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法律常识

专门保护未成年人有: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

内容中有关于未成年人的法律:刑法、民法通则、继承法、婚姻法、收养法;

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六条措施》、《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安全工作,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

2、法律对青少年的重要性

(1)学习法律知识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3)学习法律当自身遇到不法侵害或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时,可以提起法律诉讼,追回损失。

3、青少年如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1)不要轻信陌生人,与陌生人交流要时刻保持警惕。

(2)要学会分辨真伪,对新鲜事物不能一昧的盲从,首先要做的是分辨其利弊。

(3)避免误入困境并学会摆脱困境。遇到困难或发生意外时,应保持镇静,并积极想办法寻求帮助。

4、青少年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法律?

(1)应该掌握最基本的法律知识,深入了解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

(2)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用法律武器武装自己。

(3)要具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具有挫折意识。

(4)要有勤奋的精神和执著的追求。

(5)要具有坚强的自制力,具有健康的情感。

5、青少年获得法律帮助的途径有哪些?

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和途径主要包括:

诉讼途径:打官司;

非诉讼途径:投诉,调解,裁决,仲裁,复议,申诉等。

法律服务的主要机构是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还有就是可以找当地居委会,妇联,公安局等等。

6、为什么要研究青少年的法律意识?

我国的青少年犯罪,已呈现出了低龄化、团伙型、暴力型、智能化的趋势,已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大多出于法律认知水平低下。由此可见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培养显得十分紧迫和重要。

7、为什么青少年普法意识不足?

造成青少年普法意识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家庭和学校不重视,学校在高中才将具体的法律知识。再者法律和政治一样枯燥无味不生动。双面造成法律意识的淡薄。

8、怎么增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

(一)提高认识,切实重视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

(二)建立机构,健全网络,构建普法教育服务体系

(三)抓防范,推进社区青少年犯罪预防计划

(四)抓教育,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识

9、青少年的法律概念是什么?

青少年的年龄界限定在13周岁至25周岁。它既包括一部分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法学界关于青少年犯罪是界定于此年龄段);也包括一部分19—25周岁的已成年人(统计青少年犯罪率即界定于13—25周岁)。

10、开展普法活动对青少年有什么意义?

可以增加青少年对法律的认知,同时可以减少青少年犯罪率。因为青少年处于成长阶段,对法律,对社会的认知感很模糊,所以可能会产生不健康的心里,如果受到不法之徒的诱使,还可能会导致犯罪!所以开展普法活动对青少年对社会都是很有意义的,因为这样可以使社会更安定,而且还可以使青少年有良好的心里素质。

11、青少年如何培养自己的法律意识?

从身边的小事和细节就培养起保护自己的法律意识,可以通过网络、书籍、电视、课堂学习法律法规的理论知识,在生活中和城市的各个角落都加以实践,不断树立起保护自己的法律意识。从点滴细节学起,充分发挥青少年的好奇、好动、求知的特性。

12、有禁止青少年吸烟的法律法规吗?

我国目前只有对监护人和学校监督青少年吸烟的规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五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吸烟、酗酒。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13、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主观原因:尚未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没有分辨真假对错的意识。

14、青少年犯罪行为有哪些?

从犯罪性质看,盗窃犯罪最为突出。其次是抢夺、抢劫、寻衅滋事等犯罪人数众多;再有者,就是模仿电影电视中的主人翁做案手法,呈“英雄”,不故后果挥刀作案,以致犯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等严重罪行。

15、青少年应该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

(1)学习掌握法律知识,熟悉法律条款。

(2)提高鉴别是非的能力,弘扬传统美德。

(3)培养健康工作、生活、学习习惯,远离黄赌毒。

(4)遵守法律法规,带头宣传法律基本常识。

16、青少年犯罪要坐牢吗?

青少年犯罪是否需要负刑事责任不能一概而论,要看行为人犯罪时的年龄和犯罪情节的严重性。可以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7条的规定来判断哪个年龄段的青少年对哪些犯罪行为是需要负刑事责任的。

17、为什么青少年是最容易犯罪的群体?

青少年处于少年期、青年初期阶段,神经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其认识、感情和意志上的变化,让他们变得容易兴奋、容易冲动、容易感情用事,极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还有就是生理上不成熟。并且对于诱发犯罪的人事物没有完整的判断。

18、青少年有哪些犯罪类型?

