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比道德更重要范文(通用4篇)

“法律的苍穹不是独立的,它建立在政治的柱石之上。”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定海神针”。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法律比道德更重要范文(通用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法律:是享有立法权的权力机关依据一定程序和方法制定的一系列有强制措施的条文。

道德: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约定俗成内化出来的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

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法律具有国家强制性,是国家强制实施的一种行为规范,而道德更多的是一种靠自觉自醒以及社会舆论来运行的行为规范。

那法律和道德两者哪个管得多呢

①法律更偏向于行为结果,不论行为人思想多么邪恶,只要不实施出来,便不进行追究,即不惩罚思想。

由此可见: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违反法律,但违反法律的行为一定违反道德。

比如:强奸犯是严重违反法律的行为,而且严重违反了道德标准,但是意淫就恰恰相反,意淫是严重违反道德的,即思想不纯正,但并不违反法律。

法律和道德哪个更重要或者说法治跟德治哪个更好。

①法治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普遍趋势,自从有了国家的概念,便出现了法律这一规范。人类是有社会性的,也就是具有群居性的,所以法律的出现是必然的。

②但是并不代表没有过德治,比如我国古代就更偏向于德治,靠三纲五常,父父子子的伦理道德要求来维持社会的稳定。

但是社会历史发展证明,法治相对于德治更加具有优越性,人是独立思考的动物,我们无法探求人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意图,所以道德要求相对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所以说法治成为了当今世界各国的首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道德就不重要了,相反,在法治社会中,道德变得更加重要,因为法律有自己的缺陷,法律不可能管所有的事,尤其在思想层面,所以这就要求道德作为补充。

这也是我国当前提倡的法治和人治相结合的宏观社会治理方式。

道德是人们关于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光荣与耻辱等观念以及与这些观念相适应之行为规范的总和。与法律一样,道德具有经济制约性、阶级性、历史性和继承性。法与道德在概念、内容、功能上存在不同的联系。

法与道德在内容上的联系。几乎所有学者都认为,法与道德在内容上相互渗透。一般来说,近代以前的法在内容上与道德的重合程度极高,有时甚至浑然一体。古代法学家大多倾向于尽可能将道德义务转化为法律义务,使法确认和体现尽可能多的道德内容。近现代法在确认和体现道德时大多注意二者重合的限度,倾向于只将最低限度的道德要求转化为法律义务,明确法与道德的调整界限,因而将法律视为最低限度的道德。

法与道德在功能上的联系。学者们都认为,法与道德在功能上相辅相成,共同调整社会关系。法律调整与道德调整各具优势,且形成互补。但一般来说,古代法学家更多强调道德在社会调控中的首要或主要地位,对法的强调也更多在其惩治功能上。所谓“德主刑辅”“出于礼则入于刑”就是此意。近现代后,法学家们一般都倾向于强调法律在社会中的首要作用。这是因为:第一,现代社会利益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只能由法律发挥主要作用。古代社会是“熟人社会”,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社会”,熟人社会的信用基础在于亲密的人际关系及其相应的社会规范,如习惯和道德,而现代社会分工和交换的普遍化使信用只能建立在契约基础上。法律因其确定性、普遍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更能胜任这种复杂利益关系的调整。第二,现代社会利益分化的加剧和价值冲突的普遍化、常态化决定了只能主要依靠强制性更大、程序更严格的法律来解决纠纷,因为利益表达和价值的衡平与选择是缺乏程序机制的道德难以胜任的。

社会主义社会为法与道德的有机结合提供了广泛的社会基础。一方面社会主义法追求良法之治,法律中已包含了道德的标准,它对社会主义道德具有积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另一方面,社会主义道德又代表了最大多数人、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道德,它为社会主义法的制定提供价值导引并促进法的实施。

法律和道德不是一个概念,我认为其同等重要,如果题主不想看说理部分可以直接看最后一段。

法律就是受国家强制力保障的规范。

法律的起源是什么呢狗蛋儿和别人订立了契约,但是他仗着身强体壮不履行约定,于是人们就希望寻求一种力量对抗狗蛋儿,久而久之出现了一种公共的权威去保护弱者,这也就是我们后来说的公权力,狗蛋儿不履行约定是违反了道德,这个道德后来被公权力承认,成为了法律。

在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并存的现代社会中去看下面的例子,小芳和你订立合同,她不履行,她自然会受到大家的谴责,这就是道德对社会关系的调整,你也可以容忍她的债务不履行,那么她仅仅会受到人们的谴责,同时你可以向公权力提出请求,公权力以强制力保障合同实施,这就是法律。

