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主:公司运营背后的刑事法律风险拘役刑法诈骗罪处罚金武术教练非法经营罪

隐藏在公司运营背后的是一张复杂的刑事法律风险之网。从企业设立到清算、从合同履行到用工管理、从产品生产到市场竞争,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埋下刑事法律的隐患。鉴于此,本文梳理了创业过程中容易触碰的刑事法律风险,覆盖多个领域及罪名,供企业主警醒。

一、企业设立、清算或破产中的刑事法律风险

共5个罪名:虚报注册资本罪、虚假出资罪、抽逃出资罪、妨害清算罪、虚假破产罪。

1.虚报注册资本罪

风险行为:利用虚假材料虚报注册资本,欺骗登记机关获取公司注册许可,虚报金额巨大或造成严重后果。

刑法条文:《刑法》第158条:申请公司登记时,虚报注册资本,欺骗公司登记主管机关,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

风险行为:发起人或股东未按规定出资或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出资,数额巨大或后果严重。

刑法条文:《刑法》第159条:违反公司法规定,虚假出资或者抽逃出资,数额巨大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3.妨害清算罪

刑法条文:《刑法》第162条:公司有义务清算而不进行清算,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4.虚假破产罪

刑法条文:《刑法》第162条之一:企业、公司、事业单位虚假申报破产,意图逃避债务,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二、合同签署、履行及企业融资中的刑事法律风险

共10个罪名:合同诈骗罪、票据诈骗罪、贷款诈骗罪等。

1.合同诈骗罪

风险行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伪造材料骗取对方财物。

刑法条文:《刑法》第224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票据诈骗罪

刑法条文:《刑法》第194条:以欺骗手段使用票据,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3.骗取贷款罪

刑法条文:《刑法》第175条之一:以欺骗手段骗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三、产品生产与销售中的刑事法律风险

共11个罪名: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销售假药罪等。

1.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刑法条文:《刑法》第140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生产、销售假药罪

刑法条文:《刑法》第141条: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四、企业用工管理中的刑事法律风险

共3个罪名: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强迫劳动罪、雇用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

1.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刑法条文:《刑法》第276条之一:以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强迫劳动罪

刑法条文:《刑法》第244条:以暴力、威胁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强迫他人劳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五、安全生产事故中的刑事法律风险

共8个罪名:重大责任事故罪、危险作业罪等。

1.重大责任事故罪

刑法条文:《刑法》第134条:在生产、作业中违反安全管理规定,造成重大伤亡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危险作业罪

刑法条文:《刑法》第134条之一:在生产、作业中,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具有发生重大事故现实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六、税务管理中的刑事法律风险

共12个罪名:逃税罪、虚开发票罪等。

1.逃税罪

刑法条文:《刑法》第201条:采取欺骗、隐瞒手段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虚开发票罪

刑法条文:《刑法》第205条: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发票,虚开金额在一定标准以上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七、信息数据利用中的刑事法律风险

共6个罪名: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等。

1.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刑法条文:《刑法》第287条之二: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提供技术支持或帮助的,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八、侵害知识产权或扰乱市场秩序的刑事法律风险

共22个罪名:侵犯著作权罪、假冒注册商标罪、非法经营罪等。

1.侵犯著作权罪

刑法条文:《刑法》第217条: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作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九、财务管理不当中的刑事法律风险

共6个罪名:职务侵占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挪用资金罪等。

1.职务侵占罪

风险行为:利用职务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

刑法条文:《刑法》第271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风险行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索取、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牟取利益的行为。

刑法条文:《刑法》第163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牟取利益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3.挪用资金罪

风险行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且超过三个月未还的。

刑法条文:《刑法》第272条: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十、“董监高”(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忠实勤勉义务的刑事法律风险

共4个罪名: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等。

1.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

风险行为:董事、监事、高管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或他人经营与本公司同类业务。

刑法条文:《刑法》第165条: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或者他人经营与本公司同类的营业,获取非法利益,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为亲友非法牟利罪

风险行为: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亲友牟利,造成国家利益重大损失。

刑法条文:《刑法》第166条:公司、企业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亲友牟利,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十一、妨害司法的刑事法律风险

