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六大基本笔画的笔法特点及隶书结构章法

隶书的出现,不但在中国文字演变发展史上和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而且更在中国书法技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使原来比较单一的圆转中锋行笔的篆书技法拓展地丰富多彩起来,同时又为晋唐楷法辉煌时代的到来,做了优美的前奏曲。

再者,从萌芽隶书草篆、古隶到两汉隶书的黄金时代汉简、碑刻和糜崖,再到清代篆隶复兴时代的墨书隶书,这期间横跨、穿越了我国3000年的书法史,不同的时期又具有不同的风格类型、不同地域又具有不同的地域书风,因此隶书的技法体系也是十分的丰富。

鉴于隶书技法的重要性以及多风格类型的特点,本节的隶书技法拟从笔法、结构和章法三个方面来述之。

一、隶书笔法

早期的隶书,如草篆、古隶基本上采用实用活泼的笔法,用笔轻率少约束,有相对的自由,出现了横竖笔画的夸张所带来的拖笔出尾现象,初学者极不利于临习;晋唐隶书以方笔和楷书笔法写隶,规矩严谨已失汉隶本质特色,自然气息难以高古,不是初习者之正途;清人隶书力追汉隶,间掺草、行、楷、篆笔法,同时重视用墨变化和个性特征地表达,如要习之,难以溯本求源。汉碑法度谨严、成熟而又完美,学隶者从汉碑入手最易得法;“隶宗秦汉,楷法晋唐”不但说明了“取法乎上”的道理,而且也说明隶书和楷书取法的方向。

我们知道隶书不像楷书(特别是唐楷)那样八法齐备,笔画书写都那么讲究、那么完备,每个笔画都具有不同的变化形态,自然都有不同的写法,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楷书有的笔画隶书没有,例如楷书的“勾画”隶书里面没有,或以“竖画”代替,或中锋下笔圆转到有弧度后向左平拖并渐提出锋。隶书的基本笔画有:横、竖、撇、捺、折、点。现以汉碑《张迁碑》为范本,对隶书的基本笔法(或笔画的书写方法)分别作一简单的分析与例证。

(一)横画

隶书中的横画也许因为“燕不双设”、“燕不双飞”的原故而有两种不同的写法:水平横画和曲线横画(燕尾横画)。

水平横画言外之意要写的直如水平,例如“在”字的第一笔横画。其笔法:逆锋起笔,中锋行笔,提笔回锋收笔。

曲线横画(燕尾横画)是隶书的主要特征之一,要写“蚕头燕尾”、轻微“S”曲线和左右舒展之势。例如“帝”字的第二笔其笔法为:逆锋直转,形状要象“蚕头”,中锋行笔并略按笔,顿笔渐提、上挑出锋,呈现燕尾的姿态。

(二)竖画

《张迁碑》的竖画当作笔时有垂直或者向左倾斜两种情况;作副笔时呈倒梯形或垂直平行之势。例如“中”字最后一笔、“外”字第四笔、“上”字的第一个笔画;“国”字和“其”字两边的竖画。其笔法为:逆锋起笔,中锋向下垂直行笔,提笔回收。所不同是竖画是否垂直与倾斜而已。

(三)撇画

撇画在《张迁碑》有直撇和弯撇两种情况。直撇没有弯度,如“伯”字的撇画;弯撇的外形象半个括号,如“)”的形状,例如“夫”字第三笔撇画。其笔法为:逆锋起笔,中锋向左下方行笔,然后收笔。

(四)捺画

隶书《张迁碑》的捺画和撇画正好相反,向相反的方向写出,只是收笔时要出“燕尾”状之笔意。例如直捺之“张”字和长捺之“建”字。上文所说隶书无勾画,一种情况的勾画是向左方向的,用上述笔法提高角度写出即可;另一种情况的勾画向右方向的,用“燕尾”笔法写出,只是提高上挑的角度即可。其笔法:与燕尾横画写法大致相同,起笔和收笔的相对水平倾斜度加大。

