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端,近年来我国就出台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明确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发展方向和措施。
专利诉讼杀伤力有多大
据网络查询,9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对迈瑞医疗起诉科曼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作出了终审判决,驳回了科曼的上诉申请,维持一审原判:科曼自判决生效之日起,停止制造、销售侵害迈瑞医疗“便携式体征监护仪”发明专利权的STAR8000E、STAR8000H、STAR8000F、C50、NC8、NC10、NC12七款产品,并赔偿迈瑞经济损失500万元。
随着最高法的终审判决下达,这起持续近四年的专利诉讼案也画上了句号。但其给诉讼双方带来的影响还远未结束。
实际上,上述诉讼仅仅是迈瑞与科曼在专利技术上的交锋的一个小小节点。围绕前沿专利技术的归属与使用,双方已争夺多年。
早在2014年6月,迈瑞与科曼就因“流量传感器”专利案件开展了一系列诉讼工作。在一审判决迈瑞诉讼后,双方又相继在专利复审委、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展开多轮交锋,至2020年,迈瑞再诉后获得深圳中院一审判决支持,判决科曼赔偿120万元,目前双方仍在等待二审判决结果。
2019年11月至2020年年初,则是由迈瑞医疗主动发起了至少6起专利诉讼进行反击维权,其中就包括此次最高院终审判决的案件。据不完全统计,除此次判决要求科曼停止销售和生产的7款产品外,科曼旗下还有至少5个型号监护仪,以及若干个型号的麻醉机、呼吸机和除颤监护仪等仍在涉及专利诉讼当中。2022年,迈瑞再对科曼10个型号的监护及呼麻产品进行专利维权,其中8款产品一审胜诉。目前,上述案件均已进入二审程序。
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
在技术快速演进的当下,知识产权都是保护新技术创新发展的主要动力,其可帮助企业、创新者和创造者释放有形价值。而专利法律保护更是一种重要的知识产权保护方式,旨在鼓励创新者进行技术研发投入并获得创新产出,这一点也获得了全球各国的共识。像在此次案件中,虽然仅判处科曼赔偿迈瑞经济损失500万元,但对于迈瑞而言更重要的是维护了公司的核心技术,并通过法律层面的努力,尽可能为国内创新领域打造公平有序竞争的良好环境。
同样,为塑造公平有序竞争的营商环境,近年来我国也出台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就明确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发展方向和措施。其中就明确了到2025年,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阶段性目标任务,即“知识产权领域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显著提高,知识产权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有效支撑创新驱动发展和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有力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通过为创新者提供专利保护,可以激励其积极投入到技术创新中,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专利法律保护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对创新者的权益保障上,还对实现我国关键领域的技术自主可控而言至关重要。
“实施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回应新技术、新经济、新形势对知识产权制度变革提出的挑战,加快推进知识产权改革发展,全面提升我国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对于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具有重要意义。”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此前曾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