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宪法基本知识一、判断题(正确的标注“A",错误的标注“B")1.《宪法》第44条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全体劳动者的退休制度。
()2.《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3.国务院实行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集体负责制。
()4.《宪法》规定,中国坚持和平共处的对外政策。
()5.计划生育、耕地保护、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6.《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7.城市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是基层政权组织。
()8.《宪法》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9.《宪法》规定,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
()10.《宪法》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人民群众需求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11.《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受原选举单位的监督。
原选举单位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罢免本单位选出的代表。
()12.国务院总理、副总理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国务委员连续任职无限制要求。
()13.《宪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14.《宪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
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
()15.制定行政法规属于县级以上人大常委会的职权范围。
()16.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7.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18.《宪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无偿征用。
19.《宪法》所规定的“国家赔偿权”是指由于国家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
()20.《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21.《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22.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国公民的光荣义务。
()23.1999年的《宪法修正案》,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4.《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
()2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宪法》规定,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通过。
A.过半数B.3/5以上C.2/3以上D.3/4以上2.《宪法》序言中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A.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B.坚持改革开放C.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D.全面推进依法治国3.以下关于宪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B.宪法在国家整个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具有最高效力C.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以及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D.宪法的修改,须由2/5以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4.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A.4月10日B.5月26日C.10月10日D.12月4日5.《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A.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B.所有党政机关及其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C.任何部门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D.所有机关、人民团体及其工作人员6.()年的《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人《宪法》。
A.1993B.1999C.2004D.20107.()是我国的国体。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人民民主专政C.政治协商制度D.工农联盟8.《宪法》第31条规定,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
A.中央人民政府以行政法规规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C.特别行政区立法委以基本法规定D.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特别法规定9.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人民民主专政C.政治协商制度D.工农联盟10.()不属于《宪法》规定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资格限制要求。
A.年龄B.国籍C.居住期限D.政治权利11.以下选项中,()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
A.省B.直辖市C.设区的市D.县12.()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A.中央军委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公安部13.《宪法》第25条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相适应。
A.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B.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C.环境保护与生产力发展水平D.科技、环境及教育的发展水平14.《宪法》第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A.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B.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C.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15.《宪法》第11条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
A.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补充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D.保持国民经济稳定的杠杆16.以下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国家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B.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C.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D.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17.《宪法》第19条中规定,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
A.初等义务教育B.职业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18.《宪法》第21条第2款规定,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的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
A.休闲性B.基础性C.群众性D.综合性19.《宪法》规定,国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A.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B.广大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的C.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制度的D.城乡一体化的20.根据《宪法》第45条的规定,“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权利”的人员情况中,不包括()。
A.失业B.年老C.疾病D.丧失劳动能力21.《宪法》第27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实行()的原则,实行工作责任制。