(五)折画

隶书的折画大概有三种情况:一种折笔直下的写法;一种是笔断意连的写法;第三种为折笔向下竖笔有弧度的写法(这不但是对篆书圆转笔法的继承,而且又是救治隶书结体相对板滞的良方),这种有弧度的折画更是调节《张迁碑》方折笔过硬的良方。此碑的风格与《曹全碑》的风格形成鲜明的对照。

《张迁碑》的折画是上述折笔直下的写法,笔画加粗,写出厚重的感觉,例如“月”字的末笔和“震”字的横沟隶书竖笔上方露头这两笔写法。其笔法为:逆锋行笔,到转折处折笔直下(或另起一笔上方露头,逆锋直下),回锋收笔即可。

(六)点画

隶书点画的形态变化没有唐楷那么多,更没有行草的轻灵、飞动之姿,一般较为厚重。如果说在行、草是以“积点成画”的话,那么在隶书中更多的采取了“截线成点”的形式;实际上隶书的点画又是横画、竖画、撇画和捺画的浓缩。它在隶书中相对地起到了辅助、稳定字型和增加文字灵活的作用。点画可分为独立点画(竖点)和呼应点画(斜点、捺点)两种情况。

《张迁碑》亦是如此。例如“京”字下面三点中中间的点是竖点;左边的点是撇点;左边的点是撇点;右边的点是捺点,另外,象“三点水”三点的写法,如“沛”字偏旁“三点水”;“六”字上下三个点和“羁”字下方的四点,写法有异。其笔法:顿笔后提笔出之,只是出笔方向不同而已。

二、隶书结构

隶书的结构或者说结体大致分为简犊隶书和汉隶(包括摩崖)、唐隶、清隶两种结构审美类型。这种说法理论界目前还没有,仅是一家之言。这是从宏观书体大结构和书法史视角的立场来尝试。

简犊隶书是当时通行使用的文字,用笔较多随意,作者未曾顾及法度。但是在便捷的书写中亦注意求美:用笔丰富、笔画长短、粗细变化多端(这些丰富的笔法有一些是以后章草、今草、楷书和行书笔法的萌生),点画自然生动、顾盼生情;字型结构大小不一、齐正相生、不拘一格(这些结构也是对以后出现的书体字型结构有意义或者说有参考价值)。这些由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社会人群来写的,并且书体杂芜而又文野并存,是隶书中宝贵而重要的艺术财富。在这天真烂漫的天地里,丰富的笔法、多变的结体,是没有多少规律可总结的,没有规律的规律便是规律,同样没有结构规律的结构便是有结构(规律少不是说没规律,这里的意思是说多变的结体不利于总结罢了)。例如一个新生事物早期的感性发展多与理性发展,用理性来感知、分析感性,多少有些困难,分析的结果不可能完全符合当时的历史情境。当然,初学者也不利于掌握这种多变的结体。

再者,在窄窄竹片或木片上,要想有所发挥,左右受到了限制,上下却可以任意驰骋,在这个层面上结构的规律性强一些。结构受到了限制,只可上下发展,由此也影响到章法。这也许是汉隶反其道而用之,把上下发展的简犊隶书推出了左右舒展的“燕尾之姿”。

当然,对于简犊隶书中良莠混杂的现象,要善于鉴别,去粗取精,断不可不知就里,依样葫芦。

我们知道唐隶和清隶均取法汉隶。所不同的是:唐隶在取法汉隶的同时参入楷书笔法(甚至有的笔画肥胖了一些,如唐皇李隆基的隶书《石台孝经》曰“肥隶”);清隶力追汉隶,又参篆、魏、楷、草、行笔法,注重墨法和个性表达,与汉隶相比字的大小有别,清隶字大,汉隶字小而已(当然还包括一个是以碑刻为主,一个是以墨书为主)。它们(唐隶和清隶)与汉隶在大的结构型质上差别相对较大。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在结构上才大胆地提出了这两种分类法。

