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14日,肖扬参加山西团分组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会议。本报记者赵亢摄

要点1

广泛调研“同命不同价”

记者:同命不同价、同罪不同罚现象现在备受争议,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要点2

保护证人有望写进法律

记者:最高法要求死刑二审案件关键证人要出庭,目前是否启动了证人保护机制?

肖扬:证人出庭是有保证的。第一,随着公民法律素质的提高,他们越来越感到应把自己了解的情况如实向司法机关作证,责任意识在增强,法制意识在增强。

第二,最近,最高法、最高检、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四家联合发文,明确规定了证人出庭作证的问题,包括鉴定人、证人、被害人出庭作证的问题。保证证人的安全,不仅是法院的义务,而且是这四家联合的义务。我相信,人民群众看到这个文件会充满信心,更加勇敢地和公检法司站在一起,来确保证人的安全。

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

希望媒体朋友也加以宣传,证人出庭是应尽的责任。

第三,法律将会进一步完善。现在正在修改刑事诉讼法,我们将会提出立法的建议,第一要鼓励证人敢于出庭,第二要有保证他安全的措施,第三还要让证人出庭讲实话。出庭作证不能讲假话,要讲实话讲真话,这样保证证人证词的准确性。所以我对此充满信心,随着法制的完善,证人出庭作证以及证人出庭作证的安全问题,都会有充分的保证。

要点3

口供不能作为主要依据

记者:全国法院在审理职务犯罪、贪污腐败等案件时,是否会考虑设立被告人的沉默权?

肖扬:国家法律规定,犯罪嫌疑人必须如实的交代自己所犯的罪行。在侦查阶段、在检察机关批准起诉阶段,都应当如实交代自己的罪行。现有法律未规定有沉默权。

当然,我们审案的原则是重证据不轻信口供。也就是说,口供不是唯一的判案理由和依据。即使当事人沉默不讲,如果其他证据确实充分,同样可以定罪判刑。

当然,反过来讲,只有口供,犯罪嫌疑人承认犯罪了,但是其他的旁证,包括人证物证不充分,也不能判他有罪。

要点4

二审开庭不是重复一审

记者:被告人如果对一审结果持有重大异议的,二审阶段有哪些重要举措?

肖扬:二审审判过程中,重点就是审理一审当中有重大争议的事项,这是二审开庭的主要目的之一。二审的开庭不是一审的重复,而是在针对被告人或律师提出不同的意见、异议的基础上进行的全面审理。

在有争议的情况下,如何确保它的准确性?几方都有责任。公诉人有必要一定要把事实真相弄清楚。辩护人也有这个责任,经过调查了解,把事实真相搞清楚。这样的情况下,在法庭上,争议是可以解决的。当然,我们法律规定,允许被告人和辩护律师提出其他的申请,比如说要求提出证人出庭、提出补充其他证据、或者申请司法鉴定。

要点5

未成年人犯罪要教育感化

记者: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下,如何协调从宽判后的被告人的教育,比如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平稳回归?

肖扬:对未成年人的审判历来都是采取教育、挽救、感化的方针,采取跟成年人不一样的方式。目前是根据他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不是像对成年人犯罪那样公开开庭审理。包括被判刑后监禁的地方,都是采取特殊的方式。现在有的法院成立了未成年人审判法庭。比如法官妈妈尚秀云,她就是未成年人审判专家,她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方式对未成年人进行审判,甚至把犯罪的未成年人带到自己的家里去,当成自己的儿子来感化他教育他。这种方式应当在全国推广。

要点6

死刑犯数字逐年下降

记者:目前我国执行死刑的情况如何?

肖扬:我国只有针对极少数、罪行极其严重、社会危害极大的犯罪分子判处死刑,其中多数是判处的缓期两年执行。总体数字是逐年下降的。对于死刑案件,我们将越来越慎重,越来越严格,这是个趋势。

要点7

力争统一死刑判决标准

记者:目前全国的死刑核准如何实现统一尺度?有无具体的部署?

肖扬:这个工作我们做了很多。比如去年,我们开展了分期分批培训刑事审判死刑的法官,仅仅是最高法院就培训了两批,包括高级法院负责刑事审判的副院长,中级法院的副院长,还有负责刑事审判的法官,就是为了统一死刑审判的标准。培训中,从思想认识到政策到如何掌握国家的法律,全国做了两次培训,一共是5500人,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刑事审判的法官。

第二,在几个判处死刑的罪名里,有的法律上有具体的规定,我们将依法办事;有的法律上没有那么明确的,要通过司法解释,来统一司法尺度和司法标准,这是重要的手段,确保判决死刑案件的绝对准确性。

死刑核准权收归最高法后,死刑的量刑标准需要进一步统一,最高法正在对几个适用死刑比较多的罪名进行调查研究论证,包括故意杀人、毒品、强奸等,并力争统一判决标准,加强死刑核准的规范性。

要点8

经济类犯罪死刑未取消

记者:是否会大量减少经济领域的死刑适用?

