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中的夫妻权利与义务夫妻关系婚姻法院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六条至一千零五十四条明确规定,结婚的年龄为“男22周岁以上、女20周岁以上”、结婚的程序必须是“双方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直系血亲或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等等。这些我相信大家早已经耳熟能详,那婚姻登记后,民法典对于夫妻双方的权利义务又有哪些明确的规定呢?

除此之外,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第三章对夫妻双方的权利义务也进行了明确规定,比如夫妻双方在家庭中地位平等、都有各自使用自己姓名的权利、都有参加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自由、都享有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权利、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等等,同时也明确夫妻双方有相互扶养等义务。

我们拿“夫妻相互抚养义务”举例,夫妻相互扶持义务的履行方式是在共同生活中相互之间的物质供养、精神扶养等,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物质供养。是指为对方提供经济和物质帮助,以满足家庭的物质生活需要。在夫妻共同财产制下,其实质是夫妻各方将自己的婚内收入变为家庭的共同财产,以平等享有处理权的方式满足家庭生活需要。在约定财产制下,收入高的一方要为收入低或无收入的一方提供必要的生活费用,以使被扶养人与扶养人的生活水平大体一致。

第二,生活扶助。生活上的扶助是指夫妻同居生活、家务的代理和分担、生活中的关心和体贴等。第三,精神扶养。指在婚姻生活中在感情、心理等方面给予对方关心和帮助,使双方感情上得到慰藉、精神上得到安慰,保持共同生活的幸福感。

第四,履行监护职责。夫妻之间的监护是特殊情形下扶养义务的特殊履行方式。配偶之间相互能作为第一顺位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其根源就在于夫妻之间的相互扶养义务。

第五,紧急救助。在配偶一方面临重大或紧迫的人身危险时,另一方负有采取妥当措施,使其脱离危境的义务。第六,夫妻之间相互忠实、尊重也是扶养义务的重要内容。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夫妻之间的家庭暴力、虐待以及遗弃均是对夫妻扶养义务的违反。

案例分析:

王某由于身体患有疾病,不仅不能外出工作,还需要长期吃药。韩某是一家石化公司的退休工人,每月的工资有7000多元,勉强可以承担起一家的日常开销。只是由于妻子的治疗费用以及药物费用过于高昂,带给了这个家不小的经济压力。

长此以往,韩某逐渐难以承受如此大的压力,与王某的感情生活产生了矛盾。在2020年10月,二人发生了极其激烈的争执,韩某决定不再为王某承担高昂的药物费用,从此开始对王某置之不理。

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九条规定:“夫妻有相互扶养的义务。需要扶养的一方,在另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有要求其给付扶养费的权利。”夫妻之间的扶养义务是配偶身份权包含的重要内容,也是配偶身份关系和婚姻共同体的物化表现。

夫妻基于配偶身份在物质上和生活上应当相互帮助、相互供养,遭遇危难时相互支援和相互救助。基于夫妻之间这项法定的扶养义务,在另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需要扶养的一方享有要求其给付扶养费的权利。

这个案件中,法院查明小王与韩某自2015年11月20日结婚,但自2020年10月开始韩某对小王不予照顾,最终判决韩某自2020年10月起,每月向妻子小王支付扶养费。

通过这一案例,我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到,夫妻双方存在互相扶养的义务,需要在一方无收入时为另一方提供必要的生活费用,提供相应的物质供养。并且这一义务是受到法律保护与承认的,当我们在婚姻中遭遇到不公平的待遇,可以及时运用民法典的知识,保护自己,守护家庭。

(涉及隐私,当事人为化名,部分图片为网图,仅配合叙事。尊重原创,请勿抄袭、转载)

