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二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二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同学们要如何准备单元测试呢接下来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二单元练习题及答案,供大家参考。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二单元练习题(一)

一、选择题(1—15题为单选题,16—20题为多选题)

1.第十届全国人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没有采纳“撞了白撞”原则,给予行人特殊保护。这是因为()

A.在公民的人格权中,生命健康权居于首要地位

B.公民有同不法侵害作斗争的权利

C.行人不需要遵守道路交通规则

D.我国法律只保护弱者的权利

2.下列关于人格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格权是把自己与社会联结在一起,并与他人发生各种联系与交往的前提②人格权就是人权③人格权就是做人的权利④人格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⑤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是人格尊严权

A.①B.①②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3.下列体现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给予特殊保护的规定是()

①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②禁止溺婴、弃婴③禁止用工单位非法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④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⑤禁止安排未成年工(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劳动强度大的劳动

A.①②③B.③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

4.故意或者过失造成他人受伤、生病的行为是()

A.保护生命健康权的行为B.侵害健康权的行为

C.侵害生命权的行为D.侵害人格尊严权的行为

5.一天,风刮得非常大。小学生冯某在上学路上经过一居民楼时,五楼刘某家的窗子被风刮落,将刘某的耳朵划伤。你认为这件事()

A.刘某应赔偿冯某的医疗费用

B.窗子是被风吹落的,冯某应自认倒霉

C.冯某的学校应负医疗费用,因为冯某是在上学路上

D.冯某后果自负,不受法律保护

6.无业人员张某到一居民家行窃时,被户主抓获。为教训小偷,户主和邻居将张某捆绑并殴打。户主和邻居的行为()

A.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B.防卫过当,应付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C.违法行为,侵犯了张某的人身权利

D.依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行为,值得提倡

7.有些工矿企业实行所谓“严格管理”,工人下班出门时要被搜查身体,这种违法行为侵犯了公民的()

A.生命健康权B.人身自由权C.隐私权D.名誉权

8.以下行为属于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的是()

①积极锻炼身体②不遵守交通规则,闯红灯过马路③当自身生命健康受到非法侵害时,有权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④主动学习自救自护的基本常识⑤在患病时及时医治

A.①③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①②④

9.我国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这说明()

①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是国家法律的一项重要任务②任何非法侵害他人生命和健康的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③未成年人的生命和健康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④法律捍卫我们的生命健康权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

10.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提倡以下做法()

①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②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③远离暴力,尊重生④在危急情况出现时,不顾个人安危,见义勇为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11.故意或者过失造成他人受伤、生病的行为是()

12.小敏怕吃药打针,患了感冒久拖不治,结果得了心肌炎,这种行为()

A.可以磨炼意志,值得提倡B.与德相悖,与法不合

C.侵犯了他人的生命健康权D.自由行使生命健康权,无可厚非

13.古人云,棍棒底下出孝子。现在有人将其改为“棍棒底下出状元”,这种教育方式()

A.是培养人才的正确途径和方法B.是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表现

C.侵犯了学生的生命健康权D.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14.我国法律规定,禁止用工单位非法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禁止使用童工的做法()

A.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B.保护了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和受教育权

C.限制了用工单位的招工自由

D.剥夺了未成年人的劳动权

15.漠视生命,暴力昭彰,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其中原因非常复杂,其重要因素有()

A.人文教化的缺失和暴力文化的泛滥

B.道德教育的淡化和社会的倒退

C.法制不够健全

D.没有社会关爱和保护

16.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到非法侵害时,受害入有权依法做出的行为包括()

A.对正在实施侵害的人自卫、制止

B.要求侵害人赔偿医疗费

C.受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D.受害人可以委托监护人等向法院提起诉讼

17.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得让与或抛弃,是因为()

A.珍爱自己的生命健康权是我们对自己的关爱和责任

B.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是与父母亲朋共有的

C.人具有社会性,生命的过程是具有社会责任的

D.轻生或自残的行为与社会道义相悖,与法不合

18.下列属于珍爱生命健康权的是()

