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私法学科的发展及热点难点问题

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的30年,由于对外民商交往不多,中国国际私法学科没有得到发展,最初的10年,在大学的国际私法课程中主要讲授的是苏联的国际私法,没有中国自己的国际私法学科体系。后来的20年,各大学不再开设国际私法课程。

中国国际私法学科开始发展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中国国际私法学科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介评外国国际私法先进理论成果为主。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国际私法学没有学说资源可以利用,只能介绍和研究外国先进国际私法学说理论,这对于开扩中国国际私法学眼界,启迪学者思维非常必要,因此本阶段产生了大量的介绍外国国际私法先进学说的著作;第二阶段,借鉴外国先进理论成果,初步形成中国独特的国际私法理论体系;第三阶段,以中国国际私法问题为视角,建构中国国际私法学科体系。

在国际私法学科的教学方面,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有了第一本自己的国际私法学教材。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1978年最先恢复招收国际私法专业硕士研究生,此后,一些高校也先后开始招收国际私法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现在获得国际私法学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的人数已十分庞大,中国国际私法学的研究力量得到空前加强。这些获得国际私法学科博士学位的人不仅进入了高校从事国际私法的教学,也大量进入了各级法院审理涉外案件的机构。

1987年10月,中国国际私法学会成立,此后至今,每年召开一次年会,从未间断。每次年会都集中讨论了国际私法学科的重大问题,形成了丰富的学术研究成果,并于1998年开始出版《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至今已连续出版近20年,极大地推促了中国国际私法学科的发展。学会在2000年拟制并出版了《中国国际私法示范法》,为中国的国际私法立法提供了高质量的参考蓝本。2010年以前,学会为国际私法立法提供了《专家建议稿》,为2010年制定和颁布中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作出了重要贡献。

2、基础理论的发展

3、各种民商关系准据法的确定

(1)物权关系:早期学界对物权的研究重在不动产所有权以及国家财产豁免,在此过程中提出了完善物权准据法确定方法和规则的建议。在2010年《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颁布之后,对物权领域的研究更加深入,包括意思自治原则在物权领域的适用。

(2)合同关系:合同领域的问题一直是中国国际私法学科的研究重点,意思自治原则、最密切联系原则、法官裁量原则、特征性履行理论等都是合同领域的重要原则,对这些原则的研究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一领域研究的发展是对一些新型合同关系如电子商务合同准据法的确定的研究。

(3)侵权关系: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经历了以传统的侵权行为地法为重点到侵权行为地法与意思自治原则、弱者保护原则相结合选择法律和适用法律的研究路径,同时,一些新型侵权关系如产品责任、环境污染、网络侵权等也成为这一领域的研究重点。

(4)婚姻家庭关系:早期国际私法规范对婚姻家庭关系准据法确定方面的不足及其改善是国际私法学界主要研究问题,这些改善的方法包括属人法的适用、意思自治原则的引入、弱者保护、最密切联系原则的适用等等。

(5)继承关系:这一领域的研究也集中在如何完善准据法确定规则方面,包括对法定继承准据法确定应采用同一制还是区别制、立法中缺失遗嘱继承准据法确定规则的不利、对遗嘱继承准据法确定应该加以规定并应该引入意思自治原则等等。

(6)商事关系:我国早期国际私法立法对商事关系准据法的确定涉及极少,针对这一不足,国际私法学界对票据、信托、商事代理、公司、保险、信用证以及民用航空等商事关系准据法的确定进行了广泛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

4、国际民商事争议解决

(1)国际民事诉讼:我国国际私法学界对国际民事诉讼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第一,管辖权。这方面的研究以管辖权规则的制定和完善以及管辖权冲突的解决为重点。第二,司法协助。研究重点是司法协助的途经和效果。第三,判决的相互承认和执行。研究重点是判决承认和执行的条件以及效果。第四,双边司法协助协定的签订和内容以及国际民事诉讼公约的加入。

(2)国际商事仲裁:国际私法学界早期对国际商事仲裁研究很少,后来逐渐重视这一领域,至今,国际商事仲裁已是中国国际私法学界研究最为充分的领域之一,除全局性的系统研究外,学者们围绕国际商事仲裁的法律适用、仲裁管辖权、仲裁裁决的撤销以及国际商事仲裁的司法监督等问题,多角度多侧面的进行了研究。

5、各国国内国际私法

国别国际私法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对外国国际私法法规和著作、论文进行翻译,将这些国家的国际私法法规和学说介绍到中国,使更多的国内国际私法学者能够对这些国家的国际私法进行研究。二、评析外国国际私法的内容,认识和理解这些国家国内国际私法的理念、特色和优弊。三、对各外国国际私法以及外国国际私法与中国国际私法作比较研究,寻找各国国际私法之间的异同之处以及外国国际私法可为中国国际私法借鉴之处。四、探讨各国国内国际私法和国际社会中国际私法公约之间相互影响、浸渗的状况和效果。五、从各国国际私法之中探索各国国际私法相互趋近或趋同的趋势以及整个国际社会国际私法发展的趋势。

