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惩考试违法犯罪 维护考试公平公正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9〕13号,以下简称《解释》)于2019年9月2日颁布,自2019年9月4日起施行。教育部考试中心有关负责同志就《解释》的颁布回答提问。

问:《解释》的颁布对国家教育考试管理有什么意义?

《解释》的颁布,对国家教育考试具有非常重要和积极的意义,是依法治考的重要里程碑。一是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理念,《解释》明确了各类助考违法犯罪行为的认定范围和量刑标准,为考试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法律支持和保障,有利于进一步推进依法治考。二是体现了重典严惩的立场,对考试违法犯罪分子形成强有力震慑,有利于进一步严厉打击各类涉考违法犯罪活动,营造良好的考试环境。三是体现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回应社会关切,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进一步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培育风清气正的良好社会风尚。

问:当前国家教育考试面临什么样的安全形势?

答:考试安全是国家教育考试工作的生命线。近年来,国家教育考试安全面临复杂严峻的安全形势。一是考生规模不断增大。近年来,四大国家教育考试规模逐年增加。2019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1031万,创近十年新高;硕士研究生考试290万人,较上一年度增加21%。考生规模的增加,给考试组织工作各环节都带来巨大压力。二是考试管理难度大。国家教育考试组考工作“点多、线长、面广”,工作要求高,规范管理、组织实施难度极大。三是考试外部环境严峻。近年来,窃取、贩卖考试试题及答案的违法犯罪活动依然活跃,呈产业化、高科技化趋势,作弊手段更加隐秘,作弊器材花样翻新。四是涉考法律法规还需进一步健全。《解释》的颁布在涉考法制建设上迈进了一大步,但教育考试仍然面临着一些法律和行政法规的空白,例如对作弊器材违法生产、流通、贩卖以及“助考”辅导培训机构的工商注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治理,还需进一步加强。

问:国家教育考试考务管理体系主要有哪些内容?

问:教育考试部门将结合新颁布的《解释》开展哪些工作?

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9年4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765次会议、2019年6月2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三届检察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自2019年9月4日起施行)

为依法惩治组织考试作弊、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代替考试等犯罪,维护考试公平与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现就办理此类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规定的“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仅限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所规定的考试。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下列考试属于“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

(一)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

(二)中央和地方公务员录用考试;

(三)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资产评估师资格考试、医师资格考试、执业药师职业资格考试、注册建筑师考试、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四)其他依照法律由中央或者地方主管部门以及行业组织的国家考试。

前款规定的考试涉及的特殊类型招生、特殊技能测试、面试等考试,属于“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

第二条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务员录用考试中组织考试作弊的;

(二)导致考试推迟、取消或者启用备用试题的;

(三)考试工作人员组织考试作弊的;

(四)组织考生跨省、自治区、直辖市作弊的;

(五)多次组织考试作弊的;

(六)组织三十人次以上作弊的;

(七)提供作弊器材五十件以上的;

(八)违法所得三十万元以上的;

(九)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三条具有避开或者突破考场防范作弊的安全管理措施,获取、记录、传递、接收、存储考试试题、答案等功能的程序、工具,以及专门设计用于作弊的程序、工具,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第二款规定的“作弊器材”。

第四条组织考试作弊,在考试开始之前被查获,但已经非法获取考试试题、答案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扰乱考试秩序情形的,应当认定为组织考试作弊罪既遂。

第五条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的试题、答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第三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非法出售或者提供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务员录用考试的试题、答案的;

(二)导致考试推迟、取消或者启用备用试题的;

(三)考试工作人员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试题、答案的;

(四)多次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试题、答案的;

(五)向三十人次以上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试题、答案的;

(六)违法所得三十万元以上的;

(七)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六条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的试题、答案,试题不完整或者答案与标准答案不完全一致的,不影响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罪的认定。

第七条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第四款的规定,以代替考试罪定罪处罚。

对于行为人犯罪情节较轻,确有悔罪表现,综合考虑行为人替考情况以及考试类型等因素,认为符合缓刑适用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犯罪情节轻微的,可以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以犯罪论处。

第八条单位实施组织考试作弊、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等行为的,依照本解释规定的相应定罪量刑标准,追究组织者、策划者、实施者的刑事责任。

第九条以窃取、刺探、收买方法非法获取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的试题、答案,又组织考试作弊或者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分别符合刑法第二百八十二条和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规定的,以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和组织考试作弊罪或者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罪数罪并罚。

