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事业单位有关行政法基本原则考点解析》,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行政法基本原则是事业单位考察中的高频考点,但由于行政法离我们的生活较远,或者内容比较抽象,因此导致考生对行政法的六大基本原则理解不够透彻和到位,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梳理下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具体内容。
一、合法行政原则
第一,行政机关必须遵守现行有效的法律。这一方面的基本要求是: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禁止行政机关违反现行有效的立法性规定。第一,行政机关的任何规定和决定都不得与法律相抵触,行政机关不得作出不符合现行法律的规定和决定。行政机关的规定和决定违法,就不能取得法律效力。第二,行政机关有义务积极执行和实施现行有效法律规定的行政义务。行政机关不积极履行法定作为义务,将构成不作为违法。
合法行政原则考点总结:
1.无法律无行政。
3.公民权利:法无禁止即自由。
二、合理行政原则
合理行政原则考点总结:
1.公平公正:同等对待。
3.比例原则:合目的性、适当性、损害最小。
三、程序正当原则
程序正当时当代行政法的主要原则之一,它包括以下几个原则:
1.行政公开原则。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之外,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公开,以实现公民的知情权。
2.公众参与原则。行政机关作出重要规定或者决定,应当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特别是作出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不利的决定,要听取他们的陈述和申辩。
3.回避原则。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与行政管理相对人存在利害关系时,应当回避。
程序正当原则考点总结:
1.公开:向社会公开政府信息,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除外。
2.公众参与:作出重要决定,应当听取行政相对人的意见。
3.回避:工作人员与行政相对人存在利害关系时,应当回避。
四、高效便民原则
高效便民原则分为两个方面:
1.行政效率原则。基本内容有二:首先是积极履行法定职责,禁止不作为或者不完全作为;其次是遵守法定时限,禁止超越法定时限或者不合理延迟,延迟是行政不公和行政侵权的表现。
2.便利当事人原则。在行政活动中增加当事人程序负担,是法律禁止的行政侵权行为。
高效便民原则考点总结:
1.效率:遵守法定时限,禁止不合理延迟。
2.便民:不能增加相对人的程序负担。
五、诚实守信原则
诚实守信原则分为两个方面:
1.行政信息真实原则。行政机关公布的信息应当全面、准确和真实。无论是向普通公众公布的信息,还是向特定人或者组织提供的信息,行政机关都应当对其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
2.保护公民信赖利益原则。非因法定事由并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不得撤销、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因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由需要撤销或者变更行政决定的,应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并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因此而受到的财产损失依法予以补偿。
诚实守信原则考点总结:
1.信息真实:全面、准确、真实。
2.信赖保护:(1)非因法定事由并经法定程序不得变更、撤销行政决定。(2)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变更或者撤销,并给予补偿。
六、权责统一原则
权责统一原则分为两个方面:
1.行政效能原则。所有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经济、社会和文化事务管理职责,要由法律、法规赋予其相应的执法手段,保证政令有效。
2.行政责任原则。行政机关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权,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行政效力和法律责任的统一,即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有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
权责统一考点总结:
1.效能:保证政令有效。
2.责任:违法或不当行使职权,应该承担责任。
【试题演练】:
1.关于行政法的比例原则,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是权责统一原则的基本内容之一
B.主要适用于羁束行政行为
C.是合法行政的必然要求
D.属于实质行政法治范畴
【参考答案】D.选项A错误。比例原则是合理行政原则的基本内容之一,不是权责统一原则的基本内容。选项B错误。合法行政原则主要适用羁束行政行为,而比例原则属于合理行政原则,主要适用自由裁量行为。选项C错误。比例原则是合理行政的要求,不是合法行政的必然要求。选项D正确。合理行政原则的主要含义是行政决定应当具有理性,属于实质行政法治的范畴。比例原则作为合理行为原则的具体表现之一,当然属于实质行政法治的范畴。作为本题,要求清楚掌握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和子原则的含义、内涵和要求。
2.关于高效便民,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是依法行政的重要补充
B.要求行政机关积极履行法定职责
C.要求行政机关提高办事效率
回复关键词“事业单位”领取事业单位试题+精美范文+常识速记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