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安徽政法干警专业综合II考试大纲(3)安徽政法干警考试网安徽人事考试网

立法指导思想:汉初黄老思想与“约法省刑”;汉武帝时“德主刑辅”与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确立。

主要立法:“约法三章”、《九章律》、“汉律六十篇”。

法律形式:律、令、科、比。

二、刑事立法

文景时期的刑制改革;刑罚适用原则:上请,“亲亲得相首匿”;主要罪名。

三、经济立法

盐铁酒专卖;抑商政策;对外贸易立法。

四、行政立法

皇帝制度;中枢与地方行政机构;官吏管理制度;监察制度。

五、司法制度

诉讼与审判;春秋决狱;秋冬行刑。

第四节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

曹魏律;晋律;北魏律;北齐律;麟趾格;大统式。

“准五服以制罪”;“八议”、“官当”入律;“重罪十条”;封建制五刑的初步形成。

三、司法制度

中央司法机关的变化;登闻鼓直诉制度;死刑复奏制度;刑讯制度。

第三章隋唐宋法律制度

第一节隋朝法律制度

《开皇律》;《大业律》。

二、《开皇律》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体例:十二篇,五百条;内容:封建制五刑正式形成,改“重罪十条”为“十恶”,完善“八议”、“官当”制度。

第二节唐朝法律制度

立法指导思想:“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立法宽简、稳定、划一。

主要法律形式:律、令、格、式及其相互关系。

主要立法:《武德律》、《贞观律》、《永徽律疏》、《开元律》、《唐六典》、《大中刑律统类》。

唐律的特点与历史地位。

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五刑制度;主要罪名。

三、民事立法

民事行为能力;所有权;契约;婚姻家庭与继承。

三省六部制:御史台;官吏管理:科举制度,考课,致仕。

五、经济立法

土地立法;赋役立法;禁榷制度;对外贸易制度。

六、司法制度

中央司法机关: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司推事”;告诉的限制;回避制度;死刑三复奏、五复奏制度;法官责任制度。

第三节宋朝法律制度

《宋刑统》;编敕;编例;条法事类。

刑罚制度:折杖法、刺配、凌迟;重法地法。

不动产买卖契约;典卖契约;财产继承。

国家政权机构的调整;官员选任与考课制度;监察制度。

中央司法机关;鞫谳分司制;翻异别推制;务限法。

《洗冤集录》;《名公书判清明集》。

第四章元明清法律制度

第一节元朝法律制度

《大札撒》;《至元新格》;《大元通制》;《元典章》。

蒙汉异法;刑罚制度的变化。

烧埋银;婚姻与继承制度的特点。

中枢和地方行政机构;监察制度。

中央司法机关:大宗正府、刑部、宣政院。

第二节明朝法律制度

立法指导思想:“刑乱国用重典”,“明刑弼教”。

《大明律》的制定与“六部分篇”的体例。

《大诰》的制定及其特点。

《问刑条例》。

《大明会典》。

奸党罪;充军;廷杖。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和特点。

婚姻家庭与继承制度的变化。

中枢与地方行政机构;官员选任制度;监察制度。

中央司法机关: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厂卫;申明亭;会审制度。

第三节清朝法律制度

立法指导思想:“详译明律,参以国制”。

《大清律例》;《大清会典》;则例;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法规。

发遣;死刑制度;维护满族特权的内容;文字狱。

民事主体的变化;债权制度的发展;继承制度。

四、经济立法

海禁政策与对外贸易立法;专卖制度。

中央司法机关;诉讼程序与审判制度;秋审制度。

第五章清末、中华民国法律制度

第一节清末法律制度

一、“预备立宪”

“预备立宪”的背景与“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的指导原则。

《钦定宪法大纲》;《十九信条》。谘议局与资政院。

二、修律活动

指导思想:“中外通行,有裨治理”。

《大清现行刑律》;《大清新刑律》;《大清民律草案》;商事立法。

清末修律的主要特点和历史意义。

三、司法制度的变化

领事裁判权与会审公廨;司法机关的调整;诉讼审判制度的改革。

第二节南京临时政府法律制度

一、宪法性文件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主要内容、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二、其他革命法令

有关保障民权、发展经济、文化教育、社会改革等方面的法令。

中央司法机关;司法改革的主要措施。

第三节北洋政府法律制度

立法原则;立法活动的特点。

二、制宪活动与宪法性文件

《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天坛宪草”);《中华民国约法》(“袁记约法”);《中华民国宪法》(“贿选宪法”)。