6、国际私法公约

7、中国区际法律冲突和区际冲突法

随着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以及海峡两岸交流的开放,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形成为具有四个独立法域的国家,四个法域之间存在法律冲突,需要区际冲突法加以解决。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区际法律冲突和区际冲突法就成为中国国际私法特有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至今仍是中国国际私法学科的重点。

中国国际私法学界针对中国区际法律冲突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着重探讨了中国四个法域各自的国际私法和区际冲突法、中国区际法律冲突的现状、区际民商关系准据法的确定、区际民商案件管辖权的确定、区际司法协助以及判决相互承认和执行等方面的问题,取得了大量成果。

8、中国国际私法立法

在中国国际私法发展之初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产生了若干散在各个部门法中的零星的国际私法规则,中国国际私法法规处于不系统、不独立、不完善的状态,国际私法学界对此进行了持续和深入的研究,从立法体系、理念到具体条文设置都有涉及,提出了建立和完善中国国际私法法规的大量建议。在此方面,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在学界丰硕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历时6年,于2000年完成并出版了《中国国际私法示范法》,这是中国国际私法学科在中国国际私法立法研究方面最重要的成果,对推促中国国际私法立法起到了重要作用。直到2009年,国家立法机关决定制定国际私法法规,中国国际私法学会组织起草小组,经过草案的拟制和多次修改,提出了立法建议稿,为2010年《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最终制定完成并颁布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0年《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颁布实施后,中国国际私法学界对中国国际私法立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该法规的内容的评析和法规实施情况。法规实施6年多来,实施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又成为国际私法学界研究的重点,这些研究对法规条文的不足和实施中的问题提出了很多完善建议,并希望通过制定司法解释的方式能够细化规则内容和修正规则的缺陷。

综上所述,中国国际私法学科在近40年间获得了迅速发展,已达到先进和成熟的水平,成为法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学科,今后仍将继续发展。

1、《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实施和完善

2、国际私法的实践

3、国际私法的重要理论原则与方法

(1)意思自治原则。研究热点:一是我国立法对这项原则采纳和适用的情况;二是这项原则在扩大和限制适用范围两方面的发展。意思自治原则应该作为整个国际私法的基本原则,还是应该仅作为一些领域的重要原则,各国国际私法态度不一,我国新的立法将这项原则作为法规的主要原则规定在总则中,对此,国际私法学界进行了较多研究。意思自治原则起源于合同领域,但现在纳入当事人意思表示的范围远远超出了合同的范围,而扩大到其他领域,如:离婚、物权、债权、继承等,均可看到意思自治原则的踪迹,但也有的领域限制其适用,如消费合同、劳动合同,所以,应该如何确立这项原则的作用和适用范围,是国际私法学科研究的热点。

(2)最密切联系原则。研究热点:一是这项原则的适用方法,如最密切联系标准、例外条款设置、限制法官裁量的滥用等。每个国家对它的接纳程度是不一样的。同时,应该如何对其进行限制或者防止法官滥用例外条款而造成大面积的排除外国法的适用,只选择内国法,只认为内国法与法律关系的联系才是最密切的,而导致大面积的不适当的适用内国法,也是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二是这项原则的适用范围。有的国家把最密切联系原则作为整个法规的最基本的原则,而有些国家只是在具体的领域里,如合同、侵权等领域里才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那么,它究竟有一个什么样的适用范围也属于这项原则下研究的一个问题。

(3)法官自由裁量。无论是立法还是司法,在运用法官自由裁量原则方面都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如裁量依据、限制条件、适用范围、裁量权滥用等,都是对法官裁量权研究的重点。如何让法官裁量充分发挥选择法律的灵活性,同时又限制它的滥用是法官裁量的核心问题,因为各个国家的法官在审理涉外案件的时候都必然带有一种倾向,就是想要适用内国法,不想适用外国法。所以,要运用好法官裁量权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既要发挥其灵活性又要限制其滥用,这是对法官裁量权研究的一个重点。

4、国别国际私法和比较国际私法

5、国际私法的统一化和趋同化

6、中国区际冲突法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我国仍将是一个存在区际法律冲突的国家,且我国大陆审理的“涉外”民商案件中95%左右是涉港澳台案件。这种现状迫使学界必须将国内区际法律冲突的解决和区际冲突法的建立和完善作为研究热点。中国区际法律冲突由于涉及社会制度、法系、历史传统等多方面多层面的差异而呈现出与其他国家国内区际法律冲突不一样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使中国区际法律冲突的调整十分困难。在处理四个法域之间的民商纠纷的各个环节,如管辖、法律选择和法律适用、送达和取证、判决相互承认和执行,四个法域之间都存在较多冲突,在区际冲突立法不完善的时候我们如何通过各法域之间的司法协作、通过民间的一些组织之间的协议来比较好地解决区际的法律冲突问题和法律适用问题是研究的一个重点。

