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文化差异谈电影《刮痧》中的文化冲突电视电影论文

《刮痧》故事发生在一个在美国圣路易斯生活的华人家庭,当丹尼斯肚子受凉引发肚子疼时,刚刚到美国的爷爷利用中国传统的刮痧技艺治疗好了孙子丹尼斯的病。但是在刮痧这种技术并不被美国人认可,并被误认为是老人虐待丹尼斯,然后发生的一系列的故事,结局是误会解决,老人和孩子的得到了合理的对待。

1.1《刮痧》中西方文化差异―表层文化差异

1.2《刮痧》中西方文化差异―深层文化差异

1.2.1从人性观角度阐述影片中的中美文化冲突

美国的建国之父是信奉“人之初、性本恶”的。于是有了三权分立,有了多如牛毛的繁规细则,让人有章可循。在中国由于儒家思想的影响,人们相信人性基本是善的,如中国人家喻户晓的《三字经》的第一段就说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向来重视以德育人,强调榜样或模范的引导力量。影片中,虽然我们在表面上没有看出这方面的文化冲突,但是细细品味,我们不难得出正是由于中美对人性的不同解读才产生了整个“刮痧”诉讼事件。

1.2.2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思想的对立

1.2.3从价值优先选择角度阐述影片中的中美文化冲突

在一个人的认知结构中存在着多种价值观念。当某种价值取向与另外一种价值取向发生冲突时,人们往往首先需要做出价值优先选择。

1.2.3.1集体与个人之间的选择

1.2.3.2妻子与未出生的儿子之间的选择

美国人强调人权。影片中,广慈医院的妇产科护士在法庭上提到,由于简宁难产,许大同明确地做出了“保大人”的选择,因为在他看来,这是人之常情。“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而护士则认为他不给孩子生存的权利。

1.2.3.3亲情与法律之间的抉择

送父回国时,许大同体会到父亲心情。他不顾美国法律将儿子从福利院中偷了出来,为的是让父亲在回国前见上孙子一面。在他心中,当时亲情已凌驾于法律之上。这种行为与美国尊重法律的价值观产生了冲突。

2、中西方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

从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情理之中但却非常意外的情景,这也在真实层面上反映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文化交流过程中,一方文化总是要求令一方文化服从自己的规则和条件,并根据自己的规则和条件来理解令一方文化的行为从而做出合乎自己文化习惯的判断。但是,这种预判在很多情况下,都会造成误解。我们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中西文化产生差异的原因。

2.1中西文化的产生背景差异

(上接第275页)中国人讲究:“苟利国家生死以”的集体主义精神,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整体价值实现才是真正的实现,所以在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心中的理想,通常都与家庭和国家有关,对于国家方面的责任和义务通常认为是必须要承担的。美国人讲究个人,个人主义十分浓厚,讲究天性、个性和自然,个性独立不讲究考虑其他人的感受。所以美国自由化趋势非常明显,无政府主义也比较多,人们大多按照自己的喜好和偏见来挑选。虽然,片中导演安排了一个非常圆满的结局,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中美文化交流中,意识方面造成的误解非常的多,很多问题都不是可以得到圆满结局的。

3、从电影《刮痧》中看文化冲突解决办法

不同文化之间通常都存在着差异,如何在文化交流的背景下解决不同文化冲突是非常重要的。在文化冲突时,我们一方面要做好理解工作,一方面要通过实践来解决问题,本文将过片中情节来说明一下可能的解决办法。

3.1解决文化冲突有效办法一:协商

不同文化交流时,一方文化想要彻底泯灭一方文化从而扩大自己影响范围是不可取的。应该采取协商的手段。以中美文化为例,中美文化交流时应该多协商。在片中,许大同一个非常美好的家庭因为一个简单的刮痧而濒临破散,许大同面对这种冲突没有选择回避,退让,妥协,而是经过多方协商,解释来证明了自己的清白。我们应该从结局中看出,文化差异造成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由于全球化的影响,不同文化都在走向和解和融合,不同文化共同点还是非常多的,在关乎人本质本性上,文化差异不是问题。

3.2解决文化冲突有效办法二:实践。

3.3日常解决文化冲突有效办法三:学习不同文化的语言

在日常生活中,解决不同文化的交流最终靠的是语言的交流。学习当地文化的语言,才能了解当地的文化背景,才能体会到当地的生活习俗和生活习惯,只有建议在语言共通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交流,才能更好的避免因为不同文化造成的误解。片中的许大同一家只是冲突的一个小小的方面,通过观看本片,可以对如果解决文化冲突做出更深刻的探讨。