(1)从属性犯罪。(2)团伙性犯罪。(3)报复型犯罪。(4)冲动型犯罪。(5)无知型犯罪。

19、为什么青少年犯罪逐年上升?

形成青少年违法犯罪原因有来自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而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加上一些学校对未成年学生管理教育的失误、失业、失学加上社会因素的影响,青少年犯罪就越来越多了。

20、刑法关于刑事责任年龄有哪些规定?

(一)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二)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三)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四)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21、哪些出版物是未成年人不能观看、收听?

为了防止未成年人受到不良出版物的消极影响,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下列出版物不能观看、收听:含有诱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内容的;含有渲染暴力、色情、赌博、恐怖活动等内容的;淫秽的。

22、学生上当受骗的原因是什么?

(1)思想单纯,防范意识较差。(2)贪小便宜,急功近利。(3)有求于人,轻率行事。每个人免不了有求他人相助之事,能否如愿要看是何事,对象是谁。

23、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包括哪些方面?

1)旷课、夜不归宿;2)携带管制刀具;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6)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8)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9)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24、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不良因素有哪些?

1)不良家庭教育的影响:父母冲突、破碎家庭、家庭教育方法不当;2)不良学校教育的影响:重智育轻德育;3)不良交往的影响:不良交往促使未成年人形成犯罪动机。4)黄色传媒和迷恋网络、游戏的影响:由于未成年人辨别能力差,好奇心、模仿力强,易受黄色传媒的影响。

25、网络对青少年的正面影响有哪些?

青少年通过网络的使用逐步掌握信息技术,提高其整体素质。此外,互联网为青少年提供了查询学习、生活、工作信息的新的便捷的渠道,大大扩展了知识面;提供游戏、电影、音乐等娱乐项目,丰富生活;提供教友、聊天渠道,扩大交往范围;提供更多自主活动空间,有助于增强青少年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独立能力。

26、如何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知识技术层面和道德要求的宣传、教育、培训?

1)通过举办专家讲座、师生讨论、主页设计、计算机知识的技能培训和比赛等活动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培训;2)让青少年在上网前先接受计算机使用道德方面的教育;3)丰富、美化、优化网上信息资源,使网络文化的主流积极向上,引导青少年正确上网。

27、青少年个人因素引起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青少年注意力不够集中,再加上贪玩,因此他们在活动中很少顾及到往来的车辆,对事故后果的严重性认识不足;2)青少年活泼好动、反应快,尤其男孩爱冒险,跑动特别多,横穿马路,无所顾忌;3)对机动车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又缺乏对车速、车间距的正确判断能力,因此往往容易酿成交通事故。

28、青少年道路交通安全教育要培养哪几种意识?

1)遵守交通规则即守法意识;2)右侧通行意识;3)红绿灯意识;4)各行其道意识;5)停车线意识;6)不猛拐意识;7)左右了望意识;8)斑马线意识

29、封建迷信、邪教对青少年的毒害有哪些?

1)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妨碍青少年健康成长;2)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甚至残害青少年的生命;3)诱发、唆使、胁迫一些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

30、防范封建迷信、邪教对青少年毒害有哪些基本措施?

1)开展科学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提高青少年自觉识别和抵御封建迷信、邪教渗透的能力;2)营造一种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社会风气,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3)建立和完善防范机制,减少封建迷信、邪教对青少年的毒害。

31、自然人犯罪与年龄的关系是怎样的?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予刑事处罚的,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32、《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何时生效的?

1992年1月1日。

33、哪些机构和人员具有保护未成年人的责任?

(1)国家机关。(2)家庭。(3)学校。(4)社会。(5)全体成年公民。

34、未成年人的主要合法权利有哪些?

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财产所有权、财产继承权、著作权、专利权、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取得国家赔偿权、宗教信仰自由权、民族风俗习惯自由权、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受教育权。

35、《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的劳动保护作了哪些规定?

36、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目的是什么?