第十条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以外的其他考试中,组织作弊,为他人组织作弊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或者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符合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非法生产、销售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等犯罪构成要件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一条设立用于实施考试作弊的网站、通讯群组或者发布有关考试作弊的信息,情节严重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一的规定,以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定罪处罚;同时构成组织考试作弊罪、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罪、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等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十二条对于实施本解释规定的犯罪被判处刑罚的,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和预防再犯罪的需要,依法宣告职业禁止;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可以根据犯罪情况,依法宣告禁止令。

第十三条对于实施本解释规定的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综合考虑犯罪的危害程度、违法所得数额以及被告人的前科情况、认罪悔罪态度等,依法判处罚金。

THE END
1.《现代法学》2024年第6期《现代法学》作者:王毓莹(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教授) 摘要:新《公司法》引入了针对股东出资的催缴制度,解决了长期困扰理论界与实务界的缴资难题,可谓是立法的一大进步。但催缴义务的法律性质、催缴的前提条件、催缴义务的履行、违反催缴义务的认定标准及其法律责任等问题仍有待解释论层面的进一步阐释。董事对股东出资的催缴义务首http://www.fxcxw.org.cn/dyna/content.php?id=27691
2.法则之网法律法规的广泛覆盖与具体种类探究在现代社会中,法律法规就像一张复杂的网络,覆盖着每一个角落,每一次行动都可能触及其中某条规定。这个网络由成千上万条法律和行政法规构成,它们共同形成了社会秩序的基石,为公民权利保护、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那么,这些法律法规都有哪些?它们又是如何分工协作,共同维护社会稳定和进步? https://www.erdqcvtxm.cn/jun-lei-zi-xun/410399.html
3.2021年法律大全解读全面掌握当年重要法规变化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2021年法律大全》中提出了新的环保立法。在工业排放标准、废物处理管理等方面都有了明确的要求,以促进绿色循环经济的发展。 四、新冠疫情防控相关立法 由于新冠疫情持续影响社会经济活动,《2021年法律大全》中加入了一系列与疫情防控相关的立法内容,如健康码制度、隔离期限调整以及抗原检测政https://www.cjan6a6c.cn/xue-shu-huo-dong/454803.html
4.法律知识内容大全解密法律法规司法实务与专业术语不同行业如金融、医疗等都有其特定的法律规定。在这些领域内,《法律知识内容大全》提供了详细的案例分析和操作指南,帮助业界人士更好地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 国际贸易与合作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成为越来越多公司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过程中,了解国际条约和协议,如WTO规则,对于避免跨境交易中的https://www.1lhyh3ij.cn/mei-ti-bao-dao/460461.html
5.民法典背景下民商法发展空间与路径研究民法典重视功能化设计的原因,来自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从加强市场法律制度建设角度提出的编纂民法典的要求。其中“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的保护”“创新适应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的产权保护制度”等提法,对于民法典提出了应当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功能表达,为此铸成了多处具有中国特色的功能化制度设计http://legalinfo.moj.gov.cn/sfbzfpffzll/202412/t20241211_510991.html
6.2017年半月谈第3期半月谈2017第3期文章汇总1988年,他出版《探索与创新:东欧经济学概论》一书,填补了中国“外国经济学”和“比较经济学”研究的空白,更强化了国内市场化改革的理论思维,在学界影响很大。 而这样一个在改革思想上堪称“大胆”的陈东琪,在改革的具体操作中却力主稳健。“方向要有,战略目标可以很远大,但实现的过程要注意方式,要考虑优先顺序,不http://www.sdgwy.org/html/slzl/qt/201708/80_37924.html
7.相关法律存在空白的情况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可以授权政府先行制定【单选题】构成前房的部位有(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尽职尽责的关键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晶状体的成分主要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下列法律与烹饪人员从事的工作没有密切关系的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眼球壁的中层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https://www.shuashuati.com/ti/8fd31b010ab042b48b483b0ea7cab741a2.html
8.现阶段我国信贷中介现状风险与解决方案零壹智库为此,北京大学普惠金融与法律监管研究基地汇同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研究基地、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上海翔盛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深晖融信小额贷有限公司组成“联合课题组”,通过现场走访、小型座谈会以及线上采访商业银行、信贷中介机构、行业协会以及金融监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17777920.html
9.身边榜样上海政法学院教授倪正茂:法学界“拼命三郎”,八十岁尽管从四十岁才真正开始法学研究,但倪正茂在法哲学、生命法学、法律战基础理论、激励法学、科技法学、黄帝思想研究、中国法律史、比较法学等八大领域,均被学界认为是“首创者”“奠基人”,填补了新中国法学多个领域的空白。 中国人民大学原党委书记、浦江法治论坛主席程天权教授告诉记者,倪正茂是新中国法学领域中承上启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7125556624612169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