A.在高速公路旁,刘琦琦等同学冒着生命危险救助发生车祸的受伤人员

B.一台湾青年捐献出自己的骨髓,救活了一位大陆患有白血病的女学生

C.听到市红十字会血液中心急缺O型血的消息,罗老师义务捐献O型血200毫升

D.初二学生姜某为戒掉玩电子游戏的瘾,砍掉了自己的一个指头

19.张某手持铁棍入室抢劫,职工小王和家人奋起反抗,将其手臂打断后将张某制服。你认为小王及其家人的做法()

A.侵犯了张某的生命健康权,是违法的

B.小王一家人打伤张某,以多胜少,是不道德的

C.这种行为是正当防卫行为,是合法的

D.是为了制止犯罪行为的发生,不负法律责任

A.王某拖欠李某钱不还,李某扣人索债无可非议

B.李某扣人质侵犯王某的人身权利,应承担法律责任

C.李某扣人质索债是错误的,但不构成违法行为

D.李某扣人质索债天经地义,是善于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行为

二、概括(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题蕴含的道理)

1.小林骑自行车上学时,闯红灯过马路,险些与正常行驶的汽车相撞。

2.2008年3月14日,在x藏拉萨发生了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导致18名无辜群众死亡、382人不同程度受伤,这一事件受到了包括藏族同胞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谴责。

三、简答

1.2004年9月,王某在校园踢足球时,由于用力过猛,将球踢到了张某所在班级的窗户上,整块玻璃被打得粉碎,王某见闯祸了,便前去道歉,可张某却不依不挠,联合班上的几名同学对王某进行奚落,于是两人发生争吵,并被同学劝开。事后,王某感觉自己在同学面前威严尽损,为了挽回所谓的面子,2005年5月30日16时许,当张某正在学校打扫卫生时,王某纠集数人将张某拉至校园南部进行殴打,致使张某全身多处受伤。于是,张某在其父母的代理下,向法院提出了赔偿诉讼。经人民法院调解结案,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被告王某赔偿原告3000元。

(1)王某殴打张某致使张某受伤,侵犯了张某的什么权利

(2)公民应该怎样依法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

(3)你认为出现校园暴力的原因有哪些

(4)请你为根治校园暴力出出主意

2.27岁的凌雪珠正沉浸在初为人母的喜悦中,但她万万没有想到,她被确诊为患肝癌并且是晚期。面对死亡与新生,她该如何选择是舍弃腹中的胎儿接受治疗,还是放弃治疗等待孩子的出生2005年11月28日,经过漫长而焦急地等待之后,凌雪珠在中山学第一附属医院分娩并同时进行肿瘤摘除手术。小宝宝顺利降生,凌雪珠也因癌细胞没有扩散而一天天康复,不久母子健康出院。(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2006年2月13日)

阅读材料后回答下列问题:

(1)你读了上述材料后,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2)凌雪珠用伟大的母爱诠释了生命健康的真正含义,你认为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3)你打算怎样行使生命健康权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二单元练习题(二)

1.我国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这说明()

①我国法律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②人格尊严权在公民的人格权中居于首要地位③人格尊严不可辱④侵犯他人的人格尊严权,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滨江一中高二学生林强想竞选学校学生会主席,但他的“威望”不及何辉同学,为了竞选成功,他道听途说,添油加醋,捏造事实背后中伤、诋毁何辉,林强的行为侵犯了何辉的()

A.政治权利和自由B.荣誉权C.隐私权D.名誉权

3.侵害公民姓名权的具体表现是()

①盗用他人姓名②冒用他人姓名③给他人起外号④阻碍未成年子女更改姓名

A.①②D.③④C.②③D.①④

4.张祥是初二(4)班学生,经常迟到早退,他在学校设立的考勤记录卡上从来不写真实姓名和班级,有时填写“初一(8)班陆某”,有时填写“初二(1)班李某”。张祥同学的行为侵犯了陆某、李某的()