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THE END
1.法律的意义和价值行业资讯法律的正义意义:正义是法律的理想或价值目标,法律通过分配权利义务,惩罚违法犯罪以保障正义,补偿受害者以恢复正义。 法律的效率意义:在当代,法律对生活的渗透无所不在,法律在保障平等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效率的实现。 法律的利益意义:法律通过平衡冲突进行社会控制,解决社会纠纷,平息社会矛盾,恢复社会常态,促进社http://www.anlihk.com/detail/id/103/
2.法律的重要性?谢海涛律师精选解答法律的重要性体现在:法律对人的行为具有引导作用。对人的行为的指引有两种形式:个别性指引和规范性指引。法律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具有判断、衡量他人行为合法与否的评判作用。法律对人的行为具有教育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实景作用和示范作用。https://m.64365.com/tuwen/aaahpsl
3.2023年留学英国学习法律专业怎么样?看看这四位校友的回答!英国是英美法律的发源地,同时也是全球公认法律制度最完善的国家之一,近些年随着留学话题越来越受关注,留学英国的法律专业自然凭借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留学界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接下来为大家介绍:2023年留学英国学习法律专业怎么样?看看这四位校友的回答! https://www.idp.cn/yingguo/remenzhuanye/175389.html
4.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1. 为什么说? 2. 宪法是国根本大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怎样体现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基于宪法在解决国家根本问题、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与普通法律不同等方面原因,确认。 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主要体现在宪法的尊严和不可侵犯性上面。即:宪法不但在内容的重要性和对其他法律的约束力、强制力https://www.diyifanwen.com/jiaoan/banianjizhengzhijiaoan/224413076222441345012609.htm
5.法律为什么更重要法律为什么更重要 水墨清韵间 2023-12-29 09:50:12 免费咨询 一、保障企业合法权益首先,法律是保障企业合法权益的重要工具。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需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在此过程中,企业的利益和消费者的利益密切相关。遵守法律规定、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将为企业创造更加良好的市场环境。二、防范法律风险其次https://aiqicha.baidu.com/qifuknowledge/detail?id=17601643056
6.头条文章法官和检察官的就不用跟大家多介绍了,是我们以前法学生最主要的就业途径,解决了很多的就业人口,也是我们法律职业人接触到最多的两个职业。 3.公证员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大家应该都比较陌生,它是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慢慢形成的一种法律服务工作。他的诞生了有很重要的时代背景,当年我们随着改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722224136323515
7.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民法典》?——民法典意义及概述2020年几乎每一个重要的法律法规颁布之后,最高人民法院都要出台相应的司法解释以促成法律的有效实施。这些司法解释不但内容多样,而且条文数量众多,甚至远多于被解释的法律条文本身。例如,1986年颁布的《民法通则》只有156条,而《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民法通则司法解释》https://www.zhongzi.com.cn/CN/10441-11215.aspx
8.为什么最高额抵押权不得转让民法规定的是最高额抵押权不得转让,有的债权人或者债务人人可能会疑惑,为什么最高额抵押权不得转让?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解答。 1、抵押权的不可分性: (1)主债权未受全部清偿,抵押权人可以就抵押物的全部行使抵押权。 (2)主债权被分割或部分转让,各债权人可就其享有的债权份额行使抵押权。这两点体现的是债权与https://www.lawtime.cn/zs_90409/
9.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承菱玉)历史校级课题材料2:儒家学说有多面性,如儒家也并不完全排斥法律与刑罚,儒家提倡的“礼”本身也有一定的约束力,孔子本人还做过鲁国的最高司法长官司寇。像法家一样,儒家思想也有中央集权统一思想的萌芽,只不过希望这种统一是由周天子或仁君来完成。正是这种多面性,可以说明儒家学说为什么总能发展出适合封建时代统治阶层需求的统治http://www.shkgz.czedu.cn/html/article5720174.html
10.读书:法治的细节法律最重要的目标就是维护秩序,而要维护秩序必须以惩罚为后盾,只有秩序才能让人类的行为具有相对的确定性。 法治还是人治? 法治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对权力进行限制,防止他腐坏堕落。法律的目标是维护秩序,但是维护秩序的力量也要受到法律的约束,否则就会成为秩序的破坏力量。 https://www.jianshu.com/p/56a8371e9752
11.寻找0.1%的真实——兼谈《99.9刑事辩护律师》的法律背景与表达从法律角度出发的个人观点,未必正确,欢迎指正。=一、日本刑事诉讼中的定罪率为何高达99.9%?日本的刑事诉讼制度被称为“精密司法”(松尾浩也语),其最显著特征就在于极高的定罪率,刑事判决的无罪率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已经接近0.1%的程度。[1]极高定罪率并非是法院严格审理结果,而是由于检察官在提取公诉时做到周密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23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