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法不可违教学设计(含核心素养目标)2024新部编(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docx下载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1、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一框法不可违一、课标内容认识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主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二、素养目标政治认同:树立法律意识,增强守法观念,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懂得依法规范自身行为。道德修养:加强自身修养,逐步提高自我控制、杜绝不良行为的能力。法治观念: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治观念,防微杜渐,感受法律的尊严,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人。健全人格:逐步提高自觉按照法律要求规范自己活动的能力。责任意识:树立法律意识,增强守法观念,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人。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分类。【教学难点】学会辨别三种违法行为。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新闻导入:2

3、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法律二: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应当为人师表,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法律三: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居民个人。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对材料中的法律条文进行解读?你能得出法律有何作用?教师点拨:法律的作用。(1)规范作用。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2)评价作用。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

4、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活动二: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分类镜头一:朱某在学校操场拾到苏某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手表。镜头二:李某等人在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内投掷矿泉水瓶,展示不文明标语。体育馆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工作人员找来民警将他们带走。公安机关给予李某等人警告处罚。镜头三:陈某为牟取非法利益,介绍杨某向吴某等人(均另案审理)非法收购走私入境的马来穿山甲(I类濒危野生动物)。经人民法院审理,陈某构成非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合作探究:上述行为是不是违法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学

5、生回答:上述行为是违法行为。镜头一中朱某的行为违反了我国民法典的规定,是民事违法行为;镜头二中李某等人的行为违反了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是行政违法行为;镜头三中陈某的行为违反了我国刑法的规定,是刑事违法行为。教师点拨: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违法行为种类违反的法律承担的责任示例民事违法行为民事法律规范例:民法典民事责任欠债不还、拾到他人遗失物拒不归还行政违法行为行政法律规范例:治安管理处罚法行政制裁(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扰乱社会治安刑事违法行为刑事法律规范

7、:这些行为违法吗?为什么?违反了什么法律?属于哪种违法行为?教师点拨:我们可能想不到,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生活中,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是指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活动四:民事违法行为合作探究: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民事违法行为有哪些?教师点拨:这三则事例都属于侵犯公民权利的民事违法行为。民法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教师总结:身边违法行为

8、的表现。(1)行政违法行为: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等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2)民事违法行为: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等。活动五:遵章守法小王家里饲养的宠物狗经常夜里狂吠,邻居很有意见,多次与小王交涉,小王却理直气壮地说:“我有权养狗,狗叫是正常现象。”邻居于是报警,说狗叫扰乱了他们的正常生活秩序,侵犯了他们的权利。小王被公安机关予以警告处罚。合作探究:这一案例给我们什么警示?学生回答: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养,不做触犯法律的事情。教师总结:如何做到遵章守法?(1)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2)

9、自觉遵守法律。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3)尊重他人权益。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学以致用: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举行的一场国际足球邀请赛中,球迷邸某从看台跳下并冲入赛场内,拥抱他喜欢的球员,随后在球场内狂奔,导致比赛一度中断。邸某最终受到了应有的处罚-公安机关依法对其行政拘留,同时责令其十二个月内不得进入体育场馆观看同类比赛。合作探究:(1)分析邸某受到处罚的原因。(2)邸某的行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他应依法承担什么法律责任?(3)运用所学知识,分析

10、邸某的行为带给我们哪些启示。学生回答:(1)邸某扰乱公共秩序,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做出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必然要受到法律的制裁。(2)邸某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处罚。(3)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三)课堂总结本课时我们了解了违法行为及其类别,知道了身边的一些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懂得了违法无小事,要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增强守法观念,自觉规范自己的

THE END
1.小学道德与法治小学道德与法治_法律是什么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法律是什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形成自觉按照法律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2、知道法律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理解法律、纪律、道德的异同。 3、初步树立法律意识,增强自身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1021/5014034134010344.shtm
2.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法律是什么》(教学设计)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法律是什么》教学设计 课题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法律是什么 1.教学内容分析 “法律是什么”是第一单元的开篇第一课时的内容,这一课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法律的概念,了解法律保障我们的权力也赋予我们义务和责任,知道法律对保障正常的社会生活、维护公平正义发挥的作用。能分析法律与纪律、道德的区别。https://www.zxxk.com/soft/41641075.html
3.《善于法律》教学设计8篇(全文)《善于法律》教学设计 第1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第五课 第三框 善用法律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明白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懂得青少年面对违法犯罪时,要善于斗争。(2)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法律与人打交道;能够在面对违法犯罪https://www.99xueshu.com/w/filexzwsx7ks.html
4.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教学设计作业名称: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文本解读 本单元安排了两个内容,分别是《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和《宪法是根本法》。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法律,我们生活中有哪些法律,法律对于我们的作用,法律怎样规范我们的行为;课后有活动园,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教材内容。 教学目标与内容 教学内容:http://i.yanxiu.com/user/train/personal/viewHomework.tc?projectid=6996&hwid=22076978
5.《走进法律》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通用11篇)最后,让学生自己反思和小结收获,自然引出对待法律的态度,实现情感较直观的升华。 纵观整节课,我认为教学设计突出新课改理念,充分尊重学生,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形成,让学生参与教学准备的全过程,教学中实施情境体验教学法,使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真正实现 “ 以学定教 ”。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n0airbmx.html
6.小学高年级读本第6讲《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教学设计.docx该【小学高年级读本第6讲《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教学设计】是由【鼠标】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小学高年级读本第6讲《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教学设计】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https://www.taodocs.com/p-1003867589.html
7.放眼社会,聚焦课堂,教育是一种浸润——《专门法律来保护》教学设计——《专门法律来保护》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第8课《我们受特殊保护》第二部分《专门法律来保护》,即课本第74至77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我国制定了专门的法律保护未成年人,体会由专门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重要意义。 https://www.jianshu.com/p/247a7efe9a9c
8.核心素养目标5.3善用法律教学设计2024健全人格:当正当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或寻求法律救济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责任意识:明白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培养依法维权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依法维权的途径。 【教学难点】 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要求。 http://zy.21cnjy.com/21037965
9.版七下道德与法制9.1《生活需要法律》教案(钱老师获奖教学设计资源描述: 生活需要法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九课第一框生活需要法律。本课的课题是法律在我们身边,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和谐自由的空间。第一框从生活需要法律、法律嵌入生活、法律相伴人的一生三个方面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简要介绍法治的http://m.dingdangwenku.com/p-52073.html
10.《法律保护我们降成长》教学设计道德与法治精备课《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教学设计 (第1课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一、课标要求和教材、学情分析 1、本课依据课标“我们的国家”第13条“知道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初步了解自己拥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知道我国颁布的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学习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形成初步的民主与法制https://blog.sina.com.cn/s/blog_4fccb42c0102zfk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