所以,人们的约定或者行为,只有进入了公权力的领域,也就是进入司法程序,才归法律管,平时我们买个馒头买个水果,实际上还是现实社会的交易,只有用法律世界的角度去看这个交易的时候,才是合同,所以法理学上说,例如,一个买卖行为的社会关系只不过经过了法律的调整变成了法律关系,但其本身就是同一个关系,只不过由什么调整规范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前述为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题主是否可以有一些理解

那么为什么说道德和法律一样重要呢。

道德层面,人都是要脸的,而且人都是群居的,失信于人的后果,自不必多言

法律层面,法律的威严,也就是国家强制力的威严,迫使你不敢不履行合同

最后,法律承认并保护你的自利行为,换句话说法律上的人是极度自利自私的,他们理性的能得到自己最大的利益。而道德规范,是人类在群居活动中的必要的规范。法律可以保护你的抠门,但是抠门的人在道德上使他没有朋友。

经过激烈的争辩,我发现无论是对方辩友还是我方辩友都怀着对高度的责任感,而对方辩友的观点也使我受到很大的启发,法律和道德都是规范行为的手段,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在对方义愤填膺的措辞中,我发现几点不妥之处:

第一点:对方辩友提出法律有强制性,权威性,高效性等优点。但是社会秩序的维护是一个持久性状态,强制权威的法律也许短期内有很好效果,但是单纯地惩治容易产生反效果而且法律存在他律性表面性,又如何能维护社会长久秩序呢?而道德是向善的,自律的,其发挥作用是内在的,自发的,才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最佳也是主要方式啊!

第二点:对方辩友强调,法律有统一性,客观性,标准清晰,有章可循,而道德标准不清晰,无章可循。对于这一点我方表示非常遗憾啊。首先,社会中长期发展存在的道德怎么会是模糊的呢,天朝中国和谐向荣的景象不就是人民清晰明了的道德观的体现吗?要说有章可循,“八荣八耻”“尊老爱幼”这些不就是我们心中善恶的标准吗。其次呢,法律执行的妥协性和失误后的不可挽救行对社会秩序甚至会产生反作用,而道德是循序渐进的。法律是死的条条框框,道德是活的规范领域,对方辩友是希望生活在硬生生的牢笼之中呢,还是更自由公正的规范领域之中呢?

第三点:对方辩友还很巧地结合实际用现状说话,现状是要提倡法制社会,国家是依法而存的。对方辩友的结合现状我方感到很欣慰!但是呢,首先辩题中的靠法律和法制不是不完全相同的两个概念,这样的偷换概念破坏了辩题的公正误导了观众和评委啊。再者,我们也来谈谈现状:维护社会秩序主要靠法律是需要一个全社会知法,懂法,守法的基础,还需要一整套完整公正的法律体系和知法机关体系。那么人民知法懂法守法,执法者客观公正不也正是道德的主导吗?没有道德这根主心骨,法律的强制辅助作用难以发挥啊!

而我方则认为,道德能渗透社会方方面面,更是法律的发挥作用的根本之所在,因为道德是立法,是执法,是守法的基础。第一,法律的制定受道德影响,体现道德的要求,如我国宪法和婚姻法中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就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老爱幼"

其次,道德也是执法和守法的基础,法律的执行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执法者素质的高低至关重要,而执法者素质的高低是由个人道德水平决定的,守法者的素质高低也决定了他会否好好守法的根据。

最后,法律的发挥实质上有很大局限性,部分私人生活不适合用法律。我们还是学习对方辩友结合现在来谈吧。从大事件来说,救人先要钱的发生,难道需要一部法律要制裁他们,要求偿命吗?显然是不合理的。但是从道德角度其违背了社会道德观念,应该受到社会各界的批判和控诉,这样的精神教育和感化才是治本治根的啊。我是花心的人,做过脚踏两条船的错事,导致了我方二辩现在的怨妇可怜模样。我知道我应该专一一点的。但是如果用法律来制裁我表示愤怒。爱情是自己的事,法律来强制未免太荒唐了!再从小事着眼,上课睡觉,无聊偷拿公共应急箱里的药品,这些明显违背道德的坏事自然需要道德来感化教育,难道还需要高高在上的法律来惩治?