THE END
1.人民法院贯彻实施民法典典型案例(第二批)本案是人民法院准确适用民法典关于监护制度的规定,并主动延伸司法职能,与有关部门合力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典型案例。本案中,人民法院根据案件具体情况依法撤销了原监护人的监护人资格,指定民政部门作为监护人,同时向民政部门发出司法建议书,协助其更好地履行监护职责,为被监护人的临时生活照料、确定收养关系、完善https://www.court.gov.cn/zixun/xiangqing/386521.html
2.民法典案例分析解读新时代法律实践中的纠纷解决与权利保护民法典的核心理念与案例分析 在民法典实施之初,许多法律专家和学者对于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民法典的核心理念表示了关注。通过对相关案例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民法典在保障个人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方面所扮演的角色。 婚姻关系变迁与分配财产问题 https://www.3svb9bc3.cn/ke-pu-dong-tai/326746.html
3.民法典分析范文12篇(全文)民法典分析 第1篇 我国目前尚无统一、系统、详细的旅游合同方面的立法。近年来, 由于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旅游合同纠纷的增多, 学界和立法界均对制定旅游合同方面的立法予以了高度关注。在我国《合同法》制定过程中, 曾在1997年5月14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征求意见稿) 》的第二十六章专章对旅游合同予以https://www.99xueshu.com/w/ikeyy788qlzb.html
4.民法典详解及案例分析.ppt民法民法典详解及案例分析.ppt 42页内容提供方:hyj59071652 大小:9 MB 字数:约4.26千字 发布时间:2024-06-20发布于江苏 浏览人气:46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民法典详解及案例分析.ppt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611/7106140151006120.shtm
5.民法典案例深度解析民法典相关案件详细分析民法典案例分析:如何处理合同纠纷? 在民法典实施之初,许多企业和个人都对如何处理合同纠纷感到困惑。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民法典为合同关系提供了详尽的规定,并且强调了合理化解决争议的原则。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法律条文的复杂性以及具体情况的多样性,仍然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https://www.qmso18vkw.cn/jun-lei-zi-xun/149915.html
6.民法典婚姻法案例分析范文民法典婚姻法案例分析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法典婚姻法案例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https://www.gwyoo.com/haowen/167681.html
7.民法典案例分析《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以来,在各个领域的实践中展现出了其精心设计和严谨性。合同、继承、侵权责任等方面的案例分析,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理解《民法典》的机会。 首先,关于合同领域,《民法典》明确规定了合同的基本原则,如诚实信用、平等自愿以及合法性。在实际操作中,这些原则经常被司法机关引用来解决纠纷。https://www.1lhyh3ij.cn/tu-pian-zi-xun/51481.html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适用指南与典型案例分析免费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适用指南与典型案例分析》主角:简介:民法典的出台,可谓是“社会生活百科全书”;它积极回应社会热点诉求,直面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热点难点问题,因此民法典正是公民民事权益的法治保障全书;民法典的出台,全程体现了民事权利保护的新进展。https://www.qimao.com/shuku/1767853/
9.民法典学习之十:合同法律制度解读与典型案例分析本文是在笔者在B站上学习翟继光老师《合同法律制度解读与典型案例分析》讲座,结合自身学习的相关知识整理而成。也是自身对民法典以及民法体系学习的一个总结。该文由于较为宏观以及篇幅原因,很多地方没有进行细致的总结,后续会进行单独的专题总结。 一、民法典合同编基本制度 https://www.douban.com/note/771438073/
10.民法典解析纠纷双方的正义之战一、民法典案例分析:契约精神的探索 在新时代背景下,民法典作为中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规范和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其案例分析不仅能够反映出法律规定如何在实践中发挥作用,更能展示出社会公平正义的内涵。 二、民法典实施与合同效力之争 https://www.gntpr.com/tu-pian-zi-xun/79089.html
11.《民法典》时代关于差额补足性质的认定之案例分析及思考因为溯及力的问题,目前鲜有公开判决对差额补足协议的性质根据《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进行认定,但是通过近两年法院对《九民纪要》出台前的差额补足的案例分析可知,法院仍将援引《九民纪要》规定作为案件的审理思路,并且《九民纪要》与《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对于差额补足协议的性质认定大致相同,也与此前http://www.yuantai.com.cn/news/29.html
12.建纬(深圳)律师事务所(建纬大湾区法律服务平台)案例分析 从前述案例中可以发现,法院关于“绿本”政策性住房的买受人能否诉请过户这一问题的分析,一般遵循如下思路:第一,先考察买受人与房屋出卖人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效力;第二,在确认双方房屋买卖合同有效的前提下,会重点考量合同继续履行是否存在障碍,即将案涉房屋过户至买受人名下在行政登记层面是否具有可行性。 https://www.jianweishenzhen.com/Academy/Article/Detail/2266
13.关于民法的案例分析(精选8篇)篇3:关于民法的案例分析 一、关于民法规则与民法原则的概述 (一) 民法规则 民法规则是对案件当事人民事行为以及民事行为所构成后果进行具体判断的根本法律准则, 是对某一民事行为具体的判定标准。民法规则起源于民法原则。[1] (二) 民法原则 即民法以及民法的经济基础所体现出来的本质及特征, 是一种极为抽象的法https://www.360wenmi.com/f/fileo2uxa7n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