三、刑事立法

《暂行新刑律》;单行刑事法规。

四、司法制度

司法机关的体系;诉讼审判制度的主要特点。

第四节南京国民政府法律制度

指导思想;主要立法原则与立法阶段;法律体系与《六法全书》;法律制度的主要特点。

二、宪法性文件与宪法

《训政纲领》;《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五五宪草”;《中华民国宪法》。

《中华民国刑法》;刑事特别法。

四、民商事立法

“民商合一”的立法体系;《中华民国民法》;商事立法。

普通法院系统;特种刑事法庭。

第六章革命根据地法律制度

第一节工农民主政权法律制度

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二、土地立法

《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

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

第二节抗日民主政权法律制度

一、《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二、土地立法、劳动立法与婚姻立法

刑法原则的发展;主要罪名。

司法组织体制;马锡五审判方式;人民调解制度。

第三节解放区人民民主政权法律制度

《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

《五四指示》;《中国土地法大纲》;劳动立法与婚姻立法。

刑法原则;主要罪名。

人民法院体制的完善;中共中央《关于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与确定解放区的司法原则的指示》。

IV.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下列关于法律要素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不可抗力属于客体法律概念

B.我国宪法中的“四项基本原则”属于公理性原则

C.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都可以直接成为法官的裁判依据

D.一个完整的法律规则可以由假定条件与法律后果组成

2.下列关于法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法律移植是法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B.法系是以法律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为划分标准的

C.英国威尔士和加拿大魁北克省的法律属于大陆法系

D.当前两大法系之间的差异逐渐缩小,对各国法律进行法系划分已失去意义

3.法治是与人治相对应的治国方略。关于法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法治以民主政治为基础B.法治要求“良法”之治

C.法治排斥和反对德治D.法治要求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4.我国刑法第307条第1款规定:“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某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甲通过贿买等方式阻止目击者作证,情节严重,依法判处甲有期徒刑七年。法院在该案中运用的逻辑推理方式是

A.演绎推理B.辩证推理C.归纳推理D.类比推理

5.某日,交警甲在乙的小饭馆吃午餐,付给乙餐费100元。当天下午,乙驾车到超市购物时违章停车,甲依法对乙处以100元的罚款并出具罚单。根据法律关系原理,上述“吃饭”与“罚款”两次活动所引发的法律关系分别是

A.基本法律关系与普通法律关系

B.实体法律关系与程序法律关系

C.绝对法律关系与相对法律关系

D.平权型法律关系与隶属型法律关系

6.我国宪法第33条第2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我国立法法第2条第1款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修改和废止,适用本法。”关于上述两个条文中“法律”一词的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两个条文中的“法律”含义相同

B.立法法第2条中的“法律”专指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

C.宪法第33条中的“法律”专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

D.宪法第33条中的“法律”包括立法法第2条中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7.下列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属于我国程序法部门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

8.下列关于法律效力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是

A.“法不溯及既往”是法治国家通行的法律原则

B.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法律效力属于狭义的法律效力范畴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在我国驻外使馆内不具有法律效力

D.折中主义是一种以属人主义为主,与属地和保护主义相结合的法律效力原则

9.我国的国家宪法日是

A.11月6日B.12月4日C.9月20日D.9月29日

10.根据我国现行宪法,有权决定特赦的国家机关是

A.国家主席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D.最高人民法院

11.下列权利中,我国现行宪法有明确规定的是

A.沉默权B.罢工自由

C.营业自由D.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

12.下列关于我国公民选举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因患有精神病而丧失选举权

B.乙被拘留,因无人身自由而不享有选举权

C.丙不识字,因无法填写选票而不享有选举权

D.丁因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而丧失选举权

13.全国人大常委会对自治区报请批准的自治条例进行合宪性审查。根据宪法监督方式的分类,该宪法监督是

A.附带性审查B.宪法诉讼C.事先审查D.事后审查

14.下列关于我国宪法解释机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的宪法解释属于立法机关解释

B.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享有宪法解释权

C.我国的宪法解释机制在程序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D.宪法解释机制的目的在于激活宪法,保障宪法的最高效力

15.西周时期的契约制度比较发达,其中买卖奴隶、牛马等大宗交易使用的契券称为

A.傅别B.白契C.质D.剂

16.秦朝的法律形式中,对法律条文、术语作出具有法律效力解释的是

A.令B.法律答问C.廷行事D.封诊式

17.唐高宗永徽年间,某地有婢女不堪主人欺凌,将主人毒杀。后该婢女被官府缉捕归案,判处斩刑。根据唐律关于死刑复奏制度的规定,该案应复奏的次数是

A.无需复奏B.一复奏C.三复奏D.五复奏

18.《宋刑统》共十二篇,其首篇的篇名是

A.具律B.刑名C.名例D.法例

19.清末司法改革后,全国最高的司法行政机关是

A.大理院B.大理寺C.刑部D.法部

20.革命根据地时期制定的宪法性文件中,规定国家的对外政策,宣布中华民族完全自主独立,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的是