关于这两种分类法相信它们的作用和意义重大。这里想简单的说一下,隶书的产生意义重大,它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而古文字系统向今文字系统的演变发端于春秋战国时期。从春秋战国至东汉长达五百多年之久历史岁月里,是古文字壮大、完善和终结的时期,也是今文字萌芽、发展并迎来了第一个今文字书法黄金高峰期——东汉隶书的成熟和完备的时期,更是今文字和古文字交叉并存、相互影响,共同存在的时期。而简犊隶书正是处在今文字不太成熟、并受篆书影响的时期(是古文字阶段受篆书影响较严重的隶书,是隶书中另一种风格审美类型);其后的隶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今文字(它和唐隶、清隶为一种风格审美类型),所以是今文字意义上的隶书;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我们仍处在今文字隶书时代(当然,也包括正体楷书在结构上也没有脱离了隶书结构这个大的“框架”这层意思)。关于这种分类法的详细论述,需另撰文,此不聱。这里只是为了说明这种结构分类法利于分析、例证隶书架构。

这个宏观的分类有利于隶书结构分析与例证。上面的笔法是以《张迁碑》这一汉碑来分析与例证的。这样以一碑来分析笔法,不但利于初学者掌握与深入,而且为以后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打好了“少而精,突破一点”的基础。若以整个汉碑来分析笔法,恰恰会适得其反,什么碑的笔法都学,太杂,反而什么碑的的笔法都学不会,成了“四不像”,为以后地学习造成了麻烦。所以清人说:“(汉碑)一碑具有一碑之面目”,相信这个“面目”不但是说笔画还有结构和章法。而此处结构的分析若再以一碑之体来概汉碑之全貌,会是管中窥豹般的“身在此山中”得不明智之举。

汉碑隶书结构,最明显的是4个特征,具体如下:

1.因字立行

隶书的体势多取横势,撇捺向左右两边舒展开来,所以一般认为隶书每一个字都应该写成偏方形的,这是由于观察或者读帖不认真造成的。其实字的笔画有多少,是左中右结构,还是上中下结构,都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要写得合乎自然,就必然有长短、大小之分,每个字的情况不同,结构变化也不同,这种结字方法是因字立形。例如《乙瑛碑》碑中的“书”字和《曹全碑》中的“麋”字。因为其字上下结构、笔画较多,所以写的较长;《张迁碑》中的“知”字和“六”字,一个是左右结构;一个是因为舒展燕尾的需要,写出扁形的结构。从上述四字更可以看出隶书因字立行结构特点。

2.平稳匀称

隶书的结构以平稳匀称为主,结构横平竖直、笔画布白均匀,表现出了一种肃穆严整的静态美感。静中寓动、稳中有奇、平中有斜、直中含曲,在平稳中寓奇险、在变换中寻统一,达到动静的完美结合。例如《礼器碑》中的“汉”字,表面平稳,实则平稳,中间的竖向右偏移,由最后的两笔来向左写长些和向右写短些,来保持字势之平衡;《礼器碑》中的“四”字,其结构横不平竖不直,但这样处理结构的结果避免了隶书呆板的毛病,使其变得活泼有生气。

3.部首错落

隶书的部首即独自成立,相对的独立性要比楷、行、草书强得多;但部首又错落有致,富有变化,使结构俯仰顾盼、婀娜多姿。例如《张迁碑》中的“焕”字一横画拖住了“火”字偏旁,这样处理的结果是使其字高古、厚重气息极浓;《张迁碑》中的“唯”字的偏旁“口”字上扬,余下的部分让人感觉紧凑,甚至有的笔画被压缩:此字右边第一个横画被“刀”字头挤占,少写了一半,这样此字新鲜的额结构气息迎面扑来。

当然部首的错落有致既有部首上下的错落,也有部首左右的错落(部首左右错落或者互换,此种情况在清隶中出现较多,如清伊秉绶《散邑盘铭》落款中的“秋”字)。

4.点画呼应

每个字的结体都是由点画(笔画)地连续数次书写而成,因此在书写时就产生了运笔的笔势,点画与点画之间的呼应。隶书的点画虽然不象行、草书那样“点画振动”“千丝银带”,但也是笔断意连,贯气十足。例如《张迁碑》中“汉”字的“三点水”部首笔画以及最后两个笔画之间的呼应,在浑厚朴拙的基调上加入了灵动的韵味;《乙瑛碑》中的“卿”字的第二笔画“撇”末端上挑等,虽笔画是断开的,但笔意与下一笔是呼应的、连贯的。

