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立足于B2B2C的商业模式,服务集团客户,通过数字化与运营能力赋能商户,利益用户,构建共赢生态圈,形成了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具备以下投资亮点:
一、数字经济成长赛道,数字时代的连接者
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快创新,日益融入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对生产要素进行重构,改变了传统行业的竞争格局,提升了经济运行的整体效率,数字经济拥有超过万亿的行业空间,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成为中国数字经济的核心亮点。
公司处于数字经济成长大赛道,公司以“软件+服务”的能力,打通线上线下最后一公里,一端连接超过43000+众多垂直领域的商户(小B)服务资源,一端连接拥有众多个人用户的集团用户(大B),作为数字时代的连接者,为大B客户与中小微商户之间打造数字桥梁,更好地满足了传统行业的数字化需求与互联网化需求。公司形成了车主信息服务、生活信息服务、商务流程服务三大服务体系,并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和应用场景构建出大型企业客户、消费者和商户资源共赢的生态圈体系。互联网“最后一公里”服务行业规模及市场够大,具备高效便捷优势的互联网与线下互动的趋势明显。
公司拥有优秀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以及专业的运营能力。公司坚持自主创新,在信息技术方面积累了较强的技术实力,已拥有27项专利、21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国家企业技术中心,通过CMMI五级国际认证,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贵州省创新型企业。具备独立高效的研发能力,可及时响应各种需求连接整合,能快速抢占市场,拥有可复用的资源、可复制的产品与模式,可应用到其他有后市服务需求的大客户并覆盖不同的运用场景,
二、垂直细分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拥有优质行业与标杆客户
在车后服务等多个垂直细分领域,公司有超过10年的行业深耕经验,拥有了全国性的线下商户服务网络与跨行业的优质头部客户。公司定位于资源整合平台,能够提供更全面、更多样的线上线下服务权益,以B2B2C模式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在车后服务领域,公司已与全国26000+车后服务商户建立了合作关系,提供汽车美容、保养、维修、年检、代驾等服务,能够解决大型企业为全国用户群体提供车后增值服务的需求,服务覆盖全,收入可持续。
公司在保险、银行、电信运营商、高速等优质行业拥有中国平安、工商银行、中国移动、贵州高速、腾讯等优质头部客户,集团客户服务需求旺盛,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三、可复用的资源、可复制的产品与模式,执行力强,保障快速抢占市场的能力
公司多年深耕整合垂直领域服务资源,包括车后服务门店、商超、餐饮商户、旅馆酒店等线下商户以及音乐、视频等线上内容提供商,拥有丰富的线上线下可复用的服务资源。通过对非标的线下服务商户进行数字赋能、标准化管理,统一输出,形成丰富的服务权益资源池,能够快速封装输出服务权益,面向不同行业的不同客户,具备清晰的商业模式。
线下服务商户网络是公司的基础能力,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在垂直领域的布局,打造公司竞争的护城河,通过产品复制、客户复制、行业复制,确保公司战略的实施。
同时经过多年锤炼,公司经营团队拥有超强的执行力,能够快速地捕捉和满足C端用户差异多样的消费需求和大B客户的服务需求,保障公司快速抢占市场的能力。
四、A股深耕车后服务垂直细分行业的稀缺标的
车后服务拥有万亿级的市场空间,车主用户已经覆盖了国内较高的人口比例。但因为车后服务具有线下区域性强、服务与产品多样差异化大、服务标准不统一的特性、低频的特点,数字化与互联网化的改造空间巨大,缺乏全国性的服务整合者,上市公司稀缺。公司上市后,将成为A股市场中深耕车后服务垂直细分行业的稀缺标的。
(一)业务风险
1、产品及客户构成变化的风险
发行人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利用自身平台技术优势、资源优势及整合能力、产品开发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及运营管理能力为大型企业客户提供用户增值和拓展服务。报告期内,公司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并抓住车主信息服务市场机遇,公司的第一大客户由报告期前的中国移动变化为报告期的中国平安,公司由主要向电信运营商提供生活信息服务转向侧重于向保险客户提供车主信息服务,公司的产品及客户结构发生了一定变化。
无论是主要针对保险客户的车主信息服务,还是主要针对电信运营商的生活信息服务,宗旨都是为大型企业客户提供用户增值和拓展服务,在提供贴近生活场景的服务基础上,进一步吸引用户并增加用户的粘性。虽然如此,公司仍存在因产品或客户结构变化,对业务发展的稳定性及可持续性产生一定影响的情形,公司存在产品及客户结构变化的风险。
