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存在即合理解释名称,打压道德,突出法律。
2.法律是道德的底线
3.先驳后立
为什么要产生法律
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尊敬的导员,评委,对方辩友,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非常荣幸今天能够在这里参加辩论。我方观点是当今社会,维系秩序主要靠法律。首先我们来明细以下几个概念。道德,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其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在汉语中最早起源于老子的道德经一书。在西方的古代文化中,道德一词起源于拉丁语“MORES”道德意味风俗和习惯,道德由一定的经济社会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人类的道德观念是收到后天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法律:即人类在社会层次的规则,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正义为其存在的基础,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实施的手段者。维系,维持和联系,不让涣散;
二、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上来看,法律源于道德而又高于道德。道德和法律作为人们的行为规范,对社会关系都有调节作用。但两者的调节作用不同,道德对社会关系的调节主要靠教育的力量、社会舆论和个人内心信念的力量,所以,道德要发挥调节社会关系的作用,必须有人的自觉性这个重要条件;而法律则不同,法律对社会关系的调节,主要是以国家机器(警察、法庭、监狱等)为后盾,靠法律制裁这种强制手段起作用的。法律发挥它在调节社会关系中的作用,必须有强有力的国家机器这个条件。法律和道德的不同作用,决定了两者不可相互替代,只有互相配合,相辅相成,才能相得益彰。无论道德万能论还是法律万能论都是片面的。因为,无论是道德还是法律,在它们单独起作用时,都会表现出它本身的局限性。法律的特点是强调强制和他律,道德的特点是强调自觉和自律。
.三、法律的优越性。法律是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保
证;是保证国家稳定,长治久安的关键所在!
法律为那些凭借行政和道德手段所难以解决的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提供合理有效和安全的解决方法,所以法律是维持社会安定的主要力量。
法律是道德、文化、教育建设的有力保障,道德的规范也要以法律为保障,法律是道德的权力支柱,要维持社会安定主要靠法律。
法律是党的主张与人民意志的统一、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与标志。***通知明确指出: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对方辩友不知道吗?
法律不仅调整个人行为,而且具有调整全局性社会关系(如阶级关系)的功能,法律是实现国家职能建设社会安定最重要的、经常的、不可缺少的手段,法律较之道德必然起着主导作用!
在存在着阶级斗争、存在道德价值体系对立、需要国家和法律的社会历史阶段,法能不居于主导地位?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指出,要高度重视道德建设对法治的依赖和法制在道德建设中起的决定性作用!
法律对违法分子采取的是其他方法代替不了的教育手段,使犯罪分子在认罪服法的同时,深刻反省,洗心革面,悬崖勒马,弃旧图新。
法律具有的明确性、肯定性、普遍性特点,使全社会成员通过法律清楚地知道,国家提倡和保护什么,反对和禁止什么,从而维持整个社会的安定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