共6个罪名:虚假诉讼罪、妨害作证罪、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罪等。

1.虚假诉讼罪

风险行为:以捏造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侵害他人权益。

刑法条文:《刑法》第307条之一: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罪

刑法条文:《刑法》第314条:对已被依法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进行非法处置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十二、银行或金融机构中的刑事法律风险

共6个罪名:违法发放贷款罪、违规出具金融票证罪、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等。

1.违法发放贷款罪

风险行为:银行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违反规定向关系人或其他主体发放贷款,造成重大损失。

刑法条文:《刑法》第186条:银行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

刑法条文:《刑法》第187条: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无论是创业或是日常经营,企业主稍有不慎便可能触碰刑法的红线。以上列举的罪名及对应法律条文,旨在提醒创业者依法合规,警惕风险,避免误入刑事法律的雷区。

THE END
1.最新经济犯罪追诉标准深度解读公司简介最新经济犯罪追诉标准解析,针对当前经济形势下的犯罪趋势,详细阐述了追诉经济犯罪的最新标准。文章深入探讨了各类经济犯罪的追诉条件、证据要求和量刑标准,并强调了打击经济犯罪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解析追诉标准的更新内容,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经济犯罪的法律边界,为相关执法部门提供指导,以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正。摘http://m.douhaokj.cn/post/16436.html
2.涉嫌经济犯罪是什么涉嫌经济犯罪,指的是某人被猜疑进行了违背经济法规、扰乱经济秩序以及侵害公私财产权益等一系列与犯罪相关的活动。常见的经济犯罪类型有很多,像非法集资,就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的行为;诈骗,通常是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他人财物;合同诈骗,主要是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财物;非法经营https://m.64365.com/ask/36588236.aspx
3.经济犯罪有哪些罪名经济犯罪的罪名包括:金融凭证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票据诈骗罪;贷款诈骗罪;合同诈骗罪;挪用资金罪;职务侵占罪;集资诈骗罪;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假冒注册商标罪、保险诈骗罪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https://mip.findlaw.cn/ask/question_jx_522145.html
4.法律法规盈科律师事务所刑事法律事务渎职犯罪或者与渎职犯罪相关联的犯罪立案后,犯罪分子及其亲友自行挽回的经济损失,司法机关或者犯罪分子所在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挽回的经济损失,或者因客观原因减少的经济损失,不予扣减,但可以作为酌定从轻处罚的情节。 第九条 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有毒有害http://criminal.yingkelawyer.com/ArticleView.aspx?link=1a61283fd7852be585535c8ad3f14412a36f03f204ebb160e29a6f93e817e398
5.涉民营企业犯罪案件的刑法适用问题涉民营企业案件中,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的界限模糊,往往表现为合同纠纷和合同诈骗难以区分。在认定合同诈骗罪的过程中,司法机关主要有以下几点误差: 1.“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认定较为宽松。我国《刑法》第224条对合同诈骗罪规定了5种情形,并明确了“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主观要件。该条第3项规定的情形为“没有实际履行https://jzx.jxga.edu.cn/news-show-1114.html
6.《公安部刑事案件管辖分工规定》公通字(1998)80号(三)充分考虑各有关业务部门的实际情况。确定案件管辖分工,要综合考虑案件管辖的历史情况、机构设置以及各部门办案力量等实际情况,合理配置警力。 (四)充分发挥侦查部门和行政管理及技术部门的职能作用。为避免案件管辖过于分散,确定管辖刑事案件的部门主要是国内安全保卫、经济犯罪侦查、刑事侦查和禁毒部门,治安、边防、消http://www.ahxb.cn/xingshifagui/12/2015-10-20/1968.html
7.刑事犯罪经济案件(精选十篇)“经济犯罪”这一法律用语的含义一般说来,包括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狭义上的经济犯罪,是指发生在商品生产、流通、消费环节侵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各种犯罪;一是中义上的经济犯罪,是指除了狭义上经济犯罪外,还包括财产犯罪,即刑法分则第五章侵害公私财产所有权的各类犯罪;还有一种情况是广义上的经济犯罪,是指除了上述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ubhdtbn.html
8.经济犯罪有哪些罪名律师普法经济犯罪有哪些罪名 普法内容 一、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一)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1、伪造货币罪; 2、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 3、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 4、持有、使用假币罪; 5、变造货币罪; 6、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 7、伪造、变造、转让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批准文件罪; 8、高利https://www.110ask.com/tuwen/13454828906394092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