2、客户集中的风险
公司是一家专业的信息技术服务商,主要为金融机构、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公司、高速集团等大型企业客户提供用户增值和拓展服务。报告期内,公司对前五大客户(同一控制合并口径下)的销售占比分别为89.38%、89.96%和88.27%,公司存在客户集中的风险。报告期各期,公司客户主要是中国平安,销售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47.06%、38.21%和30.51%。
报告期内,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主要客户对公司的业绩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如果未来公司主要客户由于宏观环境变化、市场竞争或其他原因大幅减少对公司服务的采购规模,且公司未能及时拓展新的主要客户或服务内容,公司的销售规模将存在大幅下降的风险,从而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3、被其他供应商替代的风险
报告期内,发行人来自中国平安的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47.06%、38.21%和30.51%,占比较高。虽然发行人与中国平安的合作一直保持稳定且良好的发展趋势,不排除未来中国平安为扩大业务范围而引进更多供应商的可能性,因此仍存在有其他供应商进入该行业并逐步替代发行人的风险。
4、主营业务结构发生较大变化、未来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性的风险
5、发行人各类业务未来市场开拓、业务成长存在不确定性的风险
6、供应商管理及内部控制风险
报告期内,为拓展商户服务资源、以更好地服务大型企业客户,发行人主要针对车主信息服务和生活信息服务引入了较多供应商。发行人整合、管理该等供应商的基础服务后,向大型企业客户整体输出,用以满足大型企业客户用户增值服务的需求。鉴于车主信息服务、生活信息服务的基础服务的品类较多、区域较广,因此发行人供应商(如汽车服务商户、生活权益提供商等)数量众多、较为分散、且存在因客户需求变化而不断变化的特点。
7、发行人ETC权益业务涉及获取用户个人信息的风险
(二)管理风险
1、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控制不当的风险
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之日,杨兴海持有世纪恒通46.66%的股权,是公司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本次发行完成后,杨兴海将持有公司35.00%的股权,仍处于控股地位。虽然发行人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制度体系,在组织和制度层面对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行为进行了规范,杨兴海亦作出了关于避免同业竞争和减少及规范关联交易的承诺。但若发行人内部控制有效性不足,运作不够规范,实际控制人仍旧可以凭借其控制地位,对公司人事、经营决策等进行控制从而损害公司及其他股东利益。
2、规模扩张引发的管理风险
近年来公司业务发展较快,经营业绩逐步提升。随着公司募集资金的到位和募投项目的实施,公司业务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公司在战略规划、风险控制、人才培养、组织机构建设、新业务开发等方面将面临更多挑战。如果公司不能持续有效地提升管理能力,适应市场化的业务规模扩张,将面临企业规模扩张所带来的管理风险。
3、技术人才流失的风险
公司自成立以来,培育了一批既精通业务,又拥有深厚的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开发经验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和研发团队。公司从事信息技术服务业务,其业务特征决定了产品与服务需紧跟行业需求发展的变化及技术更新换代的趋势。作为一家技术和服务并重的高新技术公司,其他核心人员和关键管理人员对公司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均在公司不同领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他们当中的部分或全部人员因种种原因离开公司,公司将在短期内难以或无法找到合适的替代人选,从而给公司的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三)财务风险
1、应收账款规模较大的风险