另一方面,面对非常复杂的区际冲突,我国四个法域目前实际上都没有非常完善的解决区际冲突的立法,因此,如何制定和完善我国区际冲突法成为又一个研究重点。比如:是应该制定一部四个法域统一适用的区际冲突法,还是先制定和完善各个法域域内区际冲突法,最后再统一区际冲突法;如果制定统一区际冲突法,应该制定出一个什么样的区际冲突法,或采取什么样的步骤逐渐推进各法域区际冲突法的统一,等等。

1、《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实施

2、最密切联系原则和意思自治原则的适用

对于这两项重要原则,如何正确认识它们的内容和作用、如何确立它们在国际私法中的位置、如何在规则设置和司法实践中采纳和适用,在国际私法学科中没有一致观点,都是研究的难点。

关于最密切联系原则,研究的难点在于如何认识它的作用,这项原则仅仅是法官裁量的依据,抑或更应该是法规制定的依据,学界认识不一致,导致研究中产生另一个分歧,即是应该限制最密切联系原则的适用还是应该限制法官裁量的滥用。

3、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适用

这项制度难以明确适用标准,司法实践中常常被滥用,造成内国法被不适当适用,如何尽可能明确适用标准、如何在排除外国法适用后重新选择适当的准据法是学科研究的难点。

4、外域法查明

国际私法理论和立法不能只强调和要求法院平等对待和适用内域法和外域法,而无视外域法查证的困难。对法院而言,适用外域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经很明确,而且在审理涉外涉港澳台民商案件中,有时适用外域法更能获得好的结果,是法院更希望的。绝大多数时候适用内域法主要不是因为不愿意或没有必要适用外域法,而是因为无法查证外域法。如果不能在理论和立法上解决外域法查证困难,适用外域法就只是空谈。外域法查明的成效低下是我国司法实践中适当适用外域法的主要困难,缺乏有效途径是直接原因,在此方面,如何确立有效查明途径、明确查明方法和期限、限制无法查明结论的滥用等是研究的难点,其中的难点问题比如一些新的可以用于查明外域法的方法是否可以确定为查明途径,如网络数据库。

5、判决的相互承认和执行

判决的相互承认和执行需要各国之间的协调和合作,一国很难独立实现,而且司法实践中的判决承认和执行又与理论研究成果不一致,常常因事而异、因人而异,这种司法实践复杂性使有关判决相互承认和执行的研究更加困难,对于接受和拒绝的条件的研究常常很难落实在立法和司法中。

THE END
1.法律冲突:三大规则之法理研辩也就是说,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律规范均与系争案型相符合的场合,必须适用现行有效的法律规范;若该多个法律规范均属现行有效,则应当适用与系争案型最为吻合贴近的法律规范。基此认识,笔者着重从法律规范的层面上探讨法律冲突三大适用规则的法理依据,并试作比较与分析。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7/12/id/3104756.shtml
2.22年秋季福师《国际私法》在线作业一奥鹏100分答案B.我国解决涉外离婚法律冲突采用"法院地法原则" C.关于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之间离婚的法律适用,我国法律未作明文规定 D.关于领事办理离婚,由相关条约规定 答案: 9.各国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的方式不包括()( b% I, d3 i( C1 }8 k A.发给执行令 http://www.aopen255.com/show/54095.html
3.法理学知识点背诵合集(下)合宪性原则是指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在创制法律的过程中,应当以宪法为依据,符合宪法的理念和要求,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合宪性的要求具体包括立法主体的合宪性、内容的合宪性和程序的合宪性等。 2.依法立法原则,是在前述合宪原则的前提下,立法还应遵循《立法法》。我国现行《立法法》不仅明确规定了立法原则,还规https://www.scwanxue.cn/kyzx/zhinan/1023.html
4.「媒介伦理与法规」万字笔记已做好!直接打印背!新闻伦理原则是记者在遇到职业道德因素互相冲突时如何做出新闻抉择的指导原则:主要涉及的是暗访偷拍能否进行、如何保护隐私权、如何保护特殊群体、如何保护消息来源、如何防止媒体不当干预司法等。新闻伦理的基本原则至少应包含五个方面: 一是生命至上原则。二是依法依规原则。三是人文关怀原则。四是公序良俗原则。五是https://www.douban.com/note/856366199/
5.国际私法期末答案5篇(全文)3.试述反致产生的原因反致产生的主要原因有:(1)所涉国家的冲突法认为自己指定的对方法律包括对方的冲突法在内;(2)对同一法律关系各国规定了不同的连结点;(3)致送关系未中断。(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便不会构成反致。 4.我国法律规定的对外国法查明的途径有哪些?我国法律所规定的外国法的查明途径主要有:(https://www.99xueshu.com/w/filecvasktyy.html
6.?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国际经济法网法的价值冲突在法律生活中无处不在,如何解决法律冲突,是法的价值研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也是其最终意义所在。解决法的价值冲突,首先需要确立一些指导性的原则或准则,在这方面,相关的法律理论研究和实践已经有了丰富的积累。这里介绍几种比较常见的指导思路或准则: https://ielaw.uibe.edu.cn/zyflrcjy/98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