A.效率B.实事求是C.精简D.下级服从上级22.《宪法》第5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A.中央军事委员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中央人民政府D.最高人民法院23.《宪法》第58条规定,()行使国家立法权。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务院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最高人民法院24.《宪法》第96条第2款规定,()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
A.省B.设区的市C.县D.乡、民族乡、镇25.《宪法》第98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年。
A.1B.2C.3D.526.《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A.中国共产党B.工人阶级C.无产阶级D.中央人民政府27.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最高人民法院主要职权。
A.领导各级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权利B.上诉管据权C.审判监督权D.死刑核准权28.根据《宪法》规定,以下领导人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A.国务委员B.秘书长C.中央军委主席D.各部部长29.《宪法》第101条中规定,选出或者罢免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须报()提请该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A.同级人民代表大会B.上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C.上级人民代表大会D.同级人民政府30.以下领导人中,()无连任届次限制。
A.国家主席B.国务院总理C.国务院副总理D.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31.《宪法》第127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A.领导B.指导C.监督D.引导32.《宪法》第132条规定,上级人民检察院()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
A.领导B.指导C.监督D.引导33.《宪法》第33条第4款规定,()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A.18周岁以上的B.16周岁以上的C.享有政治权利的D.任何34.根据《宪法》第37条的规定,任何公民,非经()批准或者決定或者()决定,并由()执行,不受速捕。
A.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B.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公安机关C.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公安机关D.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35.《宪法》第40条规定,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A.公安机关或者纪律检查委员会B.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C.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法院D.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法院或者公安机关36.《宪法》第13条第3款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
A.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B.进行无偿征用或者实行置换C.实行折价补偿或赔偿D.实行置换或者折价补偿37.《先法》第43条第3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有休息的权利。
A.公民B.劳动者C.所有公民D.18周岁以上的公民38.《宪法》第55条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职责。
A.所有适龄公民B.所有应征公民C.每一个公民D.军人39.以下选项中,不符合《宪法》规定的是()。
A.国家不提倡公民义务劳动B.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国公民的光荣义务C.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D.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40.《宪法》第40条中规定,除因(),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A.案件当事人的请求B.公民有违法犯罪的嫌疑且已依法立案C.公安机关认为对案件有侦查的必要D.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41.以下的说法中,()不符合《宪法》的规定。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极利和义务B.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C.休息权的主体是全体公民D.国家提倡公民从事义务劳动42.《宪法》第41条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的权利。
A.提出批评和建议B.提出申诉、控告C.控告或者检举D.提出诉讼43.《宪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A.批评和建议B.申诉、控告或者检举C.批评、申诉或者建议D.批评或者控告44.《宪法》第48条第1款规定,我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的权利。
A.同男子平等B.优先于男子C.同等条件下优先于男子D.相对优先45.《宪法》第2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
A.国家B.中央军委C.人民D.中国共产党46.根据《宪法》规定,()属于公民享有的监督权的范围。
A.荣誉权B.批评和建议的权利C.游行、示威的自由D.选举权与被选举权47.以下对于我国国旗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四颗小星环拱在一颗大星的右面B.四颗小五角星分别代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小资产阶级C.每颗小星各有一个尖角正对大星中心点,表示人民对党的向心之意D.国旗中的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48.()年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1982B.1993C.1999D.200449.以下关于我国国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B.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C.曾于1950年10月成为代国歌D.2004年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50.《宪法》第13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A.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B.上方是天安门,下面是五星照耀下的齿轮、谷穗C.上方是天安门、下面是五角星,周围是齿轮和谷穗D.右上角是天安门,左侧是金黄色的五角星,下面是齿轮和谷穗51.《宪法》第42条中规定,国家通过(),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A.加快经济制度改革B.各种途径C.减免税收D.法律干预52.以下关于我国国旗、国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国旗旗面为红色,长方形B.国旗上面的星呈黄色,表示中华民族为黄色人种C.国徽图案中的齿轮和谷穗象征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工农联盟D.国徽的最上方是天安门,中间是五角星,周围是谷穗和齿轮53.根据《宪法》第97条的规定,以下选项中,()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一级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
A.设区的市B.县C.市辖区D.不设区的市54.根据《宪法》第11条的规定,城市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是基层()。
A.政府机构B.群众性自治组织C.党组织D.行政机构55.根据《宪法》第11条的规定,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村民委员会是基层()。
A.政府机构B.党组织C.行政机构D.群众性自治组织56.根据《宪法》的规定,“宣布进人紧急状态,宣布战争状态”属于()的职权范围。
A.中央军委主席B.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C.国务院总理D.公安部部长57.根据《宪法》的规定,以下选项中,()有权依照法律决定某省的范围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A.国务院B.公安部C.省长D.中央军委58.根据《宪法》的规定,“批准自治州的建置和区域划分”属于()的职权范围。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自治区D.国务院59.《宪法》规定,依照国家的军事制度和当地的实际需要,经()批准,民族自治地方可以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
A.全国人大常委会B.国务院C.中央军委D.公安部60.以下说法中,不符合《宪法》规定的是()。