THE END
1.中国和西方法律的差异二、法律文化的差异 中国的法律文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强调道德教化与法律的结合,注重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在法律实践中,调解和协商是解决纠纷的重要手段,以和谐为目标。 西方的法律文化则更注重个人权利和自由,强调法律的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并重。在纠纷解决方面,更倾向于通过诉讼和仲裁等方式来维护个人权益。 三、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9c9bb149917d65001021
2.热点09中西方法律的发展由于中国和西方两条法律文化长河所蕴含的内容实在博大精神,因此很难全面的描述,但是我们可以从上述对两种文化传统的提炼中看出一些宏观上的差异:第一,以礼法为主要内容的中国法律文化传统的等级现和西方文化传统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平等观的差异。第二,中华法律文化传统中集体本位观和西方法律文化传统中个人本位观的https://zujuan.xkw.com/thematiclist/17pt3446ct10064n275610.html
3.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比较分(通用8篇)【摘要】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对饮食的认识、饮食内容以及饮食特点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关键词】营养、中餐西餐、餐桌礼仪 一、中西方不同的饮食社会风俗 饮食与文化密切相关,不同的名族缔造了不同饮食文化,所以饮食习俗也反映了名族的观念、意识和文化。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对饮食的认识、饮食内容以及饮食特点等方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115qlwg.html
4.曹全来:中国法律现代化的道路国际经济法网由于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历史的原因,中西传统法律文化之间存在着固有的差异。在中华文明独立存在与发展的情况下,作为本民族文明的一种特性,中国本土的传统法律文化按照自身的规律,顽强地存在并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只是到了近代,随着西方外来法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中西法律文化的差异逐步被意识到,并逐渐形成一种https://ielaw.uibe.edu.cn/zyflrcjy/9331.htm
5.中西法律文化的差异中西法律文化的差异 齐齐哈尔市龙沙区人民法院 张澍 法律文化属于社会精神文明,是精神文化中最为深刻的价值观念、精神和体系。由于历史发展背景和发展水平不同,导致中西法律文化各自体现着自己独有的特质。但是客观地说,中国法制现代化确实是在西方法律文化冲击下起步的,因此,百年来一直存在着中西两种法律文化的冲突。http://qqherls.hljcourt.gov.cn/public/detail.php?id=148
6.学术朱景文:西方法治模式和中国法治道路西方法治模式和中国法治道路 【内容摘要】 西方法治模式是西方中心论在法学领域的表现。西方法治模式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对内指建立什么样的国内法律秩序;对外指如何看待其他国家、民族,要建立什么样的世界法律秩序。西方法治模式经历了形成、扩张和危机等不同的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NTAwMDAxMA==&mid=2652091543&idx=1&sn=01faa8de306a4acc6013776b6526fdb7&chksm=84902532b3e7ac244d997268d7faaeca9165439221a3b53ce150bba65e3b329ece7698cf625c&scene=27
7.中西饮食文化比较6篇(全文)摘要: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侯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品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https://www.99xueshu.com/w/filea851fnj2.html
8.李大钊论文明文化与法律东方一夫多妻,趋于专制,重乎阶级,西方尊重妇女,倾向自由,贵乎平等。东方社会的静止与西方社会的进步,是自伏尔泰和孟德斯鸠以来西方普遍的看法,到19世纪的历史法学家梅因那里,依然持有这样的看法。法律发展到法典阶段的时候,东方社会法律发展就停滞了,少数的西方国家则进一步向前发展。李大钊对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18至19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03/id/7873287.shtml
9.我国在亚太地区反腐追逃的基本途径法律困境及其对策这些差异和分歧延伸到国际刑事司法领域,使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人权法治状况存在不同程度的疑虑,担心外逃贪腐人员回国后的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受到不公正的司法审判等。因此,亚太地区的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往往基于法律传统和法律文化差异,从意识形态出发,以所谓的“人权”、“不公正判决”等为借口,为反腐追逃合作设置http://www.iolaw.org.cn/global/en/new.aspx?id=53508
10.我与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差异"就是要探讨中国和西方法律文化的不同;"变迁"这部分就是要谈谈中国和西方法律文化在它们各自的历史系统中经历的过程,以及它们内在的动力是什么,机制是什么,它们的基本精神和去向是什么。第三部分是想探讨晚清以来中西法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当时没有考虑到中国法律文化,比如说中国的文官制度对西方有什么影响,http://iolaw.cssn.cn/gdfls/200511/t20051125_4597439.shtml
11.中国文化中认为的法治和西方文化中所说的法治有何不同中西方法治文化在**法律形成与发展、法律功能与目的、法律与道德关系等**方面存在差异。具体分析如下: 1. **法律形成与发展** - **中国**:中国的法律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强调道德与法律的结合,注重法律的教育功能和预防作用[^4^]。历史上,中国法律在战争与内部治理中形成,与权力和刑罚紧密相关[^3^]。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69878720856405
12.中国文化启蒙了西方,也必将领导世界重归大道他认为中国在政治、法律、文化、伦理、道德、宗教各方面均优于西方国家。在西方人还处在野蛮的偶像崇拜之中时,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家早已培养良俗美德,制订法律,成为礼仪之邦。“由于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它在伦理道德和治国理政方面,堪称首屈一指。”http://www.wyzxwk.com/Article/lishi/2022/04/452563.html
13.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学术著作二、从氏族/上帝到个人:西方个人本位法的大发展 三、从社会到个人:西方个人本位法的再次确立第三章 法的文化属性:公法文化与私法文化 第一节 公法文化: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属性 一、中国传统法律的刑事性(刑法化) 二、中国传统法律刑事性的哲学基础与社会原因 第二节 私法文化:西方法律文化的传统属性 一、私法的http://www.cuplpress.com/index.php?m=book&a=detail&id=6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