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合同纠纷案例简析——从《民法典》视角分析

芒果果农与果商于2020年1月签订了芒果收购协议,果商支付了3万元订金,约定于2月5日前由果商安排人员采摘,合同中没有约定不可抗力条款。2月1日,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爆发,果商因疫情无法安排采摘,与果农协商解除合同退回订金。果农不同意解除合同,要求补充约定延期采摘并降低合同价格(3.4元降至2.85元),果商没有接受果农的提议,坚持要求解除合同。约定采摘日期过后,果农将芒果低价销售给其他商家。果商认为合同因不可抗力未履行,要求退还订金或部分订金。

二、法律分析

1、合同中未约定不可抗力条款,是否就丧失了主张不可抗力的条件?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2、果商能否主张不可抗力,要求解除合同?

本次疫情虽然造成的影响是全国性的,但并非全国的交通完全受到阻断,不同区域的限制性防疫措施并不相同,并非全国所有区域都能适用不可抗力的法律规定,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规则,果商主张不可抗力,欲依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解除与果农的合同,那么果商应当举证证明其因客观情况(如交通受阻无法通行、果农或果商自身受疫情病毒感染被采取医学隔离措施等)无法于2月5日前采摘,才能依据不可抗力条款解除合同或主张延期采摘。

如仅以采摘成本(如人工费、运输费)上涨、预计销量下降、预计可售价下降等经济条件发生变化主张解除合同,考虑到芒果与一般的货物不同,具有保鲜期,双方应当基于公平原则协商处理,如通过协商降低芒果收购价格、减少收购量等方式减少双方的损失,而非采用“一刀切”方式解除合同,对合同另一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管不顾。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第一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3、在约定采摘期过后,果农将芒果低价销售给其他商家,是否构成违约?

果农与果商并未就延期采摘、降低收购价格等协商一致,果商坚持要求解除合同且未在原约定采摘期进行采摘,果商已以其行为明确表示不履行合同,依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果农也已具备单方解除合同的条件,果农为了减少自身损失,在原约定采摘期过后,采取补救措施止损,另行销售给其他商家,并不构成违约。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第一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4、订金是否需要退还,按什么标准退还?

本案中,果商预先支付的3万元是订金,而非“定金”。“定金”具有合同履约的担保性质,而订金是预订所付的钱,不具有担保性质,不能像“定金”一样产生“接收定金一方违约则双倍返还,支付定金一方违约则不予退还”的法律后果。在果商无法证明其属于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履行合同时,即使果商违约,那么果农仍然要退还订金,但是,订金并非全额退还,要扣除因果商违约(如果商无法举证构成不可抗力时)给果农造成损失等款项后,剩余部分予以退还。损失的确定标准,可以由双方协商,协商不成的,人民法院会考虑疫情因素基于公平原则酌情进行确定。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条第一款: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民法典》第五百九十一条第二款:当事人因防止损失扩大而支出的合理费用,由违约方负担。

三、律师建议

1、疫情期间,一方当事人受到疫情影响导致合同履行出现障碍或继续按原约定履行显失公平的,应当及时将上述情况通知对方,积极磋商采取补救措施止损,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同时防范自身对损失扩大的赔偿责任。

2、如欲通过不可抗力的法律规定主张权利的,应当综合考虑自身所在地区的防疫情况、合同约定的交易方式及条件等进行综合判断,不能“一刀切”随意适用不可抗力条款,以免造成错误适用,导致自身面临承担违约责任的风险。

3、疫情期间,对于一些生鲜易腐的产品交易,往往都是紧急需要进行协商处理的,如通过情势变更的法律规定(《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三条),向法院申请变更合同约定(如降低价款等)或主张解除合同,待诉讼终结时产品已腐烂,难以达到维权目的。那么在此种情况下,应当综合考虑疫情因素,基于公平原则进行处理,合理分摊彼此的损失或采用灵活的方式履行合同(如减少收购量、调整部分收购价格、寻求政府帮助等)。