A.荣誉权B.名誉权C.隐私权D.姓名权

5.下列行为中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是()

A.某像馆为招揽顾客,私自张贴某人照片

B.在寻人启示上使用被寻找人的肖像

C.公安机关在通辑令中使用犯罪嫌疑人的肖像

D.电视台在新闻报道中播放了在大街上乱丢果皮的马某的录像

6.良好的名誉首先取决于个人的()

A.地位身份B.良好表现C.学历D.学业成绩

7.某超市在醒目的地方贴出告示:为了维护本超市的合法经济利益不被侵害,本店保安人员有权对有偷窃嫌疑的顾客进行检查。这则告示()

A.合法的,因为它是为了维护超市的合法权益

B.非法的,它侵犯了公民的人格权

C.非法的,它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

D.合法的,因为这是保安人员的职责和应尽的义务

8.高考结束后,刘某因迟迟未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而以为自己落榜了,后来才知道是张某冒名顶替自己上了大学。刘某愤然,这里张某侵犯了刘某的()

①受教育权②姓名权③荣誉权④肖像权⑤隐私权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④⑤

9.某校一学生在寝室丢了东西,老师怀疑是本校学生所为,在查无结果的情况下,校长让全体同学投票“选小偷”。这种做法()

A.能迅速有效地解决问题

B.保护了学生的合法财产

C.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

D.是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有效手段。

10.关于“指桑骂槐”的说法,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A.有时会侵害实际被骂者的姓名权

B.不可能侵害实际被骂者的名誉权

C.有时会侵害实际被骂者的名誉权

D.一般不会侵害实际被骂者的姓名权

11.下列关于人格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12.下列选项中,正确的认识是()

A.自由人享有人格尊严权,而在押犯是不能享有人格尊严权的

B.人们有权随意变更自己的姓名

C.人们无权使用自己的肖像获取报酬

D.人们有权在自己的名誉受到侵害时,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13.公然辱骂他人,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他人等行为,侵犯了公民的()

A.名誉权B.姓名权C.荣誉权D.隐私权

14.以下属于侵害公民肖像权的行为是()

A.某校八年级(7)班同学李某在本班同学参加校运会获奖合影的照片上为两名女同学画了胡子之后,又为一名男同学画了尾巴,贴在教室的墙壁上供大家取笑。

B.某人将照片借给他人,供其招揽顾客

C.某报社在新闻图片中私自使用某人肖像

D.某电视台未经杨某同意,在新闻联播中播放了他违反规定横穿公路的那一幕

15.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害。名誉权主要表现为()

①名誉利益支配权②名誉受损权③不受他人约束权④名誉维护权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①②④

2009年5月30日,杨某收到一条手机短信,内容充斥着侮辱、谩骂和恐吓,给杨某造成了极大的精神痛苦和刺激。通过调查发现短信发送人后,一些亲戚朋友建议杨某实施报复,而杨某则主张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后来,法院判决发信人向杨某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500元。据此回答16~17题。

16.该短信发送人的行为()

A.侵犯了公民的名誉权B.是应该受到谴责的不道德行为

C.侵犯了公民的通信权D.是触犯《刑法》的犯罪行为

17.该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A.法律是解决矛盾纠纷的惟一正确手段

B.学习法律的目的是为更好地遵守纪律

C.法律意识强的公民享有的权利就多

D.要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8.偷看他人信件,又把信中内容加以传播、添油加醋,给他人的人格尊严造成了损害,属于侵犯了()

A.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B.公民的名誉权C.公民的隐私权D.公民的荣誉权

19.下列行为,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做法是()

A.宁某的一张照片,被照相馆为了招徕顾客,放在门外的橱窗里,宁某得知后没表态

C.公安机关为追捕刑事在逃犯,将逃犯的照片用电视公告

D.某报记者,去一高中学校采访,将学生学习、锻炼、业余生活的照片登在了报刊上,进行宣传

20.以下不属于侵害公民肖像权的行为是()