A.《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B.《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C.《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THE END
1.中国宪法的特点有哪些律师普法中国宪法的特点如下: 1、在规定的内容上,宪法规定了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最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2、宪法在法律地位或者效力上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或者效力; 3、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中,宪法的制定和修改必须通过特殊程序来区分普通法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https://www.110ask.com/tuwen/7846716137902422508.html
2.简述我国现行宪法主要特点①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③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④坚持改革开放,进行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它的制定和实施,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走上了一个新台阶,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根本指南和保障。http://jxjg.hljcourt.gov.cn/m/?act=a&aid=56617&cid=4
3.我国现行宪法的内容和特点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把宪法区分为社会主义类型宪法和资本主义类型宪法的划分标准是___。\r\n A. 宪法的本质属性 B. 宪法的内容 C. 宪法形式上的特点 D. 国家的不同类型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判断题】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公布施行的。()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https://www.shuashuati.com/ti/9ea1a8dc7c8848e2924fe52cd66c70ed.html?fm=bdbds633f1e651a16b083643586afee3b2a17
4.宪法课后问答题答案应如何理解我国现行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保 障方式? 答:有两种,绝对保障方式和相对保障方式。 我国现行宪法虽然基本上没有明文规定对某种基本权利的具体内容和保障方式由普通法律加以规定也没有明文规定或实际上默示性地规定普通法律可以限制某种基本权利,但在具体的法律制度层面上以及实践中所形成的基本权利保障方式则https://www.360docs.net/doc/4c9870013.html
5.关注!十九届二中全会修宪建议通过北大法律信息网全会认为,我国宪法必须随着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发展。这是我国宪法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一条基本规律。从1954年我国第一部宪法诞生至今,我国宪法一直处在探索实践和不断完善过程中。1982年宪法公布施行后,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发展,分别于1988年、1993年、1999https://www.chinalawinfo.com/feature/FeatureDisplay1.aspx?featureId=601%20&year=2018
6.05年10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总结(一)五、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原则:①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②保障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原则;③民主集中制原则;④社会主义法制原则. 六、我国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七、我国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主要表现在: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适合中国的国情,具有很强生命力;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便于人民参加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855.html
7.中国宪法基本特征8篇(全文)综上所述,财政控制是人民及其代议机关控制和监督政府的重要工具。而要实现以权力控制为核心的法治财税,单行的财政法律是颇为不足的,还需要在宪法中设置财政基本法条款,作为法治财税的根本依据和法律载体。 二、财政基本法在现行宪法中的相对缺失 而在我国现行宪法文本中,关于财政制度只是在第62、67条规定了全国人民https://www.99xueshu.com/w/filewgeab70k.html
8.司法考试宪法基础复习:宪法的历史发展(二)早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产生 1、英国宪法的产生,发展及特点:(宪政之母) 在资本主义国家中,英国是最早实行宪政的国家。 在形式上,英国宪法是不成文宪法,英国宪法不具有根本法的形式特征。 尽管1215年的《自由大宪章》并不是近代意义的宪法性法律,但它对英国宪法的发展与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产生了非常大的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760420.html
9.2023年思修简答题答案(五篇)答:我国现行宪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原则是:(1)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2)保障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原则。(3)民主集中制原则。(4)社会主义法制原则。 23、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宣告死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宣告死亡,http://cooco.net.cn/zuowen/1104247.html
10.2013年全国法律硕士(法学)联考专业综合课真题及答案法律硕士26、下列选项中,主要形成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的法律原则有___ A.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契约自由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严格责任 27、根据我国现行宪法,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均有权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包括___ A.自治条例B.单行条例C.地方性法规D.行政法规 28、下列关于https://www.educity.cn/fs/2186736.html
11.处级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考试题及答案7、_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实行依法_的基本方略,首先要( )A.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B.全面贯彻实施宪法C.坚持依法行政D.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答案:(P12)B8、英国思想家培根曾说过:“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他的这句话主要是为了说明( )A.政府应该https://www.wm114.cn/wen/139/276197.html
12.三校名师:2006年司法考试测试卷一及答案8、根据我国宪法,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几年?a.3年 b.4年 c.5年 d.6年 9、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下列有关行政区域划分,行政区域边界争议处理的主管部门的表述中,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行政区域边界争议的主管部门无权进行行政区划b.有权进行行政区划的部门,也就是行政区域边界争https://www.diyifanwen.com/kaoshizhuanti/sifakaoshishitiku/0761713085930716_649.htm
13.十四届全国人大专题讲座第一讲:我国的宪法制度和宪法实践我国现行宪法,是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的需要,于1982年12月4日由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1982年宪法确立的许多重要制度和原则,都源于1954年宪法和1949年《共同纲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它们的继承、完善和发展。 https://www.hnrmzy.com/content/646749/97/12624223.html
14.践行价值观文明我先行——漯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知识电视大赛题6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主义思想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64.现行宪法明确指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什么样的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http://www.luohe.com.cn/news/lhgg/2018/10/1458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