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道德和法律的关系

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是法理学核心的问题之一。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不是法哲学的局部问题,而是贯穿于整个法哲学的全局问题。凡是法治不及之处,皆是德治用武之地,法治不可能完全取代德治。从某种意义上讲,在一个法治完善和健全的国家中,法律几乎已成了一部道德规则的汇编。

一、道德和法律的起源

(一)道德的起源

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揭示了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道德作为人类特有的现象,不是人主观自发的,也不是神的意志,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道德的本质是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二)法的起源

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法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

二、法律与道德的含义

(一)道德的内涵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道德根源于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恩格斯讲:“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结底都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而社会直到现在还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这表达道德的内容最终由经济条件决定的,并伴随经济的发展而在相应的变化,不同的物质生活条件的不同社会集团,有着不同的道德观。

(二)法律的含义

法律是国家意志和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律的内容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体现了法律的国家意志性和统治阶级意志,更体现了法律的物质制约性。

三、道德和法律的关系

法律与道德都是人类维持社会秩序的规范,二者之间联系密切。起源上法律和道德都从古代社会最原始的风俗,习惯等演化而来的。

近代出现的法学流派,主要有两个,即自然法学派和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前者认为法律和道德不可分,自然法学家认为法律必须以道德为基础并与道德要求相一致。认为道德原则是法律的灵魂,没有道德的法律是不可想象的,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家则主张法与道德相分离,二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认为法律问题作为一个科学问题,是社会技术问题,并不是道德问题。

在法与道德的关系问题上,笔者反对分析实证主义主场,认为二者联系不可分割,法具有道德性,法律包含外在道德和内在道德。外在道德指对实体法在价值上进行道德评价,即法律的目的和道德的目的具有同一性。都以公平、正义等为目标,内在道德指对法律规范本身进行评价,即道德的原则上必须内涵于法律的要领和内容当中,否则便不称其为法。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将二者完成分裂或者等同一处都是不对的,法律与道德都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规范,二者即相互独立,又相铺相成。法律最初源自道德习俗,随着不断发展和作用加强,才与道德列为调整社会关系的规范。法律通过对人们行为的调整达到规范社会的目的,而道德是通过对人们思想的约束调整社会关系。二者在各自领域发挥作用,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取向和最终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维护公平、公正、正义、人道的社会目标。最终为社会的良好秩序服务。

四、道德与法律的区别

道德与法律的不同之处主要有:

(一)二者产生条件不同

法律是由立法机关,按照立法程序制定出来的。而道德主要受人们内心信念,风俗习惯,社会舆论等产生的。

(二)二者表现形式不同

由上文概念得知,法律是通过立法者通过立法程序制定出来的,除了这种形式,还通过认可某种行为规范,使其具有明确内容,其具体表现形式有制定判例、认可某种习惯等,是成文的。相比之下,道德规范的表现形式比较抽象,模糊,他体现在人们的意识和信念中,如道德规范要求我们不随便扔垃圾,维持公共环境干净整洁,这并没有特定的表现形式。

(三)二者的调整范围不同

法律与道德的调整范围不同,道德的调整范围远大于法律。法律的调整范围有限,是从外部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约束,通过可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不能做什么的形式。除此,法律是划分罪与非罪,合法与违法的标准,道德则主要是划分善与恶的界限,是一种自发行为,是从内部对自己行为的约束。这两种界限在一定范围内相互重叠,也可以相互独立。比如王二生活极度拮据,因此想了歪招,想要偷隔壁老王的钱。如果王二,他只是在心里想,“我要偷老王的钱”,这种思想属于道德范畴,但是,如果王二确实偷了老王的钱,那便进入了法律层面的调整范围,王二会因此承担法律责任,为自己的罪行负责。

(四)二者的作用机制不同

正如上文提到,法律依靠的是国家强制力,通过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传统力量,传统沿袭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及自律维持。

(五)二者内容不同

这点比较好理解,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法律是以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的,且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而道德多强调义务。

五、正确处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理论探讨的价值归宿就是服务于实践。实践中应尽力从两个方面来正确处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一是健全“法制”与强化“德制”同步进行;二是在法律与道德之间再造资源,构建区别于法律和道德又能对法律和道德予以双向弥补的第三种力量。

首先,在健全“法制”方面,应取向法律规范极限度周延并实效于经济生活的所有领域,构建法制形式合理与价值基础相统一的“现代法制”。“现代法制”的起点就是对“传统法制”从法律观念、法律体系到法律实施予以系统性变革。

其次,在强化“德制”方面,应奉行道德制度化建设。道德制度化路径,是把道德调整由内在心里扩延至外在行为、由舆论谴责升各为强行制裁的过程。这种通过道德制度化赋予道德“硬”的约束力的做法,就可以迫使人们履行道德义务,或者遭受道德谴责来弥补。