THE END
1.人民法院贯彻实施民法典典型案例(第二批)本案是人民法院准确适用民法典关于监护制度的规定,并主动延伸司法职能,与有关部门合力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典型案例。本案中,人民法院根据案件具体情况依法撤销了原监护人的监护人资格,指定民政部门作为监护人,同时向民政部门发出司法建议书,协助其更好地履行监护职责,为被监护人的临时生活照料、确定收养关系、完善https://www.court.gov.cn/zixun/xiangqing/386521.html
2.民法典案例分析解读新时代法律实践中的纠纷解决与权利保护民法典的核心理念与案例分析 在民法典实施之初,许多法律专家和学者对于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民法典的核心理念表示了关注。通过对相关案例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民法典在保障个人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方面所扮演的角色。 婚姻关系变迁与分配财产问题 https://www.3svb9bc3.cn/ke-pu-dong-tai/326746.html
3.民法典分析范文12篇(全文)民法典分析 第1篇 我国目前尚无统一、系统、详细的旅游合同方面的立法。近年来, 由于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旅游合同纠纷的增多, 学界和立法界均对制定旅游合同方面的立法予以了高度关注。在我国《合同法》制定过程中, 曾在1997年5月14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征求意见稿) 》的第二十六章专章对旅游合同予以https://www.99xueshu.com/w/ikeyy788qlzb.html
4.民法典详解及案例分析.ppt民法民法典详解及案例分析.ppt 42页内容提供方:hyj59071652 大小:9 MB 字数:约4.26千字 发布时间:2024-06-20发布于江苏 浏览人气:46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民法典详解及案例分析.ppt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611/7106140151006120.shtm
5.民法典案例深度解析民法典相关案件详细分析民法典案例分析:如何处理合同纠纷? 在民法典实施之初,许多企业和个人都对如何处理合同纠纷感到困惑。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民法典为合同关系提供了详尽的规定,并且强调了合理化解决争议的原则。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法律条文的复杂性以及具体情况的多样性,仍然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https://www.qmso18vkw.cn/jun-lei-zi-xun/149915.html
6.民法典婚姻法案例分析范文民法典婚姻法案例分析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法典婚姻法案例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https://www.gwyoo.com/haowen/167681.html
7.民法典案例分析《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以来,在各个领域的实践中展现出了其精心设计和严谨性。合同、继承、侵权责任等方面的案例分析,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理解《民法典》的机会。 首先,关于合同领域,《民法典》明确规定了合同的基本原则,如诚实信用、平等自愿以及合法性。在实际操作中,这些原则经常被司法机关引用来解决纠纷。https://www.1lhyh3ij.cn/tu-pian-zi-xun/51481.html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适用指南与典型案例分析免费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适用指南与典型案例分析》主角:简介:民法典的出台,可谓是“社会生活百科全书”;它积极回应社会热点诉求,直面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热点难点问题,因此民法典正是公民民事权益的法治保障全书;民法典的出台,全程体现了民事权利保护的新进展。https://www.qimao.com/shuku/1767853/
9.民法典学习之十:合同法律制度解读与典型案例分析本文是在笔者在B站上学习翟继光老师《合同法律制度解读与典型案例分析》讲座,结合自身学习的相关知识整理而成。也是自身对民法典以及民法体系学习的一个总结。该文由于较为宏观以及篇幅原因,很多地方没有进行细致的总结,后续会进行单独的专题总结。 一、民法典合同编基本制度 https://www.douban.com/note/771438073/
10.民法典解析纠纷双方的正义之战一、民法典案例分析:契约精神的探索 在新时代背景下,民法典作为中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规范和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其案例分析不仅能够反映出法律规定如何在实践中发挥作用,更能展示出社会公平正义的内涵。 二、民法典实施与合同效力之争 https://www.gntpr.com/tu-pian-zi-xun/79089.html
11.《民法典》时代关于差额补足性质的认定之案例分析及思考因为溯及力的问题,目前鲜有公开判决对差额补足协议的性质根据《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进行认定,但是通过近两年法院对《九民纪要》出台前的差额补足的案例分析可知,法院仍将援引《九民纪要》规定作为案件的审理思路,并且《九民纪要》与《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对于差额补足协议的性质认定大致相同,也与此前http://www.yuantai.com.cn/news/29.html
12.建纬(深圳)律师事务所(建纬大湾区法律服务平台)案例分析 从前述案例中可以发现,法院关于“绿本”政策性住房的买受人能否诉请过户这一问题的分析,一般遵循如下思路:第一,先考察买受人与房屋出卖人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效力;第二,在确认双方房屋买卖合同有效的前提下,会重点考量合同继续履行是否存在障碍,即将案涉房屋过户至买受人名下在行政登记层面是否具有可行性。 https://www.jianweishenzhen.com/Academy/Article/Detail/2266
13.关于民法的案例分析(精选8篇)篇3:关于民法的案例分析 一、关于民法规则与民法原则的概述 (一) 民法规则 民法规则是对案件当事人民事行为以及民事行为所构成后果进行具体判断的根本法律准则, 是对某一民事行为具体的判定标准。民法规则起源于民法原则。[1] (二) 民法原则 即民法以及民法的经济基础所体现出来的本质及特征, 是一种极为抽象的法https://www.360wenmi.com/f/fileo2uxa7n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