公司客户主要为金融机构、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公司、高速集团等大型企业客户,由于客户结算存在一定的账期,因而公司应收账款的规模较大,但应收账款账期主要在1年以内。截至报告期末,1年以内应收账款占比为92.88%。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分别为39,933.96万元、36,385.91万元和28,408.21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9.23%、40.49%和31.05%。公司近三年年末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整体呈下降趋势。
未来,随着公司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和占比可能呈现增加的趋势,将会对公司盈利和资金状况造成不利影响。
报告期内,发行人营业收入快速增长,客户主要为中国移动、中国平安等大型企业客户,采购端主要为小B资源,两端结算周期差异大,因此公司营运资金占用较多。报告期内发行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2,891.09万元、-17,410.06万元以及9,783.52万元,现金流的状况反映了发行人的业务特点和发展阶段。如果发行人现金流状况持续恶化,且无法获得外部融资,将对公司资金状况和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3、短期流动性不足的风险
报告期各期末,发行人的银行短期借款余额分别为19,021.29万元、22,963.18万元和17,976.62万元,资产负债率(合并)分别为49.53%、47.96%和51.10%。若公司业务开展资金回流不足以帮助公司及时足额偿还银行借款,或公司无法通过其他外部渠道获得充足的资金,公司将面临一定的偿债风险。
4、毛利率下降风险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为保险及银行等金融机构、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公司、高速集团等拥有众多个人用户的大型企业客户,提供用户增值和拓展服务。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2.44%、24.28%和23.33%,基本保持稳定。
报告期内,公司面向保险客户的车主信息服务业务量大但毛利率相对较低。随着车主信息服务的规模增长,公司车主信息服务的毛利率向主要客户及主要产品的利润率靠拢,将面临毛利率下降的风险。
5、税收优惠政策变化风险
6、发行人经营业绩的风险
发行人营业收入按具体业务的同期比较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项目2022年2021年2020年金额占比同比变化率金额占比同比变化率金额占比主营业务收入:91,229.4199.70%1.87%89,558.9199.65%-11.78%101,519.2799.74%车主信息服务45,784.8250.04%-11.71%51,859.6257.70%-30.26%74,361.5373.06%生活信息服务35,585.9638.89%37.46%25,888.0228.81%67.82%15,426.2415.16%商务流程服务9,858.6310.77%-16.53%11,811.2713.14%0.68%11,731.5011.53%其他业务收入271.720.30%-13.52%314.200.35%19.27%263.430.26%营业收入91,501.13100.00%1.81%89,873.11100.00%-11.70%101,782.70100.00%
发行人2022年营业收入为91,501.13万元,同比增长1.81%;净利润为7,876.93万元,同比增长10.04%。2022年,发行人收入、净利润均呈增长趋势,主要是由于业务规模不断扩大所致,发行人具有持续经营能力。
虽然如此,未来发行人仍存在营业收入增长放缓的可能性,将可能对发行人盈利状况造成不利影响。
(一)产品持续开发与创新风险
产品持续开发与创新是公司盈利持续增长的基础。公司基于为大型企业客户实现用户增值和拓展的具体需求,凭借其产品开发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和运营管理能力,将商户服务资源、内容信息资源、客户服务资源等各类线上线下基础资源进行整合,在用户增值和拓展上提供覆盖各个环节的全流程服务。大型企业客户对信息技术服务的需求日益多样化,要求信息技术服务商能够准确把握产业发展动态和趋势,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保持业务竞争力。尽管公司在推出业务创新之前会在充分市场调研的前提下挖掘当下市场的客户需求,但仍存在业务创新所依据的市场条件发生不利于公司变化的情形,进而影响公司对市场需求的把握出现偏差以致影响创新业务发展的稳定性及可持续性,可能导致公司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使公司面临产品持续开发与创新的经营风险。
(二)电信增值行业增速放缓风险
近年来,电信运营商行业投资规模整体下滑。随着市场认可度较高的社交、视频、音乐客户端不断涌现,该类产品对电信运营商的短信、彩信、彩铃等业务产生了一定冲击,电信增值行业整体增速放缓,因此对信息技术服务商的资源整合能力也产生了更高的要求。
虽然报告期内,发行人来自电信运营商用户增值与拓展业务的收入占比分别为18.05%、33.33%和44.75%,但发行人仍存在因电信增值行业增速放缓而影响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