A.八年级(7)班同学王某在本班同学参加校运会获奖合影的照片上为两名女同学画了胡子之后,又为一名男同学画了尾巴,贴在教室的墙壁上供大家取乐

B.某人将照片借给朋友,供其开照相馆时招揽顾客

C.某杂志在封面上私自使用某人肖像

D.某电视台未经杨某同意,在新闻联播中播放了他违反规定翻越护栏的那一幕

1.某校八年级(6)班同学小宋长得矮胖,同班同学小黄给他起了个“武大郎”的外号。对此,小红心里很不好受。

1.学校准备举办元旦文艺晚会,决定在初二(1)班选拔一名主持人,李非和张勇都想成为晚会的主持人。为了实现这一愿望,李非在班上捏造事实说张勇在校外敲诈勒索小学生。张勇因此而落选。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判断李非的做法是否合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2.小明是一名高中生,从四岁就开始学画画。去年,在学校举办的文艺节活动中,他在他们班的宣传栏上看见了自己的作品,但并没有署名。他去班主任那里问原因,班主任说这只是学校内部一项活动而已,并不是什么正式的展览,写不写名字问题不大。

(1)小明的权利在这件事中是否受到侵犯

(2)请作简要说明。

3.中学生张某与李某星期天到某旱冰场滑冰。出馆时被门卫拦住,以一双旱冰鞋丢失为由强行对其进行搜身,搜身后证明是无辜的。张某和李某觉得十分恼火,便对门卫恶语相加,并大打出手。

(1)根据所学有关法律常识的内容对门卫的行为和学生的行为分别加以评析。

(2)你觉得学生张某和李某应该怎样做才是明智之举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二单元练习题(三)

1.甲同学偷看乙同学日记,并传播日记内容,甲同学的行为侵犯了乙同学的()

2.下列行为,属合法搜查的有()

A.侦查人员出示搜查证对某犯罪嫌疑人进行搜查

B.商场怀疑某顾客有偷窃行为,对其身体进行搜查

C.企业害怕产品失窃,保安人员对下班出厂的工人都要进行搜身检查

D.小张怀疑同学小李偷了他心爱的钢笔,对小李进行搜身检查

3.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彼此的隐私。这样做的好处是()

A.能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有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B.有利于树立人的威信

C.能使隐私成为真正的隐私

D.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

4.某晚上,小张看到小曾鬼鬼祟祟地从邻居家走出来,边走边把一些东西往口袋里塞,而此时邻居家却没有人在。第二天,小张把他所看到的告诉了邻居。小张的做法()

A.不合法,因为侵犯了小曾的隐私权

B.合法且应提倡,因为有利于保障邻居家的财产安全

C.合法但不值得提倡,因为这是爱管闲事的表现

D.不合法,因为侵犯了小曾的名誉权

5.某校学生张某为了集邮,竟然大量私拆、毁弃他人信件,张某的行为侵犯了他人()

A.人身自由B.隐私权和通信自由C.名誉权D.社会经济权利

A.公民依法享有名誉维护权B.李某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

C.李某侵犯了公民的姓名权D.李某应承担民事法律责任

7.小红近来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书信来往频繁。班主任怀疑小红在“早恋”,便私拆了小红的信件,并在班上公开批评小红“早恋”,告诫同学们要正确处理男女同学的交往,专心学习。该班主任的做法()A.是关心学生的表现,合情合理

B.是在行使班主任的权利,虽有不妥,但未违法

C.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

D.是侵犯公民名誉权的具体表现

8.当个人隐私权受到侵害时,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A.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要求停止侵害、赔礼道歉

B.拿起法律武器,请求司法保护

C.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D.对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的,可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9.初中生晓微喜欢上了高年级的男生,并有了一定的交往。她很苦恼,向自己的同班好友冰冰倾诉了这份感觉。这时,冰冰比较适合的做法是()