A.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B.宅基地和自留地,属于个人所有C.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D.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三、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1.以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1978年宪法是我国的现行宪法B.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C.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D.有权修改宪法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E.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2.《宪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D.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E.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3.宪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
A.人民主权原则B.基本人权原则C.分权原则D.法治原则E.权利制约原则4.以下说法中,()符合我国选举制度的要求。
A.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6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省、直辖市、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属于间接选举C.由选民直接选举的主要指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D.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法E.选民如果是文盲或者因残疾不能写选票的,可以使用举手等投票的方法5.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主要指享有()。
A.外交权B.立法权C.行政管理权D.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E.国防权6.根据《宪法》第6条的规定,构成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础的所有制形式包括()。
A.全民所有制B.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C.私营经济D.个体经济E.外资经济7.《宪法》第21条规定,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鼓励和支持()举办各种医疗卫生设施,开展群众性的卫生活动,保护人民健康。
A.农村集体经济组织B.国家企业事业组织C.外资企业D.街道组织E.个人8.《宪法》第45条第1款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A.失业B.年老C.疾病D.丧失劳动能力E.遭遇自然灾害9.以下说法中,()符合《宪法》对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的保护规定。
A.刘某丧失劳动能力,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B.应实行男女同工同酬C.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优先于男子的权利D.婚烟、家庭、母素和儿受国家的保护E.国家和社会保障残废军人的生活,抚恤烈土家属,优待军人家属10.()属于我国国家机构的组成部分。
A.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C.人民法院D.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E.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1.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A.协助主席工作B.受主席的委托,可以代行主席的部分职权C.根据主席的提名,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任命D.每届任期5年,无连续任职届次限制E.无年龄限制12.以下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按照《宪法》第96条规定设立常务委员会的是()。
A.省B.自治区C.设区的市D.民族乡E.镇13.根据《宪法》规定,()等领导人,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A.国务院总理B.国务院副总理C.国务委员D.国家主席E.中央军委主席14.根据《宪法》规定,()。
A.中央军委实行集体负责制B.中央军委主席对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C.中央军委主席连任不得超过两届D.中央军委每届任期与全国人大每届任期相同E.中央军委领导全国武装力量15.以下说法中,()符合《宪法》关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规定。
A.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B.自治区主席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C.自治州州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D.国家在民族自治地方建设企业时,可以适当照顾民族自治地方的利益E.民族自治地方所有财政收人,都应由国务院统一安排使用16.以下选项中,()符合《宪法》关于人民法院的规定。
A.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国的最高审判机关B.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分工负责,一审管辖权仅限于基层人民法院C.死刑核准权由高级人民法院行使D.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每届任期同全国人大每届任期相同E.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17.以下关于人民检察院的说法中,符合《宪法》规定的是()。
A.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最高检察机关B.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由国务院总理提名决定C.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由国家主席提名决定D.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和上级人民检察院负责E.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国务院负责18.根据《宪法》规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县级以上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C.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D.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E.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组织由法律规定19.《宪法》第116条规定,自治州、自治县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须()。
A.报省或者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B.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C.报国务院批准后生效D.并报省或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备案E.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20.()符合《宪法》第36条关于“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规定。
A.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B.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C.国家保护所有宗教活动D.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的活动E.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21.以下关于公民权利的说法中,()不符合《宪法》规定。
A.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不受逮捕B.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C.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D.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E.公民享有平等权,国家对所有人不得有任何差别对待22.根据《宪法》第42条的规定,()。
A.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B.劳动是所有公民的光荣职责C.国有企业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都应当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自已的劳动D.国家提倡公民从事义务劳动E.我国公民有任意休息的权利23.以下关于公民权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优先于男子的权利B.婚姻、家庭、母亲、老人和儿童受国家保护C.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D.我国保护华侨的正当权利和利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利和利益E.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24.下列选项中,属于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的是()。
A.名誉权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言论自由权D.出版自由权E.通信自由权25.根据《宪法》第5条的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