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法律知识:刑法效力之空间效力

“11·3留日女生遇害案”中,江某与刘某共同居住在日本东京中野区某公寓,刘某前男友刘世峰因感情纠葛杀害劝阻的江某。三人均为中国公民。那么,中国法院能否管辖本案

一、中国境内的犯罪:属地管辖原则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

领域内:领陆、领水、领空;领土的延伸:船舶、航空器,不包括国际列车和国际长途汽车。

举例:在中国留学的乙国公民Tom在南京路街头抢劫,适用中国刑法管辖。

沾边就管:犯罪行为(包括预备行为)或犯罪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的,就认为是中国领域内的犯罪。共同犯罪中,只要共同犯罪行为或结果有一部分发生在我国领域内,就认为是在我国领域内犯罪。

举例1:狂徒张三在中国边境外开枪打死境内居民李四,适用中国刑法管辖。

举例2:甲国公民John教唆乙国公民进入中国境内贩毒。虽然甲国公民John教唆行为发生在中国境外,贩毒行为发生在中国。对John和Tom的共同贩毒案件,适用中国刑法管辖。

外交豁免: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举例:甲国驻中国大使John在北京街头飙车发生交通事故,涉嫌危险驾驶罪。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知识拓展】

共同犯罪: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如狂徒张三伙同李四共同盗窃,一人入室,一人望风。二人成立盗窃罪的共同犯罪。

【注意】

二、中国境外的犯罪

(一)属人管辖原则

我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外犯罪;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轻罪),但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除外。

举例1:“11·3留日女生遇害案”中,江某与刘某共同居住在日本东京中野区某公寓,刘某前男友刘世峰因感情纠葛杀害劝阻的江某。三人均为中国公民。中国法院可按照属人管辖原则管辖本案。

举例2:狂徒张三在境外盗窃他人财物两千元,可以不予追究。

(二)保护管辖原则

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外对中国国家或公民犯罪,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中国刑法管辖;但按照犯罪地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双重犯罪原则)

举例1:甲国公民John抢劫在甲国旅游的中国公民李四,适用我国刑法。

举例2:中国富豪张三疾病缠身,在瑞士就医期间请医生协助安乐死。因瑞士允许安乐死,协助安乐死不认为是犯罪,中国刑法则不能以故意杀人罪管辖该案。

(三)普遍管辖原则

中国缔结或参加(我国只参加了部分)的国际条约所规定且为我国刑法也规定为犯罪的国际犯罪,适用中国刑法(而非国际条约)管辖。

处理方式:起诉(适用中国法律)或引渡。

常见的国际犯罪:海盗罪、劫持民用航空器罪、恐怖主义犯罪、战争罪、灭绝种族罪、毒品犯罪。

举例:曾抢劫丙国商船的索马里海盗John来到中国海南旅游,被我国警方抓获。可适用中国刑法管辖。

三、空间效力要点归纳

(一)区分口诀:属地管辖,我的地盘我做主;属人管辖,我的人我能管;保护管辖,欺负我的人我得管;普遍管辖,国际有关我也管。

(二)一个犯罪只有一种管辖原则。管辖原则适用的先后顺序:属地管辖>属人管辖>保护管辖>普遍管辖

举例:中国公民张三在国外旅游时购买假人民币,危害我国货币制度。应当适用属人管辖而非保护管辖。

(三)港澳台有自己本地区的刑法,有些民族地方有变通规定,但这些仍适用属地管辖。

(四)有些外国人有外交特权与豁免权,他们犯罪不受管辖(包括属地管辖),而采用外交途径解决。

四、考查方式

刑法效力在刑法中属于难点部分,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事业单位考试中考查相对较少。主要以案例考查不同管辖原则的区分适用。大家需要重点掌握不同管辖原则的适用情形。

【试题演练】

下列选项中,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可以适用属地管辖原则的有:

A.中国人甲乘坐外国船舶在公海上杀害其他乘客

B.中国国家工作人员乙在境外故意殴打他人致重伤

C.外国人丙乘坐外国飞机进入中国领空后抢劫他人财物

D.外国人丁乘坐中国飞机进入戊国领空后盗窃他人财物50000元

【答案】CD。解析:A选项错误。由于中国人甲乘坐的是外国船舶,且其故意杀人发生在公海上。因此,不能适用我国属地管辖原则。根据《刑法》第七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因此,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应当适用属人管辖而非属地管辖。B选项错误。根据《刑法》第七条第二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因此,中国国家工作人员乙在外国故意伤害他人,可以适用我国刑法,其依据不是属地管辖而是属人管辖原则。C选项正确。根据《刑法》第六条第一款的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领域包括领陆、领水、领空等。所以,外国人丙在中国领空抢劫,适用属地管辖。D选项正确。根据《刑法》第六条第二款的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外国人丁虽在戊国领空盗窃,但其乘坐的是中国飞机,其盗窃行为实施于中国航空器内,属于领土的延伸。因此,对其应当实行属地管辖原则。故本题答案为CD。