因此,法律只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外在表现形式和使用工具,而道德才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决定因子和主导力量,当前的社会诚信问题,老人碰瓷问题,犯罪问题破坏着社会的稳定,而法律只能被动消极的,事后进行修正,而道德则是主动,积极的,预见性的维护社会稳定。

一百年前德国的哥德斯堡住着一个叫康德的老人,他说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两件东西让他终身信仰,一个是身边的道德准则,另一个是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THE END
1.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法律作用大》(教案)法律作用大 教材解读 《法律作用大》是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第一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中的第三课时。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六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在前五年的学习中,结合相关主题以零散的方式学到了一些局部的法律知识,但系统的法律常识的了解还不成体系,对法律的内涵作用的认https://www.zxxk.com/soft/38424108.html
2.法律比道德更重要实例2、法律具有明确的导向性,对于和谐社会的形成有相当大的能动作用,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而道德水平取决于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受到诸多条件的影响,不同时代与不同阶级,其道德观念都会有所变化,道德高度的提升,其方向和能达到的高度都是不可预料的,无法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明确的导向作用。而法律具有统一而明https://www.360wenmi.com/f/file5j2p72ds.html
3.法律作用比道德大法律作用比道德大。 √对 ×错 正确答案 免费查看答案 系统推荐的题目 (判断题)人体直接碰到带电导体造成的触电称之为直接接触触电。() 查看答案 [单选] 白细胞稀释液不能破坏的细胞是() A.小红细胞 B.大红细胞 C.网织红细胞 D.有核红细胞 E.正常成熟红细胞 https://www.ybtiku.com/xuexitiku/9999/817841.html
4.05年10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总结(一)一、法的渊源:(法律渊源) 指那些来源不同(制定法与非制定法、立法机关制定与政府制定,等等),因而具有法的不同效力意义和作用的法的外在表现形式,又称“法的形式”。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渊源主要包括:(8种) ①宪法;②法律;③行政法规;④政府规章、地方性法规;⑤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⑥特别行政区制定的法律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855.html
5.道德与法律的区别(对比大法好②)法律的实施,往往就是一个惩恶扬善的过程,不但有助于人们法律意识的形成,还有助于人们道德观念的培养。因为法律与道德的评价标准虽有不同,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一致或相近的,而且更为明确,所以法律的实施对道德观念的培养可以起到强化促进作用。同时,道德对法律的实施也具有促进作用。遵纪守法通常是道德最基本的要求https://www.jianshu.com/p/d3470d5d1882
6.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帮帮友情链接:【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高频考点大汇总 【道德、法律篇逻辑图】 ?专题五道德 一、道德及其变化发展 考点1.道德的含义与起源 (1)含义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
7.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13《法律作用大》教案.docx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13《法律作用大》教案.docx,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13《法律作用大》教案 题和利益。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图片和材料的展示,让学生初步了解了法律的作用,认识到法律的作用大,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导入新课、讲授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621/7162155165005123.shtm
8.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3《法律作用大》预习资料参考收录于合集#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预习资料参考37个 0 1 电子课本 0 2 微课探究 0 3 知识要点 1、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 2、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法律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NTU5NTI5OA==&mid=2650628125&idx=8&sn=20f8e8aa420830e86082e55d0284363b&chksm=88b53e50bfc2b746165dc34fb153d73ef952b65f4bdf610fc5a7fb80b2025da3d59e2f6b897c&scene=27
9.法治与德治共同作用于社会治理的重要性法治与德治是社会治理的两大基石,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构建稳定、公正的社会秩序。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罪与罚》深刻地反映了法治与德治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于人的作用。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罪行既受到法律的制裁,也深受良知和道德观念的折磨。这种描绘不仅突显了法律制裁与个体内心的辩证关系,也引发了对法治与德治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2Fnote%2F862898490%3F%26
10.思修学习笔记记录纵向三德思想道德为法律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 法律为思想道德提供制度保障 4.人生青春之问 4.1人生观的主要内容(12选择) 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现的。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了什么或者,人生态度回答了人应当如何活着,人生价值回答什么样的人生才有价值。 https://blog.csdn.net/qq_50218610/article/details/125730961
11.融德入法——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必由之路二、法律与道德化解纠纷的互补性,是司法实践融德入法的现实要求 法律与道德都是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二者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在社会功能方面具有互补性。有机地引入道德,在处理纷繁复杂的矛盾纠纷时能够与法律形成互补,必然使裁判更能为社会所接受,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 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3/10/id/1113619.shtml
12.法律与道德关系8篇(全文)法律与道德关系 第1篇 一、法律与道德的一般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法律与道德同属于上层建筑,其性质与作用方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但法律与道德也对经济基础有着巨大的反作用,同时两者之间又相互依存、相互交叉、相互 影响。据此,法律与道德的一般关系主要可作如下表述: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4q7k0bc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