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初步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可以拟写一个写作提纲。提纲可以澄清思路,也可以使作者一目了然地看出自己的思路是否前后一致。还可以列一个参考文献目录,使自己明白要看和要找的资料。与人讨论自己的论文构思,也是一个好办法。2一般来说,文献综述需要交代前人已经研究了什么、还有什么悬而未决或者基本忽视的。你的研究是针对那些悬而未决或者基本忽视的,文献综述也应当指向这些问题。归纳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也就暗示了你所做研究的意义所在(niche)。
10运用学说作为论证根据,要注意分析其内在理路,避免简单地「耍大牌」或者「数人头」。你搬出梁慧星,我抬出王泽鉴;支持你观点的只有两位学者,支持我观点的有五位学者……这都不是理性讨论的态度。
11有的学生喜欢引用人家著作中提到的印象深刻的事例或者貌似精妙的话语,却不注意该著作的核心观点。这样的学生大概还没有学会引用。
12作为一条原则,作者有义务查检文献是否发表;已经发表的,就应当标注发表的信息。
14标题的功能有两种:一是表明论题(subject),二是表明命题(thesis)。梁慧星教授曾提出,标题「必须是动宾结构的短语,不能是句子;只确定研究对象,不表达作者观点」。
15「考」,多用于事实问题的考证。「批判」,则火药味较浓,宜慎用。「论纲」,多指问题很大,现在只能说个纲要;
16人说话要好听,必须去掉那些废话;满口「然后」、「然后」,听起来就不舒服。学术论文要好读,必须去掉废词;太多的介词、连词和助词,读起来也不舒服。
17如果一个句子连着出现两个「的」,最好能够去掉一个;如果一个句子连着出现三个「的」,你一定要想办法去掉一个。
注释体例以《法学研究》为例
来自杨立新教授的演讲
一、文中注释采用脚注,全文连续注码,注码放标点之后。注码号为[]。
二、注释例
(一)著作类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页。
[2]周宿生:《国际法》,上册,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156页。
(二)论文类
[1]王家福、刘海年、李步云:《论法制改革》,《法学研究》1989年第2期。
(三)文集类
[1]龚祥瑞:《比较宪法学的研究方法》,载《比较宪法研究文集》(一),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四)译作类
[1](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69页。
(五)报纸类
[1]王启东:《法制与法治》,《法制日报》1989年3月2日。
(六)古籍类
[1]《宋会要辑摘·食货》卷三。
[2](清)沈家本:《沈寄移先生遗书》甲编,第43卷。
(七)辞书类
[1]《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932页。
(八)港台著作类
[1]戴炎辉:《中国法制史》,台湾三民书局1966年版,第45页。
(九)外文类
从该文中注释习惯。
三、其他
(一)非引用原文者,注释前加「参见」。
(二)引用资料非来自原始出处者,注明「转引自」。
(三)数个注释引自同一资料者,注释例:前引[1],梅因书,第31页。
(四)引文出自同一资料相邻数页者,注释例:第28页以下。
四、国际通用文献注释方法(西洋)
(一)、著述标准
标题、作者,单位
摘要、关键词
正文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二)、著述注释及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专著须依次著名:
序号[方括号],作者,书名,出版的,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文献类型以单字母标识,外加方括号:
(三)、例示
1.专著
[1]陈衡:科学研究的方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259页。
[2][美]阿米尔·艾克赛尔:费玛最后定理[M],林瑞云[译],台北:时代出版公司,1989年,第71页。
[3]孙狄:电脑会超过人脑吗[A],清水岩(主编),干预未来[C],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7年,第3页。
[4]范文澜: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A],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41页。
[5]张恺之:文化研究与文化诉至教育[J],中国文化研究,1998年第4期。
[6]邓小秋:沈从文的剧作[N],大公报,2004年4月13日
法学文献查询
总结自《法学论文写作》
(一)中文法学论文
一些重要的法学刊物(排名不分先后,只是列举了一些)
(1)中国法学(中国法学会)
(2)法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3)中外法学(北京大学)
(4)清华法学(清华大学)
(5)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
(6)法学家(中国人民大学)
(7)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8)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
(9)现代法学(西南政法大学)
(10)法学(华东政法大学)
中国知网(CNK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二)国外论文及电子数据库
Westlaw数据库
LexisNexis数据库
ProQuestDigitalDissertation(查找外国学位论文)
(三)中国的法规、案例
1.政府公报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2)《国务院公报》
(3)《最高人民法院公报》
2.法规的正式汇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法规汇编》(月刊,中国法制出版社)
3.北大法宝(www.lawyee.net/Act/Act.asp)
4.中国法院网(www.chinacourt.org/paper.shtml):有各地裁判文书的专栏。
5.中国裁判文书网(www.court.gov.cn/zgcpwsw)
(四)外国的法规和案例
1.Westlaw
2.LexisNexis
4.Oyez(www.oyez.org):查找美国最高法院的判决。
(五)统计数据
1.国家统计局网站(www.stats.gov.cn):各种官方统计数据或者数据链接。
2.搜数网(www.soshoo.com.cn):由北京精讯云顿数据软件有限公司开发,查找各种统计数据的快捷平台。
4.美国统计局的官方网站(www.census.gov):关于美国社会的相当广泛而权威的统计数据。
书单来了
酌情选择一本即可
何海波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法学论文写作,有普遍的规范和共通的方法。法学论文写作作者在英国读书写论文时,曾在名师指导下受过专门的学术训练,此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做过编辑,对于论文写作有深入的了解。
法学论文写作分选题、文献、调查、论证、部件、行文、伦理七个部分,每部分从学生最常见的问题入手,用通俗易懂且轻松有趣的语言,用详实的例子,细致讲解了法学论文的写作。本书对法学本科、研究生以及博士生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何海波,1971年生,浙江天台人,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行政法,旁及宪法和法理。北大读书期间,曾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做兼职编辑。毕业以后,曾留学英国杜伦大学(UniversityofDurham),访学美国耶鲁大学中国法中心。现任《清华法学》杂志副主编。
《法学学位论文写作方法》
梁慧星著
法律出版社2012年
作者梁慧星,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1944年1月出生,四川青神人。1966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民法硕士学位。1985年—1988年担任《法学研究》杂志副主编,现任《法学研究》杂志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主要著作:《民法》《中国民法经济法诸问题研究》《民法学说判例与立法研究》《民法解释学》《民法总论》《裁判的方法》《梁慧星文选》。