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队伍建设是检察机关的永恒课题。近年来,我院以司法体制改革为抓手,充分履行检察职能,检察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有力地推动了我院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新形势下,我院队伍建设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和问题,需要认真思考,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一、我院队伍建设存在问题
(一)班子成员数量不符合议事规则,缺乏流动机制
一是班子成员数量不符合议事规则。司法体制改革后,我院班子成员中1人遴选为员额检察官,依照规定免去党政职务,目前班子成员为6人,不符合党组议事规则人数要求。二是班子成员交流轮岗不畅。十多年来,我院班子成员中除检察长外,仅有一名副检察长曾被提拔到外县任职,其余班子成员均未流动轮岗。
(二)队伍老龄化严重,人员分类不均
(三)高学历层次人才偏少,队伍整体素能不高
一是高学历层次人员偏少。我院46名在编干警中硕士学历5名,占比11%,初始学历为全日制本科的50岁以上1人,30岁以下有6人,初始学历为法律本科的有13人。16名员额检察官中,初始学历为法律本科仅有3人,占总数的25%,检察队伍高学历层次人才偏少。二是办公自动化水平不高。我院干警队伍年龄老化严重,知识结构单一、办公自动化水平不高,对信息化、科技化、智能化的检务系统应用熟练程度不高,不能较好地适应新形势下业务工作要求。三是开拓创新不够。部分干警不注重业务学习,习惯于老做法,凭经验办案,办事拖拉,工作效率低下,求稳怕乱思想存在,工作创新不够。
(四)机制不够健全,部分干警思想波动较大
(五)聘用制书记员法律知识欠缺,业务能力有待提升
二、加强检察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配齐领导班子,探索流动机制
一是加强请示报告,配齐班子队伍。以县委对我院班子情况研判为契机,加强与上级院、组织部、政法委等部门联系,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支持下,尽快配齐院班子,加强与政法机关和其它党政机关干部交流,畅通进出渠道,增强新鲜血液,配齐配强领导班子。二是优化班子成员分工。充分结合班子成员自身能力,优化内设机构业务分工,提升班子整体效能。三是探索班子成员挂职锻炼机制。积极探索基层院班子成员到上级院跟班学习,到其他行业、部门挂职锻炼机制,提升领导班子队伍综合能力。四是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做好下一届班子后备力量的选拔培养工作。推广以老带新的“传帮带”式培养制度,为年轻后备力量创造有利条件,帮助其在业务一线和不同的困难环境中磨砺本领、快速成长。
(二)强化人才招录,优化队伍结构
(三)优化人才引进,提升队伍素能
一是要始终把人才建设作为基础工程。人才引进坚持以法律专业人才为主体、其他专业人才为重要组成部分,重点招录民事行政检察和公益诉讼方面紧缺型人才,持续推动检察队伍结构优化,破解检察队伍老龄化问题。未来人才招录方向以法律本科和硕士学历为主,适当提高硕士学历人才招录比例。二是要提升办公自动化水平。加强办公自动化业务技能培训,提升检察人员信息化办公业务技能,实现对检察工作全流程规范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管理。三是要积极培养实战型、专业型、创新型人才队伍。组织开展检察官与同级法院、公安机关业务交流活动,着力提升检察官办案业务能力;组织开展公诉辩论、疑案研讨、庭审观摩、法律文书评选等活动,着力提升检察人员实战能力;持续坚持开展“检察大讲堂”活动,积极营造学、比、赶、超的良好氛围,着力提升检察队伍的开拓创新能力。四是打造智慧检务系统建设。要探索实现汇集公安、检察、法院、司法于一体的政法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建设,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推动司法理念转变和工作模式优化。积极探索建成远程庭审系统,助推检察工作转型升级,进一步提高办案质量、效率和司法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