总之,法律与道德即有区别又有联系,法律制度及体系是立足于伦理道德的基石,法律需要道德的支撑,同时,道德的实施也需要法律的保障。要想推行依法治国,必须要将德治与法治结合起来,如此才能更好更快更科学的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THE END
1.法律的作用可以区分为法律对人的作用和法律对社会关系的作用。这【题目】法律的作用可以区分为法律对人的作用和法律对社会关系的作用。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法律的“()”和“社会作用”。 纠错 查看答案 查找其他问题的答案?https://www.zikaosw.cn/daan/18437662.html
2.法律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的关系是什么?关于法律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的区别,下列哪些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A.两者的考察基点不同,法律的规范作用是基于法律的规范性特征进行考察的,法律的社会作用是基于法律的本质、目的和实效进行考察的 B.两者的作用对象不同,法律的规范作用的对象是人的行为,而法律的社会作用的对象是社会关系C.两者的存在方式不同,https://www.shangxueba.cn/CEVZ8ELX.html
3.警察执法规范化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之间的关系8篇(全文)而社会效果便是在违法者受到相应的惩罚后,不仅给他自己,以及社会上每一个人都将起着威慑的作用,使人们从中受到警示,使人们明白违法所带来的一系列后果,同时规范化执法也能使人们明白执法人员是真正为了社会的和谐而努力,会更自觉的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从而也就提高了人们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这便是规范执法所带来https://www.99xueshu.com/w/file7swfk5tj.html
4.法律的规范作用与法律的社会作用是什么关系?法律的规范作用与法律的社会作用是什么关系? 正确答案 法律的规范作用和法律的社会作用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但不是并列的。法律的规范作用是手段,法律的社会作用是目的,通过法律的规范作用达到法律的社会作用的目的。 答案解析 略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小额打赏https://www.examk.com/p/3834995860.html
5.法的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之间是什么的关系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而言,规范性指引具有更大的意义.从立法技术上看,法律对人的行为的指引通常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确定的指引,即通过设置法律义务,要求人们作出或抑制一定行为,使社会成员明确自己必须从事或不得从事的行为界限.一种是不确定的指引,又称选择的指引,是指通过宣告法律权利,给人们一定的选择范围.评价作用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86dec46d0795eefbda1ed2dd853aa26b.html
6.论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陈龙律师法律的作用可以分为法律的规范作用和法律的社会作用。这是根据法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的形式和内容,对法的作用的分类。法律的规范作用是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对人的行为的作用,它包括指引、评价、教育、预测、强制等作用;法律的社会作用是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对社会关系的调整作用,它体现在立法、司法和执法等法律的运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467990.html
7.浅析坚持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坚持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本质属性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是党和国家对我们法院工作的明确要求,是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殷切期待。我们只有坚持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才能充分发挥人民法院的职能作用,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妥善处理法律纠纷,https://sjzgy.hebei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14/09/id/6020193.shtml
8.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应体现法治为主、德治为辅。() 参考答案:错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进入小程序搜题你可能喜欢精心选树时代楷模、道德模范,能够树立鲜明的时代价值取向,彰显社会道德高度。()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进入小程序搜题https://m.ppkao.com/wangke/daan/9e60392b78c84a7ea83fde35aa9f5144
9.法律对社会的影响这种对正义的追求和捍卫,是法律对社会影响的重要体现。 综上所述,法律通过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和弘扬社会正义等方式,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不仅体现在法律的直接作用上,还通过法律的间接作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397153c9ec4e6b001012
10.王金霞:论法律在社会结构中的定位——一种分析马克思主义的讨论摘要本文以一种分析的方式来讨论法律在社会结构中的定位问题。法律属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每一个命题本身都蕴含着多种理论上的困难,法律在什么意义上属于上层建筑,法律的调整关系和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着怎样密不可分的联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应该从什么意义上来理解;经济基础决定上http://www.marxistjuris.com/show.asp?id=751
11.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②道德的规范功能是在正确善恶观的指引下,规范社会成员在职业领域、社会公共领域、家庭领域的行为,并规范个人品德的养成。道德和法律一样,都是通过规范人的行为发挥作用。 ③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与能力。道德评价是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社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
12.《法理学冲刺背诵手册》第十三章:法与社会概括而言,法以社会为基础,指法律的性质与功能决定于社会,还指法律变迁与社会发展的进程基本一致。 2、法律是社会关系的调整器。(1)通过调和社会各种冲突的利益,进而保证社会秩序得以确立和维护。所有其他的社会调整手段必须从属于法律调整手段或者与之相配合,并在法律确定的范围内发挥其作用。(2)通过法律对社会机体的http://fashuo.tianrenedu.com.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2&id=263
13.[渝粤教育]西南科技大学复习资料法理学D.该行为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某种社会关系和社会利益 8.法具有规范作用,其中教育作用的对象是( ) A…本人的行为 B.一般人的行为 C.他人的行为 D.违法者的行为 9.在法律对人的效力方面,美国采取的原则是( )。 A.属地主义和保护主义 B.属人主义和保护主义 https://blog.csdn.net/szbnjyedu/article/details/121938650
1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参考答案8.道德的()是指道德反映社会关系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A.认识功能 B.规范功能 C.调节功能 D.反映功能 [答案]:A 9.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就是道德的(). A.社会影响 B.社会效果 C.社会功能 D.社会作用 http://hnaoe.com/ziliao/611.html
15.05年10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总结(一)十一、划分部门法的标准:①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种类是划分部门法的首要的、第一位的标准;②社会关系的法律调整机制是划分部门法的第二位的标准. 十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结构):①宪法;②行政法;③民法和婚姻家庭法;④经济法;⑤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⑥军事法;⑦环境法;⑧刑法;⑨诉讼程序法。 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855.html
16.法治与德治共同作用于社会治理的重要性这种描绘不仅突显了法律制裁与个体内心的辩证关系,也引发了对法治与德治如何相互促进,共同作用与社会法治发展的思考。论文旨在通过对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理论探讨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中法律思想的深入解读,认识到法治与德治的重要性及其在实践中的推进和落实。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2Fnote%2F862898490%3F%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