①征得晓微的同意,以适当的方式向老师汇报②不管晓微是否同意,向她的父母汇报

③直接向晓微作劝导,中学生当以学业为重④直接找该男生,劝阻他同晓微的交往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

10.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少数人为达到个人企图,经常在网上窃取他人的电子邮件。这种行为侵犯了公民的()

A.名誉权B.荣誉权C.人身权D.隐私权

11.下列行为中,不属于违法行为的有()

A.邮递员怀疑某人信件有问题,进行扣压

B.某领导对怀疑私藏枪支的职工家进行搜查

D.父母适当限制未成年子女的通信自由

12.下列属于不尊重他人隐私或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有()

A.①③⑥B.②⑥C.①④⑥D.②④⑤

13.在坚持以人为本、崇尚人性与个性的现代社会,必须高度重视个人隐私的保护,这是为了()

①缓解人们对人格独立的担忧②不让每人都有只属于自己的空间③保证人们能自由舒畅地生活④使个人的私人信息都能拿出来共享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②④

①是不尊重公民个人隐私权的表现②对个人信息安全构成巨大威胁③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格格不入④有利于个人信息共享,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A.是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但不是违法行为

B.既不违反社会道德,也不违反我国的法律

C.既不承担道德责任,也不要承担法律责任

D.既是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

16.我们要树立隐私意识,就要做到()

A.明确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B.不干涉他人私人空间

C.做透明人,不要有隐私

D.不因好奇而热衷于打听别人私事,传播别人秘密

17.在现实生活中,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事件时有发生。下列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行为有()

A.私拆别人信件,揭露别人隐私

B.恫吓、殴打他人,擅自搜查顾客身体

C.诽谤、诬陷他人,挖苦、讽刺获得荣誉称号的人

D.拐卖、残害妇女、儿童

18.在网络发展的今天,少数人为达个人企图,常在网上窃取他人电子邮件并加以散播。此行为侵犯了公民的()

A.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B.姓名权C.名誉权D.隐私权

19.下列行为中,属于违法行为的有()

A.父母偷看子女的日记B.公安人员因国家安全的需要对出境信件予以检查

C.老师长期扣留学生信件D.小丽在公众场合恶意诋毁小王

20.为保护隐私,我们上网时要掌握网络安全知识。下面做法正确的是()

A.碰到陌生人询问个人资料不说谎B.拒绝接受任何信息

C.把电子邮件加密后发送D.定期更换密码和更新安全设置

生活中会有这样的现象:未经同意,老师拆看学生的信件,父母拆看子女的信件,领导检查下级的信件。拆看信件者均认为自己有教育或管理的权利。

问:(l)佳佳父亲把小虎和学校一起告上了法庭,理由分别是什么

小虎:

学校:

(2)他们分别在这场官司中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2.张某在与他人斗殴的过程中,导致他人重伤并不治而亡,张某也失去了一根手指。为了逃避法律的制裁,他远走他乡隐姓埋名,靠在建筑工地打工维持生活。后来,全国展开了声势浩大的追捕逃犯的“扫黑”行动,公安部门在网上公布了张某的照片以及他的一些体貌特征,特别是他少了一根手指的事实。建筑公司的一名职工在网上看到消息后,就向公司领导反映了情况,公司领导就向当地公安部门举报了张某,最终张某落入了法网。

张某在被捕的时候心里很不服气。他认为公安部门在网上公布,建筑公司的领导、职工向他人泄漏他缺少了一根手指的事实,都是对他个人隐私权的侵犯。

(1)张某有没有隐私权为什么

(2)公安部门侵犯了张某的隐私权吗为什么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二单元练习题答案:

