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黑龙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每日一练(6.28上午)

1.规范性法律文件具有普遍约束力,这里的“规范性”是指:

A.规范的法律思想和观点

C.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标准、模式和框架

D.法律制度发展的目标和规划

2.法律的权威性是指:

A.法的强制性B.法的不可违抗性

C.法的合理性D.法的规范性

3.在法律的作用中,发挥实施其他作用的保障的是:

A.指引作用B.评价作用C.强制作用D.预测作用

4.以下法律中不属于基本法律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院组织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5.下列说法中,关于部门规章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部门规章的制发主体必须是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各国家局

B.部门规章的形式有实施细则、办法、规定、规则、条例等

C.同一内容的部门规章高于地方政府规章,可以作为地方性法规的依据

D.部门规章应报国务院备案

6.下列关于法律关系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一种合法关系

B.法律关系是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事实关系

C.法律关系是体现意志性的特种社会关系

D.法律关系是特定法律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7.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民主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B.社会主义民主是对人民民主和对敌人专制的辩证统一

C.社会主义法制指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D.法制是民主的基础,民主是法制的保障

8.小夏在参加同乡小王父亲八十大寿期间,自愿帮忙招待亲友,寿宴结束后小夏在回家途中被车撞伤,花去医疗费用3万元。小夏认为帮小王招待亲友的行为属于帮工行为,小王该承担自己的损失,于是起诉了小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道德规范具有法律强制性

B.法律可以调和所有社会关系

C.道德规范在任何情况下均不能作为司法裁判的理由

D.小夏行为属于道德规范的情谊行为,不在法律调整范围内

9.关于宪法规范的特点,下列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宪法规范规定的是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具有根本的创制性,是国家各种具体制度的最终根据及渊源

B.宪法规范的内容广泛,涵盖了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

C.宪法规范原则性强弱与适应性强弱成反比,与对社会实际调整功能强弱成正比

D.宪法规范具有稳定性

10.我国的国家性质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社会主义制度

C.人民民主专政D.政治协商

11.K县某选区在举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直接选举时,应参加选举的登记选民为30000人,实际参加的选民为14650人,该地区3位候选人赵某、孙某和李某最后实际获得选票依次为7350票、4700票、2600票。依照我国选举法的规定,________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A.赵某当选B.孙某当选

C.李某当选D.三人均不得当选

12.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

A.个体经济B.私营经济

C.国有经济D.劳动者集体所有制经济

13.我国宪法有条款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________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A.任何公民B.人民

C.选民D.各地人大代表

14.在公民享有的宪法基本权利体系中,最基础的权利是:

A.经济社会权利B.人身自由

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D.言论自由

1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持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办会议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持

THE END
1.法学夏伟:刑法新预防主义:理论发展与体系构建换言之,新预防主义究竟“新”在何处,以及它能否助力刑事法治现代化,这是本文所回答的根本性问题。新预防主义既非对传统报应主义的否定,亦非对现有质疑、批判、反思的被动式回应,而是适应刑事法治现代化的主动式建构,其建构性蕴藏于刑法理念、刑事立法与刑事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2NDE4Nzc0Nw==&mid=2247492922&idx=1&sn=c5e5ba9222f6377370ec9497a88a8ec4&chksm=eb00bdf57afda48b3cc81c86efb0cd8aafb4d15fab48f6645f13dd78fd910146793f6aff0539&scene=27
2.立足中国式现代化拓展宪法研究视角(学术随笔)从中国式现代化的维度,能够更加深入地研究和把握我国宪法的制度优越性所在,更加清楚地看到我国宪法是一部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证人民创造幸福生活、保障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好宪法,为人类法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宪法是现代文明的根本法律载体,宪法形态是人类文明形态的最高法律表现形式。宪法植根于特定https://www.chinalaw.gov.cn/pub/sfbgw/zwgkztzl/xxxcgcxjpfzsx/fzsxllqy/202412/t20241206_510786.html
3::政策是法律的依据和内容,法律是政策的规范化按照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法律是通过国家立法程序予以规范化(法律化)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的国家意志。法律的本质特征,一是规范性,经立法机关制定为法律规范,具有明确的适用范围、构成要件和法律效果,可以作为法院裁判的依据(即“法源”);二是国家强制性,即由国家强制机关(公安、法院、检察院、羁押场所、监狱等)作http://fw.mwfw.cn/fw/237566.html
4.探索正义的边界法律学术之旅我想学法律,这个决定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知识的海洋与未来的无限可能。法律,不仅是规则和规范的集合,更是一种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平正义的手段。我希望通过学习法律,能够深入理解这个世界如何运作,以及我们每个人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二、解锁法律之门 要想学好法律,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它的基础知识。这包括宪法、民法典https://www.cjan6a6c.cn/ke-yan-cheng-guo/455247.html
5.新时代基础教育法治的时代品格创新实践与展望法律适应性是指法律必须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发展和变化。基于法律适应性,基础教育法治也适时审视并更新现有的法律规范,确保法治与教育实践始终保持紧密而动态的联系。首先,基础教育法治的灵活性体现在对新兴教育模式的接纳和规范上,当前尤其体现在对教育技术的发展保持敏感和积极响应。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在教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410/t20241025_2111261456.html
6.日本天皇适应性 被崇拜性 9日本历任天皇 第一系天皇 第二系天皇 第三系天皇 第四系天皇 女性天皇 未普遍认可 神话传说 10相关信息 不采传统土葬 高喊天皇万岁 日本拟在现任天皇退位后采用上皇称号 退位评价 11词条图册 1名称来源编辑 今上天皇-德仁日本天皇名称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在673年至688年前后由天武天皇制定的《飞鸟https://baike.sogou.com/v509340.htm
7.天翔环境: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修订问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审计机构信永 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及资产评估机构北京中企华资产评估有限公 司均已出具如下承诺:如本次重组申请文件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 漏,本公司/本所未能勤勉尽责的,将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因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为成都天翔环境股份有限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7121400001712_26.shtml
8.我国行政案例指导制度研究四、构建我国行政案例指导制度的可行性建议 (一)行政案例的创制主体 案例的创制主体是指哪一级法院有权制作和发布案例。主流观点认为创制案例的主体应仅限于最高法院,“从权力配置来看,判例作为法律渊源,具有普遍约束力,因而创制判例是一种准立法行为,不可能由各地方法院行使这一权力,如果允许各级法院都享有这一职能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8/12/id/338217.shtml
9.观点构建野生动物普遍化保护与选择性利用管理并行不悖的法律摘要:要实现野生动物的普遍性保护与选择性利用管理,首先要意识到野生动物是生命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野生动物需要保护生态系统,管理猎捕和经营利用活动。现行法定保护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且存在着许多困惑。最后提出了三点建议以构建野生动物普遍化保护与选择性利用管理并行不悖的法律制度,增强适应性。 http://z.cbcgdf.org/nd.jsp?groupId=9&id=212
10.反垄断民事诉讼的定位及其实践逻辑最高人民法院于2024年6月24日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垄断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根据2022年新修反垄断法,结合民事司法审判中的经验,对反垄断民事诉讼涉及的实体、程序问题进行了全面修订、完善,在结构体例布局上适应垄断行为的认定逻辑范式,在制度设计上立足于民事诉讼的定位和功能,填补制度空白,通过https://www.ciplawyer.cn/html/fldswtt/20240828/154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