赖以存在的基础。民法典通过对法律规则的明确规定和严格执行,确保了所有人的权利得到平等尊重和保护。在民事关系中,无论是合同关系还是侵权责任,都必须遵循公正原则,即任何行为都应当基于相互尊重和合作,不得损害他人https://www.wemvhjgm.cn/tu-pian-zi-xun/340276.html
3.法律基本知识掌握法律基础解析法律基本知识的核心内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这时了解一些法律基本知识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法律基本知识有哪些内容呢?下面我们就来一一探讨。 首先,理解法治理念是学习法律的起点。在一个法治社会里,国家通过立法、司法和行政等多种方式来规范人们行为,使得社会秩序井然。这涉及到了宪法学、行政法学、刑https://www.cjan6a6c.cn/xue-shu-bao-gao/439398.html
4.法律基本知识体系构建法治认知的基石法律基本知识的重要性 法律是社会秩序和公正的基础,它通过规范行为,维护权利,实现社会稳定与发展。了解法律基本知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法律,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法律基本知识内容概述 法律基本知识涵盖了多个方面,主要包括宪法、民商法、刑法、行政法等领域。https://www.6vjxuc8a1.cn/zheng-ce-fa-gui/450796.html
5.民法典的三大核心理念平等诚实信用与合法性探究民法典的三大核心理念:平等、诚实信用与合法性探究 在中国最新的民法典中,提出了三大核心理念,即平等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和合法性原则。这些理念是指导现代法律关系发展的基本准则,对于规范社会经济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平等原则 民法典中的平等原则要求各方在法律关系中https://www.f3kg3td6j.cn/jun-lei-zi-xun/45054.html
6.民法典的三大核心理念我们该如何理解民法典里的平等公正保护的三民法典的三大核心理念,平等、公正、保护,这三个词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听起来并不陌生,但是在法律的世界里,它们承载着深远的意义。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这三大核心理念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法律体系,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去理解和践行它们。 首先,我们来谈谈“平等”。在民法典中,“平等”不仅仅意味着每个https://www.oqjabrjjyc.cn/jun-lei-cai-pu/365792.html
7.民法典背景下民商法发展空间与路径研究其次,在坚持与后续民商法的发展存在包容关系的前提下,以更加积极的方式实施民法典,使得我国民商法实践可以融入民法典实施中,不断得到现代化的提升,进行特色性、实践性、时代性的演化。当然,运用上述发展机制,也要避免因不当或过度滥求发展而产生不应有的偏离,进而毁坏民法典作为具有基本法律地位应有的最低稳定性。http://legalinfo.moj.gov.cn/sfbzfpffzll/202412/t20241211_510991.html
8.公务员备考资料:关于法的价值问题的讨论吉林公务员考试网法的价值包括三大基本价值:秩序、自由、正义,以及利益、效率等其他非基本价值。 一、秩序 1.法学上所言秩序,主要是指社会秩序。它表明通过法律机构、法律规范、法律权威所形成的一种法律状态。 2.秩序是统治阶级要求的秩序,法律根本而首要的任务是确保统治秩序的建立。 https://jl.huatu.com/2023/0925/2550064.html
9.论党章的基本规范基本规范形成党章三大基本原则 任何文本规范背后都必然表达一定的价值取向,从而形成统领规范运行的基本原则,法律原则往往是法律精神的集中体现,党章的价值也必然经由基本原则表达,因而探寻党章基本原则对于发现党章核心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一)共产主义原则 共产主义既是党章中的基本规范条款,又基于自身的统合功能而成为党章http://www.legaldaily.com.cn/index/content/2024-07/03/content_9017409.html
10.《中国法学》2022年总目录&各期目录《中国法学》法律位阶判断标准的反思与运用 王锴2-5 论基本权利私人间效力的范式转型 李海平 2-26 中国人权法学“三大体系”论纲 刘志强 2-45 中国比较宪法学的重新定位与方法论重构 刘晗2-64 □ 未来法治研究 数智化社会的法律调控 齐延平1-77 基于信任的自动化决策:算法解释权的原理反思与制度重构 http://www.fxcxw.org.cn/dyna/content.php?id=25011
11.中国文化概论考试大纲简单应用:如何看待传统知行合一实践观的现代价值。 综合应用:今天应当如何评价中国古代传统的哲学观念。 (二)中国传统的宗教信仰 领会:(1)中国古代原始宗教的状况及其社会作用。(2)道教的形成与信仰特征及其与古代医学、化学、药物学、文化艺术的关系。(3)佛教的形成与基本教义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对中国文化的https://www.zikao365.com/demo/hbgckh/c509039-examOutline/
12.自学考试大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题和答案学历提升4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C )C.法律监督机关 46、商法的调整对象是商事法律关系。下列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属于商法的是(A )A.《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 47、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中,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体现了社会主义http://xueli.en369.cn/jiaocai/1686820607100975.html
13.课程法理学以法律现象的普遍性、一般性规律为研究对象,它研究的问题既是法学的基础问题,也是法学的核心问题。本课程从何为法学、何为法理学等问题出发,从法的本体、法的运行以及法与国家三个角度,分八章介绍了法的价值、法的概念与属性、法的要素与体系、法治与法治国家等法学基本问题。在授课过程中,我们特别穿插了https://higher.smartedu.cn/course/62354d259906eace048f1a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