三、隶书章法

积画成字,积字成行,积行成篇,通篇犹如一气呵成,这就是章法。打一个比喻,章法好比是人的身体结构,结体(结构)是人身体的一个局部,如脸、四肢等,笔画是人体局部,如脸(五官即眼、鼻、口、耳、舌)上的一个部件,而五官任何一个部件出了问题,如鼻子歪了,其它的部件再好看,脸还是不漂亮,脸再好看,如果脖子歪了、腿断了,这个人的外形也好不到那里去。由此可见,笔法(笔画)、字法(结构)和章法(谋篇)是多么得重要,犹如下棋,一子下错,全盘皆输。

简牍隶书,由于竹简窄长、左右受限,只有上下发展,形成纵有行而横无列的章法;汉隶反其意而用之,横势增强将左右空间撑足,字距突出,形成字距大于行距、纵横成形的章法。唐隶沿用汉隶章法;清隶也是基本上沿用汉隶的字距大于行距、纵横成行的章法,只有在落款和幅式等方面有所创新。当然,简牍隶书的字距大于行距的章法特点有一定的些弱化,不是说没有。

由于字距大于行距,在章法上造成一条条横向的空白,而这些空白又因为隶书字型的长短高低出现纵向的节律变化。临习时应注意上述章法特点,折格时要折成方形或略扁一些的长方形,不要在偏格中临写,那样会破坏隶书本身的上下字距松动、左右行距紧凑的形式美感。这种形式美感正如邓石如所云:“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当黑,奇趣乃出。”(包世臣《《艺舟双楫》)

其实真正“权威性的章法”是不存在的,如汉隶由于有较完备笔法和完美的结体,相对的在行气和布局上显得有些平淡(可能是汉人的忽视);汉碑是石刻书法,是没有墨色变化的,墨法只有向简犊隶书(墨迹类)和清人隶书学习与借鉴。

同时活用各类技法到隶书中来,“为隶所用”;篆隶由于是较古老的字体,章法远古之人忽视较多,其可挖掘、创新、发挥的空间尚还有些余地,这方面清人做得很好,深入其中相信是会有所得。

隶属的基本技法应该还包括工具选择、范本珍选、临摹、创作内容筛选、创作与创新、幅式举要、落款和印章的选用等内容。此处没有展开,一方面怕和兄弟章节撞车,造成不必要的重复;另一方面考虑到本章内容的负载量。