THE END
1.经济纠纷实行属地原则吗属地原则是指以当事人的住所地、居所地或事物的存在地等地域因素为标准来确定管辖权。在经济纠纷中,https://www.66law.cn/question/answer/73112383.html
2.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从原则到实践的探究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从原则到实践的探究 一、法律法规的定义与作用 法律法规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实现公平正义和社会进步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它们对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规范,确保各方权利和义务得到保障。 二、不同类型的法律法规 基本 法律: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基本系统,包括宪法、国籍法等。 https://www.cjan6a6c.cn/ke-yan-xiang-mu/454920.html
3.第35期丨涉外协议管辖实际联系原则的制度检视与规则重构2018年6月,最高法院制定《关于设立国际商事法庭若干问题的规定》,但受制于法律中的实际联系原则,规定国际商事法庭受理当事人依照民事诉讼法第34条的规定协议选择最高法院管辖且标的额为人民币3亿元以上的第一审国际商事案件。据此,最高法院国际商事法庭不能受理与中国无实际联系的协议管辖国际商事案件。然而,国际商事http://fw.mwfw.cn/fltk/241022.html
4.我国法律是属人还是属地原则法律知识-法律知识 法律分析: 属人原则,即法律只适用于本国公民,不论其身在国内还是国外,非本国公民即使身在该国领域内也不适用. 属地原则,法律适用于该国管辖地区内的所有人,不论是否是本国公民,都受法律约束和法律保护,本国公民不在本国 查看全文 陈金兰律师 执业5年 资质认证 2023-03-06 中国是属人原则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499086914244862572.html
5.中国法律属人属地原则属地原则,法律适用于该国管辖地区内的所有人,不论是否是本国公民,都受法律约束和法律保护,本国公民不在本国,则不受本国法律的约束和保护。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https://wenda.so.com/q/1682247787213530
6.我国刑法的属地管辖原则与法条关系的关系智库建设我国刑法的属地管辖原则与法条关系的关系 长期以来,我国刑法理论界对于我国刑法典第6条第1款规定的“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的理解存在普遍的错误。错误的根源是对刑法条文仅仅从字面的层面进行解读而不顾法律整体的逻辑性,错误的表现是混淆了刑法管辖权与刑法的法条https://www.criminallaw.com.cn/article/?id=8837
7.谈属地原则与属人原则的冲突及其适用/梁晓胜从这个层面上看,则不存在属地原则与属人原则冲突问题,但实际上却有冲突,因此,没有必要考察属人原则和属地原则的深层内涵,但可利用这两个原则确定由谁来行使管辖权。我们可将属人原则和属地原则演绎为:属人原则——居所地身份原则;属地原则——犯罪地原则。《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99年06期《我国区际http://www.law-lib.com/lw/lw_view.asp?no=20913
8.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什么适用我国法律律师普法而我国采取的是属地原则。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居住生活,甚至往来贸易,都受到我国法律的制约,其违法犯罪行为适用我国的法律,受我国司法机关审判。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三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因为政治https://www.110ask.com/answer/2003.html
9.关于确立我国“假外国公司”法律制度的思考.从完善公司国籍标准的角度考量其三,虽有利于保护本国投资者在海外的利益,但是由于投资国坚持属地原则和国家主权原则,难免会导致公司母国与投资国在法律上、经济上、政治上的冲突。其四,有可能导致各国在公司法和公司设立地问题上的恶性竞争。这是因为,各国法律对公司的管制宽严不一,使得公司迁往要求最低的国家。为达到吸引更多公司投资的目的,放松http://www.sass.cn/125002/2527.aspx
10.司法考试考点之刑法适用范围3.“法律有特别规定” (1)不适用中国刑法的情形,这属于属地原则的例外。 【相关法条】 第十一条 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注意:这一规定不同于驱逐出境。后者是对犯罪的外国人附加适用的一种刑罚,适用前提之一是对其犯罪行为具有管辖权。 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