肖扬:法律尚未取消经济领域犯罪的死刑。目前我们实行的是保留死刑、严格控制死刑、慎重适用死刑。

当然,在经济犯罪中,对具体的案件会不同处理。

比如有自首立功的,要从轻从宽处理;对于那些检举他人,提供重大线索的,也要从宽处理;坦白交代好,追赃效果较好的,也应该从宽处理。

要点9

不判赖死刑是集体决定

记者:赖昌星案件中国已经承诺引渡后对他不执行死刑,这是否会有人质疑司法公正?

肖扬:目前我国已经向外承诺,不判处他的死刑。赖昌星作为厦门远华案件首犯,他的罪行十分严重。但因为加拿大废除死刑,其规定是被遣返或引渡回去的国家还保留死刑并可能执行死刑的话,是不会引渡或遣返的。

鉴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国家已经作出了承诺,这是经过最高法院的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

要点10

法律系大学生应下基层

记者:现在法院办的案子越来越多,有代表反映存在基层法院人力不足和素质等方面的问题,你怎么看?

肖扬:目前案件是810多万件,我预计今后还会继续增加。解决这个问题,第一是提高现有法官的素质,这样质量和效率都会提高。

第二,要努力争取国家有关单位和有关部门支持法院,解决人才的问题。现在据了解,很多法律专业的毕业生进不了法院,首先是没有编制,其次是一些大学毕业生不愿意去基层。我希望法律系的大学生应该勇敢的到一线去。

要点11

加大司法审判监督力度

肖扬:第一,今年最重要的一条,除了培养人才提高法官素质之外,要加大司法审判监督的力度。加大二审对一审的监督力度,加大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审判监督的力度。

第二,要自觉接受人大和常委会监督。我想这是会使一些铤而走险不自觉履行自己职责的人受到一定的压力和限制。

第三,接受检察机关的监督,检察机关可以通过抗诉,依照法律程序,对法院的案件是否依法办事提出抗诉。

还有很重要的一条,接受人民群众和媒体的监督。

链接

死亡赔偿金城乡有别

2003年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明确规定: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20年计算。以2006年为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759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为3587元,死亡赔偿金相差16万多元。

全国人大代表刘爱平曾递交议案呼吁司法部门取消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人身损害赔偿悬殊差别。

THE END
1.中国关于死刑的法律有哪些我国关于死刑的法律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法规定,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八条 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https://mip.findlaw.cn/ask/question_jx_836511.html
2.中国执行死刑的方法有哪些法律常识在线法律知识查询虽然我国还保留的有死刑,但却只是对很少一部分犯罪才规定了死刑的处罚,并且实践中要相对罪犯判处死刑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首先要保证其实施的犯罪确实有死刑规定,同时具体的犯罪情节达到了判处死刑的标准才行。那具体来说中国执行死刑的方法有几种呢?律霸小编为你做详细解答。 https://wap.lawpa.cn/changshi/398370.html
3.谁能决定死刑存废在新中国建立之初,由于法制不健全,关于死刑的规定仅见于几个单行法律,例如1951年的《惩治反革命条例》、《妨害国家货币治罪暂行条例》,1952年的《惩治贪污条例》等。 这些单行刑法涉及的死刑罪名主要是反革命罪,包括背叛祖国罪、策动叛变罪、持械聚众叛乱罪、间谍罪、资敌罪、利用封建会道门进行反革命活动罪、反革命破https://news.sina.com.cn/c/2014-11-01/005931077682.shtml
4.美国法对死刑的限制适用及对中国的启示单义律师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针对死刑的制度实践是否属于“残酷且异常”的刑罚所作出的判决及其解释,在一百多年间的标准之流变,主导了美国死刑制度与死刑实践从旧有模式向现代转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不仅就“残酷且异常的刑罚”条款,衍生出新的法律原则,而且在此原则的基础上,遵循死刑现代化的通例,更新了死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698082.html
5.中国法院网二十四、问:对于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死刑案件的裁定、判处死刑的第二审判决和由院长签发的执行死刑的命令,以及由原审人民法院发布的执行死刑的布告中,应该引用什么法律作为核准死刑的依据的问题,有的主张应该引用最高人民法院授权高级人民法院核准部分死刑案件的有关规定;有的主张引用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https://www.chinacourt.org/law/detail/1983/12/id/334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