THE END
1.法则精髓法律知识的全方位解析在探索法律知识内容大全之前,我们需要首先理解什么是法律,以及它所蕴含的基本法则和原则。法律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利和义务而制定的规章制度,它是国家权力机关根据宪法规定的权限,通过立法程序产生的一系列规范性文件。这些规范性文件包括宪法、刑法、民法等,是现代社会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https://www.erdqcvtxm.cn/jun-lei-wen-xian/406326.html
2.宪法宣传周宪法引领路,法治护前行宪法的主要特征 第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它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第二,宪法是制定法律、法规的依据。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都要以宪法为依据。 第三,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3NDY5MzQ2NA==&mid=2247535687&idx=1&sn=7d7381e846fdf4c9e462ed24f5c783c7&chksm=ea8934c65d0a1a15e65c9668498156a4cbbc98d9c19ec046d20a077c59478410e8bcfa01d91f&scene=27
3.公民科学素质答:头脑风暴法是由被称为“风暴式思考之父”的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提出的,它的基本特征是通过专家们的相互交流,在头脑中进行智力碰撞,产生新的思想火花,从而使讨论不断集中、精化。 79.什么是决策能力? 答:决策能力是根据既定目标认识现状,预测未来,决定最优行动方案的能力,是管理者的素质、知识结构、对困难http://www.jzkx.org.cn/index.php?c=show&id=1146
4.中国宪法基本特征8篇(全文)中国宪法基本特征 第3篇 一、宪法应当成为法治财税的基本法载体 纵览各国宪法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宪法总是和财政权保持着相当密切的联系。例如,世界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大宪章》,正是英王和贵族间关于征税权的协议;又如,美国特别为所得税在中央和地方间的划分制定了宪法第十六修正案:“国会有权对任何来源https://www.99xueshu.com/w/filewgeab70k.html
5.2021年茶艺师(初级)最新解析及茶艺师(初级)新版试题94、【判断题】白茶冲泡时,泡茶用高冲法,按同一方向冲入开水100-150毫升,一般八九成满为宜。( × ) 95、【判断题】清饮红茶用壶泡法时,置茶要根据壶的大小,每60毫升左右水容量需要干茶1克。( √ ) 96、【判断题】小乔木型茶树的基本特征,在树高和分枝部位上都介于大叶种和灌木型茶树之间。( × ) https://blog.csdn.net/w1874724189/article/details/120131589
6.中国建设科技有限公司人才培训中心业内新闻一是“不该拆的地方基本上没有拆”,说的是天津的九国租界。众所周知中国最大的租界是上海的法租界,而最多的地方在天津,而它们基本上都保留了下来,所以可以一年一年地做规划整治,作为一张一张的名片来彰显城市的特色; 二是“该建的地方基本上没有建”,说的是天津的建设没有抓住城市的主脉,也就是海河。2008http://www.zjypxzx.com/c/2021-12-15/494995.shtml
7.导游基础知识中国的四大宗教(3)密乘佛教:自称受法身佛大日如来秘密教旨传授,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仪轨和世谷信仰为特征。12、为什么说佛教诞生在印度,发展在中国?中国佛教包容了北传佛教,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三大体系,全面继承了印度三个时期的佛教。世界上完整的佛教在中国,世界上完整的佛教经典也在中国。13、汉地佛教发展的四个时期及其特点https://www.51test.net/show/10852.html
8.六大基本法律师普法六大基本法 2020-03-241,329 普法内容 六大基本法指的是《宪法》、《民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包括《行政复议法》等在内。其中《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https://www.110ask.com/tuwen/10030353709654244327.html
9.《卖轮子》(杰夫·科克斯/霍华德·史蒂文斯)懵懂创业人士必读经典一、营销的六大基本问题 1.谁是我们的客户?或者谁最有可能成为我们的客户? 2.谁是我们的竞争对手? 3.为什么客户会需要我们所销售的产品? 4.什么会促使他们更愿意从我们这里进行购买? 5.他们为什么愿意从我们的竞争对手手中购买? 6.我们的销售人员应提供哪些增值服务以达成交易? https://www.jianshu.com/p/e0f1453a231c
10.八字理法象法技法和六大要诀(二)如果生于战乱,或饥荒年代,小时正在生长时期,吃食不足,也主略微减少,以上诸法,系民间流传,有戴实践。 六、如何断几岁长个头? 答:在一般情况下,女子十七岁至二十一岁,男子十九岁至二十三岁。女子旺相十四长成,长大个。男人旺相,十七成梁。旺相者早长。四柱衰,日无生扶再遇刑,冲,男女晚成。 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0852267.html
11.知识分享:精益生产——PTS法二、PTS法的种类 目前,PTS法可分为六大类,每类可应用的范围都有所差异。使用哪一种来计算作业标准时间,关键是由企业生产的产品特性决定。合理地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才能真实客观地得出产品的标准时间。 PTS法的六大类 三、PTS法特征 PTS法与我们常用的秒表时间研究法相比,具有如下特征: http://www3.chinaydfl.com/newsview/3298.html
12.科学网—浅论循环经济法循环经济法的基本特征是:1、注意到人类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以生态文明为基本理念,以环境友好为基本态度,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价值取向;2、以环境承载力为平衡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二者关系的基本依据和环境有好的底线;3、从生态的高度看待环境,保护环境,承认环境保护的优先地位;4、以保护生态为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重视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7672-317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