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了包括新京报在内的16家媒体记者的提问及1个追加问题。
总理在回答17个问题时都亮出了哪些干货
1、房产调控
强化地方政府合理调控房地产责任
金融时报记者:去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一直在下滑,所以很多中国人都到海外去买房子。现在中国公民已经是纽约、悉尼、伦敦等地最大的海外顾客群体了,当地房价随之被明显抬高。请问总理,中国政府会担心由此引发海外市场的强烈反应吗今年政府是否会出台新政策来促进国内房地产市场
李克强:我看你的面孔是一个西方人,你的中文说得这么流利,不知道有没有在中国买房当然,我们是欢迎的。房地产市场有其自身的规律,中国国土面积辽阔,有特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小城镇,情况各异,所以我们要求强化地方政府合理调控房地产市场的责任,因地制宜,分城施策。中国城镇化进程还在加快,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需求是刚性的,我们鼓励居民自住性住房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保持房地产长期平稳健康发展。
2、网购冲击
站在“互联网+”风口会使中国经济飞起来
新京报记者:我们注意到您最近在多个场合力挺电子商务和快递等新业态,我很想知道您个人从网上买过东西吗如果买过,最近买的是什么另外,有人认为网购会冲击实体店,对此您怎么看
这使我想起最近互联网上流行的一个词叫“风口”,我想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会使中国经济飞起来。不过我也想到今天是“3·15”,是保护消费者权益日,不管是网上还是网下的实体店,都要讲究诚信,保证质量,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3、简政放权
壮士断腕改革忍痛也得下刀
彭博新闻社记者:您多次提过需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来进行改革,您也说过这个过程可能会很疼。中国经济在放缓的今天,您会继续保持这样的决心吗您认为中国经济会不会继续放缓未来会不会更疼
李克强:你问到疼,确实很疼,而且在加深,面还会扩大。因为简政放权是政府的自我革命,削权是要触动利益的,它不是剪指甲,是割腕,忍痛也得下刀。
4、经济增速
新常态下对经济增长有信心
新加坡海峡时报记者:中国政府已经将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目标定在7%左右,中国表示想要实现一种新常态的经济增长,这种增长虽然速缓,但是质更优。您对中国坚持实现速缓但质优的新常态增长是否抱有信心
李克强:我多次说过,在新常态下,我们会保持中国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如果速度放缓影响了就业收入等,逼近合理区间的下限,我们会在稳定政策与稳定市场对中国长期预期的同时,加大定向调控的力度,来稳定市场的当前信心。我们这几年没有采取短期强刺激的政策,可以说运用政策的回旋余地还比较大,我们“工具箱”里的工具还比较多。
5、雾霾治理
环保法执行不是棉花棒是杀手锏
赫芬顿邮报记者:柴静的《穹顶之下》说中石化、中石油这两个央企一直在妨碍环保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尤其是在汽油质量标准的确定和天然气的推行。我的问题就是,您认为这两个央企真的在阻碍环保政策的落实吗如果这样的话,中央政府会怎么冲破这种阻力
治理要抓住关键,今年的要害就是要严格执行新出台的《环境保护法》。对环保执法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包括能力建设,不允许有对执法的干扰和法外施权。环保等执法部门也要敢于担当,承担责任。对工作不到位、工作不力的也要问责,渎职失职的要依法追究,环保法的执行不是棉花棒,是杀手锏。
6、二孩放开
依照法律程序调整和完善人口政策
李克强:至于你谈到人口政策,去年我们已经开始实施单独二孩政策,现在正在推进,也正在进行全面的评估。我们会根据评估的结果,也考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结构变化的情况,权衡利弊,但是必须依照法律程序来调整和完善人口政策。
7、金融风险
的确存在着个案性金融风险
新华社:去年以来银行不良贷款在持续攀升,影子银行风险事件时有发生,同时一些地方陆续出现了还债高峰。一方面我们经济下行的压力在加大,另一方面金融风险也在累积。请问您对此怎么看
李克强:中国的确存在着个案性的金融风险,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这里我要表明,我们允许个案性金融风险的发生,按市场化的原则进行清算,这是为了防止道德风险,也增强人们的风险意识。今年,我们就要出台存款保险制度,而且要进一步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降低企业的资金杠杆率,也可以使金融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8、通货紧缩
中国不是输出通缩而是“被通缩”
韩国KBS记者:近几个月中国CPI涨幅一直维持在1.5%左右,今年1月更是只有0.8%,所以我觉得中国已经进入通货紧缩,所以有一种说法是中国是全球通货紧缩的输出者,对韩国也有影响,对此您怎么看
李克强:关于通货紧缩,国际上对这个提法有多种解释,比较一致的就是说一个国家的物价总水平持续出现负增长。中国CPI或者说物价总水平1月份是正增长,2月份涨幅比1月份更高,所以不能说中国已经出现了通货紧缩。虽然中国现在的物价总水平比较低,但并不是中国向世界输出了通缩,你说叫“输出者”,实际上我们是“被通缩”。
9、大众创业
高手在民间,破茧就可以出蚕
第一财经记者:我们注意到您多次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将其认为是中国经济的新引擎。但是也有人说创业是老百姓自己的事,是市场的行为,那么我们的政府为什么还要操这么大的心、用这么大的力呢
李克强:谢谢你的好意,让我们少操心。但是不能不多操心啊,因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际上是一个改革。我到过许多咖啡屋、众创空间,看到那里年轻人有许多奇思妙想,他们研发的产品可以说能够带动市场的需求。真是高手在民间啊,破茧就可以出蚕。
国家的繁荣在于人民创造力的发挥,经济的活力也来自就业、创业和消费的多样性。我们推动“双创”,就是要让更多的人富起来,让更多的人实现人生价值。这有助于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也会让更多的年轻人,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孩子有更多的上升通道。
10、中缅边境
有责任有能力维护边境安全稳定
记者:您如何回应中缅边境最近发生的问题
李克强:你问了一件让我感到痛心的事情。在中缅边界我方一侧,一些我国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受到了损失,我首先要向遇难者家属表示哀悼和深切的慰问。同时,我国政府、外交部、军方都向缅方提出了严正交涉。我们有责任也有能力坚决维护中缅边境的安全稳定,坚决保护我国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