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韩国《行政基本法》制定经验的探索与借鉴
李龙贤(66)
4.《北京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建议稿)》及其说明
许传玺(85)
【发展法学】
俞祺(104)
6.发展法学的道路探索
——基于美国法律与发展运动的比较思考
于楚涵(129)
【专论】
7.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履行判决的检视与优化
黄志勇(155)
8.论我国传统行政规则制定模式的困境、挑战与出路
钟扬民(174)
9.论公共数据的概念内涵与理论基础
韩阳(196)
10.论英国国会选举制度及其改革
郑志行(211)
作者:沈岿(北京大学法学院)
作者:张博琳译、赵宏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作者:李龙贤(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行政法教研室、日本名古屋大学)
内容提要:世界各国都有行政法制制度,但是单独制定统一的行政基本法的却寥寥无几,特别是在亚洲的大陆法系国家中,韩国的《行政基本法》尚属独一无二。行政基本法通过行政总则法促进处于低迷状态理论、实务和制度的发展,力图统一立法模式、提高行政公信力及行政效率,从而确保人民权益保护、促进行政的法治发展。通过韩国行政基本法的立法经验,我们可适当考虑同时进行行政总则法和行政程序法的立法研究工作,在行政总则法和行政程序法协同框架之下,再推动行政组织法以及其他部门行政法领域的立法研究,这才是我国行政法法典化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行政基本法;行政法法典;行政总则法;行政程序法
作者:许传玺(北京市人大常委、北京市法制委员会、北京政法职业学院)
5.发展中国家法治政府建设的阶段性
作者:俞祺(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法治政府;经济干预;营商环境;产业政策
作者:于楚涵(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法律与发展;发展法学;发展模式
作者:黄志勇(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内容提要:通过实证案例分析,发现目前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履行判决适用中存在履责审查标准差异化、判理论证内容简单化、履责判项内容笼统化等突出问题。笔者通过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透视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履行判决的适用困境,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探析优化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履行判决规则。引入“裁判时机成熟标准”,即行政机关在特定期限内积极实施特定、明确的行为,是否可以改变公共利益受侵害状态,来判断在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中具体性判决与原则性判决如何选择适用,并对具体性履行判决中履责方式、履责期限等因素如何限定加以细化,以提高履责判决的可操作性、可执行度和社会认同度,促进行政机关积极履责。
关键词: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履行判决;裁判时机成熟标准
作者:钟扬民(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美利坚大学华盛顿法学院)
关键词:行政规则制定;类型化分析;行政程序;协商式行政规则制定
作者:韩阳(北京大学法学院)
内容提要:概念界定是制度建构的起点,理论基础是定义概念的关键。针对数据资源的“反公地悲剧”困境,需要扩大公共数据的范围类型,法律拟制更多的开放数据资源。但随意扩大公共数据的范围,容易侵害其他数据主体权益,导致个人信息、企业数据、平台数据与公共数据发生混淆。这种矛盾张力反映到公共数据的定义上,体现为概念特征不明、对象范围不定和指涉对象混同等问题。为探明公共数据的合理边界,本文引入了公物理论,试图区分政府信息与公共数据,体系化理解公共数据与数据公共性的关系,划分采集、共享和开放利用三个环节中的不同数据类型,最终提出新的公共数据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