第二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

第三课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

一、1.A2.D3.D4.B5.A6.C7.B8.C9.D10.B11.B12.B13.C14.B15.A16.ABCD17.ACD18.ABC19.CD20.ACD

二、1.①小林闯红灯过马路,是放弃生命健康权的行为。②我们要珍爱生命,使自己处于安全环境的权利。②注意自身生命安全和健康,使自己处于安全的环境,既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也是我们对自己的关爱和责任。③我们要珍爱生命和健康,承担起自己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应负的道德义务和法律责任。(紧扣主题,言之有理即可)

2.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生命一旦丧失,任何权利都失去了意义。

三、1.(1)生命健康权。(2)第一,我们有权珍爱生命,维护健康,积极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使自己拥有强健的体魄和奋发向上的精神。第二,我们有权在患病时及时医治,恢复健康,增强体质。第三,当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有权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注意自身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使自己处于安全的环境,免受他人侵害,这不仅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也是我们对自己的关爱和责任。(3)出现校园暴力的原因有:人文教化的缺失和暴力文化的泛滥等。(4)提示:针对出现校园暴力的原因;从学校、家庭、社会、未成年人自身提出解决的措施。

2.(1)略。(2)①生命健康权是人格权的重要组成部分。②人可知权就是做人的权利,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③在公民的人格权中,生命健康权居于首要地位。(3)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患病就医,恢复健康;遭遇非法侵害时,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不得轻生或自残;行使生命健康权时,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权。

一、1.D2.D3.A4.D5.A6.A7.D8.A9.C10.C11.D12.D13.A14.A15.B16.AB17.BD18.BC19.AB20.BD

二、1.小黄给小宋取外号的行为是侵犯他人名誉、贬低他人人格的行为。因为,我国民法通则第101条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2.①我国公民享有肖像权和姓名权。我国公民的肖像权和姓名权受法律保护。②侵害公民的肖像权和姓名权必将受到社会道义的谴责,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③当我们的肖像权和姓名权受到侵害时,我们要拿起法律武器,追究侵权人的责任,维护自己的肖像权和姓名权。

三、1.李非的做法是违法的。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名誉。李非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张勇,侵犯了张勇的名誉权。

2.(1)小明的姓名权受到侵犯。(2)我国《民法通则》第99条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姓名权是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都有权自主决定自己起什么名字,有权决定使用自己的姓名或笔名、艺名,有权依照规定变更姓名。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姓名权由其监护人代为行使。也就是说,未成年入只是无法独立行使自己的权利,要由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自己行使时须经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但是他们完全可以亨有自己的权利。他们的权利和成年人一样不容忽视和侵犯。

3.(1)门卫的做法是一种违法行为,侵犯了学生张某和李某的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权。学生张某和李某对门卫的恶语相加和大打出手是一种以不正当手段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不明智之举,也是一种违法行为。(2)学生张某和李某在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受到非法侵害时,应该以法律为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利。例如,可以向有关部门投诉或向法院提起诉讼,可以依法要求赔偿。

一、1.C2.A3.A4.B5.B6.B7.C8.C9.C10.D11.D12.B13.C14.A15.D16.AD17.ABCD18.AD19.ACD20.CD

二、通信秘密属于公民的个人隐私,家长、老师、领导拆看他人信件,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

三、1.(1)小虎:调皮的小虎出于开玩笑,在同学中说“佳佳肚子里有个小孩。”以至被不明真相的人们相互传开,严重侵害了佳佳及其家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佳佳的父亲作为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把小虎告上法庭,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其合法权益的做法是合理合法的。学校:小虎与佳佳同属一所学校的学生,佳佳的名誉被侵害是在学校组织的学生例行体检中发生的。学校作为学生的监护人,负有及时为佳佳辟谣消除影响的责任,可学校却对此事重视不够,以“过几天就要放假收麦”为由,错过了及时辟谣的良好时机,以至于谣言进一步扩散,使佳佳及其家人生活在极度的痛苦之中。所以,佳桂的父亲把学校也告上了法庭。(从侵权与维权,小虎的责任与学校的责任去分析,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2)小虎的教训:要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学校的教训:对可能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人格尊严和名誉权的事件要高度重视,及时处理,以免造成后患。

