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宏观政策不急转弯,注重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
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1年“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这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运行持续恢复,2021年经济增长将逐步回到正常轨道,为应对疫情采取的宽松政策将逐步退出,宏观调控政策大概率“转弯”,实施有序退出。另一方面,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疫情和外部风险仍会对经济增长带来不确定性,宏观政策更强调不转急弯,不会快速收紧或退出,政策将保持一定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
财政政策仍保持积极,但强调财政更可持续。第一,财政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和提质增效。“十四五”开局和外部不确定性都要求财政政策保持一定支出规模,继续支持落实“六稳”“六保”,保障国家重大战略支出,在科技创新、经济结构调整和收入分配上主动作为,提高支出效能。第二,加强财政持续性,平衡财政压力。此次会议没有重提2020年7月政治局会议提出的“财政政策要更积极有为”,而在保持积极基调的同时提出“更可持续”,强调化解地方隐性债务和过紧日子,预计财政政策力度将有所减弱,财政赤字回落到3%左右,专项债规模略有回落。
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关系。与2020年7月政治局会议强调“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一致,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同时,这次会议未提去年的“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而是强调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关系。预计2021年随着经济的进一步恢复,货币政策将逐步回归常态,预计M2和社融增速均将较2020年有所回落。一方面,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精准性,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的金融支持,促进经济持续恢复和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平衡好支持经济恢复和防范风险的关系,对防风险的重视程度提高,针对金融领域中小金融机构资本缺口加速暴露、债券市场违约风险等潜在风险,将多渠道补充银行资本金,完善债券市场法制。
三、通过有效制度安排扩大内需,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在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下,本次会议继续强调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并再次重申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要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注重需求侧改革(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表述为需求侧管理)。
二是强调增强投资增长后劲,继续发挥关键作用。2021年,在经济复苏基础仍不牢固、国内消费仍处于温和恢复阶段、外部风险因素依然较多、新冠疫情全球蔓延持续的背景下,投资仍需要在托底经济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次会议指出以改善民生为导向扩大有效投资,预计2021年政府在教育、医疗、养老、育幼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将继续增加。同时,传统基建投资也将更加注重民生基础设施补短板。此外,为了给新一代科技革命打好战略基础,未来新基建投资以及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也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四、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为首位重点任务,同时强调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一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本次会议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为2021年的首位重点任务。同时,会议还强调“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发挥好重要院所高校国家队作用,推动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结合2020年5月李克强总理提出“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攻关揭榜挂帅”,预计未来可能以重组国家实验室为抓手,重点以国家力量来推进基础科技研究。我国当前共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54个,覆盖8个学科领域,主要分布在教育系统和中国科学院[1]。结合会议关于创新重点攻关方向,以及创新合作方面的指示精神,预计未来国家实验室重组工作,一方面将结合未来科技发展的重点方向调整学科覆盖中心,提高信息科学、生物医学、材料科学等重要领域的比重。另一方面,结合本次会议强调的“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未来可能将通过民营企业与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研发的方式,提高研发成果的应用性。
二是推进基础研究成为未来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国虽然在创新能力提升上取得不少成绩,但在基础研究领域,无论从投入强度还是产出应用情况来看,都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2019年我国基础研究强度为6.03%[2],预计2020年有望达到6.2%左右,但从国际比较来看,美、欧、韩、日等发达国家基础研究强度均是我国的2-4倍左右。本次经济工作会议多次强调基础研究,明确指出“抓紧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重点布局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预计未来,财政政策将在促进科技创新方面更加主动作为,进一步增强对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财力保障,创新资金支持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同时,基础研究资金的增长将更快。
五、全面推进改革开放,推动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
二是高度重视租赁市场建设。租赁住房建设是平抑房地产市场波动的重要供给端手段之一,也是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之一。2017年住建部等八部委就下发《关于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通知》,并选取广州、深圳等12个城市成为住房租赁试点城市。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出“大力发展租赁住房”,而本次会议更是用较大篇幅对租赁市场发展进行部署。2021年租赁市场发展,第一,完善长租房政策。“租购不同权”是租赁市场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会议提出将逐步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第二,增加租赁住房供给。将加快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增加土地供应,包括单列租赁住房用地计划、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设租赁住房等。第三,规范租赁市场秩序。2020年以来以蛋壳为代表的长租公寓爆雷事件频发,2021年将加强长租房市场的监管,规范企业经营行为,整顿租赁市场秩序,同时加强对租户的保护,对租金水平进行合理调控,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