THE END
1.正当防卫始终是法律赋予弱小者的最强支撑法律00:00/00:00 Loaded: 0% 视频加载失败,请查看其他精彩视频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关键字 : 法律 来自于:北京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相关新闻 加载中阅读http://k.sina.com.cn/article_6063043105_m16962b22103301epy0.html
2.民法典背后的隐秘从纸面规则到人心深处的法律真相提高公众对于民法典知识的认识,可以通过多渠道宣传教育,比如网络平台上的法律咨询服务以及社区讲座活动。此外,还需加强媒体报道,让更多人了解最新政策动态,同时鼓励公众参与讨论,为其提供一个自由交流思想的地方。 六、未来展望与期待 随着技术创新和全球化趋势加剧,对于信息获取速度和广度要求不断提高。未来的学者研究者https://www.cjan6a6c.cn/xue-shu-huo-dong/456573.html
3.宁夏:宪法就在我们身边宁夏:宪法就在我们身边 如果把法律体系比喻成一棵大树 宪法就是树根 其他法律就是树干和树枝 日常生活中 我们所接触到的法律知识 都少不了宪法的支撑 宪法看似遥远 实则近在咫尺 它一直都默默陪伴和守护着我们……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12/id/8273619.shtml
4.良法善治丨宪法守护下的生活瞬间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只有保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宪法才能深入人心,走入人民群众,宪法实施才能真正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习近平2012年12月4日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http://www.hebszgh.cn/contentTemp/content.html?id=4995
5.法律从来都不是保护弱者和老实人的今天看见一位法官分享的真实案例,公司倒闭三人走投无路网上开店卖雪茄年销售额600万,因为卖的是真烟利润5%。在广州每人每年分10万,三个人分别是退伍军人要给六岁女儿做换肾手术https://www.jianshu.com/p/37a59ef6659a
6.法律从来不是保护弱者的@包青天法律从来不是保护弱者的 包青天 这句话其实有些片面。法律的本质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它确实不直接“偏爱”或“保护”某一类人,包括所谓的“弱者”。然而,法律通过设定一系列规则和程序,旨在确保每个人的权利都能得到平等对待和保护,无论其社会地位、财富状况或其他个人特征如何。 在很多情况下,法律确实https://agents.baidu.com/content/question/55f66034d8c7aed28f8b6804
7.辽宁大石桥市政府非法毁我房屋,逐级信访十年,一分钱没给,久拖不解难道法律真的不保护弱者吗? 法律何在?天地难容? 难道真的让我夫妻二人沦为难民么? 九:地方政府官员们,法院院长“金晓楠”渎职,失职,不作为行为。 大石桥市政府以及大石桥信访局,诸位领导一次次的把我们从北京接回大石桥,一次次的说要帮我们解决问题,却又一次次的对我们进行欺骗拖延,这就是你们对待国家法律的态度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622725103878644
8.保护弱者法律能走多远/姚建宗人道的法律应当特殊保护“弱势群体”,但这里的“弱势群体”也应有个相对明确的界定,否则范围随意扩大,也就不存在所谓的“特殊保护”。由于城乡差别的存在和受教育程度的不同,“打工妹”在用工关系中显然处在“弱势”的位置。对这些“弱者”,法律是否应给予特殊保护?如果应当,那么这种保护应如何体现? http://www.law-lib.com/lw/lw_view.asp?no=408
9.最新答辩状写作技巧优秀14篇为了这场官司,我不知渡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生活上的压力、精神上的压力,已经压到喘不过气来。 更甚的是,为了女儿的健康成长,我从来没有在女儿面前讲过被告一句坏话,提过一个不是,每天都强颜欢笑,百般掩饰。 更可悲的是,我为自己的权益要每天研究法律,摸着石头过河,回想起当初,创业的艰难,每天为了以后的好日https://www.baihuawen.cn/zuowen/daquan/730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